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第525节

  这几句话里,藏了辽国旧事,辽国昔日有一个汉臣,名叫韩德让,那真是位极人臣之极致,可称摄政王之尊,那时节,辽国所有权柄,一应在手,乃至也说他与当时辽国太后有点什么……

  乃至高梁河车神之败,也算是败在韩德让之手。

  此韩氏,那自就是旧辽贵胄里,最顶尖的存在之一。

  却是那宋军军汉哪里懂得这些?只管一语来:“我管你是什么王公子孙,回家好好待着,莫要上街来胡乱攀谈,刚才,我家相公下了令,要彻查燕云与女真勾结之人,杀之以儆效尤,你既是昔日贵胄,有没有与耶律余堵,还有女真人,勾结?有没有?”

  那姓韩的连忙摆手:“万万没有,万万没有啊,我家中所有财产,皆被女真所夺,我问苏相公,是想着苏相公能为我做主才是……”

  这人自是想美事,想着苏相公来了,青天就有了,女真人做的恶事就能弥补了,被抢去的田亩就回来了,被抢去的宅邸与商铺也物归原主了。

  哪里有这种好事?

  苏相公能是这般好人?

  也听那军汉来言:“那你赶紧回去躲着先,莫叫燕指挥使麾下人马把你当奸细捉了去!”

  “好好好,多谢多谢!”只管是连连拱手,慢慢后退。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昔日大辽之韩氏,而今,对一个军汉,也要如此有礼有节讨好着……

  燕云之旧秩序,历经宋金两番,再到苏武之手,才算彻底打破了去。

  苏相公自是真要大抓特抓女真奸细,至于谁是谁不是,谁真是谁冤枉,在苏武这个层面而言,那不太重要。

  苏武要的燕云,是轻徭薄赋折冲府,底层百姓皆是良家子,参军打仗都愿意!

  缺官,缺读书人做的官,缺能算账能汇报能治理的官,听话的官。

  无妨,李赵与整个京东,只管去信,家家户户来推荐,暂时而言,可以不是知府知县,就叫个主事都无妨,涿州主事,蔚州主事,都可以,只管京东高门,家家户户,把人赶紧派来,把事干起来。

  且也许诺,来日,定为大家从朝廷里要来正式的诰命文书。

  苏武更是亲自去信赵存诚,让他从沧州那般过来,赶到燕京来,燕京主事,就是赵存诚!

  赵存诚,从来不是赵明诚那种软脚虾,本就是很有能力之辈,自是要用,也要彻底绑住。

  更也要赵存诚来定夺许多事,比如哪家哪户推荐来的哪个人,是否有能力?能力之大小,怎么安排官职……

  如此,自就燕云在手,来日朝廷若是不愿将这些人的官职按照苏武的意思来给,那朝廷可就得罪了整个京东高门士林。

  自还有计较!

  若是朝廷愿意就这么按照苏武的安排来给,那再好不过,京东之高门士林,便更与苏武绑定在一起了,一兴众兴,一损皆损。

  战事虽然未罢,但要先上手,只要战事一罢,燕云的生产与商贸,立马就要重新开始!

  诸多钱粮调度,诸多关口守卫,兵力如何配置,苏武也在忙碌。

  更也去信刘光世,若是破了雄州,可再往河间府城去,争取把河间掌控在手,这也很重要,不仅是对堵截女真重要,更是对来日与朝廷的拉扯很重要。

  京东之兵,也要动,诸部抽调,京东十几个州府,皆在抽调,从沧州入燕云,往燕京去聚,至少抽调四万人,能战的不能战的,都要,不能战的,做辅兵之用,乃至管理燕云治安也可用。

  京东军直接抽调一万五千人,更也把青州秦明也调拨来,这自然是能战的。

  苏武这回,那也是豁出去了,到了梭哈的时候了!

  皇城之内,苏武几乎就住在大殿上,四周挂的都是舆图,两边条案摆去,二三十张,每一张条案上,都堆满了账册书信等物,条案之后,自是诸多京东两路兵马都总管衙门下的文书虞侯之人……

  许贯忠满大殿在跑,在诸多条案上来来去去,忙个不停。

  宗泽之子宗颖,便是许贯忠的副手。

  另外一边,还有朱武,也是忙碌非常,他身边还有不少甲胄之辈,殿前来马,便立马去迎,书信一到,朱武立马就拆。

  拆了就说:“相公,吴虞侯来信……”

  朱武顿了顿……

  苏武正站在舆图前,并不回头,只管一语:“直接说……”

  “河东杀了官!”朱武说完,吞了吞口水。

  苏武大手一挥:“从军中补一个都虞侯去暂代!”

  朱武闻言愣了愣,杀了官啊,吴用在河东杀了朝廷命官,怎么自家相公如此不在意,这可是天大的事……

  便是宗颖也抬头来,一脸惊骇,这是能做的事?

  苏武见朱武久久未回话语,转身来:“家国沦丧至此,收复河山击退外虏才是头等大事,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吴用何以杀官?不必多想,定是那官员罪无可恕,不得不为,此时此刻,只要有利家国,有利作战,有利剿虏之事,无有不可为之!回信去,做得好!”

  朱武连忙点头:“得令!”

  宗颖也把惊骇的表情收了,低头继续做事,苏相公说得对,此时此刻,若还拖拉行事,岂不误国误民误社稷?

  只问如今,整个天下,还有何人能倚仗?唯有眼前苏相公了,若是还有人拖得苏相公后腿,快刀斩乱麻,也无甚不可,来日,天子也当理解其中之情。

  却听苏武一语:“回信还要催,催吴用在河东速速行事,眼前之局,他慢得紧!”

  吴用也不容易,河东州府十七,吴用要跑遍其中治所,从北到南,一条狭长,一千四五百里地,已然是奋力在奔了……

  说完此事,苏相公转头再看舆图:“许先生,游骑可有来报?女真主力,北来了吗?”

  许贯忠一语就答:“还未得报!”

  苏武就在皱眉,其实,也在心烦意乱,压力山大。

  只管一夜去,东京城头之上,许多军汉忽然发现城外女真,竟然拔营北走。

  李纲得信,还一时不敢相信,只管上城头亲自去看,女真真在走。

  李纲喜出望外,飞奔往皇城而去。

  车都不坐,打马,一边奔一边喊:“退兵了,女真退兵了!”

  沿路在喊,一直喊到左掖门外,李纲如今入宫,那自可不等通传,只管下马脚步再奔。

  一直奔到垂拱大殿里,李纲呼喊而出。

  满场皆愣,好似都不敢相信,怎么就退兵了?

  钱还差了一半没给,怎么就走了?不要钱了?

  天子也是当场懵圈,李纲还在大喊:“定是西北诸军来了,苏相公来了,女真惊恐在逃!”

  众人恍然大悟,满场大喜,天子更是从座位上弹起来,蹭蹭蹭几步下高台:“苏卿何在?苏卿何在?”

  只看天子这么欣喜在问,不知为何,有好几个人面色之中藏了转瞬即逝的担忧与不快。

  签书枢密院事耿南仲脸上有之,白时中脸上有之,李邦彦脸上亦然……

  巨大喜悦之中,众人自也注意不到这几人脸上那转瞬即逝的表情。

  只听李纲在答:“倒也不知,一时消息不畅,但肯定是苏相公大军在来,否则女真万万不可能连钱都不要了仓惶而走。”

  “好好好,甚好甚好!”天子近前几步,一把拉住李纲的手,激动之色,溢于言表,便也还记得李纲那一日说的话语,只要天子稳坐东京,解了此围,便可为真天子也!

  真天子了!

  谁来也不好使了!

  爸爸来了也没有了!

  大宋天子,从今天起,就是他赵桓!

  却听李纲一语来:“陛下,当速速派军出击,掩杀在女真之后!哪怕不去追击掩杀,也当远远跟上去!”

  (兄弟们,七千三,么么哒!)

第312章 苏子卿此乃何意?

  李纲着急非常,他虽然没有打过仗,也并不真正懂得军事,但此时此刻也知道一个简单的道理,苏武显然来了,从西与北而来,正是反击的时候,合该配合。

  新晋签书枢密院事耿南仲立马来说:“东京之兵万万不可动,此时女真北去,不可再去招惹也,当让他们安然退去就是!”

  李纲急忙又道:“此非良策,而今西北诸军已至,定是从西北而来,若是东京之兵再出,哪怕不去追击,也当远远跟随而去,在女真人身后收复一座座城池,便也可多阻挡一些女真人战场回旋之余地,河北空虚,定要填补一二。”

  耿南仲自是连连摆手:“不可犯险,万万不可犯险,天子为要,东京为要!”

  李纲抬头去看,先看白时中,后看李邦彦,还有一个张邦昌已然被女真带走往北,还要看看天子……

  白时中与李邦彦自不说话,天子,似也不知如何是好,也不多言……

  李纲无奈,微微叹息,却还是无力一语:“肃王殿下与张相公还在敌营……女真掳掠无数金银绸缎与人丁,臃肿至极,定走不快,若是苏相公在北来打,我等往北亦步亦趋把城池占住,许能多救无数百姓……”

  耿南仲连连挥手:“陛下,此时此刻,天子之兵皆至,自有大军与女真来战,京畿之兵,守卫京城就是,如此,才是稳妥之策,社稷安稳!”

  天子便也点头:“那就如此!”

  天子脸上,自还是喜色,自也觉得东京更重要,如何,只要稳坐东京,东京不出事,皇位就定,不横生枝节,也符合天子此时心中念头。

  李纲彻底说不得什么了,只能点点头:“遵旨!”

  天子脑瓜子在转,眼前之局,接下来什么最重要?

  便是天子一语来:“嗯……太上皇往镇江祈福去也,而今大敌退走,合该请太上皇速速回京……主持大局!”

  李纲何等聪慧,在场之人何等聪慧,便是这一句话,就能听出太多太多的意思在其中。

  什么主持大局?

  不外乎天无二日,国无二主。

  那太上皇得弄回来了,不能让他在外面到处晃悠,否则这朝廷圣旨,是听太上皇的还是听皇帝的?

  也是天子赵桓在急,要急着把一切彻底定下来。

  而今,枢密院里,有耿南仲为主。

  皇城之内,赵桓这些时日已然也有了一个清理,换句话说,如今皇城之内的宦官内侍,已然都是赵桓的人了。

  这两样,已然确保。

  天子此时说的话语,说是让太上皇回来主持大局,不免也还在问在场之人的态度。

  到了要表态的时候了,是拥立天子?还是拥立太上皇?

  耿南仲自是做个表率,第一个开口:“陛下,合该速速着人请太上皇回京颐养天年!”

  天子不言,只是扫视来去。

  白时中自是开口了:“陛下,臣附议!”

  李邦彦自也不落后:“臣附议!”

  这两位相公,何以附议?道理太简单不过,太上皇若是回来真的主持大局,那这两个人自然又要靠边站。

  眼前这位陛下临朝,这两人,自是左右肱骨。

  都不用想,还是新天子好。

  至于那些人,很多人,蔡京、童贯、梁师成、王黼……

  都要与太上皇一起扫进垃圾堆里,大殿里的这些人,才能真正出人头地。

  大殿之内,此时此刻,也有一个人开始崭露头角,便是头前的开封府尹蔡懋,官职本也不低,此番办差着实得力,天子此番筹钱,他功劳最大。

  此人出身也高,是昔日宰相蔡确之子,是昔日宰相冯京之女婿,便是有一句话“错把冯京当马凉”的那个冯京,真说起来,这个冯京也是大才,连中三元,昔日还是仁宗朝宰相富弼的双倍女婿,就是前后娶了富弼两个女儿。

  蔡懋与蔡京,其实是亲戚,蔡懋的父亲蔡确与蔡京,共一个曾祖父,虽然有些远了,但也是同个宗族。

  蔡确在王安石变法时期,算是变法派的核心人物,蔡京曾经想攀附与他,也就是蔡京曾经还真是变法派的小弟,后来蔡京在变法派与保守派之间反复横跳,倒是长袖善舞。

首节 上一节 525/5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