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在朝,国主在怒:“不可能,万万不可能,良辅万万不可能如此败得全军覆没!”
文武之人,皆是低头……谁又能信呢?但那零星一些逃回来的骑兵士卒无不在证明此事。
连那萧合达来的信使,也在说此事,若非他走得快,夏州军当也全军覆没,说得那是临阵决断之快,岌岌可危之幸……
众人也知,萧合达也不是怯懦之辈。
李察哥满脸是愤怒,他也来问:“为何啊?”
为何?
殿下就有那败走骑兵之军将,自是慢慢来说……
许多细节不知,但大致说来不难,就是宋人诈退,军将激愤之下,狂追而去,致使众军脱节,宋军忽然掉头来打,先打米擒,再打往利,如此快速突袭本阵,还有女真也来,前后夹击,一战大败……
只待慢慢听完,李察哥闭着眼,身形往后去仰,一口气深深在吸,吸完这口气,李察哥面色上的愤怒去了不少,就问一语:“使金的使节即刻出发!不可有任何拖沓!”
使金之事,要快了,要最快,马上去,最好马上就到。
自是有人飞奔出大殿去,去安排此事。
国主李乾顺,也是深深叹口气来:“胜败乃兵家常事,有这一败,倒也是惊醒诸位,再战,一定要胜!”
众人各自点头来遵命,便也是都知道,还当要打,眼前还有静塞军司与嘉宁军司两路大敌。
李察哥便也来说:“小败无妨,我骑兵还有两万不止,步卒还有四五万,还可征召青壮,二三十万之军,几日就有,灵州城池与旷野,就是宋人埋葬之地!”
两人话语来去,怒气先放一边,振作人心、振奋士气才是紧要。
国主来言:“诸多城池,乃至河南与阴山诸部,当要开始抽掉青壮丁口,速速去办!散朝!”
诸多官员慢慢退去,便也是要急着去办差干活,抽调青壮,这件事自从陛下十六岁亲政之后,再也没有做过了,此番,又要做,倒也不知诸般城池与部落里会是什么反应……
不论什么反应,都要这么做了,国破家亡之时,岂能不这么干?
却是那些军械甲胄,怕是配发不了多少,党项之国,还是太过贫瘠,上两代人打了太多仗,那上一个梁皇后如战争狂人一般不断穷兵黩武,不知透支了多少国力,那时节,家家户户连生产生活的铁器都缺,一应送上战场去……
而今才稍稍有了喘息,才算把日子过正常了,又要如此,又上哪里去弄那二三十万人的军械来?
铁器是何等贵重?宋人是何等吝啬,这些年连走私都走不得多少来……
西夏不是不能炼铁,只是生产力摆在这里,又能怎么办?
但不论多难,生死存亡之际,哪里管得那么多去……
整个国家,都要运转起来了,拼命的时候到了。
大会开完,兄弟俩,自也还要开小会。
李乾顺此时,才露出那般丧气的表情:“唉……良辅啊良辅,你自是一死百了,何以如此害得家国陷入这般艰难境地!”
李察哥安慰之语就到:“陛下放心,臣一定击退宋人!”
“我知道!”李乾顺认真点头,却又来说:“也要想后事,要先行派人秘密往贺兰山里去准备一下了。”
这是祖上传下来的妙策,一旦当真不敌,可先跑到贺兰山里去躲躲,昔日李元昊被辽人所败,就是如此,只待与契丹谈妥了,自再回来。
李乾顺此语,自也是两兄弟关着门来说的话,不是什么气馁之语,谋划上,总是要前后都谋。
若实在不行,宋人自要的也是脸面,宋辽向来都是如此,许只要跪地降服,接受封官,党项人还有不少,宋人也不可能往草原去行政,不免也能换个宋廷羁縻之策,自也还有东山再起之日……
还问,宋人岂能没有大敌?女真岂能不是宋之大敌?这种事,聪明人都看得出来。
李察哥点头来:“此事臣自去办,但臣不会去贺兰山里,胜则胜,败则死!”
“贤弟……”李乾顺一语来,岂能不是感动?
“陛下放心,我还能胜!”李察哥笃定一语。
“好!”李乾顺郑重其事点着头,家中有难,岂能不是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夏之所以在历史的这个节点上,还能支撑,就靠这两兄弟一文一武,齐心非常。
就听门外有那宦官高声:“禀奏陛下,夏州总管萧合达求见。”
“让他进来就是!”李乾顺答了话。
片刻之后,萧合达走进了书房,满脸气鼓鼓模样,行礼:“拜见陛下万安!”
“嗯,何事?”国主李乾顺来问。
萧合达当真有些莽:“臣来,只问陛下与晋王,何以派遣使节与女真议和求封?”
李乾顺看着萧合达,气不打一处来:“你这厮好不知礼,正值新败,宋与女真乃是盟友,而今更是女真当真出兵帮宋人击我大夏,此时与女真议和,才能瓦解这腹背受敌之局,这个道理,你不懂得?”
萧合达一语就来:“陛下,此非良策!”
“嗯?”李乾顺着实心中憋闷,若非如今契丹还有草原上几个招讨司,这萧合达合该当场就杀,岂能容得?
奈何还杀不得,契丹还在北在东,号召力依旧还有,萧合达其实就是契丹人在西夏的代表,甚至就是使节,岂能轻易杀之?
以往西夏是夹在两面,而今,却是三方受夹,何其难也?
就听李察哥问:“你说个良策!”
萧合达就等这话,岂能不说:“陛下,晋王殿下,依臣之见,宋军如今是举国之力,昔日防备契丹之军,而今也到西北来,就说那苏武,着实悍勇善战,他麾下之兵,更也如此。与其与女真和谈,不如就与宋和谈,这么多年,宋人不外乎也就是要个脸面,只管虚与委蛇,拜了宋天子,受了封,又能如何?只要与宋和谈交好,宋之大敌岂能不是女真?我大夏再与大辽一道,击溃女真,只待大辽再兴,岂不还是昔日之局?此般如何不好?”
兄弟两人在听,听得是眉头紧蹙,也不知说萧合达是傻呢,还是聪明。
好似也傻,好似也聪明得紧!
萧合达还在说:“女真,蛮夷之辈也,向来反复无常,今日与你臣服,明日又起兵反叛,今日与你交好,明日岂不又背叛而去?大辽,礼仪之邦也,与大夏多少年来交好,何曾背弃过约定?我大辽之公主,更也是大夏之皇后,此般,何以不与大辽一心,反而去交好女真?岂不是背信弃义之举?何以取信天下?”
此萧合达,既不傻,也聪明,且,他忠义非常,忠义于契丹大辽。
不仅是他,还有李乾顺那成安皇后,也是此辈!
历史上,辽国彻底败亡的时候,成安皇后在看到党项当真不再去援助辽国,竟能绝食而亡。
身为成安公主之护卫的萧合达,他做什么了?
他能在党项境内起兵造反,图谋恢复契丹大辽!
当然,成安公主绝食真死了,便是死了,李乾顺也并不再去帮助契丹,已然一心与女真交好,图谋宋土。
萧合达起兵造反,自也是个失败被杀。
契丹,虽然败亡,但其中忠义之辈,当真数不胜数。
此时萧合达,就在李乾顺与李察哥面前据理力争,何也?忠义也!契丹最后的忠义!
李察哥看着激动不已的萧合达,微微皱眉,与李乾顺对视一眼,一语说来:“萧总管,此皆权宜之策也,我大夏之皇后,岂能不是大辽之公主?你不也还在我大夏领兵?此岂能是背信弃义?与女真交好,那也是虚与委蛇之策,缓兵之计,以防腹背受敌,更是应对眼前宋军之策也,你是聪明人,何以不懂这些?只待败了宋军,我等自也才有余力助人,若是不败宋军,家国沦丧,还说什么其他?”
李察哥这自是缓兵之计,但缓的是萧合达。
一切,只看局势变化,若是契丹人还真支棱得起来,萧合达自是重要的,成安公主更也重要。
若是来日契丹人支棱不起来了,一败再败,败亡而去,什么公主啊,使节啊,哪里还重要?
也是李乾顺与李察哥之难,夹缝里,处处要顾。
萧合达闻言一愣,左右一看,立马躬身大拜:“是臣唐突,臣愚钝,臣愚钝不堪,臣有罪!”
李乾顺不耐烦摆摆手:“无妨无妨,你休要在此聒噪,自去就是!”
萧合达如蒙大赦,连忙一拜,快走快走。
他在历史上,便也是这么一遭一遭被忽悠敷衍,最后,忍无可忍,揭竿而起,全了他契丹最后忠义之名!
世事如此,世态炎凉。
那边苏武,正也到得宥州城外,大胜的消息自也早到,百官众将在等。
也是朝廷来得文书无数,都要等着苏武来处理!
(兄弟们,其实,我很喜欢萧合达,多给了一些笔墨,他还要出场……)
第282章 他他他会死?
西夏嘉宁军司,宥州城下,诸般文武在迎凯旋之苏帅。
姚平仲与种师中两人站在大营最头前,看着远方回来的那些骑士,更看那数之不尽的马匹,还有那绵延看不到尽头的车架……
而苏武在看什么?
苏武在远远观瞧那座宥州城,不算大的城池,四千左右的守军,百姓大概在三万左右。
他也知道,这座城池不会有西夏的援军来了,破城只是时间的问题……
西夏大军,此时大概集结在兴庆府南的灵州城附近,在那里等着宋军去。
马步慢慢往前,到得大营门口,门口之人众多,姚平仲与种师中就不必多言,苏武竟是看到了卢俊义……
卢俊义显然是运送粮草而来,刚好得知了苏武捷报而回,便多留了几日,等着苏武回来。
卢俊义还不是苏武最意外,最意外的竟然是李迒,李迒此时此刻,竟也在军中,正在人群里对着苏武在笑……
显然李迒是随着卢俊义一起来的,做的就是运送粮草之事。
还有一人,大舅哥程浩!程浩会来,那十有八九是枢密院的差事。
苏武扫视着众人,众人早已躬身在拜。
苏武翻身下马,笑着与众人来说:“军中事多,诸位不必如此聚来迎候!”
那姚平仲已然笑着上前来:“相公如此大胜,传到军中之时,军中上下无不欢欣鼓舞,军心士气已然到得极点,迎候相公凯旋,便是军中最大的事!”
种师中上来也言:“苏帅也知,与党项百十年来战得无数,从未有过一场大战,能如苏帅这般斩首三万级的大胜!更何况,还掳掠得这么多马匹而回,甲胄军械之物怕是不可尽数,乃至……还有绞杀党项部落好几个,此般大胜,便是传到京中,官家与诸位相公也当出城来迎!”
苏武倒是喜欢听这种话,只是种师中之语听到后面,苏武就不太能同意了,为何?
种师中把事情想简单了,此般捷报,即便真实去说,传到京中,只怕很多人都不会信,不免觉得他苏武是虚报战功……
想来到时候朝堂之上,不免还有一番猜疑质疑,当然,苏武也不在意这些。
他拱手左右,往那营门里进,往那中军大帐里去。
众多军将虞候,自是济济一堂坐定。
只是苏武万万没想到,还有他意外的人在军帐之内,何人?
扈三娘,扈三娘也穿了一身甲胄,坐在苏武长案一旁的角落之处,在吴用等诸多虞候的后面。
按理说,扈三娘应该在延州,扈三娘随着出征了,但苏武把她留在延州城池里,怎么也会在这里?
苏武左右扫视一番,也知道,定是有人把扈三娘送来的,一面不过是鄜延路兵马都总管刘延庆,一面大概就是姚平仲了。
倒是没人给苏武解释什么……
这些人呐,越发会为苏武这个主帅想事了……不免就是凯旋消息回来,众人惊喜无比,也为他苏武这些事来,便也是让扈三娘到军中来迎候凯旋……
苏武看了看扈三娘,扈三娘似乎有些紧张,看着满场军将,她自是第一次,岂能不紧张?
不免扈三娘也就低头去了,显得有些不好意思。
却是忽然听见有个女子在说话:“如何?我梁红玉比得你们如何?”
扈三娘连忙抬头来,竟是当真,当真这军帐里还有另外一个女子,她看得两眼放光。
也有那军将来笑:“梁副尉,巾帼豪杰也!与韩将军一道,那真是天作之合!”
“往后啊,梁副尉可就不是副尉了,要升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