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
沐英见到他,脸上立刻露出了和蔼,亲切的模样让一旁的徐辉祖惊愕不已。
他清楚地记得,先前西平侯还一直冷着脸。
陆云逸挠了挠头,问道:
“岳父大人,怎么如此突然?”
沐英无奈地摇了摇头,一旁的徐辉祖笑着解释道:
“说起来,这事还与你有些关系,
颖国公派人回来,可把我们好一顿骂。”
陆云逸满脸惊愕,原本有些混沌的大脑此刻充满茫然。
他扫视了一圈在场众人,
发现大家的目光或多或少都投向了自己,这让他更加疑惑不解。
徐辉祖也不打算卖关子,直接说道:
“是商行的那个三轮车被颖国公看到了,
他把我们大骂了一通,
还质问如此机密之物为何用在商贾之事上,并且要求我们抓紧时间生产。”
沐英忽然哈哈大笑起来,心情似乎格外愉悦:
“看来从云南到这里这一路,把颖国公折腾得不轻啊。
这翻山越岭的,骡马板车不知道坏了多少。”
听到这里,陆云逸不禁打了个哆嗦。
虽然京军是乘船回来的,但从云南到广西的那段路程,着实艰辛。
大军整整走了将近两个月,骡马不知累死了多少。
要是当时有三轮车这样的物件,行程肯定会顺利许多。
毕竟,无论是马匹还是牛羊,
在翻山越岭和长途跋涉方面,都远不如人。
这时,聚宝门内出现了太子卫队,
他们身着银色甲胄,在傍晚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巍峨雄武,气势非凡。
太子朱标的车辇也缓缓驶来,
到了门口后,朱标探出头来,
望了望远方那蜿蜒绵长的官道和一望无际的青葱麦田:
“走吧,迎接大军。”
“是”
众人纷纷骑上战马,浩浩荡荡地朝着江宁方向行进。
一路上,或许是应天郊外的景色太过迷人,
众人都沉浸在这美景之中,默默无言,
唯有那轻柔的马蹄声在空气中回荡。
在场的一众大人望着那葱郁的麦田和土黄色的道路,微微眯起眼睛,尽情享受着这难得的静谧时光。
然而,没过多久,
众人的目光便被官道两侧的景象所吸引,纷纷来回张望。
只见官道两侧,一条条如同银色丝带般的平坦道路延伸向远方,
隐约还能看到许多工匠和民夫赤裸着上身,坐在道路两旁休息。
他们眯着眼睛,古铜色的肌肤在阳光下显得更加黝黑,身上挂着晶莹汗珠。
看到浩浩荡荡的队伍经过,
他们没有任何动作,依旧眯着眼,享受着这片刻的宁静与微风。
陆云逸看了过去,心中感慨宫中行动速度之快。
混凝土最佳且最便宜的配比还没有完全探索出来,就已经开始大规模修路了。
而眼前这些身形消瘦的人,
并非真正的民夫工匠,而是屯田卫的军卒。
在陆云逸看来,他们是这世上最辛苦的人。
平日里,他们要开垦荒地、修筑堤坝、平整道路。
战时,他们还要充当辅兵,长途跋涉运送粮草。
甚至有时候,一个屯田卫的军卒作为辅兵前往边疆,
等再回来时,已经不知是何年何月了,
因为他们很可能会留在边疆从事建设工作。
屯田卫这种苦差事,一般只有穷得揭不开锅,下顿就要饿死的人才会去做,
还有一些则是俘虏的敌国军卒。
陆云逸曾打听过,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真正上战场,打一场仗。
有没有战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死在战场上,
这样就能给家里留下一笔抚恤金和优待。
然而,整个大明战事不断,
对于这些屯田卫军卒来说,想要上战场却难如登天。
一些正常卫所军,入列将近二十年,
连一个敌军的影子都没见过,这种情况屡见不鲜,
更何况是这些屯田卫的军卒。
如今,应天京畿之地需要修路,
他们便马不停蹄地赶来,日夜赶工。
从工程进度和路边那一个个燃烧的火把来看,
是一天十二个小时不停歇地劳作。
对此,陆云逸只能无奈地叹息,他也想不出有什么解决办法。
纵观历史,但凡新朝建立,大多穷困潦倒。
这个时候想要修建大工程,只能依靠这些不拿工钱的军卒。
事实上,陆云逸看过都督府的文书,
在洪武六年以前,仅仅是供应修筑城池民夫和军卒吃饭,
朝廷就几乎到了砸锅卖铁的地步。
那时候的前朝余孽被抓了不少,四处抄家才稍稍缓了过来。
现在虽然不至于为粮食发愁,也有了饷银,但日子依旧过得紧巴巴。
这是生产力发展的局限,
在没有完备的机械设备之前,只能依靠人力开山辟石。
随着队伍进入江宁,
村落与官道连通的道路大多都在热火朝天地施工。
放眼望去,大概有七八条银白色的水泥路正在修建。
陆云逸知道,如果城外工坊生产水泥的速度能够再快一些,
同时动工的道路数量可能会再增加一倍。
陆云逸看向身旁同样在关注施工情况的岳父,轻声问道:
“岳父大人,朝廷对这些屯田卫的军卒,有没有什么后续的安置计划?”
沐英转过头,眼中有些诧异,明白他所问何事,摇了摇头:
“屯田卫虽存弊端,但就目前而言,带来的好处能让朝廷忽视这些弊端。
而且
屯田卫还远远不够。
云南打算在明后两年设立四个屯田卫,
主要负责景东的重建和荒地开垦工作。
至少在现阶段,屯田卫的军户越多,对大明越有利。”
“不过.”
沐英突然笑了起来,拉了拉马缰,靠近了一些:
“多亏了甘薯,原本朝廷计划明年在各地开设数十个屯田卫,现在只剩下云南的两个了。
到时候,如果甘薯种植得好,无论在哪里都不怕虫害,
那么屯田卫的开设也就不用那么急迫了。”
听到这里,陆云逸面露惊讶,忍不住问道:
“岳父大人,那些未开垦的荒地该怎么办呢?总不能就这样荒着吧。”
陆云逸深知,开荒是世上最艰苦的事情,
不仅吃得差,干的活还多,每一分力气都是从骨髓里榨出来的。
他小时候曾亲眼见过,承担屯田职责的庆州右卫,
开垦十几亩荒地,用了一年时间,死了十几个人。
而大明未开垦的荒地简直数不胜数,就连朝廷文书都无法准确记载。
因为大明实际控制的地域在不断扩大,
打完麓川之后,整个西南地区都成了大明的势力范围,
漫山遍野的荒地等着开垦,可人力远远不够。
沐英过了好一会儿才回答道:
“朝中提出了两个办法,一是迁移百姓到边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