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第323节

  在历史记载中,拔都因为窝阔台去世从维也纳城退却后,也曾经再次尝试进攻欧洲。最终还不是最终铩羽而归,放弃了欧罗巴?

  贵由能比拔都厉害?多的那些蒙古兵,恐怕不能弥补贵由和拔都本人的能力差距。

  那还是欧罗巴诸国各自为政的情况下。

  如果欧罗巴诸国联合起来,仅凭六万草原战士,四万附庸的西辽战士,赵朔不觉得贵由有什么胜算。

  再说了,贵由怎么就确定,欧罗巴诸国一定和他进行主力野战啊?想创造如此有利的战争态势,也不是那么容易。

  他说道:“贵由你有如此雄心壮志,当然很好。不过,汉人的兵书上有句话,未料胜,先料败。如果战事不利的话,我送你一句话: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贵由站起来,向赵朔微微躬身,道:“多谢赵朔姑父教诲!”

  话虽如此,他双目中的不以为然之色一闪而过。

  赵朔虽然注意到了贵由的异状,但也不再多说。

  当初,赵朔劝过博尔忽,不要轻视秃马惕人。博尔忽还不是不以为然,中了秃马惕人的伏击?

  贵由如果自己作死,赵朔也不会指望三言两语就能劝动他。只是尽人事,安天命罢了。

  再说了,贵由反正也其寿不永,就算战死在欧罗巴,又有什么分别?

  草原战士们都是骑兵,即便战败,也应该能跑出来大部分吧?

  就这样,计议已定,赵朔等人离开了大汗金帐,回了自己的帐篷。

  “大哥,您喝奶茶!”

  “究竟怎么样了?”

  “铁木格还活着没有?”

  ……

  蒙哥刚回自己的帐篷,他的兄弟们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拨绰、末哥就围了过来,询问这场会议的结果。

  蒙哥将末哥递过来的一杯奶茶一饮而尽,才开口道:“铁木格已经处死了,贵由决定御驾亲征……”

  他简单将会议的结果,介绍了一遍。

  忽必烈最关注的地方还是赵朔,道:“所以,赵朔姑父,其实不看好贵由这次亲征?”

  蒙哥点头道:“听他话里话外的意思,应该是这样。不过,我估计,贵由被汗位迷了眼,是不会听的。他本来就权威不足,再在欧罗巴打了败仗,窝阔台一系以后还怎么霸占汗位?恐怕他会一直心存侥幸,直到战局完全不可收拾。”

  “如果赵朔姑父所料不错,那就太好了!”

  阿里不哥听蒙哥前面的讲述之时,一直觉得,这次贵由西征不让拖雷一系的人领军,拖雷一系是吃了大亏。

  不过,听说赵朔不看好这次西征,马上就又高兴起来。

  世所公认,赵朔是蒙古最能打的。

  赵朔不看好贵由这次西征,他还真有很大的失败的可能!

  蒙哥沉稳道:“赵朔姑父又不是神仙,不可能将天下事都料定了。总而言之,不管贵由这次西征欧罗巴,是成功还是失败,我们先把自己的事做好。”

  “首先,贵由走了之后,我们大开府库,补偿我们的西征将士。他们出征了三年多,却是收获甚微。我们要得草原人的军心,不但要像贵由一样补偿他们,而且要多给两成、”

  “没问题。”众人纷纷点头。

  幼子守灶,拖雷不但继承了成吉思汗大部分军队,还继承了铁木真大部分的私人财产。

  这些年又不像是窝阔台和贵由一样,为了收买人心大量赏赐,还真是颇有家资。

  蒙哥继续道:“其次,新补充进来的草原战士,战力越来越差。在贵由出征的这段时间里,我们要勤练士卒,加强留守草原战士的战力。”

  忽必烈补充道:“还有,我们在东北的封地,其实是原来东真国的地盘。这些东北的女真人生性彪悍,嗜血野蛮,是天下最好的兵源之一。我的意思,是仿照赵朔姑父的练兵之法,建一个能战的女真附庸军。”

  “伊拉克的封地,虽然附庸军战力不强。但是,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有着的大片平原,土壤肥沃。我们好好经营,是一个很好的财源。以伊拉克之资材,养我们的草原战士和女真附庸军,将来大有可为。”

  旭烈兀道:“对,赵朔姑父之所以强大,是因为有汉军八旗。女真兵的战力未必比汉人差!”

  “如果我们励精图治,贵由却兵败欧罗巴,这贵由以后的汗位到底该属于谁,那还用问?”

  “伊拉克是有名的富庶之地,的确该好好经营!”

  ……

  旭烈兀、阿里不哥、拨绰、末哥都表示赞同。

  蒙哥赞赏地点了点头,道:“忽必烈你考虑的长远,就这么办了。”

  大帐内的气氛一片热烈,蒙哥等人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不过,作为提出组建女真强力附庸军建议的忽必烈,脸上却没有多少笑容。

  已经太晚了!

  赵朔已经全取华夏之地,假以时日,能组建多少个八旗汉军万户?那些色目万户的战力,也相当不错啊!

  拖雷一系,就算把封国内的女真人都动员起来,也才多少人?

  不得不说,现在赵朔已经事实上的天下无敌,无论拖雷一系如何辗转腾挪励精图治,也远不是赵朔的对手。

  而赵朔,又真的愿意,在贵由去世之后让实力最强的拖雷一系上位吗?

  “如果贵由去世之后,赵朔和赵赫都突然暴毙,那就再好不过了!”

  陡然间,一个恶毒而又异想天开的想法,涌上了忽必烈的心头。

  赵朔当然不可能知道,忽必烈会有如此想法。

  即便知道了,也不会在乎。

  忽必烈虽然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元世祖,但在这个时代,就是个小卡拉米。

  希望赵朔和赵赫去死的人多了,忽必烈算老几?

  选定了大汗之后,众那颜纷纷各归封地,赵朔、察合台以及蒙哥、斡儿答,却没有离去。

  因为,他们要监督着贵由承诺的完成。

  乃马真必须死!

  贵由也雷厉风行,丝毫没有赖账的意思。众那颜散去之后的第二天,就处置了乃马真的两个宠臣奥都剌合蛮和法提玛。

  两个月后,乃马真“忧伤过度”,随窝阔台而去了,死状和大皇后孛剌合真一样。

  处理完乃马真的丧事之后,贵由将告老还乡的粘合重山请了出来为朝廷左相,又任命原来窝阔台汗国的国相牙老瓦赤为右相。并且宣布,乃马真皇后发布的一切政令,全部作废。

  如此拨乱反正,贵由在草原上的声望还真是眼瞅着上升。

  贵由趁机命人刻了专属于自己的大汗印玺,上面写着“天上之上帝,地上之贵由汗,长生天之力量,一切人类之皇帝之玺。”

  然后,将如此印玺,盖在了他的御驾亲征的诏书上。

  蒙古军六十个千户,窝阔台汗国四十个千户,共一百个千户,随贵由兵发欧罗巴!

第271章 什么野蛮入侵?那是给西方狠狠注入文明!

  就在贵由御驾亲征欧罗巴的时候,赵朔一行到达了呼伦贝尔大草原的哈尔喀贵城。

  虽然赵朔经常住在中都,但是,每年秋天都要和华筝回哈尔喀贵城住上两个月。

  华筝喜欢哈尔喀贵城外广阔的大草原。

  赵朔则是把哈尔喀贵城的核心工坊当做了重中之重。他比任何人都明白,科技究竟蕴含着何等的伟力。

  如今正是一二三六年的春天,反正来了草原一趟,赵朔决定干脆在哈尔喀贵城住上几天。

  这次赵朔一行的规模相当不小,赵朔、华筝,赵朔的五个成年的儿子,投奔赵朔的镇海,赵朔麾下的五个蒙古千户长,军法官抹赤别都温,黑骑统领合答黑把秃儿,这些人都是有资格参加忽里勒台大会的。

  再加上一千护卫的黑骑,浩浩荡荡而来。

  驻守哈尔喀贵城的草原千户阿尔塔纳也是有资格参加忽里勒台大会的,但是拖雷的前车之鉴在前,赵朔需要在草原上保持一支随时接应的力量,就没让阿尔塔纳参加。

  阿尔塔纳率领赵朔的工坊主管孙威,杂交马场主管张勇,以及哈尔喀贵城内上百名文武官员,将赵朔一行接进了哈尔喀贵城。

  二十年前,哈尔喀贵城的总人口就接近十万人了,但直到现在,也不过是八万左右。

  毕竟草原承载力有限,无论长途运输粮食还是商品,都是性价比极其不高的选择。

  不过,哈尔喀贵城人虽不多,却相当精。

  在哈尔喀贵城内,除了黑骑军以及他们的家眷之外,就是各种顶级的工匠和研究人员以及这些人的家眷了。

  大型工坊也只保留了少数几个。

  军国利器望远镜,比历史上的乌兹钢还要性能优良的钢材,以及载人热气球,只能在哈尔喀贵城的工坊内生产。

  “王上,您看!”

  赵朔在哈尔喀贵城休息了三日后,视察工坊之时,孙威拿出了一个亮晶晶的物事献宝。

  这是一枚银币。

  正面是清晰的赵朔的头像和一元的字样,背面是赵朔汗国的字样和制造时间,侧面还有着清晰的齿轮边缘。把这枚银币一吹,放在耳边能听到明显而悦耳的嗡嗡声。

  赵朔自然是知道此物的技术含量的,高兴道:“前年秋天,你们搞定了金属螺杆。没想到,这么快就把齿轮金属币搞出来了,进度真够快的啊!”

  所谓螺杆,就是在圆柱体表面切削出螺旋状凹槽,利用这种结构将将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或产生巨大机械压力的运动。

  技术原理毫不复杂,无论是西方还是华夏,都有类似的简易装置。

  关键在于材料。

  木制材料太容易磨损,甚至普通钢铁或者铜制的材料都难以达到合格螺杆所需要的硬度要求。

  多亏了赵朔有人才。

  当初,波斯商人扎尔杜什特,为了满足赵朔对乌兹钢,也就是大马士革钢技术的要求,为赵朔从天竺寻来了一个叫哈里什的能工巧匠。

  此人制作的大马士革刀,不但非常锋利,而且有很好的韧性。

  扎尔杜什特为了让哈里什全心为赵朔效力,将哈里什全家都带来了草原。

  如今哈里什已经去世,但是他的儿子维杰青出于蓝,和赵朔工坊内的工匠们一起,制出了满足制作金属螺杆的材料。

  再加上赵朔工坊内,东西方顶级工匠的努力,终于在前年,制成了第一根合格的金属螺杆。

  金属螺杆的发明,意义太重大了,此物不仅让运用动力进行精密机械加工成为了可能,而且可以“用距离换力量”,让人类能够向物体施加以前数倍甚至数十上百倍的压力。

  从提水灌溉,到机械压榨,以及纸张印刷、机械加工,都有深刻的应用。

  当然了,制造出金属螺杆来,距离制出各种应用金属螺杆的各种机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赵朔让手下的工坊里面,对金属螺杆的第一个应用,就是制出压制金属硬币的水力机械。

  没想到,不到两年,他们就完成了任务,制出了有着清晰齿轮边缘的银币!

  银币有着清晰的齿轮边缘,狡猾的商人就无法锉下金属碎屑,改变银币的含银量了。

  而且,如此巨大的技术优势,让伪造成为了不可能。

  制造这种标准银币,就是赵朔为发行纸币做准备了。

  华夏北方的百姓,当初被金国的交钞敲骨吸髓。华夏南方的百姓,被宋国的交子也压榨怕了。

  匆忙发行纸币,效果恐怕不会多么好。

  赵朔决定,先造几批数量众多的标准金银币来,投入市场,为赵朔汗国的银行建立信誉。

首节 上一节 323/3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