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大汉,要从董卓做起 第141节

  不过对面坐着的是天子,董卓显然也不好赖账。

  “太师捐赠这么多钱粮,也是解了贾令君的燃眉之急。他这几天可天天都在朕身边围着转,都快要将朕给烦死了!”

  董卓这才意识到天子为何要让他出资建立生祠……啊呸!是出资救济百姓。

  刘协将碗中最后一点羊汤喝尽:“太师,荀攸之叔荀彧前日刚刚抵达长安。太师可要前去相见?”

  荀彧?

  董卓听过此人的名声。

  若是以往,董卓肯定要去见上一见的。

  但现在,董卓的心思全都放在了自己即将出事的孩子身上,别说一个荀彧,便是孔夫子他老人家来到关中,董卓都懒得去见!

  “臣便不去了。今日要去奉先府上探望,根据医者诊断,临盆之日,不过就在最近几天,臣片刻不敢离开。”

  见董卓如此,刘协也不好强拉着他去见荀彧,只能独自离开。

  “那太师自行方便即可。”

  眼见天子离开,董卓绕了两圈,就立刻抢过汤匙,走到那口涮肉的小鼎面前——

  “汤呢?”

  本来满满一锅羊汤,竟然被刘协直接喝了个干净!

  董卓气急,就朝身边侍者怒吼:“再去给孤盛些羊汤来。”

  侍者宫人纹丝不动。

  “汝等耳朵都聋了吗?”

  眼见众人没有动弹,董卓火气更旺!

  而这时才有侍者战战兢兢来到董卓身边:“回太师,陛下说过,以后宫中绝对不给太师另开小灶。”

  “陛下还说,若是太师不听,就去喊渭阳君,让渭阳君来劝太师……”

  董卓脸颊抖动。

  陛下……真狠啊!

  心力有些憔悴。

  虽然董卓还想热乎乎的喝上一碗羊汤,可一想到董白,以及自己那个还未出世的孩子,终究还是忍了!

  “待孤瘦下来,必要日啖一羊!”

  宫外,刘协其实也未走远。

  直到确认董卓已经离去,并且没有在宫中偷吃,刘协这才松了口气,前往尚书台。

  贾诩听闻天子前往,自是携尚书台众人出门迎驾。

  这其中,就有刚到不久的荀彧。

  刘协被迎入宫中,贾诩也趁势向天子说起了关东的情况。

  比如袁绍杀害鞠义,比如曹操一路暴打袁术……

  但刚刚说了几句,就被刘协出言打断:“这些事以后再说,文和先将近日关中情况汇知即可。”

  刘协此言,并不出乎尚书台众人意外,显然已经习以为常。

  倒是初来乍到得荀彧眼睛突然亮起——

  “不在乎关东诸侯之间的争锋,反倒是先关注起朝廷治下百姓的民生。”

  “拥有这样的天子,确实是关中百姓的大幸啊!”

  荀彧一时间对眼前的天子充满了期待与好奇。

  虽然不过刚刚来到关中,但荀彧心里清楚,关中能够如此与众不同,董卓能够突然颁布仁政,都与眼前的天子有关!

  如今天子就在眼前,他心中哪有不热切的道理?

  而刘协也没有让荀彧等待太久。

  在听完贾诩的汇报后,刘协将眼神投向荀彧这个生面孔——

  “汝就是荀彧,荀文若?”

第144章 卷三 王佐

  “臣正是荀彧。”

  不卑不亢。

  “朕记得,你曾经被名士何颙评为‘王佐之才’?”

  “不过些喜好月旦评的清谈之士,所言不得当真。”

  刘协见荀彧一直淡定自若,终于询问对方一个难题——

  “朕听闻曹操在见到你的时候,将你称作“吾之子房”?”

  “你又有“王佐”的名声,又有将你当做“子房”的主公,你为何还要前来关中?”

  说着,刘协还堵死了荀彧的退路——

  “可千万别说是为了你的侄子荀攸。”

  “朝廷在年前就命你将宗族迁来,可直到现在你才姗姗来迟,可见你并非是为了自己的侄子着想。”

  “既然如此,你又为何愿意来到关中呢?”

  荀彧回头看了眼荀攸,深吸一口气——

  “陛下,臣此前,确实想过不顾侄儿死活,拒绝朝廷的诏令!”

  荀攸面色如常,仿佛荀彧说的不是自己一般。

  “至于为什么来到关中,陛下方才不是已经自己说明了吗?”

  “既然世人称我荀彧有‘王佐之才’,那我自当前来辅佐王上。”

  “至于曹公的称赞,其实是稍稍有些夸大,臣并不认为自己的才干能够与留侯媲美。”

  “曹公虽有英雄气,却终究没有为王的资质,故此,臣自应来到关中,辅佐尊上!”

  刘协的校考显然没有完毕。

  “方才贾令君与朕说了关中之政,文若可对其有所异议?”

  荀彧这时才知道,方才刘协让贾诩先说关中民生之事,还有考验他的意思。

  好在荀彧并非庸才,方才贾诩在言说时,他都仔仔细细听了进去。

  “臣有异议!”

  不但听了进去,而且直接就敢辩驳,丝毫没有新人的畏惧与不适。

  “朝廷之政,尚有弊端!”

  “其一,便是均田之策。”

  “均田虽为仁政,却因为涉及到朝廷每一寸土地,每一名士卒。故此需要仔细核实的地方不可谓不繁多。”

  “就比如虽然都分田二十亩,可这二十亩田所在何处?是好是坏?都语焉不详。即便都是良田,也有具体的差异,若是种植麦、粟,和种植桑、枣的长势不一,那又该如何裁决?”

  “兴许写在公文上的不过是一个字罢了。但是这一个字落到百姓身上,却是千钧沉的担子!既然朝廷决意施行新政,就该做到尽善尽美,与民更始!而不是模棱两可,敷衍了事!”

  荀彧的指责不无道理。

  虽然尚书台在均田时已经足够仔细,但因为时间紧迫,终究还是有很多错漏之处。

  这错漏,对于尚书台来说,可能只是公文中的一点笔墨,可压在百姓身上,却可能将他的脊梁彻底压垮。

  要是在新政上模棱两可、敷衍了事,反而加重了百姓的负担,那还真不如不去施行新政!

  “朕记下了,还有呢?”

  “其二,便是水利之恶!”

  “既然朝廷去年就知道会有灾情发生,那做出的防范手段未免有些太过肤浅!”

  “若是能在去年多往渭水南部开凿运河,甚至直接扩大昆明池,完全能再储蓄些雨水,不让其白白流到大河中去!”

  旱灾之前,关中可是下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暴雨的。

  若是在那个时候组织百姓扩充昆明池,或者在渭水南岸,临近终南山的地方多挖几条运河,完全可以储蓄一些雨水,让百姓不至于这般捉襟见肘。

  一时间,众人的目光都看向贾诩。

  当时已经轮到贾诩主政,所以顺着荀彧的话深挖下去,还真像是在找贾诩的茬。

  荀彧也意识到这一点,朝着贾诩躬身道歉:“下官并非指责贾令君,只是就事论事。”

  贾诩当然也明白这一点,而且也没有觉得有什么羞耻的地方。

  不要忘了。

  他贾诩在被天子挖来当尚书令前,可是一个领兵的校尉!

  武将治国,治成了今天这个地步,还能要求他贾诩做的有多么完美?

  荀彧的话还没说完。

  他当然不是为了找茬而找茬。

  说出错漏,不过是为了补救。

  “今年关中雨水一样不多,朝廷自当未雨绸缪,赶紧从终南山一带开垦运河,引水浇灌渭水南岸郡县的土地,应对今年关中旱情!”

  刘协点头,表示默认。

  “其三!”

  说完了政令、民生上的弊端,荀彧又将矛头指向人事——

  “如今政务皆出自尚书台,九卿已经名存实亡!”

  “可偏偏,九卿各部还存在着大量尸位素餐的朝官,每月需要朝廷耗费大量钱粮供养!”

  “如今关中粮食匮乏,臣请求朝廷能够设立考核制度。若是朝官有真才实学,自当引入尚书台中处理政务!可若是没有学问,就应当降其食俸,避免朝廷内耗过重!”

  ……

  尚书台同僚都用极为钦佩的眼神看向荀彧。

  不愧是“王佐之才”啊!

  是真的勇猛!

  刚进尚书台,就敢上书天子对那群朝官动刀……

  而刘协听得亦是微微一怔。

  若不是荀彧说出来,只怕他还真的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

  三公九卿,还有其他一系列乱七八糟的部门都占据着大量的官吏名额。

首节 上一节 141/69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