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第1459节

  他用力咬了一口烧饼,然后拎着扫帚凑近些,

  去修路是他年后的活,所以他也想提前了解一二。

  就在这时,一队人马吸引了阿斯尔的注意。

  那是一支大约三十辆板车组成的商队,最前方挂着米氏标识。

  之所以引起他的关注,是因为这些人不但没去看告示,

  反而加快了步伐,径直朝着北城门方向而去。

  “嗯?”

  阿斯尔不禁轻咦了一声。

  他见过的明人和元人不计其数,他们都有个共同特点,那就是爱凑热闹。

  一条原本平静的大街上,只要有人聚集,

  那周围的人肯定会越聚越多,不管是路过的贩夫走卒,还是巡城军伍,

  都会放慢脚步,凑过去看看发生了什么,

  很少有人会头也不抬,径直离开。

  而眼下城外修缮道路可是件大事,

  这些商队怎么反倒看都不看?

  想到这儿,阿斯尔把扫把往边上一放,小跑着跟了过去。

  他小心翼翼地隐藏在人群中,远远地跟在后面。

  在北城门口,商队停了下来,准备接受检查。

  这时,车队里走出一个管事模样的人,

  走到为首的军卒身旁,低声嘀咕了几句什么。

  紧接着,那名军卒就挥了挥手,示意商队可以通过了。

  这一幕,让阿斯尔大为震惊,

  居然能不经检查就直接离开。

  “米氏.”

  阿斯尔看了看四周,发现周围的人大多都在关注告示那边的情况,并没有留意城门方向,

  他心里顿时闪过一丝明悟,

  或许商队就是特意等着这个时机,趁乱出城。

  没过多久,巡逻的城防军来到告示牌附近护卫,

  在他们来了之后,城门处的军卒检查得明显更细致了。

  “原来是这样”

  阿斯尔退回了安和街,拿起扫把继续用力清扫起来,

  这次他扫得特别快,不到一刻钟的工夫,就把街角打扫得干干净净。

  随后,他将扫把往边上一搁,撒腿就往家跑去。

  他的家在城北靠近城墙的一处窝棚那儿,

  此刻,母亲正在寒冷天气里浆洗衣物,

  她的动作显得很匆忙,

  因为今日天气难得的好,有风却没雨雪,还十分干燥,

  衣服洗完晾上一天就能干了。

  见到阿斯尔匆匆跑回来,母亲直起身子喊道:

  “慢点跑,小心摔着。”

  “知道了”

  阿斯尔应了一声,就钻进了属于他们家的那个“窝棚”。

  他们一家四口挤在这个用木头和麻布搭建的屋子里,

  空间十分狭小,里面摆着两张床,

  其中一张就是阿斯尔的,

  此刻床上堆满了用木桶装着的,还没清洗的吏员官服。

  阿斯尔不但没生气,反而十分欣慰,

  衙门趁着过年把这些衣物都送过来清洗,

  这让窝棚的人都有了活干。

  阿斯尔从床底缝隙里掏出一个小本子和一支木质硬笔,

  飞快地画下了米氏商行的标识,一只带着盾牌的老鹰。

  又用几笔勾勒出商队管事那标志性的大胡子,

  再添上那张格外显眼的宽大脸庞

  很快,一个草原壮汉模样、穿着明人服饰的人物形象就跃然纸上。

  他又画下了和管事接触的军卒,

  因为距离太远,他看得不太真切,

  只能把那军卒上半身长、下半身短的特点画出来。

  他相信,凭着这个特点,上峰肯定能找到这个人。

  最后,阿斯尔又记录下时间,

  歪歪扭扭地写上“告示”两个字,

  意思就是在告示张贴这个时间发生的事儿。

  做完这一切,阿斯尔长舒了一口气,把这页纸塞好,揣进怀里。

  他有一个独属于自己的“死信箱”,

  过年时那二两银子的赏赐就是从那儿拿的,

  收集到的信息也都会放到那儿去。

  他匆匆走出家门,母亲抬头发问:

  “你去哪儿呀?中午别忘了去接妹妹。”

  阿斯尔眼中闪过一丝柔和,

  妹妹如今安置在教授种地养猪的地方,

  那儿暖和,还有先生耐心细致地教识字,是个再好不过的地方。

  “知道了娘。”

  “早点回来吃饭,今天你爹回来会买你们最爱吃的烧鸡。”

  “好”

  当阿斯尔把信纸放进“死信箱”之后,

  便慢悠悠地走回了窝棚区,

  放眼望去,能看到一个个水盆,还有一双双冻得通红的手,

  奇怪的是,这儿却满是欢声笑语。

  蒙哥阿斯尔看着眼前一幕,陷入沉默,暗暗发誓:

  “我一定要让爹娘搬出这窝棚,住进房子里。”

  今日正值新春,整个京城都沉浸在一片喜气洋洋的氛围之中,城里更是张灯结彩。

  虽说天气寒冷,可这丝毫没影响百姓们上街闲逛的兴致。

  府东街的应天商行,更是趁着过年时机,

  开展了一场盛大的促销活动,

  满减、打折、抽奖、赠送礼品之类的活动一个接着一个,

  整个应天商行又重现了开业时那种人山人海的热闹场面。

  与应天商行的热闹景象不同,

  太子府所在的街道虽说也挂上了红灯笼、贴上了红对联、红福字,可却显得冷冷清清的。

  只因朝廷正值休沐之时,

  官员都不会在这么喜庆日子给自己找麻烦,更不会来太子府走动。

  有一个人例外。

  马车缓缓停下,身为鸿胪寺卿的刘思礼从马车里匆匆走了下来,

  他那绯红色官袍被扯得凌乱不堪,

  官帽上还沾着一片菜叶,以及一些鸡蛋清,

  更夸张的是,他的眼眶已经乌黑一片,像是还没消肿。

  “大人,您慢点.”

  三贤帮的帮主沈正心小心翼翼地搀扶着他下了车,脸上满是无奈。

  “大人,来的人实在太多了,

  小人没拦住,还请大人恕罪。”

  刘思礼心里气愤不已,可对这种事儿他早就习以为常了,

  而且这些日子多亏了三贤帮众人帮忙,替他挡了不少麻烦事儿呢。

  “行了行了,怪不得你们,你在这儿等着,我去去就回。”

  “是!”

  沈正心一脸恭敬,静静地看着刘思礼走进太子府。

  而在马车旁边,十几名帮众警惕地看着四周,

  生怕从哪儿突然窜出个人来闹事。

  见到这一幕,沈正心眼中闪过一丝无奈:

  “这儿可是太子府门口,谁敢来闹事?放松点。”

  听他这么一说,帮众们这才稍微安稳了些,

首节 上一节 1459/189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