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米、糙米、面粉、麸皮、马粮,
有多少收多少,由经历司制定收粮的价格与数量。
告诉城内大户与粮商,都司危难关头,
若是他们还搞什么囤积居奇的手段,就让他们看看都司的刀利不利!”
“是!”
伍素安率先开口答应。
段正则犹豫了许久,这又是一个得罪人的活,但他最后还是答应了:
“是!”
陆云逸看向洪忆山:
“洪大人,大宁城不能乱,
从现在开始大宁城外松内紧,将所有衙役都散出去,
但凡有散播流言者,不用考虑轻重,统统抓起来。
另外,招工不能停,道路修建也不能停,
春耕的准备工作以及养猪的诸多事宜都不能停,这几件事府衙要办好。
还有都司与城中掌柜联合开设的商行,
要加快速度,尽快招工,
给城内百姓一个安稳的生计,让他们别多想。”
洪忆山脸一下子就黑了下来,
猛然感觉到了如山一般的压力:
“大人,下官”
“有什么问题?”陆云逸淡淡地扫了过去。
洪忆山一个哆嗦,只觉得身子都冷了几分:
“大人,事情都挤在了一起,府衙人手不够”
陆云逸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扫视在场众人:
“本官会调新城卫、庆州卫的军卒入城予以协助,
此事由负责司务的刘大人负责,
各衙门卫所有什么困难可以与刘大人直言。”
刘黑鹰轻轻点了点头:
“是,大人。”
说完之后,陆云逸看向洪忆山:
“洪大人,还有什么问题吗?”
“没没了”
“嗯,虽然事情突然,我们要积极准备,
但对内也不能慌乱,该做的事继续做,
给城中百姓商贾一个安定的环境。
如此,就算是再乱,也乱不到哪去!”
陆云逸说得斩钉截铁,而后猛地站起身:
“就这样,散会!”
说完之后,他拿着文书快步走出正堂,脚步比以往要快上许多。
第679章 真相与谎言
“云儿哥,怎么突然有这么大的变故。”
刘黑鹰跟着陆云逸回到衙房,脸色漆黑如炭。
“计划赶不上变化,这段日子咱们干什么成什么,有些松懈了,没有做好准备。”
陆云逸一边说,一边将文书丢在桌上,有些懊恼地坐了下来,
“我们早就应该想到的,随着争斗愈发激烈,
大明各地都不会安稳,而咱们这里作为连接辽东与北平的关键之地,更是重中之重。”
陆云逸有些无奈地笑了笑:
“现在回头去看,周大人跑得这么快,很难说他没有提前知道些什么。”
“周大人?”刘黑鹰一愣,脸色猛地古怪起来,
“对啊,这么着急就走了,
当初咱们还以为他是真的不贪恋权势,合着是在避险?”
“只是猜测,是不是也无关紧要了。
现在大宁是咱们负责操持,有了事情也是咱们接招,
还是想一想怎么面对接下来的变数吧。”
陆云逸一边说,一边向下压着手,示意刘黑鹰坐下。
刘黑鹰坐下后,沉吟片刻,问道:
“云儿哥,原本的作战计划是十日后展开,那现在?”
“顺延.无论如何也要等到天津三卫过境。
原本以为宫中只命令咱们动,没想到明面上还有一支。
天津三卫是为咱们打掩护,
咱们要鼎力支持,支持他们就是支持咱们自己。”
刘黑鹰显然也知道这个道理,只是他抓耳挠腮,满脸为难:
“云儿哥,就怕都司其他人误会,
现在做的可都是损己利人的事,
这上上下下,难保不会有人生出什么非议之心,横加阻拦。”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大宁终究是一个都司,做不到军中令行禁止。
不管如何尽力去做吧。
对了,给武福六去信一封,
让他所率领后军不用去全宁卫了,直接来大宁城。”
“好。”
刘黑鹰轻轻点头,心中忽然生出了一些惴惴不安:
“云儿哥,我总觉得这次事情处处透露着古怪,
辽东怪、北平怪、宫中也怪,
不会是有什么咱们不知道的陷阱吧。”
陆云逸拿过了放在角落的太子密令,
“此事我也考虑过了,字迹没有问题,命令也没有问题。
若是信在路途中没有泄露的话,咱们应该是最安全的,
而不安全的.可能是天津三卫。”
刘黑鹰心思一沉,前些日子刚说了围点打援、里应外合之事,
今日天津卫就这么急匆匆地来了,
这让他觉得.冥冥之中似乎有一双大手,在安排此事,
否则,哪有这么巧。
“若天津三卫掉入陷阱,对于朝廷的威信可是要大大削弱啊。
辽东败了,前来支援的军伍也败了,定然人心惶惶,
咱们离辽东这么近,说不定也要受牵连。”
刘黑鹰咬牙切齿,有些懊恼地捶了捶桌子:
“这都什么事啊.怎么事情刚刚顺利起来,就要生出波折。
我都准备批一半水泥来盖猪圈了,
现在好了人手不够,钱也没了,还得替这些王八蛋挡枪。
辽东的人都是在吃干饭嘛?
一些野人怎么还挡不住。”
“冷静,事情的变换不会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
咱们也没有这么位高权重。
如今只能做好手中事,
刚刚你说的猪圈要盖,从修路的钱中拿,
既然已经拿了五万两了,不差这几千两了。”
“云儿哥,这可是二十二万两银子的大工程啊,
本就有六万缺口,现在又一下子少了五六万,一来一回就是十万两,
得卖多少东西才能赚这些钱啊。”
听他这么一说,陆云逸的心情也很难平静。
钱钱钱,想要做事,想要功绩就缺不了钱!
对于朝廷官府更是如此,没钱寸步难行!
“别着急,等路修得差不多了,
还能卖一卖三轮车自行车,另外那缝纫机也可以卖。
实在不行这次回来就将白松部一锅端了,十万两银子怎么也能凑够。”
“云儿哥,不能竭泽而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