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大汉,要从董卓做起 第605节

  但诸葛瑾还是不信,于是便前往一处村落。

  刚进入一户人家,就发现其院内有一群鸡仔正在悠闲的散步。而在旁边还用砖石堆起一个槽笼,里面养着两头体格雄壮的黑猪……

  诸葛瑾突然有些颓然。

  即便他再用书上的大道理说服自己,也不能否认眼前的一切。

  若是江东的百姓,哪有可能在家中养鸡、养猪,以获取一顿肉食?

  商人在襄阳的大规模活动,显然确实是让襄阳周围的百姓也获利颇丰,使其远胜江东百姓!

  诸葛瑾怀着复杂的心情又继续往关中走去。

  但仅仅是过了武关,大汉的富饶又再次给他上了一课……

  青砖铺成的道路!

  不错!

  不是夯土!

  而是青砖!

  简直壕无人性!

  诸葛瑾指着地上的青砖,对身边人说道:“关中道路上莫不都是这样的青砖,这难道不是劳民伤财吗?”

  “非也!”

  对方再度解释。

  “自长安新城修建的时候,娄圭、甄尧两人的砖厂的规模就扩大了数倍,其砖石价格低廉到了极致。”

  “后来二人就主动和各地官府商议,帮助各县修筑道路,所以如今关中的道路才几乎都有青砖铺成。”

  诸葛瑾咋舌:“这不还是劳民伤财?用来修路的钱,不还是民脂民膏吗?”

  “确实是民脂民膏。”

  对方没有反驳。

  “但是道路修筑之后,使得道路平坦,就算有珍贵货物运输时也不会损坏,而且使得马车的速度大幅增加,如此各地官府就能收受更多的关税……修路的钱很快就能连本带利的赚回来,何乐而不为呢?”

  ……

  这些事情复杂吗?

  不复杂。

  困难吗?

  也不困难。

  但诸葛瑾就是觉得别扭!

  这种别扭,和此举是否利民无关,只是觉得实在是颠覆了自己的观念。

  朝廷,竟然主动帮助商人创造更良好的经商环境?

  这是朝廷应该做的事情吗?

  朝廷不应该,是对商人百般打压,提高商税,收取他们的不义之财补贴淳朴的农户吗?

  这话再次引得周围人嘲笑。

  “历朝历代,征收商人的钱财哪次用来补贴农户了?子瑜这话说的当真好笑!”

  被嘲讽的诸葛瑾已经无力反驳。

  又来到长安……

  不对,这不是长安,严格来说此地距离长安还有几十里的距离,但其繁华程度,已经能够比拟江东的一些城池。

  【长安农工大学堂】。

  诸葛瑾总算是看到了一个令他感到欣慰,同时他也理解的东西。

  推行教化之道,总该是没错的。

  但诸葛瑾想象中的朗朗读书声还有之乎者也并未出现在这座大学堂。

  一进入见到一名老者,诸葛瑾赶紧朝着对方行礼。以为是哪位德高望重的大儒。

  但那老者赶紧摆手:“我不过是大学堂的学生,哪里能受此大礼?”

  诸葛瑾再次凌乱。

  “汝是学生?”

  “正是。”

  这老者的年龄,最少也有“知天命之年”。

  何谓“知天命”?

  就是已经到了该开始总结一生成败,不应该继续折腾的岁数。

  结果你现在告诉我,你要开始学习?

  “难道有什么不妥吗?”

  老者看出诸葛瑾眼中的错愕。

  “此处农工大学堂,一不教圣贤道理,二不教科举之术,不过是传授种地还有工匠的学问罢了。”

  “老朽不才,虽不识圣贤道理,也不知论衡之道,但毕竟种了一辈子田地,在种田一事上还是领悟极深的,自然可以来此精进。”

  “难道你这个后生以为,我们这些人,便不能读书,不能学习了吗?”

  大学堂,本来就不是给那些需要启蒙的蒙童或者是立志入仕的士子开办的。

  虽然一直都推崇少年治学,但难道长者就没有学习的权利吗?

  而诸葛瑾更是被对方的最后一句话震撼。

  谁说只有年少的人,进入仕途的人才有资格享受教育。

  难道一个年老的人,一个种田的人,就没有资格享受教育吗?

  还是说,只要是年老之人,种田之人,注定比年少之人,入仕之人的身份更加卑贱呢?

  诸葛瑾一直被人称为君子,便是因为其对任何人都以礼相待,没有贫贱区分。

  但今日见到老者,诸葛瑾才忽然发现,自己不是没有歧视过别人,而是自己的歧视已经深入到骨髓当中,导致根本没有半点察觉!

  反观大学堂其他人,面对老者、农户、工匠的出现都视若无睹,显然是当真不在意他们的存在。

  何谓教化?

  政以体化,教以效化,民以风化。

  诸葛瑾抬头看向大学堂。

  虽然此处没有朗朗读书声,没有圣贤的道理。

  但诸葛瑾却觉得,此处才是真正的教化之地,是真正能够“美教化,移风俗”的学堂。

  “大汉必将兴盛啊!”

  发出感叹之余,诸葛瑾也知道——

  自己这次的出使,大概率要无功而返了。

  现在这个年轻且健壮的大汉,恐怕不会在任何事情面前妥协。

  即便是长江天险,恐怕可依旧无法阻挡大汉一往无前的脚步!

第544章 卷七 羡慕

  进入到长安,诸葛瑾又前往四处闲逛。

  街市繁荣,道路干净。

  行人的道路和马车的道路泾渭分明,在看似混乱的街市中始终维持着秩序,将这份繁荣延续下去,不让其变成泡影。

  “长安之民,风气迥然于江东百姓。”

  自信、张扬。

  开放、宽容。

  这一幕幕让诸葛瑾脑海中只浮现一句话——

  仓禀足而知礼仪,

  衣食足而知荣辱。

  足够的物质基础,当真能给人以自信。

  再想想如今江东的百姓,诸葛瑾便忍不住叹息。

  住在客舍中,诸葛瑾在等候天子召见期间,便一直在长安各处巡视,希望能找出长安半点不如江东之处。

  可无论哪一方面,长安都远胜江东!

  有百姓出入宽松。

  有商贩贸易方便。

  有士子高谈阔论。

  便是有士子谈论曾经被视为禁忌的杨朱之学,路过的官吏也不会将其押入诏狱审问,反而还故意缓慢脚步,在其身边多听两句……

  诸葛瑾心旷神怡!

  如此,才是士人应该生活的城邑!

  若非身上还有使命,诸葛瑾是真的乐不思吴,想要在长安的学堂、街巷,还有那有着曹子建诗歌的酒楼流连忘返。

  在长安待了三日,天子才有空召见诸葛瑾。

  “子瑜别来无恙呼?”

  “谢过陛下,臣一切安好,只是陛下比当日却有些不同。”

  昔日刘协停驻寿春,到底是在战时,身有甲胄,腰有汉剑,不怒自威。

  但今日刘协不过常服在身,头戴刘氏冠,模样轻松,神情慵懒,完全不像一个杀伐果断且平定了天下的马上天子。

  “嗯?”

  刘协捏了捏自己腰腹间的软肉,还以为诸葛瑾是在说这些。

  “这些日子确实疏忽了锻炼,主要还是吃的太好。”

  本是自嘲。

  但诸葛瑾却说道:“若陛下一人为肉食者,确实需要谏言,但如今能使汉室百姓皆为肉食者,却是陛下行政有为的好事啊!”

  刘协古怪的看着诸葛瑾:“子瑜在江东待久了,怎么也会说这些话了?”

  领诸葛瑾到宫室之中,诸葛瑾一眼就看到摆在正中央的一张沙盘。

首节 上一节 605/69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