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炮,少女与钢铁 第133节

  商克不禁汗颜,啼笑皆非地说:“好,我信了,这个车是靠得住的。”

  随后,技术人员才有机会开口介绍。

  “商师长,装甲车的工况和寻常拉货相去甚远,除了重新设计上层结构,我们还做了其它改进。”

  普通充气轮胎换成了蜂窝结构的半实心防弹轮胎,胎面花纹更大更深,加强抓地力。

  后两轴增加了自锁式差速锁,加强越野和脱困能力。

  车头增加了一台绞盘,可以用来自救或救援其它车辆。

  升级了更强劲的发动机,直列六缸4.8升排量汽油机,最大马力107匹,最大扭矩325牛/米。

  上层结构大变样,装甲厚度从8毫米到12毫米不等,外观呈现为大量棱角分明的斜面,从而加强抗弹能力,与德制SdKfz251半履带车有一点像。

  乘员舱两侧布置了折叠长凳,前面有个机枪手座椅,设计为14+1个位置,但实际上挤一挤容纳20个人都不成问题,三辆车即可装载一个步兵排和许多弹药。

  【配图】

  商克发现这个车的乘员舱是敞篷的,因此直言要求道:“不要敞篷,上面搞个车顶,不用很厚,三四公厘的薄钢板就行,弄个可以开关的天窗方便通风,然后给机枪手位置留个圆舱盖。”

  唐上临的秘书拿出小本子,唰唰唰的三下五除二记录下商某人的要求。

  这种无关紧要的改动,军方怎么要求就怎么来,一句废话都不必多问。

  这年头的战场上很少见空爆引信,亦不用考虑核生化防护,敞篷其实也可以。

  增加车顶有利于提高乘员舒适性,因为欧洲的冬天实在太冷了,如果在热带地区作战那么还可以打开天窗。另外,还免去了巷战时被敌方步兵丢手榴弹进去炸死一车人的小概率事件。

  至于武器,这个车就可以随心配了。

  普通的运兵车版本直接用12毫米高射机枪,追求极致的暴力也可以用15.5毫米高射机枪或库存的老旧型号20毫米高射炮。

  间瞄支援版本可以安装82毫米迫击炮;直瞄支援版本可以安装105毫米无后坐力炮;防空版本可以安装四联装12毫米或双联装15.5毫米高射机枪……

  “一开始的时候装备局就跟你们说了吧?”商克摆弄着车尾舱门,随口问:“这个车需求量会很大,往少了说,两三万辆,往多了说,翻倍,你们产能够不?”

  唐上临用一种不屑且骄傲的语气答曰:“本企业包揽一年两万辆不成问题,再多的话,其它友商也能分担。”

  “今年元旦前能造多少?”

  “只要军方测试完,我们这边马上就好,底盘生产线基本不用变动,无非是车身装配流程要变一下,六月份试生产,七月份正式投产,到年底大概能出厂五六千辆吧。”

  这个数字比商克想的要多,所以他严肃问道:“挺快的,能保质保量吗,唐董你给的承诺是要负法律责任的,如果有困难军方可以帮你们跟友商协调帮助。”

  “商师长您有所不知,本企业在售卡车有四大车型,单是‘跨越’这一车型我们目前年产一万三千多辆,生产线每天只有上午开动,转产这个装甲车无非是车身换成钢板壳子罢了,何难之有?”唐上临说得云淡风轻。

  说罢,他还反过来调侃:“鄙人听装备局的人说,现在扩军太多,高射机枪的需求倒是有瓶颈,到时候恐怕‘有车无枪’啊。”

  商克呵呵一笑,转身摆手道:“我放心了。”

  总之就是一句话——准备好撞大运了吗?

第226章 倒推

  接着,商克走到了旁边停放的坦克概念车前面。

  车体低矮。

  大倾角首上。

  扭杆悬挂六对负重轮。

  大型六角形炮塔。

  坦克炮身管修长。

  这外形…这尺寸……这简直就像是一辆冷战中期的主战坦克!

  商克一时间有些恍惚,好像幻视了一样,仿佛精神错乱。他情不自禁的伸手摸了摸,然后扒拉着爬了上去。

  “战车的概念车就是这样吗?只是空壳?”

  “确实是的。”

  合众机动车集团背后或许有高人指点,也可能单纯是决策层很有商业头脑。

  去年商某人还没回国的时候,三联防务公司的几人就四处投稿各种武器装备的设计。

  相比起投稿其它企业石沉大海,合众集团对‘主力战车’很感兴趣,乃至自费立项展开技术论证。

  合众集团高层认为这笔投资很划算,一个优秀的企业不能吝啬研发投入,而且几千万圆的研究经费也没有特别夸张,如果可以占得先机,那么合众集团就能在军事技术方面实现弯道超车,胜过北方的友商。

  商克的评价很简单——赞美合众集团!

  由于商克从回国以后就经常在各种场合鼓吹主战坦克这个概念,总司令部装备局还真就听信了,所以上个月正式批准资助合众集团的主力战车项目。

  为了树立信心,合众集团就先半手工的制造了一个主战坦克的壳子出来,称之为概念车。

  不得不说,看上去非常唬人。

  根据唐上临和其余工程师介绍,面前子部件之中最困难的是液力变矩器和大马力(小体积)动力系统。

  “六合机械动力公司不是在搞一八〇工程嘛,他们的液力变矩器研究进度比你们快,你们可以去请教一下,取取经。”商克建议道:“发动机除了全新研制的,可以再加个备份方案,投机取巧一点,找个合适的发动机装个机械增压器上去。”

  虽然后世涡轮增压器随处可见,但涡轮增压器如今在飞机上才刚开始小规模试验,还属于高大上的技术。

  机械增压器就要简单朴实许多,早在二十世纪初就诞生了,而且可以显著提升大排量发动机的动力。

  在合众集团总部参观这几样新兵器让商克的心情好了一些。

  半个月前玛丽安娜共和国战败,这样的结局给全世界都带去了挥之不去的阴霾,也让原本乐观的商克感到诧异和忧虑。

  现在整个欧洲的精华全都沦陷于伊凡罗斯,只剩下丢了半壁江山的瓦尔兰德和匈尔瑞依托着山区地形继续抵抗。

  德皇老威廉三天前在纽伦堡病逝,见证了帝国辉煌的老威廉自诩为腓特烈大帝再世,可没曾想到竟然‘晚节不保’,几乎算是死不瞑目了,哀哉!

  懦弱的波西米亚共和国文官政府已经动摇,伊凡罗斯方面的威势把许多人吓破了胆,波西米亚随时可能屈服,举国投降,恨其不争!

  商克只能宽慰自己,这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只要坚持下去终可见东方破晓之时。

  与历史同期相比,现在的情况有好有坏。

  坏就坏在伊凡罗斯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扫平西欧,再无任何忤逆之国,而历史上即使是第三帝国如日中天的时候苏联也没有放弃抵抗。

  好则好在大统制联邦和合众国都是数一数二的超级工业国,坐拥可怕的生产力和人力,意識形態也相近,而历史上只有合众国扮演民主兵工厂的角色。

  从这个角度来看,倒也没什么可怕的,欧洲局势再怎么糟糕也不至于祸及自己头上?

  正因如此,统制政府上层还是比较淡定的,保持原有战略节奏,继续紧锣密鼓的准备瓦解日不落帝国的殖民地体系。

  任你上蹿下跳,我自从容不迫。

  刚开始的时候,商克也一样不在乎,但是他莫名想到了曾经发生的魔幻经历。

  根据自身经历来看,德墨忒尔当时说的话不像是骗人的,基本属实。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所谓的‘世界陷入战火’的情况呢?甚至连细菌和毒气都用上了!

  商克最近一直苦恼于这一问题,百思不得其解,乃至怀疑德墨忒尔是不是在骗人,后世影视剧文学作品中也经常出现神祇耍阴谋的戏码。

  视察了合众集团的成果以后,他返回了姑苏。

  由于心事重重,他很敷衍的写了报告、很敷衍的吃了晚饭、很敷衍的与妻子交了融,然后独自去洗澡。

  简可秋觉得莫名其妙,不明白商某人今天为何如此古怪。

  工作不顺?权利争斗?怎么有点神经兮兮的?

  她下了床,走近浴室,正欲开口发问……

  “我屮!”

  里边传出商某人的一句粗口。

  简可秋也没多想,急忙上前推开门,就见着淋浴头下的商克正一脸恍然大悟的神色,因为太过于专注,甚至连门开了都没发觉。

  她诧异地问:“怎么回事?”

  商克这才回过神。

  两人坦诚相见,四目相对。

  目光炯炯的商克深呼吸一口气准备解释,结果因为正在淋浴,这样深呼吸直接呛了水。

  “咳咳—咳咳—咳——”商克微窘,尴尬道:“没事,小秋,我想明白了一件大事!”

  “哦。”简可秋神色平静,问道:“家事还是国事?”

  “国事!不!国是!是非的是。”商克仔细考虑了几秒,沉声道:“小秋,帮我拿下毛巾,等会我要打专线去总参(谋部),你回避一下。”

  “好。”

  刚刚洗澡的时候,商克又倒推了一下各种可能性。

  大统制联邦本土陷入战火只有一种情况,那就是遭到了几大列强的围攻,而且是几年后不是现在。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合众国百分之九十九会下场帮忙,两国海军舰队相加,绝对没有战火烧到本土的可能性。

  那么就只剩两种可能性了。

  一,合众国袖手旁观,没有帮忙。

  二,合众国已经完蛋了。

  尽管这两个推论都比较离谱,但是除此之外好像也没有其它可能性了。

  所以孤悬美洲的合众国究竟发生了什么?

  商克不由得想到了后世一款游戏的剧情——〈使命召唤:现代战争〉。

列举史实战例

  不想赘述玛丽安娜军队是怎么崩溃的了,意义不大,等同于水文,所以干脆略过了。

  列举一下历史上色当要塞之战的情况,大家就知道有多抽象了。

  「法军第55师的师长拉方丹少将下令炮兵转移阵地,可是炮兵团理解错了意思,误以为德军打过来了,就自作主张的撤退。」【离谱之一】

  「炮兵团的撤退吓到了附近的友军,两个步兵团没有一个去详细的了解具体情况,就直接跟随炮兵团撤退。」【离谱之二】

  「于是乎,第55步兵师的三个团在没有遭遇德军进攻的情况下就跑得一干二净。三个团的撤退让师长拉丹方少将误以为部下遭到了德军突袭,因此理所当然的认为师部也应该及时撤退。」【离谱之三】

  「为了方便逃跑,拉丹方少将下令实施无线电静默,防止被德军截获坐标追击,这直接导致其它部队与师部中断了联系。」【离谱之四】

  我们法兰西真是太强大了!

第227章 唯二可能性!(二合一)

  当然商克也知道〈使命召唤:现代战争〉那款游戏的剧情是经不起推敲的——俄国轻而易举的就攻入美国本土,战斗机编队突袭东海岸,成群结队的空降部队降落,甚至连舰队都杀进了纽约,纯粹是罔顾合理性为剧情服务。

  晚间的总参谋部很安静,荷枪实弹的哨兵伫立着,双岗双哨。

  接待间的几名文职昏昏欲睡,但是突然响起的电话铃声瞬间驱散了她们的困意。

  电话正是远在姑苏的商某人打来的,他指名道姓要找总参谋部的李答。

  这么晚了除了极个别挑灯夜战加班的参谋,其余人早就回家了,因此电话只能又转接到李答的家里。

首节 上一节 133/1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