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第1293节

  前些日子,信国公汤和奉命节制凤阳留守司的数万兵马,

  如今怎么又来到京城了?还说与自己有关。

  “还请信国公解惑。”

  “甘薯啊,陛下写信给我,说有个好东西让我来看看。

  本公就一路紧赶慢赶,终于到了京城,也见识到了甘薯的盛况。”

  陆云逸恍然大悟:

  “信国公辛苦了,甘薯的培育,都是农政院的大人们的功劳,下官不敢居功。”

  “哎~别客气,你的功劳就是你的功劳,谁也抢不走。

  今天,本公来是要跟你说一件事,也是陛下不方便说,

  但希望我来告诉你的事。”

  说完,汤和笑了笑:

  “蓝小子走后,想来也没人跟你说这些事了。”

  “还请信国公解惑。”

  陆云逸脸色凝重起来。

  他也察觉到了这个问题,自从大将军蓝玉离京后,

  这些京中最核心的机密,就没人告诉他了,局势也变得模糊不清。

  汤和抿了口茶,脸上带着笑意:

  “老大哥要来了,你还是早点走吧。”

  老大哥?

  陆云逸眉头紧皱,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随后,他的瞳孔骤然收缩,浑身汗毛直立。

  能让六十多岁的汤和称之为老大哥的,整个天下只有一人。

  韩国公,李善长。

第602章 商行后续发展计划与注意事项

  信国公走了,中军都督府的衙房内,只剩下陆云逸一人。

  他坐在桌前,望着前方堆积如山的文书,兴致索然。

  韩国公要来京城了

  这个消息,不啻于大军出征,震动四方。

  若是换作以往,陆云逸或许会觉得这没什么大不了,

  不过是一个有些权势的老头罢了。

  然而,在亲眼见识过颍国公的威势之后,

  陆云逸对这位位极人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韩国公,不禁心生忌惮。

  他是大明朝的第一任丞相,百官之首,同时也是淮西勋贵集团的领袖。

  这样的人物,若是身处乡野田间,或许还好。

  但一旦来到京城这等龙争虎斗、群英汇聚之地,不知会掀起怎样的惊涛骇浪。

  陆云逸想起了昨日商行的遭遇,以及那七个卫所的张狂行径。

  或许,在这背后,就有韩国公在撑腰。

  不然,他们怎会有如此大的胆子,在京畿之地犯下谋逆大罪。

  陆云逸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忧愁。

  立国之初,便是如此。

  尽管自己手中握有权势,也有一身本领,

  但无论如何,都难以与那些为建立大明立下赫赫功勋的元老们相提并论。

  他们的影响力,并非浮于表面,他们的意志早已融入大明的正统之中,

  甚至他们本身就代表大明正统。

  “武定侯说得对,还是尽早离开为妙,这京城不宜久留。”

  想到此处,陆云逸取消了原定于上午前往商行的行程,转而坐在衙房中,奋笔疾书,撰写后续的计划。

  [应天商行后续事宜计划书]

  [应天建筑商行组建计划书]

  [应天商行扶持村落计划书]

  [应天商行推广甘薯计划书]

  [应天商行股东行为规范与限制计划书]

  [水泥工坊推行扩张计划书]

  [混凝土的实际运用以及未来影响]

  [乡村改建可能出现的问题、隐患、好处]

  [如何顺势而为推广水泥、混凝土]

  [黄泥水淋糖法的公布与推广]

  一天的时间转瞬即逝,临近傍晚,

  陆云逸才饥肠辘辘地从堆满文书的桌子上抬起头来,望了望天色

  只觉脑袋一阵眩晕。

  看着眼前密密麻麻的计划书,陆云逸长舒了一口气,

  端起一旁的“可乐”,猛喝一大口,咂巴咂巴嘴。

  心中隐隐涌起一股成就感。

  一日之内,竟能完成如此多的计划书,纯纯牛马!

  不过,陆云逸也清楚,这些计划书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明日、后天,等换个脑袋,他会继续对其进行修改完善。

  陆云逸从一旁拿起信纸,开始迅速书写。

  既然即将离京,家中的夫人自然也要尽快前往大宁。

  一晃两年未见,时光匆匆,物是人非,心中满是思念。

  “父亲、母亲、婉怡、秋荷,大将军那里也得去信一封、景隆也要去信一封、再给南边的岳父也寄去一封.”

  陆云逸一边喃喃自语,一边奋笔疾书。

  天色很快便暗了下来,衙房内亮起了烛火。

  微风轻轻拂过,吹动着陆云逸的身形,竟让他产生了一种微微恍惚的感觉。

  “呼”

  终于,所有信件都已写好。

  看着手中厚厚的一叠信件,陆云逸忍不住露出了欣慰笑容。

  “云方。”

  “大人。”冯云方闻声,立刻走进房内。

  “明日将这些信件分别寄出去,用最快的。”

  “是!”冯云方接过信件,从一旁扯过一大张纸,将信件仔细包好,然后问道:

  “大人,要不要去商行看看?

  今日商行的人来过几次,想请大人过去。”

  “都是什么事?”陆云逸将身体向后靠去,揉了揉眉心。

  “白天的时候,是关于中奖的事,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都已经开奖了。

  到了晚上他们想请大人去查看账目。

  据他们说,今日来的客人比昨日只多不少。”冯云方压低声音说道。

  “只多不少?”陆云逸眨了眨眼睛,稍作休息后,站起身来:

  “走,去看看。”

  “是”

  府东街,即便夜色已深,

  但应天商行这等庞然大物,在府东街依旧显得格外耀眼。

  周围的光亮,照亮了它那平整的外墙。

  更何况,在整个应天商行的顶端,还排列着整齐的灯火。

  来到此处,陆云逸没来由地感受到一股炽热,

  仿佛眼前有无数人在排队一般。

  进入商行,夜班的雇员们已经开始工作。

  他们有的在打扫卫生,有的在清理货架、上货,

  还有的在排查今日营业所造成的安全隐患。

  陆云逸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丝淡淡微笑。

  这些人,大多都是城中百姓,其中不乏伤残军卒的家属。

  他们十分珍惜这份工作机会。

  因为商行每月付给他们七钱银子薪酬。

  这已经是京城中普通工作薪酬的两倍有余。

  当然,与力夫、车夫、船夫等出卖体力的活儿相比,还是有差距。

  不过,在商行负责卸货、搬运、运输的人员,

  其工钱也比外面高出一倍有余。

  尤其是二楼与三楼的上货人员,都是从皇庄以及各家商行精心挑选出来的精英,做事细致认真,还具备一定的鉴别真伪的能力。

  看着他们忙碌的样子,

首节 上一节 1293/189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