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府江山 第242节

  身后,吴甫之率朱秀之、刘统、冯稚三部人马缓缓而行。

  气氛低沉压抑,仿佛不是行军,而是在押解一支死囚奔赴法场。

  “加快行军!”刘裕忽然下令。

  “将军有令,加快行军!”沐谦大喊一声。

  士卒们脚步加快,向前急行。

  蒜山一战,十日之内,刘裕率一千余众从海盐奔赴京口,赶在妖贼攻打京口之前,先一步抵达蒜山。

  随后又从蒜山追杀孙恩到吴郡、会稽。

  来回辗转千余里,士卒们的腿力早就练出来了。

  而且现在身上没有盔甲,走起来更快。

  反而是吴甫之所部,身上披挂太多,西府诸军常年乘船,行军能力远远不及刘裕所部。

  仅仅半个时辰就被落在后面。

  但落的又不是太多,每次就要跟不上时,前面的北府军又放慢了速度,给他们希望,快要追上时,北府军又加快速度,将他们甩开。

  一路上就这么走走停停,半日功夫,西府军就气喘吁吁,精疲力尽。

  掉队的将近两成,阵型也散了,士卒们怨声载道。

第319章 起

  “追!一定要追上他们,不能让他们跑了!”吴甫之虽然骑着战马,但他穿着四十斤重的明光甲,提着一杆七八斤长槊,胯下战马也有些受不了。

  桓修给他的命除掉刘裕,如果失败,他的前程也就没了。

  不过士卒们却意兴阑珊,“我等只有两条腿,将军却有四条!”

  吴甫之回头一看,却是几个北府老卒,顿时火气就上来了,“刘裕能跑,为何尔等不能,再敢惫懒,军法论处!”

  直到这个时候,他才反应过来,刘裕为何编制芒鞋,原来早有准备……

  几个士卒们百般不愿,骂骂咧咧,只得起身继续追赶,却不知不觉落在后面。

  西府军状况好一些,在将领们的督促下,一路小跑,但越来越多的人掉队,或者直接倒在地上。

  有的是装的,有的则是真体力不济。

  参军朱秀之气喘吁吁道:“刘裕处心积虑,当心有诈,不如集合军中游骑、斥候跟着,我们在后休整几个时辰,再追不迟。”

  前锋督冯稚道:“刘裕只有一千乌合之众,难道还怕他跑了?眼下当立即重整军阵,不然大军就要散了。”

  刘裕的一千人马还没被他们放在眼中。

  反而是急行军,士卒掉队之后,士卒找不到旧部,编制就乱了。

  这支人马本来就编制混乱,掺杂了北府军和西府军。

  两边还互相看不上。

  吴甫之被二人提醒,幡然醒悟,“令士卒原地休整,斥候跟上即可!”

  军令刚下,前方烟尘已起。

  几个斥候慌张奔来,“报——左将军所部,翻身杀回来了!”

  声音尖锐高亢,周围士卒全都愣住。

  “刘裕这是疯了吗?”冯稚满脸不可思议。

  朱秀之道:“他回来作甚?”

  “戒备!”吴甫之全身毛骨悚然,别人不知刘裕是什么人,他岂会不知?

  一千乌合之众,主动进攻一万精锐,有这等胆量的,也就十二年前的刘牢之和如今刘裕。

  但士卒们仍旧愣在原地无所适从。

  直到吴甫之连喊数声,方才动起来。

  士卒长途行军,精疲力尽,让军中越发混乱了。

  前方烟尘越来越近,最前一人,手持一把长刀,势如奔马,“刘裕在此,奉晋天子诏令,讨贼!”

  周围一片死寂。

  士卒愣在原地手足无措,竟无一人阻拦。

  “还愣着作甚?御敌!”吴甫之提着长槊怒吼。

  士卒们这才反应过来,却为时已晚,刘裕已经冲到面前,吴甫之亦挺起长槊刺去,刀光一闪,战马高亢嘶鸣,惊起一蓬血雾。

  吴甫之和战马一同倒下。

  刘裕哈哈大笑,踏前一步,砍下吴甫之首级高高举起,“诸军何不随我一同讨贼,匡扶社稷!”

  西府军一哄而散,北府军也逃走不少。

  但仍有两千余众留下,高声响应:“讨贼!”

  这时西面烟尘滚滚,一杆“桓”字大旗快速行来,旗下甲士连成一片,列阵而进。

  之前逃散的人马也重新聚集在旗下。

  桓修虽是纨绔子弟,但麾下的西府军将不是,他们也是久经战阵的精锐。

  发觉前方有变,便立即杀了过来。

  刘裕不惊反喜,大笑道:“若桓修固守宛城,我等还需费一些功夫,如今他自来送死,某这就成全了他!”

  孟龙符、蒯恩、沈田子、沈林子、丁旿一干猛将提刀在前。

  士卒们非但没有惧色,反而跃跃欲试。

  这一千人中,六成是刘裕讨伐妖贼的旧部,早就习惯了以寡击众。

  别说桓修的一万多人马,就是十万大军,只要刘裕一声令下,便会奋不顾身的往前冲。

  “建功立业,自今日始!”刘裕抓住一匹战马,翻身而上,扬起长刀,“儿郎们,随我大杀四方!”

  言罢,一马当先,朝着千军万马杀去。

  “杀!”士卒们如同癫狂了一般,跟着一同冲杀。

  风渐大,云中隐隐有雷声……

  这时候的建康,正春雷阵阵,江左已经进入了梅雨季节。

  大雨终日淅淅沥沥,下个不停。

  天空中乌云低垂,似要将建康城吞没一般。

  这种天气耽误了桓玄游猎,也让他心情极差,且这几日总是心绪不宁,两眼皮一直跳个不停,总感觉有什么大事要发生。

  连美酒和美人都没了兴趣。

  当了皇帝之后,并没有如桓玄想象当中的那么风光。

  以前有司马家在前面顶着,国政之失怪不到他头上,如今登基称帝,反而处处受制。

  连那几家高门都因分的肉太少,而不怎么听话了。

  这段时日更是隐隐传出风声,他们与北府将领刘毅、孟昶越走越近。

  “近日可有大事?”桓玄吞下两颗五石散,用葡萄酒压一压,全身方才涌起一股热气。

  卞范之道:“倒也无甚大事,妖贼卢循击败始兴相阮腆之,已全据广州。”

  妖贼攻入广州后,裹挟数万青壮,扫平朝廷各路人马,已然做大。

  而要平定妖贼,就要劳师远征,还不一定能打赢。

  妖贼当年横扫三吴,击败多支北府军,实力不俗。

  楚军若是败了,对桓玄的威信将是一次不小的打击。

  “如今已是新朝,派人过去安抚他们,朕可以封其为广州刺史!”桓玄揉了揉额头,终于问出他最忧虑的事,“宛城那边如何?”

  “轰隆”一声,一道春雷怒吼。

  震的殿堂都在晃动。

  卞范之道:“当无大碍,刘裕并非三头六臂,且只有一千人马,吴甫之、朱秀之、刘统等皆为西府老将。”

  桓玄踱了几步,雷声持续轰鸣,心绪越发不宁,“京口广陵如何?”

  卞范之道:“刘太守正在京中叙职,陛下何不召入宫中。”

  刘太守乃刘毅之兄刘迈,北府出身,刘裕被打压后,刘毅与其三弟刘藩在北府军中逐渐崛起。

  身边笼络了不少人。

  刘迈自殷仲堪覆灭时便归顺桓玄,一直深得重用。

  “速召他入宫议事。”

  过不多时,刘迈被宿卫召来,全身被大雨淋湿,畏畏缩缩的。

  “卿与刘裕亲近,北府人情若何?”桓玄不疑有他,端起一杯葡萄酒缓缓饮下。

  一道惊雷如电,“轰”的一声,震耳欲聋。

  刘迈双膝一软,竟然直接跪在地上,“陛下……北府军跟着刘裕欲起兵造反!”

  “哐当”,桓玄手中的金杯掉在地上。

  此次起兵,刘毅、刘藩、孟昶、诸葛长民都参与其中,还是重要的一股力量。

  事前约定,刘裕在宛城起兵,诸葛长民、刘藩在历阳起兵,刘毅、孟昶在广陵起兵,何无忌、刘怀肃在京口动手,以保护北府家眷。

  刘迈、辛扈兴、周安穆在建康动手,直接刺杀桓玄。

  但刘迈被桓玄这么一问,以为事情泄露,被吓破了胆,全部都抖了出来。

  “一群贱奴、贱奴!传令,立即缉拿辛扈兴、周安穆,当街斩首示众,传令苻宏,立即驰援历阳,皇甫敷率军攻京口广陵,捉拿刘毅、孟昶、何无忌、刘怀肃,朕要将他们碎尸万段!”

  桓玄脸上肥肉剧烈抖动。

  卞范之提醒道:“首恶乃是刘裕,此人若是诛灭,其他人马不足为虑!”

  “宛城有两万人马,当不至于……”

  桓玄擦了擦额头上冷汗,睁大眼睛望着卞范之。

  “报——诸葛长民在厉阳起兵作乱,被西中郎将刁逵抓获,正在解送建康途中!”

  黄门在殿外禀报。

  桓玄悬着的心松了一半。

  但很快就有噩耗传来,“报——孟昶联合刘毅诱杀桓使君,广陵为贼所得!”

  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又有一道噩耗传来:“何无忌、刘怀肃联合檀凭之、檀祗,檀韶叔侄,于京口起兵,已占领全城!”

  桓玄一屁股坐在软榻上,两眼无神。

首节 上一节 242/35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