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倒是真正掌管政务的尚书台,不过就这么几个尚书郎在忙碌。
让百分之十的官吏,去做百分之九十的工作,属实是有些不太人道。
可是……
那些朝官,也不是乱设的。
哪怕是吉祥物,那也是相当重要的吉祥物!
三公九卿自不必多说。
还有一些郎官、侍郎,都是给权贵子弟留的门路。
如今杨彪那些朝官好不容易和朝廷团结一致,若是贸然清理,只怕……
不过刘协很快就反应过来,然后用惊喜的眼神看向荀彧。
怕个锤子!
现在的大汉,可不是在雒阳时的那个大汉。
只要董卓在,难道还怕那些人闹事不成?
而荀彧此刻心中显然也有和刘协一样的想法。
从他接触关中政务的那一刻,他就发现了关中政务和关东政务最大的一个不同——
没有掣肘!
对!
没有掣肘!
要是荀彧在曹操麾下处理政务,他要考量的东西会非常之多!
其中最严重,也最复杂的,就是处理各地士族与官府势力的争端。
而颍川、陈留那一带,又是最为士族势力极重的地方。
若非荀彧擅长长袖善舞,能够在鸡蛋上跳舞,怕是极难为曹操打造好那么一块根据地。
但关中就不同了。
关中士族想要与朝廷争利?
难道是嫌弃董卓提不动刀了吗?
在关东无限猖狂的士族,在关中却好似成了一个小可怜。
看看关东士族是怎么对抗官府势力的?
养寇自重!
勾结外敌!
正面角力!
再看看关中士族……
哪怕是四世三公的弘农杨氏,也只能将“沉默”、“装死”当做自己唯一的武器……
如果荀彧现在还站在关东士族的角度上,大概率会对关中士族充满了鄙夷,嫌弃他们不敢如自己一般反抗。
可当荀彧站在朝廷的角度上,那就完全不同了!
关中简直就是一块圣地!
一个被董卓用鲜血和暴虐清洗的干干净净的圣地!
而在这种圣地上,朝廷竟然只做出了那样的成绩?
本来荀彧觉得朝廷能够颁布均田、府兵那样的制度,已经称的上一句善政。
但在真正了解到关中的情况后,荀彧却对朝廷的执政能力充满了鄙视……
倘若由自己执政,那关中如今必然又是另一幅模样!
贾诩,当真不善政啊!
……
如果是别人说贾诩不善政,刘协肯定会极力维护贾诩。
但如果说这话的人是荀彧,刘协就只能想着事后如何好好安慰贾诩……
贾诩毕竟擅长谋略。
看看另一位擅长谋略的荀攸就知道,贾诩的政务能力已经相当出色。
可惜站在他对面的是荀彧,是除了那个摇着羽扇的怪物之外,当世政务水平最高的人,并且没有之一。
“善。”
刘协甚是喜悦。
荀彧这样的治国大才,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稀罕物。
尚书台有荀彧在,那朕便更加放心了。
想到这,刘协嘴角露出笑容。
不过在看到贾诩嘴角也露出相同的笑容时,刘协顿时不满的咳嗽起来。
“文和不要以为自己没事情可做!”
“太师已经自愿答应捐赠千金救济百姓,你尽快去郿坞将这些钱粮拉出来,不要拖延。”
刘协心中默默补上一句——
拖延的久了,朕怕太师反悔。
而贾诩则是注意到了刘协用的字眼。
“陛下,太师果真是‘自愿’捐赠的吗?”
“千真万确!”
刘协表情严肃。
“不过朕也与太师说了,要是他自愿捐赠的话,关中百姓就会为他建立生祠祭拜。此事也一并交给文和了,文和可不要让太师失望!”
贾诩露出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
虽然方才他不在陛下和太师身边,却也能够脑补出当时的场面。
荀彧则有些莫名其妙。
天子、董卓、贾诩……
这君臣之间的关系,貌似远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复杂!
现在看来,天子倒是真如传说中的一般英明神武,相处起来并无太多压力。
可董卓呢?那个传闻中残暴无比的太师董卓?
自己,又该用何面目,去应对他?
第145章 卷三 太师病重?
“叔叔可是在想日后如何对待太师?”
在天子走后,荀攸便来到荀彧身前,将一摞公文交给他。
“果然瞒不过公达。”
荀彧、荀攸虽为叔侄,年岁却相差不大,甚至荀攸这个做侄子的反而比荀彧还要大上几岁。
二人又皆是聪慧之人,荀彧对自己心思被看穿一事也早有预料。
“今日来看,天子虽然年轻,却颇为纯善;那尚书令贾诩我一直以为不是一个好相与的角色,但刚才我点名其过错,其并无丝毫羞恼之意。唯独还没有见过的董卓,我却不知该如何与之相处。”
此外,荀彧还向荀攸表达歉意。
“之前吾确实和天子说的那般,想过要舍弃公达,保全宗族。”
“还望公达原谅我的过失,不要因为我的决定就去埋怨宗族。”
荀攸面色早已变得古怪……
“叔叔,你的才能固然依旧令人钦佩,但识人的本事却还是有些欠缺。”
“我自然知道叔叔之前纯属无奈之举,自然谈不上什么怨恨,只是对天子和贾诩的评价,属实是偏差的有些离谱。”
先说贾诩。
荀攸拍拍自己刚拿过来的那些公文,小声对荀彧说道:“他当然不在意你去指责他的过错,贾诩虽为尚书令,却一直觉得这个职务极为烫手,并且日夜操劳,极其伤神。”
“现在叔叔来了,正是他将政务全都甩给你的时候,又怎么会对叔叔感到厌烦?他巴不得你的才干再多一些,好令他高枕无忧。”
“另外,贾诩此人心机深沉……虽然平日里只要不去招惹他,他就不会主动去针对谁,但还是要对此人有些警惕,防止有什么把柄落入他的手中。”
“至于天子……”
荀攸只能点到为止。
“文若该不会真的以为天子是靠着纯善支撑到现在的吧?”
“就比如方才太师“自愿”捐赠,你以为董卓真的是彻底变了心思,成了体恤百姓的贤臣、能臣?”
“不过是天子在不改变太师心意下,却使得太师的行为发生了变化。天子常言:论迹不论心。也正是因为如此,关中百姓才能够在这般天灾面前支撑下去。”
“至于太师,你其实最不用担心。”
荀攸指指自己,心中之言已是不言而喻。
连曾经想要谋刺董卓的他都活的好好的,荀彧为什么还要担心自己呢?
“只要不要插手军事,不要针对那些西凉人,便不会有事。”
“便是有事,也有天子在当中担保。故此叔叔实在不用太过担心。”
经荀攸解释后,荀彧这才理解了关中的政治生态。
但他还是觉得有些匪夷所思。
天子与董卓竟然没有争端?
贾诩这个尚书令竟然嫌弃权柄,只想着摸鱼?
最令荀彧感到奇怪的是,荀攸竟然认为天子能够在董卓面前庇护自己等人?
“为何会这般?”
见到荀彧还是不解,荀攸只好再将话说的明白一些——
“叔叔可曾听闻周公与成王相疑吗?”
谁?
周公?
荀彧忍俊不禁:“董卓,周公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