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第1810节

  詹徽怎么会放任袁泰做此事?

  这不是在拆宫中的台?

  陆云逸越想,越觉得事情复杂,

  怎么平常争斗得你死我活的两拨人,凑在了一起?

  上首,朱元璋微微眯起眼睛,缓缓问道:

  “所言可有凭证?”

  袁泰抬起头,神情坚定:

  “陛下,一应文书都在衙门内留存,

  其中详细记录了都察院衙门对那府邸的留意,以及相关可疑人员的调查情况。

  等散朝后,臣便即刻呈上陛下过目。”

  周王朱橚此时脸色惨白如纸,身体摇摇欲坠,

  他踉跄着向前几步,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声泪俱下:

  “父皇,儿臣真的是被冤枉的!

  儿臣绝无谋反之心,儿臣真的只是在府邸中歇息歇脚,

  宋国公走到哪,儿臣一概不知啊。”

  朱元璋没有说话,而是仔细打量着眼前朝臣。

  计煜辰又从震惊中回过神来,果断出击!

  “周王殿下,事到如今,您还是如实招来吧,莫要再妄图抵赖。”

  秦逵气得满脸通红,他怒目圆睁,指着计煜辰呵斥道:

  “计煜辰,你休要在此落井下石!

  周王殿下平日里为人如何,陛下和诸位大臣都心中有数,岂容你如此污蔑!”

  计煜辰毫不示弱地回怼:

  “秦尚书,如今证据摆在眼前,你还想袒护周王殿下吗?

  这可是关乎朝廷安危的大事,岂能儿戏!”

  两人争执不下,殿内气氛愈发剑拔弩张,

  不少官员还是第一次见到一部尚书与侍郎当众争吵,纷纷大感震撼。

  朱元璋猛地一拍龙椅扶手,大声喝道:

  “都给朕住口!朝堂之上,成何体统!”

  众人闻言,顿时噤若寒蝉,纷纷低下头,不敢再言语。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目光在众人身上扫视一圈,缓缓说道:

  “此事关系重大,朕定会彻查清楚,袁泰,散朝后你即刻将文书呈上。

  杨靖,你继续全力追查此案,务必查个水落石出。”

  杨靖和袁泰齐声应道:

  “臣领旨!”

  朱元璋又看向周王朱橚,冷冷说道:

  “事情未查明之前,在府中闭门思过,等候发落!”

  朱橚身体一颤,无力地瘫坐在地上,喃喃道:

  “儿臣.遵旨”

  朱元璋站起身来,目光威严地扫视着殿内众人,快步离开

  绯袍大太监面色严肃,连忙挥了挥手中浮尘,朗声道:

  “退朝~”

  说罢,他便匆匆跟了上去。

  一行人纷纷退出大殿,脚步声在空旷殿内回荡。

  出了殿门,吏部尚书詹徽、户部尚书赵勉等人意味深长地看了计煜辰几人一眼,

  便匆匆离去,只留下一阵带着官袍衣袂飘动声的风。

  都督府中的一众都督眉头紧锁,

  看着几人的背影面露诧异,

  今日之事,如此波诡云谲,让他们嗅到了一丝不正常的意味,

  魏国公徐辉祖见一众武官聚在大殿门口,脸色一黑:

  “都走都走,是衙门没事了吗!”

  如此,一行人才步伐缓慢地离开,脚步中带着疑惑以及思绪,

  待一众大人都走后,原本压抑着小声议论的官员们,

  瞬间炸开了锅,议论纷纷.

  “周王殿下平日里看着老实本分,怎会卷入这等谋反之事?”

  一名礼部官员瞪大了眼睛,对着身旁的同僚小声说道。

  “哼,谁知道呢,朝廷之事本就复杂多变,说不定平日里都是装出来的。”

  另一位年长些的官员捋了捋胡须,眼神中透着一丝世故,他继续道:

  “要我说啊,计大人突然弹劾本就蹊跷,

  杨大人与袁大人又碰巧手中有证据,更为蹊跷!”

  “蹊跷?这朝堂上哪有什么蹊跷的事儿,不过是各方角力罢了。”

  又一名年长官员意味深长地开口,

  而后有些讳莫如深地看了看四周:

  “好了,不要再说这等事了,回衙门干活。”

  陆云逸走在青石板路上,眉头紧锁,

  脑海中还在不断思索着今日朝堂上这一连串令人费解之事,试图理出个头绪来。

  这时,一个沉稳的声音在身旁响起:

  “陆大人,为何事困惑?”

  转头一看,原来是礼部尚书李原名正微笑着站在不远处,

  陆云逸一愣,他赶忙拱了拱手:

  “李大人,朝堂混乱,本官有些摸不着头脑。”

  李原名轻轻一笑,布满褶皱的脸颊满是慈祥,

  他声音醇厚,带着不疾不徐,

  “陆大人聪明过人,想不明白?”

  陆云逸也没有逞强,而是笑了笑:

  “李大人,本官年纪尚浅,还看不出其中玄妙。”

  “哈哈哈”

  李原名发出了一声畅快大笑,说道:

  “此事老夫可以给你解惑,但陆大人也不能藏私,也要给老夫解惑,如何?”

  “哦?”

  陆云逸面露诧异,对于这位礼部尚书有些防备:

  “敢问李大人,何事?”

  李原名慢慢踱步,面露笑容:

  “应天商行分红一事最近在京城闹得沸沸扬扬,

  但凡商贾无不羡慕,

  甚至是朝堂官员也在暗暗羡慕参与其中的衙门,

  他们如此,归根结底不过是“钱财”二字,

  但偏偏,钱财二字亘古至今,“商贾”二字也时常伴随,

  从来没有哪一朝商贾如现在这般,

  光明正大地被官员讨论,甚至是羡慕。

  作为礼部堂官,执掌天下礼仪正统,

  若是梳理不清其中头绪,难免有亏。

  老夫这几日接二连三地见了不少大人、商贾,询问此事,

  但结果让老夫大失所望,

  只因都是一些浮于表面的浮夸之谈,

  所以.老夫想要听听陆大人对商贾是何看法,对如今商贾地位日益增高是何看法,

  你我一老一少,互相解答,如何?”

  陆云逸神情凝重,脸色严肃,

  他在北元战事中已经深刻理解到“正统”二字的重要,

  这意味着天下归心,也意味着民心所向,

  而在大明,“正统”二字为礼部背负,

  若礼部说商贾不能登堂入室,那便不能!

  可以这么说,朝堂上唯一能将应天商行一巴掌拍死的,

  唯有礼部衙门,因为其执掌着正统的解释权。

  深吸一口气,陆云逸轻声道:“李大人,去礼部衙门?”

  李原名笑了起来:“走。”

第822章 商贾‘形’‘势’ 兴文教

  礼部衙门相比于六部其他衙门,多了几分安静祥和。

首节 上一节 1810/189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