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朔所在的西罗斯,也就是后世的乌克兰西部,的确仅和匈牙利和波兰接壤。
但是,术赤一系占据的整个罗斯之地,还和一个欧洲国家接壤,就是立陶宛了。
立陶宛位于波兰的北方。
只要立陶宛肯借路,速不台就可以绕过波兰人重兵集结的西罗斯防线,直接从北方攻入波兰。
“该死的明道加斯!”腓特烈二世恨恨地道:“他也不想想,就是蒙古人许诺他再多的好处。到时候,蒙古人势大,他能拿得到吗?恐怕整个立陶宛,都得被蒙古人吞了!”
话虽如此,腓特烈二世却明白,明道加斯的选择不能算不理智。
其一,立陶宛信仰的是波罗的多神教,和欧罗巴诸国根本就尿不到一个壶里。非但如此,欧罗巴还多次组织十字军北征,想要将立陶宛纳入基督世界。
对于立陶宛来说,蒙古人当然不是什么好人,但是欧罗巴却是和立陶宛有着血仇!
其二,立陶宛如果不肯借路,那蒙古人灭了波兰之后,立陶宛可就被蒙古人南北夹击了,照样要玩儿完。
权衡利弊之下,明道加斯如此抉择,还真的非常正常。
莱尼勒布继续道:“速不台和立陶宛的联军万人,进入波兰之后,并不攻城,而是依靠骑兵的优势长驱直入,抵达波兰首都克拉科夫城下。”
“他们试探着连攻两日后,直接退军。克拉科夫守军以为蒙古军不过如此,派兵追击,结果中了蒙古军的埋伏,全军覆没。蒙古军趁机攻占了克拉科夫城,杀了国主和他的母亲。城内的军民百姓更是死伤无数,只有年轻的女人能够活下来。”
腓特烈二世道:“波兰国主虽然是名义上的波兰共主,但实力称不上强大。即便克拉科夫城被攻破,波兰也称不上多么危急。”
“还有呢!”
莱尼勒布道:“速不台破了克拉科夫城后,听说西西里亚公国的大公亨利二世,正率领一万五千援军,向克拉科夫赶来。干脆率领大军出城,截击亨利二世的援军。”
“当时,亨利二世的援军一万五千人,速不台和立陶宛的联军不到一万人,决战于距离里格尼茨城二十里的平原地带。结果,亨利二世却惨败于速不台之手,他本人也死于乱军之中。”
“我们波西米亚的援军两万人,本来已经进入波兰境内,距离里格尼茨城不过两日的路程。得知里格尼茨城之战的情报后,不敢继续前进,只能回守波西米亚,并且派我来求援。”
“陛下,光速不台率领八千军,就快把波兰灭国了。贵由率十万大军到了,波兰将如何抵挡?您可得速派援军啊!”
哗~~
莱尼勒布话音落地,大殿内再次一片喧哗,只是这次不是兴奋的呼喝,而是一片哀嚎。
“死了!亨利二世竟然战死了!他可是率领着波兰最强大的军队,之前和立陶宛作战中更是从来不落下风!”
“小波兰公国和西西里亚公国完了,恐怕整个波兰都守不了多久!”
“八千蒙古军都能做到如此程度,我们真能挡住蒙古的十万大军吗?”
“上帝啊!您是专门派这些东方人来,惩罚我们这些罪人的吗?”
“当初,东方来的匈人阿提拉,就差点毁灭了欧罗巴!我们这次,能不能继续上次的幸运,真不好说啊!”
“上帝啊!请指点您迷途的羔羊,我们还有胜利的希望吗?”
……
众欧罗巴贵人议论纷纷,大殿内一片愁云惨淡。
没办法,速不台的战果,实在太惊人了。
如果是贵由率领十万大军,就算灭了波兰,他们也不至于这么惊慌。
但是,现在的情况是,速不台仅仅率领八千人,再加上两千立陶宛的仆从军,就杀死了波兰国主,以及波兰第一大势力西西里亚公国的大公亨利二世。
小波兰公国和西西里亚公国,都完了。
剩下的大波兰公国和马佐维亚公国也不知还能支撑多久。
集欧罗巴之力,真能抵抗贵由的十万大军吗?
万能的上帝,您在哪呢?
渐渐地,人们的声音渐低,齐齐向着切莱斯廷四世看来,指望这个“上帝人间的代言人”说几句,给大家指明前进的方向。
然而,他们看到的是——
“……”
切莱斯廷四世嘴唇动了几下,似乎想说什么,却没有任何声音发出。
然后,陡然间——
噗通!
切莱斯廷四世仰面栽倒!
“教皇,您怎么了?”
“医生!快叫医生啊!”
……
随着声声惊呼,人们齐齐上前围拢。
紧跟着,就有一个带着抽泣的声音传来:“教皇他,蒙主恩召了!”
切莱斯廷四世,上任仅仅八十二天,就回归了上帝的怀抱!
第277章 《私掠证》,南洋血屠!
“上帝啊!您果真抛弃您虔诚的子民了吗?”
“莫非末日审判的时候到了?”
“可怜的欧罗巴!”
……
紧跟着,大殿内的贵人们又是一片哭声。
其实,在教会漫长的历史中,登基没多久就去世的教皇多了。比如六百年前的斯旺德二世,被选为教皇后没三天,就中风去世了。再比如五百年前的邦尼法爵六世,在位不过半个月的时间,也归于上帝怀抱了。这俩人的在位时间,还不如切莱斯廷四世呢。
而且,切莱斯廷四世今年都八十七岁了,这么大年纪,随时都可能会被上帝恩招。
不过,话说回来,这时机也太不凑巧了。
蒙古人来袭,欧罗巴人一年就死了俩教皇。最新这个,还是在听说战况之后,马上就死了。
很难不让欧罗巴人认为,这是极为浓重的不祥之兆。
甚至有些欧罗巴贵人,想起了罗马教关于末日审判的预言。
世界末日,不会真的来了吧?
“静一静!静一静!大家听我说!”
刚才欧罗巴贵人们一片哀嚎之际,腓特烈二世就想开口了。只是他觉得,教皇开口鼓舞士气,肯定比他开口强得多。万没想到,这切莱斯廷四世如此不济,直接受不了刺激,魂归天国了。
腓特烈二世高声道:“教皇蒙主恩召,并不能说明,上帝抛弃了我们!充其量,只是上帝在考验我们的虔诚。蒙古军的战果,也只能说明他们的强大,而不能说明他们不可战胜。”
“速不台的确是东方一个伟大的将领,无论是绕路立陶宛,还是在波兰之战中的表现,都证明了这点。但是,这样的杰出大将,蒙古能有几个?他所带的八千人,也应该是蒙古人中精锐中的精锐,总数量不可能太多。”
“所以,我们还有胜利的希望!欧罗巴,还有胜利的希望!上帝虔诚的子民们,更有胜利的希望!”
有人问道:“具体,我们该怎么办呢?”
腓特烈二世道:“除了按照原定的计划,救援波兰之外。我认为,还有四件事要做。”
“其一,必须尽快选出新一任的教皇。不能再像之前那样,旧的教皇去世,新的教皇几个月都定不下来了。我们把所有有选举教皇资格的人,关到一间空屋子里,不提供任何食物和饮水,直到他们选出新的教皇为止。”
“同意!”
“我们同意!”
……
在场的教会高层们,纷纷点头答应。
切莱斯廷四世死的太不是时候了,弄不好传扬出去,就成了教皇被蒙古人吓死了。这让教廷的面子往哪搁?还是赶紧选出新教皇,赶紧把这件事翻篇的好。
再者,当此决定欧罗巴命运的关键时刻,欧罗巴的确需要迅速选出一个教皇来,安定人心。
腓特烈二世道:“其二,我们要扩大主帅的权力,扩大各个国王的权力。对于作战不利之贵族,有临阵斩杀之权!”
欧罗巴现在,各大国王的权力是非常小的。那句“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就是这个时代的真实写照。
神圣罗马帝国,国内有大大小小七十多个独立实体。这些独立实体下面,又各自拥有自己的封臣。
腓特烈二世为了让这些贵族支持自己的儿子继任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签署了一系列的法案,把什么铸币权、铸堡权、关税等一系列属于国王的核心权力,都下放给那些贵族了。
法兰克的情况也不好,如果历史正常发展的话,法王路易九世会通过一系列对国内战争,巩固国王的地位,成为欧罗巴君主权威最重的国家。现在因为蒙古的威胁太大,法国国王无法发动加强权威的战争,地位着实不怎么样。
英格兰就更不用说了,现任的国主亨利三世,不仅对内镇不住贵族们,对外还是罗马教廷的舔狗,每年从国库里面拿出大笔的财富献给教廷。如果历史正常发展的话,再过十几年,英国就会掀起“大宪章运动”,成立议会,对国王的权力进行进一步的限制了。
其他欧罗巴国家也是类似。
腓特烈二世这番话,顿时得到了各个国王的欢迎。
那些贵人们虽然心中不大乐意,但是因为蒙古人的巨大威胁,最终也勉强同意。
腓特烈二世继续道:“其三,由新任教皇主持,各国国主参与,确定各国的出兵出粮义务。按照战争的需要,征发粮食和兵源,不惜一切代价,和蒙古人一战。”
这第三条和第二条的精神是一致的,人们也表示了赞同。
腓特烈二世道:“第四条,严查奸细。对于给蒙古人通风报信之人,必须施以严惩!当此非常之时,为了欧罗巴的安宁,宁可杀错,也绝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奸细!”
“理应如此!”
“同意!我们同意!”
“早就应该这么干了!”
“用奸细们的财富,供养大军保卫欧罗巴,实在是一举两得啊!”
……
哗~~
腓特烈二世话音刚落,现场如同开了锅一样,一片沸腾!
比之前教皇莱斯廷四世那场慷慨激昂的演讲,都要热烈的多。
很简单的道理,不用腓特烈说明白,大家就知道谁是蒙古人的奸细了,犹太人呗。
在欧罗巴,因为罗马教信仰的关系,基督徒是不能放高利贷的。
犹太人不信仰罗马教,被各国允许放高利贷,不知逼得多少欧罗巴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如此一来,犹太人的名声,还不顶风臭着八百里?
几乎有什么不好的事情,欧罗巴人都会联想到“邪恶的犹太人”。
各国君主也乐得如此,平时就对犹太人收取重税。如果遇到什么危机,就直接没收犹太人的财产,驱逐犹太人,获得国民的好感。
现在蒙古人来势汹汹,还留着犹太人干什么?
他们就是奸细!
就是他们给蒙古人通风报信,让蒙古军在波兰长驱直入的!
杀了他们,抢了他们的财产!
此举既能平复各国的民怨,又能获得海量的军费,堪称一举两得!
事实上,在历史记载中,蒙古军西征,攻破波兰之后,欧罗巴马上就兴起了犹太人被指控与蒙古人相互勾结并煽动了这次入侵的传言,对犹太人开展了大规模的报复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