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第1808节

  计煜辰眼睛一瞪,有些结结巴巴地开口:

  “敢问.敢问是何变数?”

  刘三吾想了想,笑道:

  “是什么变数老夫也不知,

  但老夫可以告诉计大人一个消息,或许有一些帮助。”

  “请坦坦翁赐教!”

  计煜辰站起身,躬身一拜,模样诚恳!

  “周王殿下曾脱离护送的队伍,提前抵达上元县落脚,为的就是见从凤阳来京的宋国公。”

  “什么?”

  计煜辰听闻此言一下子愣住了,

  而后便反应了过来,怪不得周王殿下入京的如此悄无声息,也没有什么大操大办。

  “那那.周王殿下见到宋国公了?”

  计煜辰眼中闪烁着璀璨精光,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

  “没有。”

  计煜辰眼中的光亮顷刻黯淡。

  刘三吾轻轻一笑,淡淡道:

  “但周王殿下在上元县逗留的事情不少人知道,

  被燕王抓回京城的事亦是如此。

  藩王与边将,本就是不能凑在一起,

  周王殿下屡次三番地犯错,朝中已经有大臣对其不满,

  老夫想着,若是有人能够挑个头,或许.事情会有转机。”

  计煜辰呆愣在原地,脸色连连变幻,他听明白了刘三吾的意思,

  若是想要保留官职,

  那就义无反顾地向前冲,或许还能有所转机,

  不可能不付出任何代价就将事情办了。

  但.计煜辰有些害怕,

  就算是在衙门的争斗中战败了,也可以回到老家做个员外,

  又或者外放为官,远离京城。

  但此事要是做了,

  要么功成名就,要么一败涂地!

  宫中的陛下与太子,必然不会放过他。

  毕竟,从宫中命燕王将人带回来,就已经展露出了庇护之意。

  正在他纠结之时,刘三吾笑了笑:

  “天色不早了,计大人先回去吧,

  老夫还要梳理文书,最近陛下跟得紧啊。”

  计煜辰战战兢兢地站了起来,行礼后踱步离开。

  当他走到房门口时,又猛地顿住,慢慢回过头,轻声发问:

  “敢问坦坦翁,此事若是做了,还会有何人跟随?”

  刘三吾将头埋在桌案上,抬都没抬,只是轻笑一声:

  “那就只有天知道喽。”

  一夜的时间眨眼而过,

  第二日天还未亮,皇城外便已热闹起来。

  朦胧的月光挥洒在洪武门外的青石板路上,

  朱红的大门紧闭,一队队身披银甲的禁军守卫皇城!

  郭镇守在门口,警惕地看着四周!

  此刻,皇城前的广场上已经慢慢汇聚了许多官员。

  身穿绯色官袍的大员大多是步行或者乘坐马车而来,

  而身穿蓝色官袍的官员要么几人乘坐一辆马车,要么骑乘自行车。

  总之,广场上慢慢变得热闹,

  当他们在洪武门开始汇聚后,或低声交谈,或神色凝重地静静伫立。

  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对今日大朝会的凝重。

  身穿正二品武官朝服的陆云逸今日也破天荒地来到这里,

  因为三条巷距离皇城太近,他是步行而来。

  当众人看到一个年轻人慢慢悠悠地从队伍后方径直走向最前方时,

  不止一人呆愣在原地,拳头紧握,

  大丈夫当如是也!

  陆云逸行走在人群之中,身姿挺拔,面容冷峻,眼神中透着几分疲惫。

  大朝会的时辰太早了,

  以至于他还没来得及睡觉就要匆匆起来,

  但随着走动,听着身旁几位官员的小声议论,他慢慢清醒了过来,

  “听说今日要定下河南治水的大事,

  周王殿下也要一同回到开封,不知这治水能否顺利。”一位官员压低声音说道。

  “治水乃国之大事,陛下与太子如此重视,

  又有诸多能臣参与,想必问题不大。”另一位官员忧心忡忡地回应。

  陆云逸心中暗自点头,赞同这个说法,

  来到了自己位置,一众都督见他来参加朝会,

  很是意外,纷纷攀谈。

  陆云逸也不怯场,笑呵呵地应付,

  随着时间推移,天边渐渐泛起了鱼肚白。

  皇城的大门缓缓打开,

  一阵悠长的钟声响起,官员们纷纷整理衣冠,按照品级有序地进入皇城。

  陆云逸跟在队伍中,脚步沉稳,目光坚定地朝着奉天殿而去!

第821章 朝堂党争 正统之解

  穿过厚重的皇城门,便是奉天殿前广场,

  广场极为广阔,青石板铺就的地面平整如镜,

  每一块石板都历经岁月打磨,泛着温润光泽,

  广场两侧,矗立着两排高大的汉白玉华表,华表上雕刻着精美的蟠龙云纹,

  华表顶端,神兽蹲踞,目光炯炯,似在注视着庄严皇城。

  广场尽头,奉天殿巍峨耸立。

  大殿飞檐斗拱,气势恢宏,

  层层叠叠的屋檐宛如展翅欲飞的鲲鹏,冲破天际。

  殿身由巨大的楠木构建而成,散发着淡淡木香,彰显着皇家威严。

  殿门之上,奉天殿三个大字龙飞凤舞,刚劲有力,让人望而生畏。

  官员们沿着广场中央御道,缓缓走向奉天殿,

  随着官员们踏入奉天殿,

  一股沉稳威严的气息扑面而来。

  殿内空间极为宽敞,高大的柱子支撑着巨大穹顶,

  穹顶之上,绘制着四极八方!

  大殿中央,铺设着一条华丽红毯,一直延伸到龙椅之下,

  龙椅由纯金打造,镶嵌着无数珍稀宝石,

  明皇朱元璋端坐在龙椅之上,

  身着大红龙袍,头戴皇冠,面容威严,静静注视着下首。

  等一众大臣站定之后,

  下首大太监上前一步,扫视着殿下的群臣,声音抑扬顿挫且洪亮,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话音刚落,工部虞部郎中王国用出列,躬身行礼道:

  “陛下,河南治水一事,已筹备多时,如今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臣以为,应尽快定下治水队伍,

  早日前往河南,以解当地百姓之苦。”

  朱元璋微微点头,目光看向秦逵:“秦尚书,工部对此可有准备?”

  秦逵出列,神色恭敬地回道:

  “陛下,工部已做好充分准备。

  此次治水,将采用新式混凝土堤坝,坚固耐用,可抵御百年一遇之洪水。

  同时,工部还调配了大量的民夫、物资,确保治水工作顺利进行,先期的钱财也已经准备就绪。”

  朱元璋听后,脸上露出一丝满意:

  “治水乃国之大事,关乎百姓民生,务必全力以赴。”

  他转而看向最前方静静站立的五子,发问:

首节 上一节 1808/189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