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府江山 第196节

  “我……”

  “姚天王也是你能胡言乱语的么?来人,拖下去,割了他的舌头!”

  “愿将军念在追随多年的份上,饶我这次,下次定不敢了……”

  求饶非但没有唤起他的同情,还激起了他的凶性,刘勃勃脸上青筋暴起,“我平生最恨屈膝之人,给我五马分尸!”

  几声马嘶,一声惨叫,山谷中又恢复了平静

  肠子和内脏洒了一地,一股淡淡的血腥气随风飘散。

  “晋贼退了,我们也退。”刘勃勃陶醉般的深吸了一口气,周围军将噤若寒蝉,眼神中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恐惧。

  但正因为恐惧而秩序井然。

  这种紧张气氛下,连战马都不敢随意嘶鸣。

第269章 势

  回到滑台后不久,南面就传来消息,宛城果然投降了。

  南阳城池坞堡,一大半归附姚兴。

  襄阳风声鹤唳,扬武将军桓振和猛将皇甫敷率两千步骑主动出击,击溃秦军先锋姚详万余人马,俘斩三千,猛将皇甫敷还斩杀姚秦越骑校尉唐小方和积弩将军姚良国。

  读完战报,刘道规惊讶不已。

  西府果然不简单,面对姚兴的几万大军毫不畏惧,还斩了两员敌将。

  这一战也让皇甫敷名声大噪,与冯该、苻宏、桓振号称西府四虎将。

  冯该是老将,当年为洛阳守将,自陕城邀击,大败苻丕,俘获其太子苻宁、长乐王苻寿,送到首都建康。

  苻宏则是苻坚嫡子,当年苻坚一意南征,苻宏苦劝,未得苻坚采纳,太元十年(385年),苻宏率万余人马,大破西燕,俘斩三万,一战成名。

  后苻坚听信“帝出五将久长得”谶语,决定出奔五将山,为姚苌所弑,苻宏带领前秦的皇室、外戚数千人投奔到东晋,被孝武帝司马曜安置在江州,官至辅国将军、九江太守,投入桓玄麾下。

  另外一人桓振,勇猛无畏,因是桓石虔之子,在西府中名头最响,号万人敌。

  西府与北府一样,也吸收了大量北方流民,战力强横,几千人马就能纵横天下。

  姚兴吃了个大亏,士气低迷,又因征战已久,无力再战。

  不过姚兴这人颇有苻坚风范,赏赐粮食布帛给孤、独、鳏、寡者,年过七十的人再赐以衣杖,流民感其恩德,一同迁回关中。

  洛阳暂时稳住了,刘道规在豫州彻底站稳脚跟。

  东面的濮阳、济阳城池、坞堡纷纷投附,刘道规如今实控兖州全境,并且一只脚踩在豫州地界。

  陈留、颍川一半的城池也纳入治下。

  刘道规立即赏赐有功士卒。

  分田的分田,分宅的分宅,还为没成亲的许配女人。

  一时之间人情大悦。

  辛恭靖和夏侯宗之的来信中千恩万谢,两人都将家眷送了过来,托刘道规照顾,两人都知道洛阳的形势。说是要与洛阳共存亡,不累及家人。

  滑台曾是翟魏都城,还算坚固,刘道规想将治所迁移过来,一来可以兼顾豫州,二来可以窥伺河北,其三,远离朝廷的是是非非。

  将在外有所不受,以后天高皇帝远,能少受后方掣肘。

  召众人前来商议,刘怀慎第一个反对,“滑台城池虽固,沦落胡尘已久,人口凋零,淮泗经营日久,与彭城相接,此乃根本,岂可舍本就末?”

  高珣也不赞成,“若江左有变,将军岂不置身事外?此举自绝于北府,自绝于江左!”

  刘道规一心想着北伐,的确没想清楚后果。

  历史上,除了一个翟魏,滑台就没成过都城。

  此地四通八达,敌军旦夕即至,风险实在太大。

  虽然现在与魏国结好,但拓跋珪现在只是没有余力南下,等他消化完冀州和并州,迟早兵戎相见。

  当年他借慕容垂的兵击败了贺兰、独孤、库莫奚诸部,崛起后,翻脸无情,在参合陂坑杀六万燕军。

  跟这样的人“结好”,无异于与虎谋皮。

  “是我思虑不周,既然如此,那就准备返回高平。”刘道规从谏如流。

  最主要还是实力不允许。

  中原胡人遍地,残破已久,翟辽和慕容德尚且站不住脚,更别说自己。

  淮泗最大的优势是紧挨着彭城,刘道规身上还挂着彭城太守。

  心意已定,便准备返回。

  这一战虽然没有击溃姚兴,但守住了洛阳,拿下滑台,占据了荥阳、陈留、濮阳、济阳四郡,前后吸纳流民将近五万,也算狠狠吞下一块肥肉。

  如今形势,秦国占据南阳、襄城、弘农诸郡,魏国攻下并州、冀州,燕国退缩在幽州青州一带。

  就算不休养生息,也要处理内部的各种问题,短时间内不会有大战。

  刘道规留下刘怀慎两千中兵三千义从军镇守滑台,其他人马返回淮泗。

  滑台与开封有汴水相连,而汴水与颍水相通,都是属于中原运河,只是年久失修,很多河道淤堵住了,走不了大船。

  刘道规寻思着什么时候将中原运河全部疏浚一遍。

  运河通向何处,自己的势力就会延伸到何处。

  手上的水军放在江左也许只是二流货色,但在中原则是无敌的存在。

  不过这项工程太大,刚刚吸纳了这么多流民,先要解决他们的吃饭穿衣问题……

  刘道规正在思索,岸边一队斥候追了上来,“禀将军,慕容德忽然东渡黄河,进入青州,大将任安弃城而逃,潘聪不战而降,慕容德兵锋直指广固。”

  “青州完了……”刘道规一叹。

  辛恭靖手上不到万人,守住了洛阳,辟闾浑手上至少两万精锐,六七万青壮,竟然一戳就破了。

  手下将领逃的逃,降的降……

  “这是慕容德的檄文,请将军过目。”斥候举起一道文牒。

  船只靠岸,执戟郎沈庆之下船取来。

  刘道规打开。

  “孤慕容德,大燕昭武皇帝之胤,幽冀雄杰之后。昔中原板荡,羯胡倡乱,孤提三尺剑,率忠义之师,复燕祚于危难,拯苍生于水火。今携仁义之帜,入青州之境,非为拓疆掠土,实欲拯民水火,再立乾坤!

  ……孤举义旗,复三代之治,开日月新天,诛无道,悬明镜以照奸邪,砺霜刃以斩荆棘。凡助逆贼者,虽强必戮;顺天应命者,虽卑必赏!”

  这份檄文写的霸气毕露,简直一句废话都没有。

  燕国覆灭,慕容德成了最大的受益者。

  北渡黄河,吸收了慕容镇、慕容国等势力,麾下文武能人不少,连魏国都大为忌惮,而后忽然东渡。

  辟闾浑这些年养尊处优,没怎么经历战火,自然不是敌手。

  当初辟闾浑臣服于慕容垂,导致治下的人一直仰望燕国,慕容德几十万人马杀来,就算辟闾浑想抵抗,他手下的人也不愿……

  果然,两日后,青州的消息再次传来,辟闾浑放弃广固,也不管两万人马,带着妻子儿女和部曲,北逃投奔拓跋珪。

  被燕国射声校尉刘纲追上,斩于莒城。

  慕容德几乎兵不血刃,拿下了青州,立即登基称帝,改年号为建平。

  以慕容钟为司徒,慕舆拔为司空,封孚为左仆射,慕舆护为右仆射。

  立其妻段氏为皇后,建立学官,选拔公卿以下子弟及二品士门二百人为太学生。

第270章 纸

  一声嘹亮的婴儿啼哭声响彻建威将军府,刘道规的第二个儿子出生。

  “恭喜将军,夫人生了个公子!”侍女欢喜来报。

  “夫人如何了?”相比于第一个儿子出生,刘道规并没有那么欣喜若狂,反而更担心起曹思霏的身体。

  “夫人好着呢,曹家派了一群奴婢老妈子伺候着呢,将军放心。”

  说来惭愧,刘道规虽是将军,但这么多年不蓄私产,府中的侍女和下人都是部曲们的家眷,主动过来帮佣,只求一日两餐。

  大多数时候,都是曹家支援。

  曹思霏在曹家地位极高,曹家上下包括曹霁在内都听她的。

  刘道规每次用钱,曹思霏也都在背后鼎力支持。

  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夫人给公子取名义武,不知夫君以为如何?”玉奴笑脸盈盈。

  “彭城刘氏乃北府武宗,刘家世代习武,甚好。”刘道规满心欣慰。

  这年头什么都是假的,只有武力是真的。

  按照惯例,府中上下都得了一笔丰厚赏赐。

  嫡长子刘义武出生,刘道规派人去京口报喜。

  这两年,兄长刘裕诞下刘义真、刘义隆,二兄刘道怜也生下刘义欣。

  刘家第三代就有五人。

  不只是刘家,兖州境内人口也在不断增长之中,家家户户都有婴孩啼哭之声。

  刘道规定下生育奖励,军户、民户、奴户全都玩命的生。

  孩子长到五六岁就能打打下手,十一二岁,就能下地,是家中不可或缺的劳力。

  万一祖坟冒青烟,有出息了,整个家族都能跟着兴旺起来。

  这年头不仅士族寒门想要进一步,庶族也想向前走。

  华夏在这片大地上繁衍不息,就是靠着这股心气。

  “一户人家,兄弟娶亲之后,必须分居,独成一户,不得三代四代同居!”刘道规颁下法令。

  拿下兖州和豫州两个郡后,生存已不是问题,田地屋舍多的是。

  北方基本没什么豪强和士族,山川临泽河湖对百姓开放,随意渔猎樵采。

  百姓生活压力没那么大,也就愿意多生多养,对普通人家而言,也就多添一双筷子的事。

  刘道规还在境内设置了大量医舍,培养了一批赤脚郎中和稳婆,为百姓和孩童治病。

  十六岁以下的孤儿,全都收入童营之中,由军府抚养长大。

  不过这么一来,又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好在有曹家在,曹思霏一力推行,自出钱粮,不仅收养孤儿,连一些落难的女子也一同收养,教给她织布、刺绣,也算能自力更生了。

  仗虽然停了,但地盘也大了,刘道规也越发忙碌起来。

  核查治下人口、田地,训练义从军,抚恤阵亡伤残将士,派遣各县县令,面面俱到。

首节 上一节 196/35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