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府江山 第226节

  城墙上各种防御器械完备,守军占满了城墙。

  东南面,还有一座子城,扼守漳水。

  石虎的羯赵,将羯人都迁徙至此,修建了两道城墙,引漳水为护城河,曾放言后代将有万年江山,他前脚一死,后脚就被灭族,羯人也被人大肆屠杀,活着的也隐姓埋名……

  “慌什么?传令,深沟高垒,安营扎寨!”刘道规此来有些匆忙,没有带攻城器械。

  但以邺城的坚固,即便带了攻城器械也没用,当年慕容垂二十万大军围攻邺城,熬了一年多,苻丕主动撤走,方才拿下邺城。

  士卒们立即掘土伐木,铺设鹿角,刘道规带着百余斥候到处巡视地形,窥探守军士气。

  巡视了两个时辰后,刘道规不得不放弃强攻的想法。

  这座城池实在太坚固太大了。

  自己这三万人连南面都无法包围。

  如果以人命去填,的确有几分破城的希望,但伤亡必然大到难以接受。

  养出这一万五千精锐不容易,都耗在这里,就挡不住拓跋珪和长孙肥的两面夹击。

  即便攻破此城,防守又是一大难事。

  刘道规不可能舍弃淮泗根基,而将精力消耗在此地。

  “此城绝难攻陷,都督已经兵临城下,足以激励北人士气。”沈庆之憋了半天才出言劝谏。

  刘道规想了想,“来都来了,就这么灰溜溜的退兵,太没志气了。”

  沈庆之一愣,“都督意欲何为?”

  “咱们费了这么多粮草和人力,方才杀到这里,不能赔本,传令,士卒休整一日后,即刻大掠冀州诸郡,将河北掀的底朝天,让胡人知道我们来了。”

  闻听此言,周围斥侯无不兴奋起来。

  烧杀掳掠也算是他们的强项,以前在中原还有所顾忌,来到河北,便可以放手而为。

  而且眼下秋收在即,地里面多多少少有些粮食。

  从枋头顺清水而下,大半个冀州都在兵锋之下,甚至能杀进幽州。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魏武帝修了这条运河,方便了后来人。

  “都督妙计!”

  听到不强攻邺城,沈庆之松了口气。

  大军休整一日后,立即分成四部,每部八千人左右。

  一部由刘遵率领,北上劫掠巨鹿、中山、常山诸郡,此地胡人最多,刘道规给他的全是中军精锐。

  一部由沈庆之率领,向东劫掠清河、信都等郡,此地河北豪族众多,沈庆之有勇有谋,能装掌握好分寸,顺便策应平原郡的慕容德,他若能杀入河北,将是刘道规的一大助力。

  一部由王仲德率领,向西攻掠河内,打通孟津渡口,与辛恭靖、夏侯宗之取得联系,作为援军,以防不测。

  剩下一部,随刘道规留守大营。

  孟干之的斥候营尽数出动,四面打探消息。

  每路只有八千人马,看上并不多,让很多魏军觉得有机可乘。

  但这些魏军并非精锐,也不知道刘道规实力。

  这时代人的消息非常闭塞,根本不知道北府军已经杀入河北,堵在邺城之下。

  短短数日,河北便沸反盈天。

  很多魏军见晋军兵少,仗着骑兵众多,主动出城决战,被杀的人仰马翻。

  北路军的刘遵斩获最多,这厮是杀人放火的好手,接连击破丁零、独孤、庾氏三部,俘斩五千余众,掠得子女两千人,牲畜一万多头。

  西路王仲德收获也不少,大军一到河内郡,便有数支人马起兵,响应晋军。

  唯独西路沈庆之收获最小,一路上秋毫无犯,只收割了一些田地里的庄稼,补充粮草,尔后到处劝降北地豪族。

  这些人都是墙头草,魏国势大,刘道规势弱,自然不会反水。

  但事情也没做绝,暗中向沈庆之送了些粮草钱帛……

第302章 劝

  “晋贼不过八千人而已,我有两万部民!”

  魏国中山太守贺兰悦怒不可遏。

  北府军入境,各路部族纷纷退散,无一军上去拦截,导致刘遵所部杀入了中山境内。

  中山是后燕都城,也是河北四大重镇之一,与邺、蓟、襄国并列。

  “来的是北府军,还是彭城刘氏……”部将来赤奴声音越来越低。

  这支北府军来势凶猛,仿佛杀神降世,凡是前去抵挡的,无不被其重创,战死了,头颅还被割下,堆在道路上,做成了京观。

  一路上烧杀掳掠,令各部闻风丧胆。

  虽然没有攻城,但重创了草原迁徙过来各部。

  拓跋珪施行计口授田,将各部限制在土地上,制度初立,人心不稳,刘遵杀上门来,完全没有反抗之力。

  “北府军又如何?彭城刘氏又如何?既入我境,当剿灭之,否则无颜见陛下!”

  贺兰悦是拓跋珪生母贺兰氏的从兄弟,当年代国被苻坚攻灭,贺兰氏收留了拓跋珪母子,将拓跋珪养大成人,贺兰部也是魏国的核心部族之一。

  晋军入境,他义不容辞。

  当即点齐七千骑兵,出城迎战。

  还传令周围的来氏、尉迟氏、贺拔氏前来助战。

  这些姓氏都是鲜卑豪族,有守土之责,各自派出千余部众,凑出一支万人大军。

  前去南面迎战晋军。

  谁料大军刚刚聚集,晋军竟然主动杀上门来。

  两军对垒,北面是骑兵,南面是步卒。

  晋军气喘吁吁,阵列松散,贺兰悦扫了一眼就忍不住大笑:“天下间哪有步军主动迎战骑兵之事?我军以逸待劳,晋贼远来疲惫,必败无疑!”

  周围胡人纷纷大笑。

  然而刚笑到一半,让他们目瞪口呆的事情发生了,这支晋军竟然直接列阵杀过来了。

  步卒遇到骑兵,往往只能结阵自守,防守反击。

  但这支人马却反其道而行之,一见面就仿佛疯魔一般杀了上来。

  为首一将,虎背熊腰,提着一支大斧,身上的盔甲都被鲜血染成了暗红色。

  身后跟着的数百甲士,也都壮如熊罴。

  人人嘴中歇斯底里的呼喊着“杀胡”两字,连眼睛都是血红色的,一股滔天杀意扑面而来。

  这种场面,久经战阵的贺兰悦忽感心惊肉跳,胯下战马哀鸣不已,竟然在缓缓后退。

  周围的将领、士卒无不面露惧色。

  “废物,都是废物,贺兰部的勇士们,随我杀贼!”这个时候,贺兰悦知道只能自己上了。

  贺兰部的骑兵缓缓而动,速度还没跑起来,迎面就是一阵箭雨袭来。

  毕竟是临时招募起来的牧民,别说铁甲,就连皮甲都没几件,人手一张弓,一把刀或者矟,就是“骑兵”了……

  两波箭雨后,当场倒下四五百众。

  晋军的弩箭又快又准,装备了不少连弩,隔着一百多步,箭入飞蝗,窜入骑兵之中。

  无论射中人或者战马,都会立即失去战斗力。

  周围部族无不惊骇,本来就被晋军先声夺人吓的失去了胆气,又被弩箭压得喘不过气来,更加手足无措。

  贺兰悦虽然大声疾呼,试图指挥各部包抄。

  但这个时候根本没人听他的。

  晋军已经杀到面前,几百条大斧迎面劈下,血光飞溅。

  吁——

  战马的惨叫声响彻整个战场。

  这几百晋军甲士仿佛不知疼痛不知疲倦不畏死亡的铁兽,疯狂向前劈砍,大斧之下,人马俱碎。

  “驱除胡虏,复我河山!”

  一声大吼,那员虎背熊腰的晋将直奔贺兰悦而来。

  奔跑间铁甲轰鸣。

  “给我射杀此獠!”贺兰悦勒住战马,不敢往前冲了。

  身旁亲卫弯弓搭箭,百余支箭同时射向这员晋将,但箭矢不是被铁甲弹开,就是嵌在甲片上。

  “乃翁刘遵在此,贼酋受死,哈哈哈——”

  身上插着十几支箭,仿佛刺猬一般,却状若疯虎。

  贺兰悦脸皮不断的抖动,一半是被此人声势吓住,一半是怒气翻涌,举起手中的长刀指向晋将,大吼一声,“杀!”

  喊声虽大,但他却没有冲上去,而是让部众去拼命……

  “哈哈哈——”

  一道道血光冲天而起,晋军癫狂的笑声响彻战场,与战马哀鸣胡人惨叫混杂在一起……

  邺城之南,晋军大营。

  一轮轮的劫掠下去,送回大营的俘虏、粮草、牲畜越来越多。

  都快挤满了大营,刘道规不得不调曹霁的商船上来,一船船的运回濮阳。

  士卒们连续劫掠,不仅不觉得累,还兴趣盎然,越来越精神。

  刘遵的斩获越来越大,所部八千人,竟然弄出了一支一千人的骑兵,从巨鹿郡杀到中山去了,他跟沈庆之的沉着冷静完全相反,遇到任何人都是一股脑的冲上去,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新乐一战,正面击退了魏国卫将军贺兰悦所部的一万步骑。

  阵斩两千余众,俘虏一千两百余。

  不过刘遵自身伤亡也非常大,九百多将士长眠在中山境内。

  这厮还堵在中山城下,准备攻城。

  刘道规赶紧下令让他回来,这么打下去,损失太大了。

  魏国治下人口将近千万,胡虏至少七八百万,就是十个换一个,刘道规也换不起。

  反而是东路的沈庆之,一场大战都没有打,不声不响的带回四千多户晋民,弄到了一万七千石粮食,三千头猪羊。

  西路王仲德也是一员悍将,在当地晋人豪强的协助下,连续攻破了汲县、共县、林虑、获嘉、修武,目前正在攻打河内重镇野王县。

首节 上一节 226/35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