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谓火上浇油,让本就忧心忡忡的伦顿方面更加惊惶。
欠款的事情说来久远,要追溯到二十多年前的欧战时期。
欧战开始后不久,协约国前前后后陆续向合众国借贷了大约103亿美元的,这是一笔巨额欠款,如果算上利息更是多达116亿美元。
战后,合众国还专门成立了世界大战外债委员会,专门负责追讨欧战外债。然而直到三二年欧洲各国理应还钱的时候,玛丽安娜共和国率先拒绝还钱。次年,联合王国也停止偿还欠款,欧洲各国下定决心拒不还钱。
自那以后,每年六月份合众国都会例行公事的向催债,而联合王国和玛丽安娜共和国也都默契的拒不还钱,这样的情况年复一年的持续到现在。
这些年来,合众国倒并未过分计较,欠款之事并未造成实质性影响,所以联合王国也没放在心上,安心的当起了老赖。
如今旧事重提,还威胁要断绝贸易,又恰巧是在这个节骨眼上,伦顿方面一下子就慌了。
所谓杀人偿命欠债还钱,此乃天经地义!
当正米字旗老爷们焦头烂额的这些日子里,圣皮特堡的狂欢都进行了好几个星期,仍不见消退。
作为抽象艺术的发源地,伊凡罗斯同时也有着无药可救的弥赛亚情节,扫平西欧的伊凡罗斯帝国仿佛在这一年成为了解放欧洲人的救世主。
那么是谁缔造了这一切呢?或者说是谁带领帝国成就了这样的辉煌呢?
维罗妮卡-亚历山德罗芙娜被捧上了神坛。
与她的功绩相比,伊凡罗斯历史上任何一位‘大帝’都显得黯然失色,甚至可以说整个欧洲历史上也没有哪位君主达成过这样的成就。
伊凡罗斯人几乎穷尽了一切赞美之词,彻底狂欢,以发自内心的诚挚热情夸耀维罗妮卡的伟大。
在圣彼得堡的许多地方,大量民众昼夜不休的庆贺,这种狂欢甚至夸张到了每天都有一二十人死于酗酒的地步。
与此同时,一支集团军规模的偏师经由罗曼尼亚迅速南下,兵临伊斯坦布尔,随时准备以暴力手段从百年宿敌手中夺回这座神圣的城市。
所有人都乐观的认为奥斯曼人必然屈服。
自从西元一四五三年君士坦丁堡沦陷之后,迄今已有五个世纪之久了,夺回这座城市曾经是无数基督徒的夙愿,如今却唾手可得。
许多人建言维罗妮卡,在夺回君士坦丁堡之后,希望她去那儿二次加冕为全欧洲的奥古斯塔。
维罗妮卡也确实在为这件事做准备。
比较奇葩的一点在于,当她的英名受到无上赞美时,一些民众反而觉得不对劲——这位沙皇有点太过于温和了,一点也不残暴,总感觉怪怪的。
很难界定维罗妮卡是否残暴,她不喜欢集体清算,也不会把犯人流放到鲜卑利亚,她消灭异己的手段独具特色,基本上就是关进监狱活活饿死。
与那些人相比,图哈契弗斯基只是被枪决,因为维罗妮卡对图哈契弗斯基更多是失望而非怨恨。
以伊凡罗斯人的观念来评判,维罗妮卡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仁善沙皇,因为历史上绝大多数沙皇没一个善茬。
有人甚至吐槽如果维罗妮卡有一两个独特癖好就好了,比如像伊凡四世那样疯狂杀戮,又或是像安娜一世那样变态,如果真是那样的话反而会让大家更安心。
对于这种言辞,维罗妮卡唯有在内心深处苦笑。
她在日记中写道:「我无法想象人们得知我是一个与魔鬼做交易的沙皇会是怎样的反应,但我知道没有人会怨恨我,除了我自己。」
伊凡罗斯人的民族性是偏执且慕强的,带有一种冷漠的悲凉,成长于蛮荒苦寒之地的伊凡罗斯人永远渴望一位严苛但强悍的领袖,对外拔刀取胜,对内挥鞭镇压。
对于伊凡罗斯人而言,沙皇的品格是最不重要的,无论沙皇多么残暴不仁或横征暴敛,只要能够开疆拓土那就是英明神武。相反,丧师辱国的沙皇最受唾弃,即使公正清廉和爱民如子,伊凡罗斯人都弃之如敝屐。
这天稍晚的时候,帝国外交大臣来了,向维罗妮卡汇报情况。
“女皇陛下,更多有关不列颠人的消息传来了,我们确信外交官亚历山大-卡多根爵士在华盛敦的谈判完全失败,显然亚美利加人不愿意与我们为敌。”
维罗妮卡讥诮道:“不列颠人似乎觉得其它国家都很愚蠢,亚美利加人唯一适合介入干涉的时候是两个月前,现在太迟了。”
“此外,亚美利加人催促不列颠人偿还欧战时期的欠款,威胁中断双方部分贸易。”
“嗯?忽然催促偿还欠款?也许不列颠人已经动摇了?我认为现在是我们松口的好时机。”
“我也这么认为。”外交大臣点头道:“但是不列颠人最后同意的可能性仍然不大。”
“谁知道结果呢?”维罗妮卡轻轻的说:“在绝望的时候,勇敢的试一试,也比等待死亡要好,我希望不列颠人明白这个道理。”
翌日。
在四〇年的仲夏时节,萧瑟的阴冷寒意却萦绕在不列颠上层的心头,在这样一个大争之世,衰落的日不落帝国竟然连自保都成了问题。
伊凡罗斯大使带来了由外交密码加密的密电,表示可以在联合王国的底线问题上做出一定让步,比如中止拆毁马奇诺防线和重组玛丽安娜政府,甚至可以让军队全面撤离玛丽安娜。
为了表示诚意,伊凡罗斯军队随时可以撤离比利时与尼德兰,允许两国随时重建军队。
“……我认为你们不列颠人可以相信我们,同样的,也应该相信你们的舰队,针对美洲的进攻必须依赖充足的船只提供保障,而这一切都由你们掌控。”大使用一种既慢又沉的语气陈述事实。
第233章 随取随用一次性
“师长!新车到了!”
“哦?等会看看去。”
商克从容吃完午饭,离开了师部。
二十多辆装甲输送车组成的车队陆续驶入装步八师的驻地,很快整齐的排成一列停放好,引得众多官兵好奇打量。
等商克到时,不少人已经在此围观点评了。
副师长张安远啧啧几声,吐槽道:“装步师的名头听上去唬人,结果名不副实,拖了这么久可算要成真的了。”
装步二十三团长吴舟华有些遗憾地说:“这一批也才二十几辆,最多算是尝个鲜熟悉一下,全师按定额来看可是要四百多辆的。”
姗姗来迟的商克悠然下车,笑道:“已经投产了,这玩意底盘还是卡车,造起来很容易,你们要是表现好,两个月内就给补齐。”
吴舟华急忙立正敬礼,接着迫不及待地问道:“诶?那得要排到什么名次才行?”
“前三。”
“包括装步一师吗?师长。”
“不包括。”
得知默认不与装步一师做比较,张安远只觉得胜券在握,自信十足地说:“那这不十拿九稳嘛,不是我说,其余十来个师的表现跟咱们师没法比啊,简直自取其辱。”
商克只在心中得瑟一番,表面上还是严肃训诫道:“大可不必这样自鸣得意,小心人家发奋图强给咱们师反超了,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整训成果不理想我哪怕手眼通天也没法优先弄来好东西。”
张安远点头答曰:“师长放心好了,大家伙都卯足劲在练,不甘人后。”
“还有,老张你别看热闹了,上次事故伤亡虽然处理好了,但是我看还不够警醒,怎么还能看到有人躺在战车旁边睡午觉?”商克摆摆手,指使道:“我看应该叫摄影公司来拍个安全训练教育片,还有,这二十几辆装甲车平均分配一下给各团,先轮流开着熟悉起来。”
装步一师比较特殊,是最早成立的实验性师级装甲步兵部队,装步一师成立几个月之后其余十九个师才陆续成立,所以没有可比性。
不考虑这个元老级精锐,从零起步的装步八师就是最亮眼的新星,为期四个月的整训即将结束,综合考核成绩基本上保三争一。
六月与七月交际的这些天可谓是好事连篇。
6月23日,随着试生产结束,40式装甲输送车开始大批量生产,二十个装步师都接收了30~40辆试生产型号提前试用。
6月29日,‘一七五工程’第四批次改进型原型车完成测试,正式定型为40式中型战车,准备试生产。
6月30日,一架配备了废气涡轮增压器的特殊版本截-37双发截击机在测试飞行时起火,但是开发团队坚持认为涡轮增压器比机械增压器更具潜力。
除了这些,轻武器的发展成果也相当喜人。
俗话说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与国情和指导思想相匹配的才是好东西。
在轻武器方面,联邦国防陆军对于中间威力弹自动步枪仍然秉持怀疑态度,褒贬不一,但是对于机枪却热情至极。
轻武器是商克不太重视的方面,除了火箭筒以外,几乎所有枪械都放任军工部门放飞自我的发展。
商克发现,在他不加干涉的情况下,联邦国防陆军走上了一条‘强化轻机枪搭配重机枪’的路线。
通用机枪在军方看来有点不上不下,步兵部队认为轻机枪与重机枪相结合更恰当,各司其职,唯一的问题是使用弹匣供弹的轻机枪火力稍显不足,无法满足实战需求。
所以南方军械装备集团开发了使用弹链供弹的39式轻机枪,新型轻机枪下挂一个方形子弹盒,内有三节连接在一起的25发不可散弹链(合计75发),空枪重量为10.6公斤,导气式自动原理,开膛待机,射速可调,理论射速高达700发/分钟。
这种新型轻机枪的火力前所未有的强大,唯二的缺点是精度稍差和重量稍大,但是其良好的可靠性和充沛的火力掩盖了缺点,联邦国防陆军大量采购以取代旧型装备。
这个枪即使用后世的眼光来看也挑不出什么毛病,只要设法减轻一些重量,有望成为长久不衰的经典枪械。
最令商克哭笑不得的是步兵反坦克武器。
商克所推崇的火箭筒被无情的否决了,因为步兵部队觉得火箭筒这玩意射程太近了,精度又比较差,有效射程不足百米还要单独挤占一个编制,简直荒谬。
步兵部队认为只有无后坐力炮才值得单独挤占编制,所以直接下马了类似于‘巴祖卡’和‘坦克杀手’那样的火箭筒的研制项目,取而代之的是轻便型一次性火箭筒。
一次性火箭筒在步兵部队看来就值得装备了,不占用编制,使用起来方便灵活,视情况而定随取随用,本质上将之当作‘会自己飞的手榴弹’来运用。
国防陆军如获至宝,认为终于有了能够匹配新战术的物质基础,遂开始施行全新的步兵班组战术。
轻便型一次性火箭筒项目由北方化学集团负责,成果是试制40式单兵火箭筒,全重2.4公斤,内含一发重量为1.1公斤的火箭弹,采用空心装药战斗部,填充大约350克梯恩梯炸药,静破甲深度120毫米。
这种火箭筒目前存在致命的技术难点——射程只有四五十米。
北化集团无奈的发现,如果火箭弹的推进药装多了,那就无法在钢筒内燃尽,飞出钢筒后继续燃烧的喷焰会灼伤使用者的脸部和眼睛,所以北化集团暂时只能把推进药‘阉割’到很少一丁点,如果想多装一些推进药,那就要研制燃烧速度极快的速燃推进药,这便是正在攻关的技术问题。
当然就目前来看,这玩意倒也不是不能用,反正商克觉得上百毫米的侵彻能力一白遮百丑。
对于大统制联邦军工部门提早多年设计了如此超前的一次性火箭筒,他也只能无奈一笑。
他当初仅仅是在报告中简述了几句话,没想到竟然成真。
这下要以另一种方式复现筒子大军的传奇了。
第234章 最终密谈
因为这玩意对商克存在特殊的诱人之处,所以他实在没忍住,索要来了几支试验品,亲自打了两发图一乐。
金属射流洞穿厚重的钢板,留下显眼的灼烧痕迹和幽深的孔洞,这种感觉分外美妙。
在试射中,他也遇到了机械引信的先天弊病——命中角度过大时,机械引信容易失效而导致哑弹。
这个问题从技术角度来说有几个改良的办法,但都无法根治,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就是换用压电陶瓷引信,而这正是简可秋在研究的科研项目。
商克对妻子能否成功没有抱特别大的希望,不成也行,机械引信也能凑合用,可是一旦成了……
复合装甲出现之前,坦克的生存环境会变得非常恶劣,因为均质钢装甲时代的坦克不论多么厚重的装甲都会如白纸一样脆弱,即使是一个简单训练了几个星期的菜鸟新兵也可以用火箭筒从正面击毁昂贵的重型坦克。
当商某人醉心于准备迎接考核的时候,统制政府上层正在忙于统筹规划战时经济,这也让大统领非常伤脑筋。
大统制联邦虽有联邦之名,但更多只是字面意义上的联邦,其特点在于,内地各个省份和各个邦国是没有人事权和兵权的,但财政权却比较自主。
这与后世有微妙的相似之处。
同时,这亦是央地矛盾的根源,使得统筹规划存在先天性麻烦。
六月的最后一天,雷阵雨,大统领签署了〈关于战争时期国防力量动员及资源调配之办法(试行)〉法案。
一纸文件为战争机器又拧紧了几圈发条。
此时此刻,万里之外的圣皮特堡。
距离上次三国权力核心层会晤才过去两个星期而已,这一回,坐不住的不列颠人首先找上了门。
亚瑟-张伯伦在辞职之后并未直接退出权力层,他力荐哈利法克斯勋爵继任首相一职,并且不断干涉。
保守党自从三一年起已经掌权十年之久,然而保守党内部问题重重,人才凋零,唯有安东尼-艾登有取代亚瑟-张伯伦的能力,艾登又太过于谨慎,没有积极主动寻求解决办法的风格。同时,人们也不愿意见到工党上台,所以只能延续目前的权力角色。
哈利法克斯勋爵怀着消沉与身不由己的心情来到了圣皮特堡。
在前往凯瑟琳宫的途中,市民们举行的胜利大游行让他更加不安,等到了凯瑟琳宫,他在那儿受到了沙皇的亲自接待。
不过,因为未知原因,维罗妮卡迟到了五分钟。
“欢迎来到我的宫殿,首相先生,看来你们已经思考好了正确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