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大汉,要从董卓做起 第682节

  “有什么关系?虽是朕的儿子,但总归也是蔡氏的血脉。”

  刘协对这些礼法上的事情向来不怎么上心。

  “不过此事八字还没有一撇,蔡大家总归是要先好好努力才是。”

  努力……

  蔡琰自然明白天子是什么意思,也是轻咬红唇,叮咛一句:“臣妾这些日子一定好好努力。”

  “现在就应该开始努力了!”

  ……

  南海都护府第一任都护,刘协选择了鲁肃。

  相比于孙策、周瑜这种在正面战场上更容易建功立业的人,鲁肃毫无疑问更为适合统筹与外交。

  而且鲁肃本就是富商,对于贸易之事显然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将鲁肃这样能独当一面的大才留在南洋,也能够最快时间内将一切步入正轨。

  在安顿完南洋之事后,天子终于从金陵离开,结束这场漫长的旅行,将要回到长安。

  临行前,刘协专门找来诸葛亮,叮嘱对方——

  “孔明与云长一并从蜀地赶往安南都护府,开始操练兵马,随时准备贵霜战事。”

  “贵霜乃大国!务必要一击取胜,不要被其拖延。”

  “好在贵霜终究是月氏人后裔,其习性与游牧民族无二。只要能够捣毁他们的王庭,自然就可结束战事。”

  “只是贵霜毕竟遥远,战事注定漫长,孔明还是将家人唤至荆州,与其温存一番,解了相思之苦,再行前往!”

  诸葛亮没想到天子还关心自己的家眷,当即行礼道谢。

  “臣与兄长提及过此事。”

  “兄长之后会一并前往长安。到时候内室自有兄长照顾,臣没什么好担忧的。”

  刘协想到诸葛瑾,也是微微点头:“有子瑜那样的人在,确实能解孔明后顾之忧。”

  “贵霜战事,远隔万里。朕就不瞎指挥了。”

  “到时候一切战事皆由孔明自行决断……若是孔明有疑虑之事,也可与云长、公瑾他们商议。”

  安南都护府的配置如今一点不比西域那边逊色。

  和诸葛亮一并赶去安南都护府的关羽、甘宁、陆逊等人。

  还有从海上抵达的孙策、周瑜、太史慈。

  以及一些尚未成名,不过已经显露头角的江东降将,如凌统、徐盛、朱然……

  外加本就在安南都护府耕耘的王平、张任。

  这个阵容,已经足够诸葛亮去统筹一场灭国级的战役。

  更别说西域还有刘备、曹操、庞统、郭嘉、张飞、赵云、马超、徐庶、于禁、曹仁那些人可以在侧翼搞出动静。

  除了在兵力上可能捉襟见肘,刘协实在不认为这场对上贵霜的战事会失利。

  而且就算是兵力上的劣势,也有火炮战舰进行弥补……

  大汉从上到下,对于击败贵霜都没有任何怀疑。

  只是诸葛亮担心的是另一件事——

  “陛下,贵霜乃是大国,人口虽不如大汉,但怕是也有千万。”

  “攻下贵霜容易,可若是真的以贵霜为大汉封国,只怕……”

  “哈!”

  听到诸葛亮的担忧,刘协只是轻声一笑。

  “月氏人当年不过丧家之犬,却能够统领大夏,为一方霸主。孔明难道以为汉人比月氏人差吗?”

  “待孔明见到贵霜百姓便知道,你的担忧完全没必要!”

  诸葛亮有些疑惑,不过深知天子脾性的他也没有再问天子。

  天子总是只给一个方向,然后让别人自己去探寻。

  直接公布答案……这种事,从来都不是天子的风格!

  “还有!”

  刘协突然想起什么,然后也是罕见的露出头疼的神情。

  “李儒又不见了。”

  又?

  如果说诸葛亮之前对于李儒了解不深,但江东之战过后,诸葛亮可以肯定对方绝对是一名天生的纵横之士!乃是祸乱的根源!

  “杀了孙权和顾雍的卫温朕见过了……其背后果然有李儒的影子。”

  “只是当朕询问李儒踪迹,卫温却也不知去向。”

  诸葛亮此刻已经有些猜想:“陛下难道以为李儒……”

  “嗯。”

  刘协想到自己第一次见李儒的场景。

  “他那样的人,是不会选择安稳度日的。”

  “与其说他走到哪里哪里就是祸乱……倒不如说,哪里有祸乱,哪里就有他。”

  而如今汉地已经安稳。

  放眼四海,祸乱之处不过只有一个地方罢了!

  刘协看向诸葛亮:“他不愿见朕,估计是以为朕会杀他,又或者朝廷这边有人忌惮他,想要杀他。”

  “不过若是孔明能够见到李儒,姑且替朕和他说一句——”

  “苏秦最终在齐国受车裂而死,但张仪最后却成了魏国的相国,得以安度晚年。”

  “即便是纵横之士,也并非只有一种结局。”

  “若是他改主意了,随时可以回到长安,朕会以诸侯之位待之!”

  诸葛亮听罢,却有和天子截然不同的看法——

  “陛下,兴许那李儒,根本就不在乎自己是苏秦还是张仪呢?”

  “哦?”

  刘协愣了片刻,随即释然一笑。

  “也是。”

  “今人何必似古人。”

  “或许李儒只是想做一个李文优呢。”

  若非如此,李儒当年怕是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鸩杀弘农王吧?

  “若是臣能见到李儒,一定将陛下的话带到。”

  不过诸葛亮还是应下此事,而刘协也不再将这事放在心上,挥挥手让诸葛亮离去。

  天子仪仗自金陵启程回到荆州,停留数日后便继续北上,前往长安。

  诸葛亮等人则是短暂滞留,与家眷温存。

  就在诸葛亮将要离开之际,却有侍者来报,说是故人求见。

  “故人?”

  诸葛亮如今位高权重,加之马上要前往贵霜作战,每日上门之人都是络绎不绝。

  所以诸葛亮还以为又是什么巴结之人,便想要推脱。

  不过侍者一并还拿来一物——

  “那人还说,您应该认识此物。”

  诸葛亮见到侍者手中的物品,也是眼前一亮。

  “原来是他!想不到他也来荆州了?”

  侍者手中的,赫然是一柄羽扇!

  那来人也就不能猜了……

  “下官姜冏见过诸葛尚书!”

  果真是当年天水的故人姜冏!

  姜冏再次见到诸葛亮显得无比开心。

  “幸亏尚书提点,我之后前去参加科举,果真考中,被录取为官!”

  “今日正是要前往安南都护府上任,恰好听闻尚书在此处停留,所以特来相见!”

  诸葛亮也没想到姜冏竟然从天水考到了安南都护府。

  “两地相隔万里,安南都护府的官吏多为蜀人,你一个关中人士,怎么要去南方?”

  诸葛亮还以为是有人给姜冏下绊子。

  虽说大汉如今地域辽阔,但任命官员总归还是比较人性化,符合就近原则。

  比如河北的士子,尽量就会安排到河北其他地方或者北庭都护府。

  青州、徐州的士子会安排到辽州。

  关中的士子会前往西域。

  益州、荆州的士子则是多前往安南都护府。

  姜冏一个关中人前往安南都护府任职,属实是有些离大谱了!

  “并非如此。”

  姜冏赶紧打消诸葛亮的念头。

  “前往安南都护府,是我自己向朝廷争取!”

  “我在天水,常有贵霜货物自蜀地运往关中,多少了解一些贵霜风情,不由心生向往。”

  “而且……”

  姜冏也有些不好意思。

  “前往安南都护府,总归机会大些。”

  “以我如今的年岁,若是慢慢磨资历,怕是这辈子也就这样。不如前往安南都护府拼搏一把!”

  姜冏虽然听从诸葛亮的意思考了科举,但毕竟年岁已大,前途远不如一些年轻考生。

  加上安南都护府虽然偏远,但是之前与贵霜贸易产生的财富却做不了假。

首节 上一节 682/69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