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窖里的朱元璋 第130节

  只是这样做造成了村子封闭,里长、甲首以及地方士绅权力很大。

  也算是加深了地方的排外性。

  很快。

  数日后,江浙地区各府、县迅速张贴榜文。

  湖州府,归安县,作为湖州府城之一,归安县与乌程县被运河分割。

  府城东西南北,河流众多,城内城外,俱是河流与湖泊。

  但也正是得益于水系发达,加上城外平原无数,造就了湖州沃野千里,也诞生了“苏湖熟,天下足”的美名。

  此刻城中府衙告示牌,以及各交通要道,衙役们纷纷贴上了榜文。

  爱看热闹的民众迅速围了上来。

  江南地区读书风气甚重,识字率高,立即就有人念道:“朝廷新制稻米优种,制育田肥料,亩产9石,昭告天下。不日将稻种运至江浙,广为推行。种植方法及稻种、肥料由典农军教导使用,各地百姓当悉心听从朝廷典农卫授学,以提高亩产。”

  “亩产9石?真的假的?”

  “朝廷都有公告了,想来应该是真的,而且我听说前段时间朝廷召很多乡里里长、甲首前往金陵观稻。”

  “我们村的甲首回来了,他们说这是真的,亲眼看到那沃野千里的皇庄,一亩多则10石,少则8石,大多都在9石左右。”

  “苍天保佑,若是能亩产9石,再也不用饿肚子了。”

  “得赶紧回去问问我们村的里长,朝廷的种子什么时候拨下来,这要是种了今年就不用愁了。”

  乡民们一时间有的震惊,有的狂喜,还有的连忙跑回去,要马上回村里去询问新的种子和肥料什么时候运过来。

  因为如今已经是五月底,正所谓农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江南地区水稻种植采取的是两季稻,春夏一季,秋冬一季,眼下刚刚收了春粮,马上就要种秋粮,一刻都不能耽误。

  当下消息迅速广为传播。

  到了六月初,朝廷把新收割的粮食重新进行了优质筛选,将大批种子运往江南。

  要知道亩产1600斤,5000亩,光种子就有800万斤。

  而通过专家技术团队的操作,每亩要用种子约4斤,也就是5000亩产出,能种200万亩地。

  当然。

  肯定要优选优种,把个大饱满的稻种挑出来留作种子,小一点的稻种就吃掉,并且打乱种植,不能同一亩地的种子留下来再种一亩,以此交替繁衍。

  最后经过筛选,留了一半种子发往江南。

  但即便如此也是狼多肉少。

  宋代开始,太湖地区就已经开发出了上千万亩土地,到明朝时期土地更多。

  这里水系发达,浇灌不缺水,以至于粮食产量丰厚。

  现有的种子只能满足100万亩。

  朝廷典农卫随即于六月份勘探土地,最终确定在无锡、吴县、宜兴、长兴、

  归安、吴江等太湖沿岸县城选出优质田地进行耕种。

  同时他们在这里创建化肥站,由吴王殿下成立的化肥商行经营,在当地收购粪便、腐叶、骨粉、石灰进行土法堆肥,产出的肥料用麻袋装著送往各地种植的新田。

  一时间苏湖地区热火朝天,在亩产1600斤的刺激下,到了七月份,大量水稻开始种植,从育种开始,这些都是以前农民们从未接触到的新知识。

  唯一的问题就是闷苗没法进行。

  因为闷苗需要大量的塑料薄膜,大明皇庄五千亩朱云峰还能提供,但这100万亩就实在没办法了,因而只能省去这个步骤。

  但即便如此,多了其余步骤以及各类田间管理,也能大大提升产量,造福一方。

首节 上一节 130/13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