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好一会儿,才缓缓开口:
“这是立场之争,就算刑部不想参与,也无法独善其身啊。
你我可不像那陆大人,他做官能为百姓说话,是因为有陛下与太子护着,也没人找他麻烦。
可你我呢?
刑部本就是个不受待见的衙门。
你我身为官员,若不为官员说话,日后刑部还有什么立足之地?”
凌汉面露沉默,呼吸略显急促。
赵勉知道他是个刚正不阿的性子,便开口说道:
“斗南兄,我知道你的难处,也明白你心中秉持的理念。
但你我在朝为官,身处这官场洪流之中,身不由己啊。
党争一起,咱们只能选一边。
若两边都不站,最先倒霉的就是咱们。”
“为国为民也没什么不好。”
凌汉声音沙哑。
“如监守盗,不分首从,并赃论罪,一贯以下杖八十,四十贯处斩。
官员受财枉法,一贯以下杖七十,八十贯绞。
官吏一旦犯有赃罪,立即除名,永不叙用。”
赵勉摇了摇头,念了一段大明律:
“斗南兄,这样的律法,你能做到吗?”
凌汉沉默不语。
赵勉耸了耸肩,轻抿茶水:
“那不就结了。
你来刑部衙门也有段时间了吧。
看看你我平日里处理的都是些什么案子。
七成都是民告官的案子啊。
人家千里迢迢来告官员,还要咱们这些官来审,
打的是你我官员的脸啊。
可偏偏你我还要笑脸相迎,好生伺候,
民告官,千古奇闻,自古未有啊。
你我都是官员,
总不能让百姓骑在咱们头上作威作福吧。”
凌汉继续沉默。
赵勉见他这副模样,轻轻摆了摆手:
“行了,今天这么一闹,只是找个由头。
明天礼部、刑部和大理寺会联合查案,
到时候让应天商行关门歇业。”
第608章 去问问,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临近子时,也就是晚上十二点左右。
赵勉离开了刑部衙门。
他并未回家,而是辗转来到北市街十五号。
这里是刘府,也是他岳父的住处。
赵勉轻轻扣动铜环,
宽敞的大门很快打开。
他身形一闪,走了进去。
不多时,便在内堂书房见到了年过七十的翰林学士刘三吾。
刘三吾坐在书桌后,
静静地看着桌上的一幅字画,品头论足。
他时不时喝一口茶水,显得十分悠闲。
听到脚步声与开门声,刘三吾抬起头,看向走进房中的赵勉:
“承俊来了?”
“岳父。”
赵勉躬身行礼,
随后毫不客气地坐在一旁的椅子上,脸色有些沉重。
过了一会儿,
刘三吾才将桌上的字画收起来。
他拿着茶杯,来到赵勉身旁坐下。
见赵勉脸色阴沉,刘三吾笑着问道:
“事情办得怎么样?”
“刘思礼态度强硬,事情没办成,明天继续。”
赵勉淡淡地说。
刘三吾微笑着点了点头:
“这人倒有点本事。
要是他就这么轻易认了,老夫还真有点看不起他。
今晚其他大人去了吗?”
刘三吾眼窝深邃,眼中精光一闪而过。
赵勉摇了摇头:
“没有,自始至终只有一个刘思礼,还有商行的诸多雇员。”
“那就对了。
韩国公来京了,谁都不敢轻举妄动。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韩国公不在的时候,他们一个个上蹿下跳,一副天下老子第一的模样。
现在都老实了。”
刘三吾声音醇厚,话语中还带着几分畅快。
赵勉脸上闪过一丝忧虑,摸了摸胡子:
“岳父,这不是长久之计啊。
韩国公能在京城待多久?
而且…
这次韩国公进京,
想来是要和陛下摊牌,谁输谁赢还不一定呢。”
刘三吾咧嘴笑了笑,
脸上沟壑纵横,如同山川蜿蜒。
“从古至今,就没有与百姓共天下的皇帝。
要么背靠世家,要么背靠贵族。
现在贵族没了,中央朝廷只能依靠士大夫和读书人。
就算是陛下,
在刘基死之前,靠的不也是你我这样的读书人?
现在陛下觉得自己春秋鼎盛,想要折腾一番,
推行新政、绘制鱼鳞黄册,处处为天下百姓着想。
但这也只是尝试罢了。
世间万物往往殊途同归,
从兴盛走向衰败。
等陛下死后,太子继位,朝廷就没这么大能耐了。
到时候又要靠你我来治理江山。”
说到这里,刘三吾摇了摇头,眼中闪过一丝惋惜:
“只可惜老夫年事已高,恐怕看不到那一天了。”
赵勉也面露感慨,长叹一口气:
“希望如此吧。”
“这是世间常理。”
刘三吾淡淡地说,浑身散发着一股锐利之气。
赵勉顿了顿,开口道:
“岳父,陆云逸怎么算都是我的师侄。
要是能把他拉拢过来,局面会好很多,也不用我在前面冲锋陷阵。
今天张衡来找我时,我还是有些犹豫。
毕竟做这件事…有点费力不讨好。”
刘三吾笑着瞥了他一眼,摇了摇头:
“该出力的时候不出力,
日后分功劳时怎么能有你的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