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第1264节

  就在这时,手拿文书的陆云逸正匆匆赶来,

  身上和头发上都沾了些灰尘,显得风尘仆仆。

  他身旁的几名亲卫,灰色的甲胄也沾满了灰尘,此刻正不停地拍打。

  陆云逸很快来到众人面前,

  看着眼前这些大人们,眼中闪过一丝无奈。

  即便早就有心理准备,

  但在忙碌中突然被叫出来的感觉还是很不好受。

  “见过诸位都督、大人!”

  众人上下打量着他,眼中闪过赞叹,

  他们都是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

  谁在做事,谁在敷衍,一目了然,

  而眼前的陆云逸一看就是在认真干活。

  不错不错。

  都督耿忠上前一步,为他拍了拍身上的灰尘:

  “堂堂朝廷大员,怎么弄成这副模样。

  你让我们这些在衙门里悠闲喝茶的人情何以堪啊。”

  陆云逸笑了起来,感慨地说道:

  “耿大人,等下官忙完这一阵,

  把这摊子事交接出去,就轮到下官在衙门里喝茶了。”

  “哈哈哈”

  众人听后都笑了起来,他们现在都明白了宫中意图。

  新上任的鸿胪寺卿已经开始梳理衙门内的各项事务,

  一旦衙门的事情理顺,就会来接手商行事务,

  到时候眼前这小子确实能轻松不少。

  徐司马心直口快,直言道:

  “你那岳父能行吗?

  这么大一个商行,还牵扯城外八县的诸多村庄,实在让人不放心啊。

  到时候告诉你岳父,有什么事处理不好,就来找我。

  可别让本官这么多年辛苦攒下的钱财打了水漂。”

  张铨见他一副得了便宜还卖乖的样子,连忙出言反驳:

  “你那一万两银子都说了多少遍了,老子可是投了三万两都没吭声!”

  随后他又看向陆云逸,拍了拍胸膛:

  “找我,让你岳父有事来找我,好事坏事都行,

  有什么赚钱的机会,可别忘了带上本官。”

  “行了行了,你们这么大年纪了,怎么跟小孩似的,这么点钱也好意思说。”

  耿忠无奈地摇了摇头,走了过来,

  拉住了陆云逸的手,语重心长地说:

  “云逸啊,我可是投了足足五万两啊。

  你说肯定能赚钱,我可是把家底都掏出来了,可千万别出什么岔子。”

  他这么一说,场面顿时乱成一团,

  众人七嘴八舌地嘟囔着,让本就炎热的天气更添几分燥热。

  陆云逸脸上浮现出几条黑线。

  一旁的尚书部堂们也悄悄离他们远了些,频频摇头。

  这时,一向尊贵的李原名上前一步,面带笑容:

  “陆大人,本官听说你搞了个什么超大奖,要帮城外村庄重建?”

  李原名是礼部尚书,是鸿胪寺的顶头上司,

  岳父在他手下做事,陆云逸不敢怠慢,

  “回禀李大人,商行确实有此打算,

  而且虞衡清吏司已经做好准备,

  从商行撤下来的这些工匠,会马不停蹄地去帮他们重建村庄。”

  说到这儿,陆云逸抬头看向在场众人,面带笑容:

  “到时候诸位大人可以看看,大明新时代的村庄是什么样子。

  房子是混凝土与木材混搭建造,地面是干净平整的水泥路,

  还会修建学堂、工坊,商行会加强与他们的合作。

  让那里成为一个百姓安居乐业、手头有余钱的世外桃源。”

  众人的目光都被吸引过来,纷纷陷入沉思。

  这话可说到了李原名的心坎里,

  大明礼制说得再天花乱坠,落实不到实处也是空话。

  如今大明靠天吃饭,

  一场大风大雨就能让礼部一年努力付诸东流。

  要是百姓能自力更生,凭借人力对抗天时,那礼部将更加尊贵。

  工部尚书秦逵也在一旁笑着开口:

  “陆大人啊,今日诸位大人前来,都是来花钱的,

  走..进去听听你的计划,也四处看看。”

  陆云逸连连点头,邀请众人戴好铁盔,向里面走去。

  都督府的大人们自然不抗拒,

  但六部堂官以及部堂们带上铁盔,显得不伦不类。

  耿忠与徐司马毫不犹豫的出言打击!

  沈溍有些受不了了,想要把头甲拿下来,

  吓的陆云逸连忙上前帮他带好,

  一部尚书若是在商行工地里被砸死了,那真是谁都说不清了。

  而对于他们来的目的,陆云逸心里也是门清。

  如今商行还没建成,工部和都督府就已经捞了不少好处,这让其他衙门怎能坐得住!

  兜兜转转,转眼间半个时辰过去了。

  众人从一层逛到三层,所有人都目不暇接,面露震撼。

  随行人员这儿摸摸那儿看看,决定开业后一定带着家人来逛逛。

  他们只有一个感受,

  全.太全了。

  几乎家中能用的所有东西在这里都能找到!

  甚至,他们还看到了一个崭新的大磨盘,一看就十分厚实。

  据说是城外江宁县姚家村的独门手艺。

  要是有人购买,商行会将此事告知姚家村。

  姚家村会加紧制作,然后商行派人亲自将磨盘送上门。

  对于这种新奇流程,所有人脸上都露出凝重,尤其是户部派来的一位主事。

  作为掌管大明钱财的衙门,

  他太清楚“流水不腐”的道理了。

  仅仅一个磨盘的流转,就算不赚钱,也能养活不少人,

  能让大明这潭死水动起来,

  而水一动,就能产生难以估量的钱财。

  这个道理在场不少大人都明白,他们东问西问。

  发现商行有两种运作模式。

  一种是瓜果蔬菜这类易损品,由商行一次性买断,自负盈亏。

  另一种就像磨盘这类事务,涉及三方交易。

  整个商行只是充当其中的纽带,连接四方。

  这一发现让许多人眼前一亮,觉得这是一个好生意,

  道理很简单,一块猪肉在手里倒来倒去,

  就算最后落不到嘴里,那手上也能沾层油啊。

  都督耿忠走在队伍中,向身旁一位掌柜模样的人问道:

  “怎么样,能赚钱吗?”

  这位掌柜是耿忠家中最会赚钱的人,

  即便如此,此刻他也有些眼花缭乱,喉咙发痒:

  “大人,比这更赚钱的买卖,恐怕只有开矿和出海了.”

  这么一说,耿忠挺直了腰板,

  走路昂首挺胸、趾高气昂!

  不少大人也同样询问了身旁的随从。

  投了钱的大人高兴的合不拢嘴,没投钱的大人失望的合不拢腿,

  他们连忙向陆云逸所在去凑,希望能最后插一脚。

  陆云逸走在队伍最前面,

首节 上一节 1264/189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