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帅重伤,夏军的进攻瞬间乱了阵脚,攻势戛然而止。
几位将领见状,只能下令退兵。
直到傍晚,迺令思聪才在中军大帐中悠悠转醒。
他想要起身,却感觉胸口传来剧烈疼痛,每动一下都十分艰难。
“大帅,您伤的很重,千万不要随意动了。”一名将领赶忙上前安抚说道。
“我怎么了?”迺令思聪皱着眉头问道,好像有些不记得之前的事情了。
在旁人的提醒下,才慢慢回忆起来,随后便着急问道:“战况如何?”
帐内的众将面露难色,一名副将上前回话:“回大帅,我军攻势受阻,将士伤亡惨重,暂时撤回了营地休整。”
“而且,而且,军中已经传出您重伤不治的消息,我等随极力禁止,但各军士气……”
迺令思聪沉默了片刻,早就料到的结果了。
唯一的办法,便是他强撑着身体,装作一点事没有,在将士们面前露个面。
否则,谣言不会停止,只会愈演愈烈。
“北路大军进展如何?”
另一名将领叹了口气:“大帅,北疆骑兵精锐异常,我军骑兵难以匹敌,至今没能取得战果。”
其实众人都清楚,西夏最精锐的骑兵在前年的河西之战中已折损在北疆军手中。
如今的骑兵都是后组建的,精锐程度远不如从前。
全军唯有两千铁鹞子还堪一战,可数量太少,且要留下一千保护兴庆府。
仅剩的一千铁鹞子面对北疆骑兵,根本没有任何优势,况且北疆军的黑甲军也是不次于铁鹞子的具装甲骑。
听完这些,迺令思聪眼中的光芒一点点黯淡下去,他绝望地闭上了眼睛,心中一片冰凉。
正面的虎狼关难以突破,北边虽然是一片戈壁坦途,但却又是北疆军的主场。
至于南路扁都口?
那可是要横跨大半个祁连山啊!
就在愁云笼罩西夏诸将的时候,一个更加震撼的消息传来。
一名传令兵匆匆走进大帐,单膝跪地道:“启禀大帅,斡罗孩城……沦陷了!”
“什么?”
迺令思聪猛地睁开眼睛,脸上血色尽失。
他难以置信地看着传令兵,身体剧烈地颤抖起来,随即一阵剧烈的咳嗽涌上喉咙。
“咳……咳咳……”
他咳出的痰液中,竟带着几块暗红色的肉块。
“大帅,大帅~”
众将见状,纷纷上前想要搀扶,却被他挥手挡开。
“走开。”
迺令思聪愤怒低吼,如同一只即将濒死的猛虎。
颤抖的伸出手,指向虎狼关的方向,眼中充满了悲愤与无力。
喃喃说道:“陛下,老臣死罪,没能收复河西走廊,辜负了您的重托。”
“死罪啊!”
说着,迺令思聪老泪纵横,又继续咳血。
之前的都那枚炮弹,似乎是伤到了它的脏器和肋骨。
最终,迺令思聪发出了艰难的命令。
“传……传我命令,撤军!”
“即刻返回兴庆府。”
“不得有误!”
众将虽有不忍,却也知道这是无奈之举。
不只是兴庆府需要这支大军保护,更重要的是北境战争的爆发导致征西军的粮草难以维系。
若是能攻破虎狼关,夺取凉州城的粮草,一切都还有可能,可如今进攻遭挫,唯有撤军一条路可走了。
第二日清晨,虎狼关外的夏军营地开始拔营起寨,数万大军带着疲惫与绝望,缓缓向南退去。
只留下虎狼谷中那堆积如山的尸体,在晨曦中散发着凄凉的气息。
第310章 萧燕燕生花棒,金国调停
龙城,大都护府。
后院主宅中,这一日清晨的宁静被一阵清亮的婴儿啼哭声打破。
“呜哇哇哇~”
“呜哇哇哇~”
“生了,生了,夫人生了。”
“是个小娘子。”
“还有呢,肚子里还有一个呢~”
萧燕燕院中的仆妇和秦大妮等人忙活的时候,另一边的二丫正抱着襁褓中的铁剑喂哺奶水。
虽府中早有乳娘伺候,但她总觉胀奶难受,少了李骁帮忙疏导,便索性亲自喂养儿子。
大丫一边收拾着刚缝制好的婴儿衣物,一边轻声说道:“主院那边有动静了,生了对花棒。”
这段时间里,大丫一直留在大都护府,悉心照拂妹妹的饮食起居,几乎扛起了母亲的担子,将二丫和铁剑照顾得无微不至。
当然,她主要也是担心妹妹一个人在府中无依无靠,容易遭人算计。
二丫低头逗着怀里喝着奶水的铁剑,听到大丫的话,脸上也露出了惊讶。
“花棒?那可真不容易呢。”
“李家生了这么多子嗣,还是头一回生花棒呢。”
“萧姐姐还真是有福气,这一来便是一儿一女,凑成个好字,真让人羡慕。”
“可不是嘛,天下的好福气都往她身上堆呢。”大丫应道。
先前还暗自担心,萧燕燕身为辽国公主,母亲又是辽国赫赫有名的女帝,打小浸淫权术,怕是能把别人算计死死地,二丫在她手底下肯定不好过。
可相处日久,才发现她虽性格强势,却颇为宽容。
只要后院这些妾室守规矩、安本分,她便极少为难,颇有大妇的气度。
这底气,自然不是凭空来的。
不说她显赫的出身,单论在北疆的影响力,便远非旁人能及。
何况李骁出征草原前,任命的“监国”人选正是她,这份信任,足以压过后院所有波澜。
萧燕燕不是不争,而是不屑于在琐事上耗费心神。
而二丫对此也早就看的透透的,所以从来都是恪守本分,对萧燕燕甚是敬重。
“大姐,你让姐夫帮我备些礼物,不用贵重,合心意就好。”
二丫轻轻拍着铁剑的背,柔声说道:“我这月子也出了,过两日正好去探望萧姐姐。”
大丫点头应下,又说起近来的东征战事:“虎子这次立了大功,活捉了那个叫铁木真的草原小首领,被大都护任命为中海将军了。”
“以前觉得,西海离咱们已经够远的了,现在又去了更东边。”
大丫叹了口气,脸上满是愁容道:“哎,以后,一年到头也不知道能见几面呢。”
二丫柔声劝道:“好男儿志在四方,建功立业是好事。”
“哥哥这般能耐,是他自己肯拼敢闯,咱们该为他高兴才是。”
“真把他拘在龙城,恐怕还会闲得慌呢。”
大丫眉头依旧没舒展:“我倒是为他高兴,可就是担心孩子。”
“二凤虽然已经生了个儿子,但是一个哪够啊?”
“他们俩总也见不着面,日子长了怎么行?”
正说着,苏无疾从外边蹬蹬地跑了进来,一进门就嚷嚷着:“姨母,我来看铁剑啦!”
他跑到二丫身边,探头探脑地看着襁褓中的铁剑,眼睛瞪得溜圆:“小姨,铁剑好像长大了点呢!”
上次见他还是皱巴巴的一小团,现在脸蛋都圆乎乎的了。
二丫笑着摸了摸他的头:“是啊,小孩子长得快。”
“你刚从学堂回来?今天学业怎么样?”
金州武备学堂已经建立起来了,只是因为师资力量有限,所以还没有大范围的扩招。
苏无疾得意道:“姨娘,不是我跟你吹,学堂教的东西都太简单了,我看一眼就会。”
“今天的骑射课上,只有我跟大馕射中了靶心呢。”
一开始是他给罗文忠起外号叫‘大锣’,可罗文忠随即给他起外号叫‘小太监’,可把他气的不行。
无疾,不就是无鸡嘛!
于是,又将罗文忠的外号升级为‘大馕’。
铜锣,不就像个馕饼嘛!
听见这些外号,二丫笑的奶疼。
这些小孩子哪来的这么多心思,真是个比个的孬。
“不许随便给人起外号!”二丫说道。
苏无疾道:“那又咋了,就叫他大馕。”
二丫轻轻摇头,也不再管小孩子的事情,继续问道学业:“那认字和思想课呢?”
提到这个,苏无疾脸上的得意劲儿更足了:“认字我都会了,先生教的那些字我都记住了。”
“先生还给我们讲了北疆以前的事,说咱们以前被异族欺负,受了好多苦,还说我们要好好学本事,将来为北疆崛起、为华夏复兴出力呢!”
二丫欣慰地点点头:“你能明白这些就好,一定要好好学本事。”
苏无疾重重地点头,又把目光投向铁剑,小声说:“铁剑,等你长大了,我带你一起去学堂,教你骑射,咱们一起保护北疆。”
看着两个孩子,二丫和大丫相视一笑。
三日后,二丫抱着铁剑,来到了萧燕燕的房间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