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传承沙皇,铸太阳王朝 第105节

  将士们听闻此言,无不对赵北辰心生敬服。

  一时间,台下高呼赵北辰之名的声音此起彼伏,响彻新兵营。

  赵北辰心中激动万分,他快步走到石敢面前,抱拳谢恩:“¨` 多谢大人赏识!必不负所望!”

  此刻的他,入伍不过次日,便已大权在握。

  而体内那股神秘的恕瑞玛之力,也因这场酣畅淋漓的战斗有所提升,实力愈发精进。

  石敢安排副将接替自己负责新兵的后续训练后,便匆匆忙忙地赶往主军营。

  他要向王贲将(的吗好)军详细禀告赵北辰之事,毕竟这般惊才绝艳之人的出现,对整个大秦军队而言影响重大。

  ……

  咸阳。

  巍峨恢弘的都城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高大的城墙蜿蜒如龙,尽显大秦威严。

  王宫之中,更是雕梁画栋,气势磅礴。

  章台宫内,一位身着黑色龙袍的男子正静静地凝视着眼前巨大的沙盘。

  此人正是掌《,控大秦的秦王嬴政乞。

  他年约三十来岁,面容冷峻,眼神深邃,透露出无尽的智慧与霸气。

  .............

第129章 剑指韩!

  章台宫内,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棂,洒在巨大的沙盘之上,映射出一片金芒。

  秦王嬴政身着一袭黑色绣金的龙袍,负手而立,身姿挺拔,宛如一座巍峨的山峰。

  他深邃的目光紧紧凝视着沙盘上的山川河流、城郭关隘。

  那眼中燃烧着的,是歼灭六国、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仿佛整个天下已然在他的掌控之中。

  此时,章邯匆匆步入殿内,手中捧着一份来自杨城大营的奏报。

  他脚步轻盈却又不失庄重,行至嬴政面前,单膝跪地,双手呈上奏报。

  “大王,王贲将军从杨城大营发来急奏。”

  嬴政微微抬手,示意他起身,随即转头对身旁的赵高说道:“传李斯、王翦、冯去疾、蒙武等前来议事。”

  赵高应了一声,躬身退下,迅速去传唤各位大臣。

  嬴政接过奏报,展开细读,看着看着,他的眉头微微挑起,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与兴味.

  原来,奏报中详述了新兵赵北辰在新兵营中的惊人之043举。

  面对老兵的挑衅,他不仅没有退缩,反而巧妙反制,率领一众新兵将老兵打得落花流水。

  更令人咋舌的是,他竟敢单挑十名百战老兵,并且以雷霆之势将他们全部打倒。

  凭借此等非凡表现,他被破格提升为代百夫长。

  嬴政轻轻敲击着桌案。

  这赵北辰究竟是何许人也?

  小小新兵竟有如此胆量与身手,着实不凡。

  若能悉心培养,日后必可为大秦立下赫赫战功。

  不多时,李斯、王翦等重臣纷纷赶到。

  他们身着朝服,神色肃穆,依次入殿行礼。

  嬴政放下奏报,目光扫过众人,开口问道:“关中大渠修建进展如何?今年可有丰收之望?”

  李斯上前一步,恭敬答道:“大王,关中大渠已近完工,灌溉之利初显,今岁风调雨顺,若无意外,定是丰年。”

  嬴政微微点头,面露满意之色,又看向冯去疾:“粮草储备是否充足?”

  冯去疾拱手回道:“大王放心,粮草已积囤如山,足可支撑大军数年征战。”

  接着,嬴政的目光落在蒙武身上:“军资兵器筹备得怎样了?”

  蒙武沉稳应道:“各类兵器皆已打造完备,战甲、弓弩等物资亦是一应俱全,随时可供大军调用。”

  最后,嬴政望向王翦:“我大秦如今可战之军有多少?”

  王翦上前抱拳:“启禀大王,函谷、杨城等大营共有精锐之士五十万,且士气高昂,皆盼能为大王冲锋陷阵。”

  嬴政听完众人的汇报,微微仰头,目光中透露出一种掌控全局的自信与霸气。

  他缓缓站起身来,声如洪钟:

  “如今,我大秦国力昌盛,万事俱备,灭诸国、统天下的时机已然来临!”

  群臣闻言,齐声高呼:“大王英明,大秦必能横扫六国!”

  嬴政微微抬手,示意众人安静。

  他踱步至沙盘前,手中拿起代表秦军的小旗。

  “孤以为,当先灭三晋。而三晋之中,韩国地狭民弱,当首当其冲。”

  说着,他猛地拔出腰间的秦王剑,剑指沙盘上韩国的方位。

  那寒光闪烁的剑尖仿佛已经穿透了韩国的疆土。

  王翦见状,上前(cafd)一步,请命道:“大王,臣愿统兵灭韩,为大秦开疆拓土!”

  嬴政微微摇头,目光深邃地说道:“王翦将军,孤并非信不过你。

  只是如今赵国尚有廉颇等名将坐镇,若我大秦倾尽全力攻韩,赵国趁机发难,我军恐腹背受敌。

  故而,孤欲派你率函谷军营二十万大军佯攻赵国,务必做足戏码,让赵国不敢轻举妄动,同时亦可防范魏国。”

  王翦略一思索,便明白了嬴政的战略意图,当即领命:“臣遵旨,定不负大王所望!”

  此时,关于灭韩的将领人选尚未确定,众人的目光纷纷投向嬴政。

  李斯上前一步,推荐道:“大王,臣以为蒙恬年轻有为,可担此重任。”

  王翦却微微皱眉,说道:“臣以为犬子王贲更为合适,他久经沙场,作战经验丰富。”

  嬴政并未立刻表态,而是拿起王贲的奏报,展示给众人。

  “诸位爱卿,看看王贲将军奏报中提及的赵北辰之事,此人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王翦接过奏报,仔细阅读后,眼中也流露出一丝趣味。

  “这新兵倒是有些胆色,竟能有如此作为。”

  章邯在一旁观察着嬴政的神色,心中暗自猜测。

  大王如此关注赵北辰,莫不是想借此机会提拔王贲,让他在灭韩之战中有更大的作为?

  嬴政似是看穿了章邯的心思,微微一笑。

  “从这赵北辰身上,孤看到了万人将的底蕴。

  他初入军营,便能一鸣惊人,日后若加以磨炼,必成大器。

  孤期待他能在军中大放异彩,为大秦的霸业添砖加瓦。”

  王翦闻言,点头附和:“大王所言极是,若我大秦能多一个万人将,那可是国之福气。”

  嬴政收起笑容,神色变得严肃起来,不再闲聊。

  他目光冷峻地扫视着群臣,下令道:

  “李斯、冯去疾,你二人即刻着手准备粮草辎重,务必做到万无一失。

  命王毅持兵符前往杨城大营,传令王贲出兵。

  今日起,我大秦统御天下之战,便从灭韩开始!”

  群臣齐声领诏:

  “遵旨!”

  ............

第130章 养兵千日!

  与此同时,在杨城大营这边,时光匆匆,半个月已然过去.

  赵北辰已然习惯了代百夫长的身份。

  此刻,他麾下的百名锐士整齐列队,个个身姿挺拔,精神抖擞。

  在阳光的照耀下,他们身上的战甲闪烁着冷冽的光芒。

  赵北辰站在队伍前方,目光威严地扫过每一个士兵,开-口说道:

  “兄弟们,今日是我们新兵营的最后-一天。

  这半个月来,我们一同经历了训练的艰辛。

  接下来,我们可能会被派往边疆戍守,也可能直接奔赴战场杀敌。

  但无论身处何地,我赵北辰都向你们承诺,我定会坚守袍泽情谊,冲锋在前,先于众人而战!”

  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在空气中回荡,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直击士兵们的内心。

  百名锐士听闻此言,眼中闪烁着激动与崇敬的光芒,他们齐声高呼:

  “我等誓死效忠大秦,跟随百夫长!

  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那激昂的呼声汇聚在一起,震得营地周围的旗帜猎猎作响。

  赵北辰看着眼前这些热血沸腾的士兵,心中涌起一股豪情。

  他深知,自己肩负着沉重的责任。

  不仅要带着他们在战场上活下去,还要为大秦闯出一片威名。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赵北辰对麾下士兵的训练愈发严格。

  每天清晨,天还未亮,他便带领士兵们进行长跑、负重训练,锻炼他们的体能。

  烈日当空时,他们在演武场上练习长枪、剑术、盾牌防御等战斗技巧,一招一式都反复打磨,力求做到精益求精。

  夜晚,当其他人都已入睡,赵北辰还会召集士兵们围坐在一起,分享自己对战斗的理解、战术的运用,提升他们的作战智慧。

  士兵们虽然辛苦,但无人有怨言,因为他们看到了赵北辰的以身作则。

  他总是第一个到达训练场地,最后一个离开,在每一次的训练中,他都亲自示范,手把手地教导士兵们。

  而且,赵北辰还时常关心士兵们的生活,若有士兵受伤生病,他会亲自探望,安排治疗,送上温暖的关怀。

  随着训练的深入,赵北辰麾下这百名锐士的实力突飞猛进,在新兵营的各项考核中名列前茅。

首节 上一节 105/1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