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第1655节

  臣知道汝南侯之事关乎大局,便趁机借坡下驴,回到应天。

  甚至一路都是由河南都司之人护送,畅通无阻。”

  太子朱标的眉头皱成了一个川字,眼中闪过些许恼火,冷哼一声:

  “整个天下现在四处叛乱,京城能派的兵都派了出去,

  各方厮杀惨烈,朝堂上争执不休,

  给了这些人可乘之机,这是朝廷的不对。”

  “不过.”

  太子朱标话锋一转,嘴角微微勾起,带着些许讥笑,

  “你也不用着急,既然人送回来了,事情很快便有定论。

  黄河两岸的堤坝水库,朝廷既然已经决定要修,就断然没有半途而废的道理。

  等过些日子,你再去一趟河南,

  这一次,朝廷能腾出手来,将给你最大的支持,无人能掣肘你。”

  李至刚心脏怦怦直跳,干瘦黝黑的脸上涌现出一抹红晕,

  “多谢太子殿下,微臣愿为朝廷赴死。”

  太子朱标摆了摆手:

  “好了,将人交给禁军,你先回去吧。

  这段日子不要冒头,以免被人盯上,等风头过后,朝廷会大赏有功之臣。”

  “是,太子殿下!”

  皇城巍峨耸立,红墙黄瓦在炽热阳光下闪烁着耀眼光芒,诉说着大明朝廷的威严。

  朱标带着禁军与一辆平平无奇的马车,沿着宽阔御道缓缓前行。

  御道两旁,宫墙高耸,

  每隔一段距离便有一队禁军挺立如松,

  他们目光警惕,手中长枪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让人望而生畏。

  走进午门,朱标只觉一股肃杀之气扑面而来。

  午门高大雄伟,宛如一头沉睡巨兽,散发着令人胆寒的气息。

  过了午门,便是内金水河。

  河水波光粼粼,河上的五座汉白玉金水桥横跨其上,桥身雕刻着精美的云龙纹,栩栩如生。

  桥下河水潺潺流淌,发出清脆声响。

  然而在这庄严肃穆的皇城之中,这声响却更增添了几分清冷孤寂。

  再往前走,便是奉天门,

  奉天门气势恢宏,朱红色的宫门紧闭,门上铜钉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门两侧的石狮子威风凛凛,张牙舞爪。

  朱标带人穿过奉天门,朝着奉天殿走去。

  奉天殿,这是皇宫中最为宏伟壮观的宫殿,

  也是皇帝举行大典、接见群臣的地方!

  在李存义父子落网之后,天下动乱四起,

  洪武皇帝朱元璋离开了一直所在的武英殿,来到了这座象征皇权的奉天殿。

  太子朱标也离开皇宫,父子君臣,一内一外。

  而这一切动乱,很快就会有结果。

  朱标迈着沉重步伐,一步一步走上台阶,

  每走一步,都能感觉到脚下石板传来阵阵寒意。

  当他终于踏上奉天殿的殿前广场时,眼前景象让他不禁心生宽阔,

  广场宽阔无比,地面由巨大的青石板铺就,平整如镜。

  走进奉天殿,殿内宽敞明亮,

  巨大的金丝楠木柱子撑起了高高穹顶,殿顶上绘着五彩斑斓的图案,

  有龙凤呈祥、云雾缭绕,仿佛是仙境一般。

  殿中,洪武皇帝朱元璋端坐在龙椅之上。

  他身着大红色龙袍,头戴玉冕,面色冷峻,静静地看着手中奏疏。

  身旁太监和宫女,大气都不敢出。

  朱标快步上前,躬身行礼:

  “儿臣参见父皇!”

  身旁,一名头戴黑色头套,身穿朴素长衣,手臂反绑之人被扣在地上。

  朱元璋目光冰冷地扫视着下方,

  最终落在梅义身上,声音低沉威严:

  “何人?”

  朱标一挥手,禁军前一步,

  将那人头上的黑色头套猛地取下,露出了一张憔悴、干瘦,且平静的脸庞。

  正是辽东总兵、辽东都指挥使、汝南侯梅义。

  梅义抬起头,看着朱元璋那冷酷眼神,心神一颤,很快便恢复平静。

  到了如今这一步,他.愿赌服输。

  朱元璋见到梅义,眼中冷冽一闪而过,沉默许久之后,才缓缓开口:

  “梅思祖死在战场上才给你换了一个爵位,你就这么挥霍?”

  朱元璋的声音猛地拔高,心中没来由地生出一阵怒火!

  梅义脸上哀痛一闪而过,

  后悔?或许有,但现在有也没用了。

  “陛下,臣对得起父亲,也对得起朝廷,是您变了。”梅义平静地回答。

  “朕变了?”

  朱元璋猛地站起身,怒目而视:

  “朕没有变,是你们变了!!”

  “自起兵以来,朕披荆斩棘,扫荡群雄,

  立国后夙夜匪懈,与民更始,

  定大明律以正纲纪,欲使天下万民皆知礼义廉耻,使官吏皆守清正廉洁!

  尔等身为勋贵,受国厚恩,不思报效,反生异心,私通叛逆,

  此乃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举,安敢言朕变矣?”

  此话一出,整个奉天殿中的百余名宫女太监,猛地跪了下来,

  就连朱标都低了下头.

  梅义脸色依旧平静,立在殿下,静静地看着上首:

  “陛下,臣等父辈昔日随陛下征战四方,出生入死,本以为可享太平富贵。

  然陛下登基后,严刑峻法,苛察臣下,动辄得咎。

  臣等虽居高位,却如履薄冰,

  稍有不慎,便有灭族之祸,臣等心中岂能无怨?”

  梅义声音平缓,继续开口:

  “陛下,打天下的不只有您,还有我的父亲,还有许许多多的父辈。

  您做了皇帝,我等成了勋贵,

  这天下是您的,也是我们的,怎么能以大明律束之?

  如此我等岂不是与屁民一般无二?

  陛下,是您在过河拆桥,是您变了。”

  朱元璋怒极反笑:

  “好个心中岂能无怨!朕起兵是为了太平盛世。

  大明律条条皆为天下万民计,

  尔等身为勋贵,不思以身作则,反而违法乱纪,视律法如无物,朕岂能容之?”

  “再者,朕.与百姓共天下,非与士大夫共天下!”朱元璋的声音掷地有声。

  梅义猛地抬起头直视上首,眼眶充满血丝,声嘶力竭:

  “独夫!!”

  朱元璋忽然平静了下来,轻轻挥了挥手,

  梅义被带了下去,一同离去的,还有百余名太监宫女,

  偌大的奉天殿内只剩下父子二人。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脸上罕见地露出一丝疲惫,空洞的声音滚滚而来:

  “天下人都说朕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可朕不杀这些兄弟功臣,他们也会离朕而去,各从其志,终难久聚,此乃人心。”

  朱标站在下首,沉默不语,只是嘴唇紧抿。

  朱元璋的眸子一点点变得锐利:

  “说朕过河拆桥,那朕就拆给他们看看,传令蓝玉、汤和,动手吧。”

  朱标眸光也同样变得锐利,躬身一拜:

  “是,父皇。”

第753章 京城雷动 真有叛军

  临近傍晚,阳光如熔炉一般倾泻而下,

首节 上一节 1655/189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