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第1809节

  “朱橚,你原本就在开封,对于当地水文熟络,此次治水,可愿前往?”

  周王朱橚出列,躬身行礼道:

  “儿臣愿往,儿臣自幼熟读经史,对治水之事亦有些研究,

  此次前往河南,儿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父皇所托。”

  朱元璋看着周王,眼中露出一丝欣慰:

  “好,有你这番话,朕便放心了,

  此次治水,由你与工部共同负责,早日完成,让河南百姓免受水患之苦。”

  “陛下圣明!”

  一众朝臣躬身一拜,就在众人以为会顺利进入下一个议题时,

  工部左侍郎计煜辰突然出列,他面色如常,眼神中透着一丝决绝,

  他深吸一口气,大声说道:

  “陛下,臣有本要奏!”

  朱元璋眉头一皱,看向计煜辰:“何事?”

  计煜辰抬起头,目光直视朱橚,大声说道:

  “陛下,臣要弹劾周王殿下与宋国公密会,此举实乃大逆不道,有谋反之心!”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

  官员们呆愣了片刻,而后纷纷交头接耳,脸上满是震惊。

  站在前方的陆云逸一愣,眉头一下子紧皱,

  这是干什么?

  秦逵更是目光灼灼地刺了过去,咬牙切齿,一副要吃人一般的模样。

  周王朱橚更是脸色骤变,他转过身来,怒目圆睁,指着计煜辰大声喝道:

  “计煜辰,你血口喷人!

  本王何时与宋国公密会?你莫要在此信口雌黄!”

  计煜辰毫不退缩地说道:

  “周王殿下,您脱离护送队伍,提前抵达上元县落脚,

  为的就是等从凤阳来京的宋国公,您有何解释?

  此事若非心中有鬼,又何必如此遮遮掩掩?”

  周王朱橚气得浑身发抖,他转向朱元璋,躬身行礼道:

  “父皇,儿臣冤枉!

  儿臣提前抵达上元县,

  只是因一路旅途劳顿,想稍作休息,并无他意。

  至于与宋国公密会之说,更是子虚乌有,

  儿臣从未有过此等想法,还请父皇明察!”

  朱元璋面色阴沉,眼神中透着凶光,

  紧紧盯着计煜辰,声音冰冷而威严:

  “可有证据?若没有证据,

  仅凭一面之词,便敢弹劾藩王,就是欺君之罪!”

  计煜辰心中一紧,但他咬了咬牙,硬着头皮说道:

  “陛下,虽无确凿证据,但此事疑点重重,还望陛下彻查此事,以正朝纲!”

  朱元璋怒极而笑,他猛地一拍龙椅扶手,大声喝道:

  “胡言乱语,扰乱朝纲!来人,将计煜辰拿下,押入大牢,待查明真相,再作处置!”

  一众大人神情慢慢舒缓,

  这时,刑部尚书杨靖缓缓出列,他身着正二品绯色官袍,神色冷峻,步伐沉稳,

  每一步都踏得极重,仿佛踩在众人的心弦上,

  大殿内原本嘈杂的议论声戛然而止。

  杨靖来到殿中,恭敬地躬身行礼,声音洪亮且清晰:

  “陛下,臣可证计大人所言并非空穴来风。”

  “哗——”

  场中再次哗然,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满脸不可思议,

  搞什么?

  朱元璋脸色略有难看,嘴角微微抽搐,

  但很快.不知为何恢复了平静,淡淡地看着下首,

  “有何证据?”

  杨靖微微抬起头,目光扫视一圈,

  最后落在周王朱橚身上,不紧不慢地说道:

  “前些日子,俞大人之子意外死于驿站,此案性质恶劣,陛下曾严令三司查案。

  臣不敢有丝毫懈怠,亲自督办此案,

  层层追捕之下,将追查重点放在了上元县。”

  说到此处,杨靖稍作停顿,目光在殿内众人脸上掠过,观察着众人的反应。

  只见周王朱橚脸色微微泛白,眼神中闪过一丝慌乱,

  杨靖接着说道:

  “在追查过程中,臣派出的密探发现,

  上元县一处府邸平日里大门紧闭,鲜有人出入,闲置了至少一年有余。

  而在案发之后,便有诸多形迹可疑之人频繁进出,

  且行色匆匆,仿佛在刻意躲避什么。”

  “臣便起了怀疑,命手下探案之人左右监视,

  臣当初并未将此事与周王殿下联系起来,只当是寻常的查疑,

  但.就在前些日子,

  臣才得知府中居住的居然是远在云南的周王殿下,这让臣大为震惊,

  但想到周王即将来朝,臣也没有多想,

  今日计大人提及周王殿下与宋国公之事,

  臣仔细回想,顿觉其中蹊跷,便不吐不快。”

  杨靖一边说着,一边从袖中取出一份奏疏,双手呈上,

  “陛下,这是刑部所写的详细奏疏,

  其中记录了上元县府邸的种种异动,

  以及那些可疑之人的特征和活动轨迹,请陛下过目。”

  大太监赶忙上前,接过奏疏,呈到朱元璋面前。

  朱元璋接过奏疏,他快速浏览着奏疏内容,眼神中隐隐有怒火缭绕,

  看完后,他将奏疏轻轻拍在御案上,淡淡道:

  “朱橚!你还有何话说?”

  周王朱橚身体一颤,双腿一软,

  他强撑着站稳,额头已满是冷汗,声音颤抖地说道:

  “父皇,儿臣只是只是在上元县稍作休息,那些人儿臣并不认识!”

  计煜辰也才从震惊之中回过神来,趁机火上浇油,大声说道:

  “陛下,周王殿下此言明显是在狡辩。

  若只是稍作休息,何须躲藏在府邸之中,还引得诸多可疑之人聚集?

  这其中若没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实在难以令人信服!”

  秦逵在一旁急得直跺脚,

  他深知此事若处理不好,

  不仅周王殿下会有大麻烦,治水之事也必将受到严重影响。

  他急忙出列,躬身说道:

  “陛下,仅凭一份奏疏,便认定周王殿下有谋反之心,实在太过草率。

  周王殿下素来忠厚老实,对陛下和朝廷忠心耿耿,

  怎会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还望陛下明察!”

  朱元璋目光如炬,扫视着殿内众人,

  还未开口,只见右都御史袁泰缓缓出列,

  他身姿挺拔,面容冷峻,眼神中透着一股刚正不阿之气,

  身着绯色官袍,在殿内烛火映照下,显得庄重肃穆。

  袁泰恭敬地躬身行礼,声音沉稳有力:

  “陛下,臣亦有本要奏。”

  “说。”

  “臣与刑部杨尚书一般,也在追查俞都督之子遇害一案的真相,

  那上元县的府邸,臣起先并未在意,只当是寻常富户的宅子,

  但今日听闻诸位大人所言,臣也记了起来。”

  此言一出,殿内气氛凝重到了极点,所有人都眉头紧皱!

  陆云逸看了看站在文官最前方的詹徽,

  发现他脸色始终平静,

  这更让陆云逸诧异,詹徽身为太子属官,而袁泰又是詹徽心腹,

首节 上一节 1809/189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