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府江山 第352节

  大军元武元年二月出征,四月至广州,与刘钟水军和孙处的三千北府精锐汇合,一同南下。

  见刘道规动真格的了,林邑国的求和使者也赶来长安。

  说之前都是误会,乃国中大将黎仲私自出兵,已经被拿下问罪,让刘道规不要动怒,林邑愿意永为大汉的藩国,镇守南疆,岁岁上贡……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叉出去,斩。”刘道规一把将林邑国的国书撕碎。

  林邑使者整个人都呆住了,朝堂上也寂静无声。

  殷仲文拱手道:“陛下,两国交战不斩来使……”

  “什么两国交战?林邑既无大汉册封,亦无前朝任命,何谈为国?”刘道规直接从源头上否认这个国家的存在。

  也算是给天下诸国定一个规矩,没有大汉的册封,国家便不存在。

  出动一次南征大军不容易,士卒们的情绪已经鼓动起来,不可能这个时候下诏让他们退兵。

  刀已经出鞘,不见仇人血,绝不收回。

  两个虎贲一左一右提着使者就出门,一声惨叫,人头落地。

  连同出使的五十三名林邑随从,一同被扑杀。

  刘道规这次本来就冲着灭国去的,也就用不着客气,只求效率。

  不到一个月,南方的捷报传回,刘钟大破林邑水军,斩杀一千三百余众,大汉水军长驱直入,登陆阿贲浦,林邑国主范胡达亲率两万大军迎战,被檀凭之击败。

  范胡达退回区粟城。

  第一阶段,汉军大获全胜,势如破竹,伤亡不到五百人。

  这两战打完,南疆基本大势已定了。

  以林邑国的地缘,失去制水权,就等于被人掐住了咽喉。

  区粟城原为汉朝日南郡西卷县故地,三国时期被林邑国占据后成为军事要塞,南北瞰水,三面环山,城池采用五重砖墙层阁结构,最高处达七八丈,形成立体防御体系,林邑国兵器战具悉在此城。

  是南疆数一数二的大城,林邑人号称“天南之一雄城”。

  不过此城三面环水非但不是其优势,反而成了弱点。

  大汉水军可以直接在楼船上以重弩火油击之,封锁水道,将区粟城切割成一座孤城。

  随后交州刺史杜慧度征发一万百姓南下,伐山造器,起土筑垒。

  到元武元年六月,“以飞梯云桥,悬楼攻城,钲鼓大作,虎士电怒,风烈火扬,城摧众陷”,前后只用了两个月便攻破此城。

  一举占领了殿宇多达两千一百间的王宫,搜杀林邑王族宗室男女,斩杀区粟王范胡达,削其首,腌之,六百里加急送入长安。

  汉军并未因此而平息怒火,紧闭城门,将林邑国官吏、青壮男女一批批的押上城楼,或腰斩、或分尸,杀的阁楼血雨,尸积如山,筑成京观。

  区粟城屠戮一空。

  随后汉军走海路继续南下,攻打林邑国“王京”象浦。

  范胡达之子范阳迈起倾国之众报仇,征象骑兵七百,于彭龙湾迎战汉军。

  荆襄将士和水军从未见过这种东西,一时不慎,为其所败,伤亡两千余众,辅国司马童林之、九真太守傅蔚祖战死。

  不过这场失败并未击溃汉军士气,檀凭之避其锋芒。

  采纳檀和之和柳元景的建议,效仿诸葛武侯伐南蛮,“乃制其形,与象相御”,造猛虎雄狮木像立于阵前,惊退林邑国象骑兵,乘势掩杀,大破林邑军,柳元景一箭射伤范阳迈。

  寻常国家,都城被破,国王被杀,早就崩溃了,范阳迈能在国破家亡之际,重振旗鼓,引兵复战,也是一个狠角色,受伤之后,且战且退至东桥,重新组织兵力。

  但檀和之与柳元景没有给他再次重振旗鼓的机会,以五百精骑突入敌军之战,斩下范阳迈首级。

  至此,林邑有生力量全部被击溃,汉军杀入象浦城中,无论老弱,悉斩之。

  缴获黄金万斤、白银十万斤、铜三十万斤,玳瑁、贝齿、吉贝、沉木香堆积如山,奇珍异宝,不可胜数。

  黄金、白银铸成的巨型人像百余座,大者十围,小者亦有一丈之高。

  林邑国如一把弯刀横亘在南洋之上,过往商船,悉征以重税,其国本身多黄金、白银,坊间盛传“其国有金山,石皆赤色,其中生金”,还有一种名为吉贝的布,质地极佳,“其华成时如鹅毳,抽其绪纺之以作布,洁白与籥布不殊”。

  林邑自汉末立国以来,到处攻掠,两三百年间,累积了巨量的财富。

  刘钟的一千多艘水军战船竟然要分十几次,才将这些财货拉回广州,再经由灵渠北上,送入关中。

第450章 钱

  “竟然缴获这么多?”刘道规看着送上来的各种数字惊讶无比。

  姚秦、西秦、胡夏、北凉、南凉五国府库中的钱帛加起来,都没有林邑国多。

  前后将近千万缗之巨,这还不算被士卒们私吞的。

  简直刷新了刘道规的世界观,总以为南疆是不毛之地,实则富得流油,这些年海贸在不知不觉中兴起,林邑国的地理位置就变的尤为重要起来。

  檀凭之的奏表中也提到,林邑不守,交州难保,交州不存,岭南皆失。

  除了这些钱帛,还解救了两万多岭南百姓。

  檀凭之这一战功德无量。

  大军中又涌现出两员将才,檀和之、柳元景。

  殷仲文道:“林邑不毛之地,驻兵太多,粮草转运艰难,驻兵太少,必为当地土人所趁,徒伤军力,不如退回交州。”

  “你见过哪个不毛之地有这么多的钱?”刘道规将文牒扔给他。

  一个王朝的扩张期,也就前两代,手中这么多的精兵猛将,天下无敌,错过这个时期,很难再有这么好的机会。

  “然则我军杀伤甚重,与土人结下血仇,将士们水土不服,难以深入其国内。”封恺也站在殷仲文一面,不希望大汉的国力向南方倾注。

  击败林邑容易,想要长期占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林邑国两座都城被灭,但深山老林中还有不少余孽。

  “朕要他国内作甚?”刘道规望向众人,缓缓道:“大汉水军天下无敌,林邑国地势狭长,横于南洋之上,我们只需以象浦、区粟城为基,与交广二州相连,徐徐经营沿海之地。”

  林邑有这么大的利益,不怕没人过去。

  汉人从不缺乏冒险精神,两汉也一直在开拓进取,不仅沟通西域,也在积极向南拓展,汉武帝灭南越,光武帝令马援平定“二征之乱”,于象林郡南界立铜柱:铜柱折,交趾灭。

  刘道规不仅摸着两汉过河,还要在两汉的基础上开阔进取。

  “占据此二城,便占据了大半个南洋,每年往来商贾之利,十倍于交州田产,朕有意设越国,以长沙郡公长子为国公镇守此地,开拓疆土,诸位意下如何?”

  “臣以为不妥。”刘穆之拱手道。

  刘道规一愣,以往任何决断,刘穆之都是鼎力支持,这一次竟然反对起来,“令君试言之。”

  “当年南越传承九十三年,深得土人之望,当易其国号为吴。”

  刘穆之这是担心越国坐大后,威胁中原。

  只要不是反对封国,刘道规就无所谓,一个国号而已,“就依令君所言。”

  封恺道:“汉有西域都护府,南疆极大,若算是海域不亚于中国,陛下既有囊括四海之意,何不设南疆都护府?”

  “善!”刘道规欣然采纳。

  南疆不止一个林邑国,海的对面还有大片土地,而且都是无主之地,有朝一日,象浦发展起来,便能以此地为基,涵盖整个南洋。

  能不能经营起来另当别论,先将地盘占住,为子孙后代留一份基业。

  刘道规当即封刘义欣为吴国公,于林邑国故地设吴国,拜檀凭之为南疆都护,治象浦城,改林邑之地为象州,檀凭之兼任象州刺史。

  当地解救的两万百姓,就地落户,每人分地两百亩,每月例钱一缗。

  交广二州钱粮不必运至关中,全部送至象浦,以经营当地。

  相当于交广二州暂时供养南疆都护府和吴国。

  南征将士,愿意留在当地者,官升一级,军功爵升三级,赏钱一百缗。

  忽然发了一笔横财,刘道规手头大大充裕,该用就要用。

  朝议之后,尚书台立即忙碌起来,重新勘定交州郡县,委任南疆都护府和吴国的官吏。

  吴国虽然是封国,还是在朝廷的掌控之下。

  按两晋旧制,大国可组建五千兵力的私军,次国三千,小国一千五百。

  南征大军杀伐太重,与林邑人结下血海深仇,三千私军肯定不够,刘道规索性按照大国配置,增加到五千人马。

  以檀和之为吴国相,柳元景为吴国中尉。

  在虎卫军中挑选三百精锐后,让刘义欣自己去彭城、广陵、京口招募士卒。

  “南疆并非荒域,大有可为,汝南下之后,若能为大汉开疆拓土,他日定有封王之赏!”刘道规越看这个侄儿越是欢喜。

  身长七尺,相貌堂堂,英气勃发。

  不比起刘义兴、刘义武差多少。

  刘道怜放浪形骸,为人贪鄙,家中大小事早早落在他身上,也正因为如此,将他磨砺出来。

  “叔父放心,侄儿定让吴国与江东一般,成为民殷国富之地!”刘义欣不苟言笑。

  “大善!”刘道规拍了拍他的肩膀。

  江东在汉朝时还是蛮荒之地,经过东吴、东晋两百多年的经营和扩张,逐渐兴旺起来。

  华夏最擅长的便是经营建设,而象州不仅能耕种,还有金山银海,各种奇珍异宝。

  两汉连苦寒的河湟都能经营起来,没道理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的林邑经营不起来。

  而且象州背靠交广二州,一方有变,其他二州的援军数日之间便可渡海而来。

  “儿啊,此行多多保证,你都封国公了,为父还只是一郡公……”刘道怜当着众臣的面,直接嚎啕大哭起来。

  弄得刘道规尴尬不已,他这哪是担心儿子,分明是借机宣泄不满。

  老刘家的家事,文武官吏都不愿掺和,但从他们努力压抑的嘴角,不难看出他们心中的想法。

  刘义欣正色道:“阿父先委屈些时日,但儿开拓南疆,再接阿父南下享福,儿让位与阿父。”

  刘道怜脸色一变,连连摇手,“还是算了算了,那种不毛之地,你这不是要了为父的老命么,再说天下哪有儿子让位于父的道理?”

  众臣再也忍不住,有人发出一阵笑声。

  刘道规心中暗赞,知父莫若子,刘道怜还是要刘义欣来治。

  这一番言语,将话题转到他们父子身上,避免了刘道规的尴尬。

  “去吧。”刘道规挥了挥手。

  “叔父保重,阿父保重。”刘义欣跨上战马,带着三百余骑向东而去。

  半个月后,从象州转运金银财宝的漕船抵达灞上,金灿灿的,琳琅满目,堆积如山。

  文牒上再多的钱帛都只是一个数字,并无多少概念,只有亲眼所见之后,才会动人心魄。

  港口上鸦雀无声,虎卫军、船夫、百姓,全都睁大眼睛,满脸不可思议。

  别说他们,就算是刘道规一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多钱和珍宝。

  连刘穆之都两眼放光,“国库终于可以充实起来了,这笔钱足够陛下北伐魏国,甚至攻入辽东!”

  打仗离不开钱和粮。

首节 上一节 352/35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