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第1300节

  卿卿骋少年,昨日殷桥见。

  封侯早归来,莫作弦上箭。]

  沐楚婷笑意盈盈,轻声说道:

  “这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休洗红],

  说的是女子送别情郎,

  希望他功成名就后早日归来,不要像弦上的箭一样一去不返。

  夫君,这位宋姑娘对您还是一往情深呢。”

  陆云逸将这首诗又看了一遍,忽然笑了起来:

  “旁人对为夫我就不是一往情深吗?”

  沐楚婷眼眉一挑,眼中笑意更浓:

  “也是…听闻夫君要走,

  今日送来了不下百封信件,其中…”

  说到这儿,沐楚婷弯下腰,在他耳边轻声说道:

  “还有不少权贵的夫人。

  大概是见夫君要走了,

  以往不敢表露心意,这次匆忙来信…

  她们啊,也对夫君一往情深呢。”

第605章 玉盘玉盘,载笑载言,携归故乡

  翌日清晨,阳光似利剑,奋力劈开整片天空。

  黑色帷幕被狠狠撕裂。

  当应天城从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逐渐变得朦胧可见之时。

  陆云逸已然出现在前军斥候部营寨。

  原本安静的营寨仿若被注入了生机,瞬间活了过来。

  饭香四溢,袅袅升腾。

  一座座帐篷被迅速放倒、卷起,继而放上早已堆满物资的马车。

  军卒们有条不紊地收拾着行李,仔细检查有无遗漏。

  一些收拾完毕的军卒,

  无所事事地坐在军帐前,静静地凝视着天边,

  又不时看看眼前忙碌的景象,眼神中透着空洞。

  时光悠悠,离家的日子实在太久了,其间发生的事情也太多。

  久到家乡的模样在记忆中都已渐渐模糊。

  他们记不清妻子那熟悉的面容,想不起妻子额前添了多少白发,

  更不知这些日子她又苍老了几分。

  他们记不清孩子的模样,不知道孩子如今长高了多少,

  是否还记得自己这个父亲,对自己是否还亲近。

  军卒们坐在军帐门口,一遍又一遍地翻看往来家书。

  那一封封家书,承载着他们对遥远北方家人的思念。

  他们试图借这些家书,回忆起家人的音容笑貌,

  仿佛这样就能让自己与家人的距离更近一些。

  紧张忙碌的氛围,一直持续到辰时初。

  此时,所有军卒都已收拾妥当,变得无所事事。

  他们三五成群地围坐在一起,闲聊着家常,

  气氛前所未有的安宁,却又带着一丝彷徨。

  以往这个时候,他们早已开始热火朝天的操练。

  “呵”“哈”,

  听着周围军寨传来的操练声,

  一股怅然若失的情绪,悄然笼罩在他们心头。

  这时,一阵略显苍凉的号角声,从营寨的四面八方骤然响起。

  那声音迅速弥漫开来,笼罩了整座军帐。

  号角声与翱翔天际的苍鹰呼应,让军卒们的心绪愈发复杂。

  “集合!”

  随着一声洪亮的命令下达,军卒们缓缓站起身来,

  朝着营寨中的校场有序集合。

  他们来到校场,抬眼望向高台,一眼便看到了那熟悉无比的将军大人。

  将军笔直地伫立在高台之上,

  手中握着一个铜喇叭,目光仿若在扫视全场。

  军卒们迅速到达指定位置,列队站好,整个军阵整齐划一。

  他们身上甲胄,散发着冷峻光芒。

  黝黑的皮肤,彰显着坚韧,

  半裸在外、沾染着些许血渍的刀把,诉说着他们的精锐。

  然而,此刻的士气却前所未有的古怪,

  一股茫然情绪,笼罩在所有人心头。

  军卒们望向高台上的大人,满心期待大人能发表几句慷慨激昂的话语,

  点燃他们心中的热火,让他们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但出乎他们意料的是,预料中的慷慨陈词并未出现。

  高台上的大人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

  “弟兄们,我们回家。”

  说罢,便转身离开了高台。

  周围原本激昂的号角声,以及那剧烈的鼓点,也随之戛然而止。

  紧接着,一队队身着红衣的礼乐之人,出现在营寨的四方。

  一阵奇异的韵律陡然响起,如丝丝缕缕的丝线,

  轻柔地缠绕在营寨的每一个角落。

  军卒们原本有些茫然的眼神,在听到这韵律的瞬间,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拨动了心弦。

  他们不自觉地挺直了身子,目光中开始闪烁着别样的光芒。

  这,是出征的战歌。

  “玉盘玉盘,

  你为何悬于屋顶上,

  或彰或藏,空里流霜。”

  低沉沙哑的乐声,

  伴随着悠扬的旋律,弥漫在整个营寨。

  这声音,恰似一把钥匙,悄然打开了他们记忆深处那扇有关家乡的大门。

  北方、大宁。

  他们的思绪,瞬间飘回到自家屋檐下悬挂的旧物。

  那些旧物,在月光下闪烁着微光,承载着无数个宁静美好的夜晚。

  一些年轻的军卒,眼眶微微泛红。

  不知为何,听到这些旋律后,他们只觉得鼻子发酸。

  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儿时在屋檐下嬉戏的场景,

  那时的他们,仰头看着天空中那轮皎洁的明月。

  “玉盘玉盘,

  你可曾装过喜时糖,

  时盈时亏,寂照泪光。”

  军卒们仿佛闻到了家中饴糖那香甜的气息,

  此刻成为了他们心中最渴望的味道。

  或许,他们真正渴望的,是与家人围坐在一起,共同分享饴糖时的那份温馨。

  有的军卒低下头,轻轻捻着手,神情空洞,沉浸在对往昔的回忆之中。

  “玉盘玉盘。

  你可曾见过别时泪长淌。”

  “玉盘玉盘。

  你可曾听过百年故事千年唱,

  云卷云舒,儿童鬓霜。”

  军阵中,响起了一阵轻微的叹息声。

  他们走过大江南北,与各路敌军浴血厮杀。

  无数个夜晚,他们望着天上月亮,满心思索着回家的路。

  如今,回家的路就在脚下,

  可他们的心中,却充满了无尽担忧。

  家中的孩子,是否已经长大成人?

  他们离开时,孩子还年幼懵懂,

首节 上一节 1300/189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