“妈的,你怎么这么蠢!
偌大的陆府,家大业大,难不成全都不要了?
没有儿子,不会过继一个吗?
一定要好好查查,看看到底怎么回事!”
“那刘将军的府邸,咱们何时动工?”
“现在就动工!
把府库里的汉白玉地砖全部拿出来,现在就去铺!
红木家具也拉过去一整套,
先让刘将军用着,等造好新地再更换!
你怎么这么不开窍呢?
二十岁的二品官!
你我的儿子就算死了,他都还活得好好的。
这样的大树一旦抱住,那就是一辈子的金饭碗?
就算把商行的钱全花在这上面,都值!
咱们买的是未来,是以后!”
管事连连点头:“我明白了,只是”
他几次欲言又止。
周颂白了他一眼:“有话就说!”
“陆大人实在太年轻了,二十岁就走到了这一步,
从书上看,这等人下场往往不太好啊”
周颂这次没有骂他,反而赞赏地看了他一眼:
“呦,还长了些心眼,但那是别人。
陆将军若真如坊间传闻那般身体有恙,那宫中吃饱了撑的去找陆大人的麻烦?
这等人简直是再合适不过的托孤重臣啊!!”
管家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眼睛亮了起来:
“老爷,还是您看得透彻,商行要是没了您,可不行啊。”
周颂气定神闲地坐在马车中,拿着折扇拍了拍他的脑袋:
“这里面的门道,你慢慢学吧。”
临近下午,越来越多的百姓朝着小校场涌去。
与国子监的讲学不同,无论是大校场还是小校场的演武,都对应天的百姓开放。
当陆云逸赶到小校场时,被眼前人山人海的景象震惊到了。
“怎么这么多人?”
“回禀大人,今日增设了一个京军与外地军卒比武的环节。
百姓们一听有热闹可看,都纷纷赶来。”
接待的吏员满头大汗,看着旁边人山人海的场景,也心有余悸。
“比武?我怎么不知道?”陆云逸满脸疑惑。
“回禀大人,这是都督府临时决定的,
今早上才定下,消息也是今早上才放出去,说是为了避免来的人太多。”
陆云逸踮起脚,望着前方熙熙攘攘的人头,觉得这举措有些多余。
终于,在众人的护卫下,
陆云逸挤过了小校场的入口,进入到校场范围内。
眼前豁然开朗,喧闹声似乎被人墙严严实实地阻隔在外,
一种截然不同的氛围扑面而来。
“行了,你先去忙吧。”
陆云逸挥了挥手,让身旁的吏员离开,转而带着亲卫去寻找相熟之人。
很快,他在高台之下见到了刘黑鹰、郭铨等人,还有一些火枪兵军卒
“你们怎么也在这儿?”
刘黑鹰身着甲胄,脸上带着一丝无奈,用力挠了挠头:
“云儿哥,上午时都督府派人到营中通知,
让我们带百余火枪兵来参加比试,
还有什么比武之类的,还说只能赢不能输。”
“比试?”
陆云逸眉头紧皱,面露荒唐之色:
“昨日还没有这安排,怎么能朝令夕改呢?”
一旁的徐增寿连忙凑上前,低声说道:
“大人,是几位侯爷觉得只看外地军卒操练太过无趣,便增设了一些比武项目。”
“这段时间弟兄们一直在休沐,都没怎么操练,
还要求必须赢,这不是故意为难人吗?”
陆云逸心中仍有气愤。
刘黑鹰赶忙上前,低声说道:
“云儿哥放心,我从亲卫中挑选了一些人,还把那些一直坚持操练的年轻人也带来了。”
“他们能行吗?”
陆云逸早已看到了那些二代,心中满是怀疑。
“放心吧,云儿哥。
这段时间他们操练得有些起色,对付这些人不在话下。
至于那什么比武,我亲自上阵,肯定能赢。”
陆云逸上下打量了他几眼,眼中闪过一丝无奈:
“行吧,小心些。
今早我已经跟新沉商行交待好了,给你装修房子!
钱都付了,足足九万两。
你要是出个什么意外,这房子也就不用装了,拿着钱养老吧。”
“什么?这么多?”
刘黑鹰的脸色瞬间变得古怪起来,呼吸猛地一滞,紧接着小跑着凑近:
“云儿哥,有这钱,咱们先把瓜果行开起来啊.
都快半个月了,还是一片空地。”
“你怎么老是惦记着你那瓜果行?”
“卖瓜好啊,应天城里都是有钱人,卖瓜能赚钱!”
见他又要开始长篇大论,陆云逸连忙抬手制止:
“行了行了,卖瓜的事以后再说。
你们先准备着,我去打探一下,怎么突然就改变计划了。”
第538章 乘人之危,出乎预料的战局
小校场的高台之上,早已汇聚了一些军候。
陆云逸经过一番打听,终于弄清楚了为何此次考核要增设比武环节。
他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轻轻挠了挠头,这事与自己还有几分关联。
昨日他风头太盛,让一些人感受到了威胁,
于是便出此下策,提出比武一事,
企图以此来掩盖他的风头,同时也有想用京军的表现来掩盖他个人功绩的意思。
不过,陆云逸对此并不在意。
只是觉得这些人的做法有些病急乱投医了。
他看着前方小校场上的各种设施,又看了看手中的考核文书,
今日对外来军卒的考核项目并不多,
主要有负重行军、耐力跑、弓术、刀术、枪术、战术配合以及军事理论。
其中,战术配合要求进行阵法演练和团队协作。
军事理论则要对《孙子兵法》《吴子兵法》等基本兵法知识进行问答考核,
同时还会考核“军令条例”的相关内容。
“云逸,你觉得这次考核如何?”
坐在他身旁的曹国公李景隆兴致勃勃地发问,似是十分期待。
陆云逸扬了扬手中的纸张:“这考核内容是曹国公你制定的?”
“嘿嘿,不是。”李景隆笑着回答。
“那你这么激动干嘛?”陆云逸有些诧异。
李景隆将身体坐直,骄傲地伸手拍了拍胸膛:
“原本都督府只打算考核军卒的体魄和战法。
但我认为,以后大规模战争的机会减少,军队必须走精兵路线,
所以我提议增加兵法常识和军令条例的考核。”
说到这里,李景隆有些惋惜地说道:
“只可惜时间太仓促了,要是时间充裕,
我真想给他们准备一份五千人的军卒名单,让他们去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