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妖 第12节

  其不知道的是,鸦片现在早已在中国泛滥成灾,乾隆十三年鸦片出口仅占英国向中国出口货物的八分之一,如今却占到了二分之一还多。

  乾隆四十五年,因吸食鸦片者的数量太多,乾隆不得不重申雍正年间禁止吸食鸦片的禁令,下旨严禁烟具输入和贩卖。

  但与乾隆晚年的许多其它禁令一样,这道禁鸦片吸食的禁令也成了一纸空文。

  不仅民间吸食鸦片成灾,军队和衙门吸食人员数量也多的可怕,赵安之前在税课司没见到抽鸦片的,那是因为税课司的大使丁正隆是个禁烟派。

  没在扬州城中看到烟馆,也是因为都隐藏在“地下”缘故。

  鸦片的危害赵安比任何人都清楚,但他知道自己现在什么也做不了,只能轻叹一声微微摇头后去找孙瑞。

  孙瑞刚好也在找他,可能是刚才赢了钱这家伙心情特别好,说等下了值请赵安和房里其他几个要好的同僚喝酒。

  结果下值后这家伙好像忘记此事,屁股一拍直接回家了。

  赵安这边下午也没被安排什么事,就是被管事张庆亭安排抄了些要发给各乡的告示。

  内容是关于今年夏税征收的。

  这告示抄的赵安有点吃力,不是认不得字,而是习惯了简体字的他突然改写繁体字,跟初次打算盘一样非常吃力。

  好在前世上学时也练过几年毛笔字,因此字写的还算可以,起码赢得了户房管事张庆亭的认可。

  这位张管事还有些可惜的说了句:“人如其字,小赵啊,你这字写的不错,怎么当初不在科举上多用用心考个秀才的,有了生员功名,衙门这碗饭你才能吃的长久啊。”

  赵安能说什么,陪着憨憨一笑。

  家穷,又没有贤妻可以献艺,只能自食其力,争取弄个函授本科,把铁饭碗捧牢了。

第18章 县尊无小事

  “上等茶叶一斤二两,费银十五两;夫人褂子一件,二十两。付少爷学费五十两,采办猪肉三十斤、羊肉二十斤,鲜果菜蔬十斤,合付银四十六两.”

  将账一一列出,已在户房干了一个多月的赵安待墨迹干后,便拿着账单去了师爷季伯昌的值房。

  户房给他安排的具体工作不是别的,就是专门给县令大人一家的开支记账,顺便帮县令大人一家当跑腿的采购员。

  一开始听说自己的工作是这个,赵安别提多高兴了,这不就等于给县令大人当勤务员么,且还是生活方面的勤务员,那不一天得跟县令大人见上七八回。

  见的多了,总有他表现的机会。

  表现优秀,县令大人一高兴给他提个副科,往后不就顺风顺水顺财神了么。

  然而干了没几天赵安才发现自己高兴的有点早,因为他这个勤务员压根见不到县令,除了每天拿着季师爷开出的单子去办事记账外,别说县令大人了,就是县令大人他媳妇的毛也见不到一根。

  无奈,只能干一天是一天。

  除了这差事,户房其它正经事也轮不到赵安做,被吩咐的都是些琐碎小事,比如到其它各房送送文件,去衙门外的摊子给书办们买点吃的,又或是抄抄写写.

  反正不管是谁都能使唤赵安这个借调的临时工,就差让赵安到茅房给他们送草纸了。

  难怪税课司那边对赵安这个“借调”人人不看好。

  反观那个带赵安两天就撒手不管的师傅孙瑞却是快活的很,这家伙顶着书办的名头啥事也不做,每天不是旷工就是跟班房的人耍钱,小日子过的别提多滋润了。

  户房的人对这个孙瑞也都客气的很,年纪大的叫“老四”,年纪小些的有喊“四哥”,也有喊“四爷”的。

  赵安叫的就是“四爷”。

  户房的管事张庆亭也不管孙瑞,好几次赵安看见这位主任级别的管事跟孙瑞在那勾肩搭背,好的都能穿一条裤子。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好,一个月观察下来,赵安基本也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孙瑞就是个油混,或者说地痞更准确些。

  没进户房前,孙瑞是在下关那片混的,因为胆大不怕事手下还有帮小兄弟,渐渐就混成了大流氓,商户们遇到什么事不好走官面的就请孙瑞这个地头蛇出来平事。

  在这个过程中,孙瑞肯定要和衙门的人打交道,尤其是负责治安的捕快。

  一来二去跟捕快熟悉后,又结识了衙门其他科室的人,不知走的谁关系给弄进户房套了个官家皮。

  用后世话讲,就是成功洗白上岸,黑白双修。

  包括户房在内的衙门中人对孙瑞客气,无非是指着遇到什么事孙瑞能出面帮他们摆平,毕竟衙门中人也是有私事的。

  尤其班房那边对孙瑞更有特殊需求,毕竟包赌卖娼的勾当没衙门罩着谁能经营得下去。

  赵安怀疑孙瑞有可能是青帮的人。

  青帮就是漕帮,始创于雍正年间,据说有百万之众,实际人数可能差不多,因为只要是吃漕运这碗饭的都得加入青帮,要不然这碗饭就没法吃。

  老话讲,凡抱团者必排外。

  青帮也不例外。

  扬州是运河最南端的出入口,在此谋生的青帮人数自是众多,孙瑞能在青帮地盘下关码头混出名气来,必然与青帮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只赵安无意和孙瑞深交,他要走的是白道,跟帮会的人产生太多瓜葛对仕途不是好事。

  除非他只想在扬州这地面永远做个小吏级别的“人物人”,那样的话肯定要和孙瑞这种地头蛇打好关系。

  印象中青帮也是出过大人物的,不过不是现在,而是一百多年后上海滩的三大亨。

  那三位中的杜老板,真就是帮会分子能够触摸的天花板了。

  孙瑞的“办公桌”就在赵安前面第二张,这会人却不在,不知在哪鬼混。

  跟管事张庆亭说了声后,赵安便去找季师爷签单。

  账他做出来了,但钱却没有给人家商户,需要季师爷把单签了然后月底时由户房统一跟商户结算。

  要问县太爷自个的生活费用为何要户房这个政府单位拨付,那真就是多问了。

  季师爷的值房在县衙承管库边上,承管库就是县里的银库,同时也分了些地方用于保管文牍史料、地方志什么的。

  地方很大,有专门壮班负责看守。

  甘泉县这任县令姓丁名厚恩,浙江宁波人。乾隆四十八年中的三甲同进士出身,因名次不高无法被分到翰林院当庶吉士,也没分到各部做主事,直接就派来扬州当县令了。

  估计也是走了什么关系,不然一个三甲同进士不可能一开始就分到甘泉县这种上等县的,多数都是分到偏远地区。

  户房的人说丁县令中进士时已经四十七岁了,因此上任时全家老小都跟着过来。两个儿子、两个儿媳外加五个孙子、三个孙女,还有过来跟伯父谋生的侄子一家,外加在老家雇的长随家丁,大大小小加一起足足四十多口人。

  人多,吃喝就多,加上还要吃好喝好穿好,一天下来开支至少都是上百两。

  也就是说县令大人一家一天的吃喝就顶得上赵安五年工资。

  这么大的开销不走县财政,难道要县太爷自个出钱么。

  上回听季师爷说县令留在老家的女儿女婿下个月也要过来,因后衙房子不够住,所以县令大人打算把后院墙推倒对县衙进行升级改造。

  工房那边已经派人同衙门相邻的百姓谈折迁的事了。

  赵安这边到了承管库找到正在值房办公的季师爷就将账单递了过去。

  “来了啊,”

  扫视了眼账单,季师爷点了点头,提笔在账目下面签了自己的名字。

  没有这个签名,这个账就没法报。

  赵安将季师爷签过字的账单收好,刚准备回去却被季师爷叫住:“门房那刚送来的西瓜,你切下吃一块再回去。”

  摆在墙角的两个西瓜赵安进门时就看到了,却是不好意思去切,忙说自己不渴。

  “叫你切就切,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望着每天都要到自己这边来一趟的赵安,季师爷笑着摇了摇头,放下手头事直接去抱了个西瓜放在桌上用刀给切了,之后递给赵安一块:“吃吧,省得说我这师爷小气。”

  “多谢先生!”

  赵安不再推辞,捧起西瓜就啃了起来。

  季师爷自个也切了块在吃,二人正吃着时门被人推开,进来的是在衙门管刑名的蒋师爷。

  蒋师爷有六十多岁,虽说年纪大精神却是好的很,一天到晚手里都捏着两颗铁球。

  衙门里除了季、蒋这二位师爷,还有管钱粮的宋师爷,负责挂号的马师爷。

  宋师爷和马师爷都是四十多岁,前者看着精明能干,后者给人的感觉则属于沉默寡言型。

  因与那三位师爷工作上没有任何交结,所以三人的为人处事究竟如何,赵安也不清楚。

  “你来的正好,喏,吃一块。”

  季师爷要给蒋师爷切一块,对方却摇了摇头道:“我这肚子受不得西瓜的凉性,别再给吃坏了。”

  “随便你吧,”

  季师爷随口问道:“县尊不是在大堂审案么,你怎么有空过来的?”

  蒋师爷一屁股坐在季师爷对面,哂道:“又不是什么大案,就两家扯谎的事,有什么好审的。”

  季师爷啃了口西瓜,好奇问道:“那县尊怎么判的?”

  “能怎么判,原告被告各罚五百两入库结案,要不服判就到府里去。”

  说话间蒋师爷右手中的两颗铁球不时转来转去,跟赵安前世盘核桃的差不多。

  “县里都给罚了五百两,到府里不罚个一千两?脑子坏了才去府里。”

  季师爷笑了笑,同蒋师爷说了些事,不过是用老家绍兴话讲的,赵安听不明白索性在那埋头吃瓜,同时也羡慕县令大人的工作真是好,管你原告被告都给本县交钱来。

  上告?

  府台大人巴不得你们来告呢。

  啧啧

  没一会,一块大西瓜就被赵安啃光,偷偷用袖子抹了嘴后便要起身回户房,季师爷见他站了起来,想到什么忙到桌上取了一张单子交给赵安,吩咐道:“二爷夫人快生了,你照这单子去买东西。”

  “二爷”说的是县令大人的次子丁有禄,其老婆怀孕好几个月了。

  “哎!”

  赵安接过单子,暗自嘀咕一声:娘的,又要出血了。

  不仅他这个借调的临时工要出血,甘泉县衙包括所有官方机构、城中的富人商户都要出血。

  因为每逢佳节、生日、晋升、添丁,下官都要备礼相赠,无一可免。

  半个月前县令大人他老婆过小生日就大收特收了一笔,赵安也被户房要求送了一百文。

  钱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反正赵安挺心疼的。

  这回丁大人添孙子,不知道一百文够不够呢。

  心疼归心疼,工作还是要做的,老老实实拿着季师爷给的单子到县衙“定点”的几家商户下了单,次日商户们就把东西给送了过来,赵安照规矩收取商户们的“发票”把账做好后又来找季师爷签单。

  季师爷因有事要见县令,便快速把单签了,走到门口忽的又停了下来,若有深意的看了眼赵安:“你到衙门这么久还没见过县尊吧?”

  赵安躬身道:“回先生话,学生尚无福得见县尊大人。”

  季师爷微微点头:“那你跟我来。”

  说完,直接往后衙方向走去。

  这是要带我见领导?

  怔了有那么两个呼吸时间,赵安这才激动不止的追上季师爷,小心翼翼跟在后面穿过承管库进了县令大人的生活区。

  生活区和办公区有门隔着,坐着两个五十来岁的老头,都是县令大人从老家带过来的人。

首节 上一节 12/8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