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第1302节

  你我的胡子都白了。”

  二人相拥而泣,真情流露。

  整个大队的人,都被这一幕所动容。

  太子朱标更是低下头,暗暗擦拭着眼角的泪水。

  过了一会儿,太子抬起头,朝着老者躬身一拜:

  “朱标见过伯父。”

  “太子.多年不见,太子都英武了许多啊,

  上位后继有人,后继有人啊”

  老者颤颤巍巍地看着太子,努力弯了弯腰,说道:

  “臣韩国公李善长拜见太子殿下。

  太子容貌甚伟,英姿勃发,

  老臣深感欣慰,大明后继有人啊。”

  朱元璋连忙将他扶起,脸上露出笑容,说道:

  “哎,老哥啊,快直起腰。

  咱们都老了,弯腰容易闪着。

  朕还记得,当初标儿出生之时,咱还与你一起琢磨名字。

  思来想去,这才定下了标儿的名字啊。”

  “是嘛.不瞒上位,臣年纪大了,最近脑子有些糊涂。

  早些年的事情,已经有些记不清了,记不清了啊.”

  韩国公李善长摆了摆手,脸上带着一丝落寞。

  “老哥,朕也是如此啊。

  现在过惯了好日子,以往挨饿受冻的日子,也有些模糊了。”

  朱元璋一脸赞同地说道。

  而后,他搀扶着李善长,看向后方的诸多文武百官,说道:

  “老哥来看看,这些都是咱们大明朝庭的文武百官。

  今日朕将他们都叫来,迎接你。

  就如同在凤阳时那般,咱们出去打仗,去找粮草。

  军中弟兄们都在门口翘首以盼啊。”

  李善长望着前方人头攒动的场景,老泪纵横,感慨道:

  “四十年弹指一挥间啊。

  如今故人已不多,老的老死的死,再不就是如臣这般,行动不便,不敢随意动弹。

  这次来京城,臣是抱着死在路上的决心走来的啊.

  幸好,老天爷有眼,

  让臣能活着来到应天,看一看咱们大明的祥瑞”

  说着,李善长用力抓住朱元璋的手,颤巍巍地说道:

  “陛下,若是当年咱们有这等好东西,

  小顺老三他们也就不用饿死了。许多老兄弟都能活下来”

  “老哥,咱们建立了这大明,真是顺应天命,民心所向。

  当年你跟我说朕能当皇帝,我记得还大骂了你一通。”

  李善长干笑起来,连连点头:

  “是啊,那时陛下骂我痴人说梦,刚吃了顿饱饭就想当皇帝,哪有这样做梦的。”

  朱元璋也笑了起来,说道:

  “当年说什么来着,若朕当了皇帝,你就是宰相。

  后来咱真成了皇帝,老哥你也成了宰相,也算没白活这一遭啊。”

  “哈哈哈哈,上位真龙之姿,威临天下。

  天下能有今日之太平,全仰仗陛下。”李善长大笑着说道。

  然后,他猛地开始剧烈咳嗽起来.

  咳得脸色涨红,仿佛心肝都要咳出来。

  太子朱标见状,连忙递过帕子。

  李善长接过帕子,用力一咳.

  一块血痰被咳了出来,这才慢慢停止了咳嗽。

  见到帕子上的血迹,朱元璋与朱标都瞪大了眼睛,连忙焦急地问道:

  “老哥,这是怎么了?”

  “伯父,要不要传太医。”

  李善长直起腰来,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有些虚弱地看着二人,说道:

  “上位、太子殿下,

  老臣已是七十五岁高龄,身躯孱弱,命不久矣啊。

  若用药石,恐怕活不过三日。”

  “走走走,进宫.外面风大,咱们去宫中细聊。”

  朱元璋连忙搀扶着李善长,招呼不远处的太监:

  “拿屏风来。”

  一行太监连忙快步凑了过来,撑起巨大的伞盖,又用屏风挡在他们身后

  李善长的脸色这才渐渐好了一些。

  他紧紧抓住朱元璋的手,颤巍巍地说道:

  “上位,这次来京,是想再见上位最后一面,也见见还在世的老弟兄。

  之后臣就回家等死了。

  望上位莫要担心,也不必悲伤。

  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

  能跟随上位走这一遭,遍历天下,臣已心满意足。”

  朱元璋嘴唇紧闭,眼眶微微泛红,视线已经有些模糊。

  他不停地轻轻拍着李善长的手,说道:

  “不说这个.不说这个,走朕陪你看看应天城,看看这些日子新出的好玩意。

  大明日新月异,每日都有新变化。

  老哥可不能死啊,

  要多看看多走走,这都是咱们打下来的江山。”

第606章 世风日下,刑部查案!

  韩国公李善长来京的消息,

  仿若一阵强劲春风,迅速传遍了整个南直隶。

  许多人纷纷从家中启程,渴望能前往京城,亲眼见一见这位文臣领袖。

  还有不少年事已高的老者,毅然决然地登上了前往京城的马车,只为能见老友最后一面。

  原本因商行开业而掀起些许波澜的应天城,似乎变得更加热闹非凡。

  此时,浩浩荡荡的仪仗队引领着文武百官入城。

  随着汇聚的人流越来越多,宽敞的街道也逐渐变得拥挤起来,

  仿佛整个应天城的人都齐聚于此。

  与前几日商行所在之处不同,这一次前来的人非富即贵,其中不乏身儒衫的读书人。

  他们一个个顶着炽热的日头,望着缓缓而过的车队,目光深邃,不知在思索着什么。

  车队很快抵达府东街。

  李善长与皇帝、太子同坐在一辆马车中,

  三人一边闲聊,一边透过掀起的窗帘,打量着外面景象。

  李善长看着京中人头攒动的场景,不禁感慨地摸了摸胡须:

  “上位,咱们刚打进应天城的时候,

  城内的人几乎跑光了,远不及眼前人多。

  这都是因为上位您多年来在应天精心操持,

  才让这座古城重焕生机,此乃不世之功啊。”

  朱元璋微微一笑,没有出声。

  “老哥啊,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并非咱一人的功劳。

  而是托了朝廷与大臣的福。

  你们在何处,世间的权贵就会奔向何处,

  百姓也会觉得天子脚下机会多,自然蜂拥而至。”

  李善长眼角的皱纹又深了几分:

  “上位,您已然登上皇位,何必如此谦逊。

  我们这些做臣子的,

  若不是得到上位提携,哪能有今日这般成就。”

  朱元璋摆了摆手,没有继续这个话题,

  而是指着位于府东街街角的“庞然大物”说道:

  “老哥啊,你来瞧瞧,

  这是应天商行,看着很气派吧。”

首节 上一节 1302/189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