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府江山 第336节

  大人虎变,其文柄也。

  以前见刘道规还没这么大的威势,刘裕死后,卧龙已经站了起来,渐有飞天凌云之势。

  “无诏,擅自进兵京畿之地,你二人意欲何为?”刘义武驱马上前一步。

  两人支支吾吾,寻了一个理由,“闻……大将军行迁都之事,我兄弟二人特来戍卫……”

  “哼!”刘义武提着长槊,驱马围着兄弟二人盘旋。

  而周围的北府军和檀氏部曲,全都一动不动。

  “军情紧急,两位戍卫建康,理所当然,然则以后还是要向大将军府知会一声,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刘道规没有斥责,也没有兴师问罪,轻轻放下。

  二人全都愣住,“大、大将军……”

  刘道规轻描淡写道:“乡里乡亲的,都是一家人,如今朝廷已经迁都长安,两位意下如何?”

  檀韶沉默稍许,“大将军去哪里,我檀氏就追随到哪里!”

  檀祗却“锵”的一声,拔出腰间长刀,往手上一转,血水飞溅,小拇指不翼而飞,“从今往后,我檀氏愿为大将军赴汤蹈火,万死不辞,若违此誓,三族尽灭!”

  武人的毒誓比士族的誓言要可靠一些。

  当然,刘道规也不在乎他们的誓言,之所以不拿下他们,也只是不想北府内部分裂。

  除了檀氏兄弟,还有广州的孙处和交州的杜慧度,都在观望。

  檀氏北府武宗之一,刘道规麾下还有檀凭之和檀道济,檀氏除了刘家联姻,还与赵氏、徐氏姻亲,与其他几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一刀下去,免不了一场大清洗。

  两人进军姑孰,为刘义符出头,对刘裕也算忠心耿耿。

  上阵杀敌,讲究除恶务尽,但权谋却不是如此,当年汉光武皇帝刘秀,也是被兄长刘演抚养长大,指洛水而誓,赦免了杀兄仇人朱鲔。

  只要檀氏兄弟不是公然造反,刘道规都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哎呀,何必如此,何必如此?”刘道规赶紧上前,替檀祗包裹伤指。

  檀韶忽然半跪于地,拱手道:“大将军不计前嫌,我兄弟二人羞愧难当,今天下不从者,唯刘毅刘藩兄弟二人也,不劳大将军出手,我兄弟二人愿为前锋,先取历阳,再取武昌!”

  他这是在交投名状,证明自己的用处。

  刘道规扫了一眼在场的北府军将士。

  一个个雄赳赳气昂昂,无不是百里挑一的勇士,兄弟二人治军才能,可见一斑。

  檀祗也道:“大将军有所不知,若非刘毅承诺,属下绝不会妄动兵戈!如今朝廷北上,刘毅刘藩制长江之咽喉,东可下建康,西可染指荆襄,其养精蓄锐多年,不可小觑!”

  的确,刘毅刘藩不声不响发展了这么多年,也该解决了。

  不然迁都长安后,江东就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的局面。

  既然他们兄弟愿意出头,刘道规索性一并解决了,“名不正则言不顺,此事从长计议,传令,升刘毅为侍中、尚书左仆射,刘藩为散骑常侍,五兵尚书,随本大将军北上长安任职!”

  檀韶道:“大将军英明,此令一下,兄弟二人必反!”

  刘义武杀气腾腾道:“听说那刘毅和刘藩手上有四五万人马!”

  檀祗道:“都是这两年临时招募的乌合之众,虽有战力,却绝非我北府军之敌,今大将军天下归心,只须一声令下,定一轰而散。”

  北伐成功,刘道规已是众望所归,更何况手上还捏着司马德宗,大义名分在手。

  刘道规也有心借刘毅测试其他势力的反应,“别说他四五万人马,便是十五万人马,这个隐患也要除去。”

  前几天父亲高血压发作,忽然离世,身为长子,要操办家中大小事情,实在没有时间、精力和心情更新,还望见谅。

  即便过去了五天,心中仍是恍恍惚惚的,仿佛大梦一场。

  昨天晚上抽空坐在电脑前,脑子里面竟然是麻木的,一个字都写不出,心情异常低落。

  人的一大遗憾在于,子欲养而亲不在。

  人走了,再说这些都没用。

  后面还有一些琐事要处理,不过更新会恢复的。

  出事之前我写了请假的,当时走的太急,竟然没法出去,让兄弟们久等了,实在惭愧……

  不过每天看到这么多人投月票,心情也好了不少。

  这或许是写书以来最大的欣慰之处。

  老鱼在此感谢诸位。

  虽然这本书成绩不怎么样,不过不重要,沉沉浮浮本来就是常态,写出的东西有人看,我就觉得非常不错了。

第428章 叛

  武昌。

  刘毅一动不动的拿着诏令,脸上既没有愤怒,也没有惊恐,十分平静。

  其实这一天他早就有了预料,这么多年,也一直在为此暗暗准备。

  “我若从令,刘道规能放过我否?”刘毅声音低沉,仿佛一头压抑着的豹子。

  参军羊邃道:“刘道规或许会放过我等,但绝不会放过明公,岂不见琅琊王氏之事乎?直系皆被斩首,旁支流放南中,生不如死,明公归顺于他,三五年内,或可无事,三五年后,在所难免。”

  诸葛长民怒道:“大丈夫岂能郁郁久居人下?明公手握五万雄兵,刘道规麾下不过万余众,今刘裕已死,独木难支,天下士人苦刘裕刘道规久矣,明公若振臂一呼,必有人响应,归降与他,生死皆不由己,大丈夫不为也!”

  他身后虎背熊腰之人站出来,身高八尺,站如铁塔,目露凶光道:“刘裕已死,天下还有何人是我敌手!”

  此人是诸葛长民亲弟弟诸葛黎民,有万夫不当之勇,这么多年一直没有建功立业的机会。

  鲁宗之拱手道:“刘道规麾下只有万余骑,此千载难逢之机也,明公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南渡长江,攻破建康,首倡义旗,匡扶晋室,天下豪杰必起而应之,至不济,亦可雄踞江东!”

  刘道规非但精锐留在北方,连水军都集中在江陵一带,广陵水军正好“护送”皇帝和文武百官北上去了。

  建康正是空虚之时。

  拿下建康,随便立一个司马家的宗室,便可借晋室名义,与刘道规斗下去。

  这年头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司马氏一抓一大把,司马家出名的能生育。

  不过刘毅却冷漠的扫了一眼众人。

  善谋者众,善断者少。

  “义旗”举起来容易,刘毅的人头从此便与这面大旗绑在一起,其他人败了,还可以投降,至少可以保住宗室,刘毅却没有任何后路。

  而且武昌和南豫的实力他比谁的清楚。

  号称五万大军,实则精锐不到八千,其他的都是一些屯兵,与刘道规的府兵相似。

  刘道规破魏灭秦,声势天下无二,手上还捏着朝廷,与他斗需要莫大的勇气。

  “当年夏侯玄弃雍凉,而投司马懿,不到三年,便被司马师腰斩之,明公既无斗志,我等自当散去,隐逸山野之间,只怕明公插翅难逃!”

  羊邃添上了最后一把火,他身为泰山羊氏出身,对魏晋以来士族旧事了如指掌。

  刘道规的刀已经架在刘毅脖子上了。

  刘毅低着头,脸色阴沉的可怕,但旁边的刘藩已经勃然大怒,“锵”的一声,腰间长刀已经出鞘,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横在自己脖颈上,“兄长不欲起兵,弟今日自刎此间,以免他日落入刘道规手中,死无葬身之地。”

  刘毅一把握住刘藩的手,“那便痛痛快快的战一场,他刘道规是卧龙,我乃盘龙,何惧于他?速派人北上,联络谯王、琅琊王,咱们三处齐动,搅他一个天翻地覆!”

  “明公英明!”众将无不大喜。

  无论刘道规在外面打了多少胜仗,威势有多大,这些人都不在乎。

  “末将愿为前锋,攻打建康!”鲁宗之之子鲁轨拱手而出。

  羊邃道:“建康城池坚固,刘道规八千精骑戍卫姑孰,一旦我等南下,其必断我后路,属下以为绝不可过江,上策,直扑寿春,封锁江淮,谋取彭城,中策,先取新野,次取襄阳、江陵,挺进巴蜀,下策才是建康。”

  拿下彭城,就等于斩断刘道规的根基。

  但这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战力,刘毅手上的这几万兵马自从妖贼之乱开始,就没经过什么血战。

  刘毅心中实在没底气。

  而下策攻打建康,就要直面刘道规的一万骑兵,刘毅心中更没底。

  北府军打了这么多年的仗,无不是以少胜多,甚至北地风传北府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刘道规万余骑兵连克达奚斤、公孙表、拿下邺城,阵斩公孙肥,战绩之辉煌,丝毫不弱于当年的淝水之战。

  “中策!”刘毅没有半点犹豫,就选择了中策。

  拿下襄阳,挺进蜀中,至少能割据半壁江山,而后观望天下形势,以图后举。

  “哎……”鲁轨长叹一声。

  只半日,武昌城内甲兵齐动。

  却并不是东下建康,更不是北上许昌,而是向西……

  姑孰。

  “盖闻天道昭昭,逆臣必诛。夫社稷之臣,当以忠孝立身;庙堂之器,岂容豺狼窃位?今刘裕、刘道规兄弟,怀枭獍之凶心。外托周公摄政之名,内行王莽篡汉之实。逼凌帝室北迁,掳掠满堂公卿,擅杀肱骨之臣,此乃人神共愤,天地不容!

  历数其罪,擢发难数,剖其心术,豺虎不如,蛇虺难比……

  此非独晋室之贼,实乃华夏礼乐之蠹!

  皇天在上,厚土在下,今豫州刺史刘毅奉天子密诏,传檄天下,共讨国贼……”

  刘毅果然反了,还发了一篇声势浩大的讨贼檄文。

  但对刘裕和刘道规平天师道、灭桓楚、大破魏国、灭南燕、收复蜀中,攻灭姚秦的功绩半点不提。

  桓玄篡晋的时候,晋室其实已经亡了,这么多年,是刘裕和刘道规以及北府诸将生生将它的尸骨从坟墓中拉出来,顶了上去。

  “末将愿提兵攻打武昌!”檀韶、檀祗兄弟已按捺不住。

  刘道规不慌不忙道:“不急,让这道檄文流传更远一些,我倒要看看有多少人响应。”

  “报——刘毅率三万大军直扑新野!”斥候前来禀报道。

  刘道规却忍不住笑起来,“刘毅,鼠辈尔。”

  建康兵力空虚,整个江左都没多少精锐在,刘毅不敢南下,却直扑荆襄,足见其色厉内荏。

  想法虽好,但荆襄也不是那么好拿的。

  襄阳有檀凭之,江陵有王镇恶,许昌有辛恭靖,宛城有赵伦之。

  刘毅这是一脚踢在铁板上。

  不过到了下午,战报传回,新野被刘毅麾下猛将鲁轨、诸葛黎民攻破。

  “新野怎会攻破的?”刘道规无比诧异。

  新野虽不如襄阳和宛城坚固,但也是荆楚门户。

  孟干之道:“檀刺史将兵力收缩至樊城,放刘毅大军入南阳!”

  “取舆图来。”刘道规来了兴致。

  檀凭之以孝悌闻名,檀韶、檀祗、檀道济都是他培养出来的,又曾与刘裕一同并肩作战。

首节 上一节 336/35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