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家族,从西域开始崛起 第465节

  尽管在此之前,他已经看过了无数次,但当此时再看的时候,心中还是万分震惊和难以置信。

  “泰和三年初,北疆军自草原南下,劫掠河西走廊。”

  他的声音像是从喉咙深处挤出来的,带着砂石般的沧桑和震撼。

  “三月,北疆军连克黑水、敦煌、肃州,甘州。”

  “黑水城守将自刎,冲天火光三昼夜未熄,百姓逃至甘州城下,被北疆骑兵截杀于戈壁,尸骸堆积如沙丘.”

  听着这冰冷的话语,屏风后面的李师儿不自觉后退半步,死死的捂住嘴巴,俏脸之上满是震撼。

  身处于皇宫内禁,她哪里接触过这些血腥的战事,内心剧烈震荡,只感觉北疆蛮子竟然是如此残忍。

  屠杀普通百姓,畜生不如。

  但实际上,消息的传递在这个年代是非常困难的,大部分都是通过道听途说。

  百姓们以讹传讹,传到了兴庆府的时候,就成了北疆军屠杀了整个河西走廊的百姓。

  但这些消息哪里真实?

  所以,金国的探子们只听挑选一些靠谱的消息去汇报。

  但是接下来所汇报的事情,却是来自于西夏官方,可信度非常高。

  “四月,北疆军于焉支山决战夏国主力军团。”

  完颜宗浩的语气越发凝重:“夏军八万精锐以车阵结营,北疆军却用硫磺火油焚毁鹿角拒马,万箭齐发下,夏军阵型如沸汤泼雪。”

  “嵬名世安、野利多闻等数十名夏国将领战死,八万精锐全军覆没,战后,焉支山下血流成河……”

  西夏朝廷的情报也不是那么准确,而且他们也不知道火炮的原理,只能认为是硫磺火油的威力。

  “五月,北疆军兵出河西走廊,劫掠河西十七城。”

  “苑川仓粮草尽数为北疆军所夺,卓罗城、西宁府陷落,北疆骑兵所过之处,城池化为废墟,百姓尽数为奴……”

  殿内死寂一片,除了冰块消融的滴答声,就只剩下了完颜宗浩那冰冷的话语在大殿中传荡开来,而所有人的神情都满是骇然。

  完颜璟更是直挺挺地立在龙椅前,死死盯着完颜宗浩的身影,喉结剧烈滚动。

  因为李骁书信羞辱的愤怒,早已经不翼而飞,转而只剩下了无尽的震惊。

  眼眸狠狠的缩起,手掌死死的抓住长剑,喃喃自语说道:“怎么可能?”

  “不可能!”

  他的心中满是难以置信,激动的摇头说道:“夏国在河西有数万精锐,再加上兴庆府的五万精兵,足足有十几万人在河西走廊。”

  “还有河西诸城的坚壁高墙,怎会如此不堪一击?”

  “被北疆蛮子一战消灭了八万人,那可是八万精兵啊!”

  “就算是八万头猪,放在河西走廊上,北疆人也不可能抓的完。”

  “夏国的人,难道比猪还要蠢吗?”

  完颜璟的脸色青紫,气愤难当。

  若是放在平时,听闻西夏损失了八万大军的消息之后,他定然会乐的睡不着觉。

  然后立马调遣大军西征,灭掉夏国。

  但在这个时候,他却偏偏一点都高兴不起来,而且还很愤怒。

  原来,北疆那个狂徒在信中所说的事情,是真的。

  北疆的弯刀是真的饮过夏国十万精锐的血,箭矢也穿透了河湟谷地的城墙。

  整个河西走廊恐怕都已经落入了北疆之手。

  这让完颜璟只感觉到了一种深深的惊骇。

  北疆军的战斗力竟然如此恐怖?

  若是金国大军对上,能有胜利的机会吗?

  原本他只是把北疆当成了一条狗,自己牵着绳子去撕咬辽国。

  等时机到了,金国尽出大军征讨西域,将大金的版图扩张到西方万里之地。

  但是完颜璟怎么也没想到,北疆不是一只任人宰割的牛羊,而是一只披着羊皮的恶狼。

  如今,北疆占领了河西走廊,吞掉了夏国的大量人口,实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

  这让完颜璟感觉到了深深的威胁,心乱如麻,只能在殿中来回踱步,脸色阴沉不定。

  而在这个过程中,完颜宗浩则是继续说道:“夏国国书已经送到了引进司。”

  “据臣所知,那应当是夏国国主求援的书信。”

  西夏是金国的小弟,被北疆欺负了,自然要找金国大哥帮忙出气的。

  完颜璟仿佛没听到似的,夏国只是金国的一条狗罢了。

  他们损失了多少兵马,损失了多少国土,完颜璟统统不在乎。

  他只在乎,北疆会不会对金国造成威胁。

  沉思了片刻之后,完颜璟忽然挺住了脚步,抬起头来,狠狠的说道:“打!”

  “朕要调遣大军,出征草原,灭掉那群不知天高地厚的北疆蛮夷。”

  完颜宗浩毫无意外,但脸色却依旧凝重。

  北疆位于西域,距离中都有万里之遥。

  若是派遣大军劳师远征,所耗颇多。

  仅仅是粮草的准备,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更何况北疆军的战斗力已经在河西之战中得到了印证。

  非常的强悍,比起夏国的军队都要厉害的多。

  而金国军队中的精锐,比起夏国也只是强上一线。

  所以,想要保证战争的胜利,必须派遣至少两倍于北疆军的大军。

  数十万步骑出征草原,在历史长河中,只有在王朝强盛时期才能做到的事情。

  金国强盛吗?

  当然,经过了五代君主的发展,到了完颜璟时期的金国,已经达到了顶峰。

  接下来就是走下坡路了。

  但是想要调遣数十万大军北伐,依旧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陛下,大军远征西域,非十万精锐,三十万民夫不可。”

  “而且在大金的南方还有宋国虎视眈眈。”

  “据宋国朝堂传来的情报,今年初,浙江东路安抚使辛弃疾上书北伐。”

  “宋国皇帝虽然没有答应,但在这半年之中,宋国的官员却频频调动。”

  “一些对我大金持有敌意的官员,被宋国丞相韩侂胄重新召回了朝堂。”

  “微臣认为此事重大,不得不防啊。”

  “若是宋国当真决定北伐,而我大军又远征西域,岂不是腹背受敌,恐有倾覆之危?”完颜宗浩凝重的声音说道。

  不要怀疑南宋臣子的德性。

  软骨头的数量远比硬骨头多得多。

  在此之前,朝堂之上尽是主和的呼声,那些士大夫们根本不管家国仇怨,民族大义。

  他们都是大地主,手握万千良田,根本不想打仗。

  安安稳稳的过自己的小日子不好吗?

  所以,在辛弃疾上书北伐的第一时间,一些软骨头的官员就将消息传到了金国。

  最初的时候,金国君臣并没有将其当回事。

  毕竟南宋朝堂中每年都会跳出几个愣头青,叫嚣着要北伐,实际上只是为他自己积累政治资本,喊喊北伐的口号,积累名望而已。

  但是随着南宋朝堂上主战派的人数越来越多,金国君臣就不得不重视起来了。

  阿怂,你来真的啊?

  “即便是宋国君臣并非真心北伐,可若见我大军主力远征西域,趁着中原空虚之际,他们未必不会主动开启战争。”

  “到了那个时候,我大金前有狼后有虎,如何应对?”

  “所以,微臣恳请陛下慎重,远征之事当三思而后行啊。”

  完颜宗浩凝重的语气说道,重重的冲着完颜璟躬身拜道。

  而这个时候的完颜璟也逐渐冷静了下来,脸色依旧青紫,很是难看。

  咬着牙说道:“宋国?一群软弱无能的绵羊。”

  “绵羊虽然无能,但若有了恶狼的帮助,也能咬死猛虎啊。”完颜宗浩沉声道。

第273章 北疆八州,甘肃巡抚

  北疆铁骑挥师东进,于河西走廊大破西夏十余万精锐,旋即,河西之地尽入彀中。

  此役战报传至宋、金、西夏,三国朝野震动,局势骤变。

  西夏境内哀鸿遍野,庙堂之上群臣惶惶,黎民百姓扶老携幼,争相逃亡。

  国势本就衰微的西夏,经此重创,已然有了倾覆之危。

  其君臣无奈,唯有将希望寄托于宗主国金国,盼其能念及旧谊,出兵惩戒北疆,以助西夏收复河西走廊。

  而金国朝堂,得知此消息的群臣们更是一片哗然。

  北疆势力如燎原之火,于西域迅猛崛起,不仅威胁金国西北疆边防,更动摇其在北方的霸主地位。

  昔日固若金汤的防线,此刻在北疆威胁下,似已岌岌可危,令金国上下忧心如焚。

  反观南宋,因自身文盛武衰,竟对北疆的赫赫战功持疑。

  朝堂之上,士大夫们或固执己见,坚称战报不实;或引经据典,争论结盟利弊。

  在与北疆是否结盟的问题上,又分成两派,各执一词,朝堂之上争论不休,却始终难有定论,徒留聒噪之声回荡于殿宇。

  而就在三国仍沉浸于震惊与争论时,北疆大军已完成了战略目标,准备班师返回北疆。

  但在此之前,李骁留在河西走廊还有几件重要事情安排。

  修建虎狼关、改制河西走廊、迁移百姓充实北疆以及最重要的‘分田’。

  周二牛本是卓罗城南王舍寨的一介平民。

  北疆铁骑劫掠河西,他连同全家,还有大半个村子的乡亲,都成了俘虏,带着可怜的家当被迫踏上迁徙之路。

  经过十几天的跋涉,终于抵达了凉州城。

首节 上一节 465/6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