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慵懒让他时刻弥漫着睡意,
加之李党之事也暂时告一段落,难得的悠闲时光让他尤为珍惜。
苏晚蘅轻声开口:
“是贩卖荔枝的果贩所说,
说这荔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
所以啊,吃到好的荔枝,要千里加急,换马不换人的护送。”
陆云逸笑了笑:
“都是一些抬价的噱头,现在咱们府中荔枝可能是三日送来,
其他果贩手中的那些荔枝,运个七八日都是常事。”
“老爷,不会坏吗?”
苏晚蘅姣容上露出些许诧异。
陆云逸说道:
“竹筐中塞上足够多的冰块,外面裹着大被,
荔枝摘下时带着枝叶,时常洒一些水的条件下,七八日不会坏,可能只是有些不新鲜,
不过也无妨,反正京中人也不知新鲜荔枝的滋味。”
“啊…”
苏晚蘅张大嘴巴,大而明亮的眸子中尽是诧异,她眼中闪现一丝狡黠:
“老爷,您听过一句诗没有。”
“什么?”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说是杨贵妃为了吃荔枝,用驿站千里相送…
您说杨贵妃会不会吃的也是不新鲜的荔枝?”
“不会。”
陆云逸笑着摇了摇头。
“唐代时岭南虽然山高路险,但想要三日送到长安,还是有可能的,只不过代价要高一些,会死一些人。”
苏晚蘅恍然地点了点小脑袋,小声说道:
“老爷,每年这个时候,坊间都会说杨贵妃祸国殃民,恃宠而骄,
花费这么大的代价,就为了吃几颗荔枝,
甚至…
还有人说是那唐玄宗喜欢吃,用了杨贵妃的名头,总之众说纷纭。”
陆云逸换了一个姿势,让自己舒服地躺在躺椅上,同时一只手搭在苏晚蘅身上,笑着说:
“这等坊间流言听听就行了,不论是杨贵妃喜欢还是唐玄宗喜欢,都当不得真。”
“啊?”
苏晚蘅茫然地眨了眨眼睛,笑嘻嘻地凑近,将脑袋枕在躺椅扶手上,大眼睛看着陆云逸,面露痴迷:
“老爷,奴家读书不多,还请老爷解惑。”
“此事说来复杂,看似是为博美人一笑,实则也是借此机会试探朝廷对地方的掌控。
对任何一朝来说,官道就如连通国朝的经络血脉,而驿站则是一块块骨头,加强经络血脉的连接。
若能使唤这些驿站、畅通无阻地将荔枝从岭南送到长安,
就证明中央朝廷对边疆还有一定的掌控力。”
苏晚蘅眼睛一亮,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又问道:
“那要是送不到呢?”
陆云逸微微睁开眼,目光中透着几分深沉:
“送不到…便说明地方驿站糜烂,已经无法承担‘骨头’的作用,又或者地方对朝廷的命令阳奉阴违,
而一旦官道、驿站出了问题,朝廷对地方的掌控力也就大打折扣了,
毕竟驿站也是军队的一部分,而军队往往是最后糜烂的地方。
所以,每一朝,驿站与役卒,都是官道上最横行的存在,这代表朝廷掌控力的延伸。”
苏晚蘅恍然地点了点头,发出一阵憨笑:
“老爷,这些道理太过高深,奴家有些不懂,
不过这么说来,杨贵妃岂不是成了唐玄宗试探朝廷掌控力的棋子?”
陆云逸轻笑一声:
“棋子倒也算不上,只是这事儿被她赶上了。
不过,世间之事,又有多少能分得清是真心还是假意,是无意还是有意呢?
就像这荔枝,立场不同答案不同,在旁人眼中是杨贵妃的奢靡之举,
但在朝堂眼中,花费这么一点代价,试探对地方的掌控,大赚特赚。”
苏晚蘅轻轻叹了口气,看向陆云逸的眼中尽是崇拜:
“老爷,您真厉害,奴家还没有听过这种说法。”
“这种事那一朝都有,只是秘而不宣,咱们大明也有。”
“咱们也有?老爷您快说说。”
陆云逸将苏晚蘅拉到身前,让她靠在自己怀里,一边笑着一边说:
“上次麓川之战,朝廷提前从东南西南所有都司调粮调兵,
甚至乌思藏都司以及朵干都司都有调兵调粮,
这便是在战事中顺便巡查各地,
一旦哪里的兵和粮没有及时赶到,又或者有所缺失,
那便是出了问题,战事结束后朝廷要算旧账。”
“居然还能如此…”
苏晚蘅美眸连连闪动,有些意外,也有些震惊:
“老爷,其中居然有这么多的门道…”
“那是自然,大唐试探的手段粗鲁,要么是送荔枝,要么是调兵进京操练,
到了后面的宋元就隐秘很多,到了如今更是隐于无形,
朝廷在各个方面都在试探,
发现问题随时调整,这才能让朝堂经久不衰。”
陆云逸歪着头看了看她,笑道:
“你的身子怎么这般绵软。”
苏晚蘅脸色通红,喘出阵阵热气,有些娇羞:
“奴家见到老爷便浑身发软……”
“哈哈哈哈。”
陆云逸畅快一笑,摸着她的小脑袋:
“白日宣淫可不好啊,这样…你去将窗帘拉上。”
苏晚蘅脸颊红得像是将要隐下地平线的太阳,眼神黏稠,纤细的手臂撑起丰腴的身子,扭动着去拉上窗帘…
但还不等她走到房门口,窗棂上就透出了一道黑影,声音随之而来:
“大人,大将军派人来传信,让大人着甲去北城门等候。”
原本眼神朦胧,慵懒的陆云逸一下子变得凝重,眼神一闪便恢复了清明,他腰腹用力,猛地坐了起来:
“知道了,叫上弟兄,备马。”
“是!”
冯云方匆匆跑开,
陆云逸看向呆愣在原地的苏晚蘅,上前一步用力拍向她的身后,臀肉轻颤,苏晚蘅发出一声娇吟…
“今日有事,等老爷回来!”
“是…”
苏晚蘅只觉得浑身滚烫,呼吸急促,低下脑袋轻声应和。
……
不到一刻钟,陆云逸就已经穿戴整齐,
带着百余名亲卫,急匆匆地来到北城门外。
他看向四周,平整的官道横亘其中,
其上人来人往,并没有发现大将军的身影。
正当他疑惑之际,微弱的马蹄声传入他的耳廓,陆云逸看向城门方向,
只见一行百余人骑着战马涌出,领头之人正是身穿国公甲胄的凉国公蓝玉,
身后是熟人长兴侯耿炳文以及永定侯张铨,
再远一些,坠着魏国公徐辉祖以及徐增寿,
在他们身旁…是两个半大孩子,朱高炽与朱高煦。
见到这等阵仗,陆云逸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发生了何事?
一行人在陆云逸身前停下,蓝玉扯着马鬃,说道:
“北征大军已经进了京畿,前军已经快到应天城了,我等去迎接。”
这么一说,陆云逸面露了然,拱了拱手。
“是,大将军!”
“走…”
蓝玉挥了挥手,一马当先地冲了出去,
陆云逸没有跟上,
而是朝着身后护卫做了几个手势,
百余人顷刻间分成了几十个小队,分布在一行人左右,像是紧密相邻,又像是守望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