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妖 第29节

  县尊没好气的看了眼险些害苦他的赵安,哼了一声:“以后你就是赵有禄,不管谁问都是赵有禄,你要敢说漏嘴,本县扒了你的皮!”

  赵安小声“嗯”了下,觉得这操作蛮不错的,因为这种现象在他前世很普遍。

  别说是冒顶一个死人,就是冒顶活人的也是一大堆。

  就眼下的户籍操作制度还有科技水平,只要参与操作的人守口如瓶压根不可能露馅,除非赵家人自个发现找过来闹。

  他想到赵家人,饱读诗书为官多年,心思已经相当缜密的县尊大人岂能想不到?

  忙问宋教谕那个赵有禄家是哪里的,家里有什么人,有无什么背景之类的。

  这就是背景调查,也是必须要做的。

  万一赵有禄是个官宦士绅子弟,家里有比县尊还牛的人脉,这事能办么?

  宋教谕主管县学,对县学的学生背景肯定了如指掌,据他说那个赵有禄是乡下社学考上来的优等生,家境一般就是个普通百姓,爹娘也都在。

  听的县尊大人不由点头,这种家庭出身事情就好办多了。

  宋教谕这边想到什么,又补了句:“不过赵有禄早已成亲,与其妻去年刚生的孩子,唉,也怪可怜的,留下这孤儿寡母”

  “.”

  跪在地上的赵安忍不住抬头看向替他解决问题的宋局长:不是,多尔衮都干不了的买卖你让我干?

  认别人当爹娘就算了,反正自个也不是真的赵安,没什么心理道德负担。

  把别人老婆继承下来也行,男人嘛,都有孟德之好。

  反正空着,谁用不是用。

  最多年年给有禄烧点纸,默念一声:“道友请安息。”

  但当人后爹却是不行的,那崽子养大了有几个懂报恩的?

  别自己白辛苦一场,最后若大遗产便宜个野儿子。

  脸上当时就露出极不情愿的样子,县尊大人瞧在眼里二话不说上前就是一脚威胁道:“你不当赵有禄,本县就上报府里说你突发重病死了!”

  逼急了,县尊大人是真能干出杀人灭口这种事的。

  “学生,学生,”

  捂着胸口的赵安一脸委屈,却不得不违心点头:“学生听从县尊安排便是.只学生愿意他赵家怕是不愿意,万一知道学生冒他家儿子之名,怕会找学生来闹,到时,到时.”

  县尊大人没答理他,而是看向宋教谕,以商量语气道:“乡下人家没什么见识,又是这种家庭出身,我看就由衙门拿些钱给他们,叫他们不要乱说话,你看如何?”

  宋教谕忙道:“这件事下官亲自去办,保证滴水不漏,县尊放心便是。”

  “好,”

  县尊是相信宋教谕办事能力的,去年他刚上任那会两人就县试排名有过友好合作,相当漂亮。

  正好吏房将赵安的黄单给送了过来,县尊接过也不打开看直接将黄单递给宋教谕,什么也没说。

  宋教谕什么也不问,只是接过赵安的黄单微微点头,继而告辞离去。

  这是要回去拿赵有禄的材料替赵安正式改头换面了。

  待不明情况的吏房人员走后,赵安赶紧以膝行姿势挪到县尊大人面前,重重磕头道:“县尊真是学生的再生父母!”

  “再生父母?哼,本县可不敢当,”

  心中火气仍是未歇的县尊大人恨恨看了眼胆敢蒙骗于他的赵安,抬手就想扇两下,然巴掌在半空却停了下来,继而轻叹一声:“本县念你是个人才这才替你遮掩此事,但愿你将来出了事莫连累本县。”

  怎么搞的我跟孙猴子似的?

  赵安心中腹诽,面上却以极其诚恳的态度向县尊大人做了若干保证,同时也发了若干毒誓。

  宋教谕那边回到县学就将赵有禄的档案调了过来,又仔细看过赵安黄单后,命人取来空白学单大笔一挥就给赵安弄了份新的学单,再用教谕印章“叭叭”一盖,之后将赵有禄的童生执照塞进了黄单之中。

  至于赵安之前的童生执照则被抽出摸出火折子给点了。

  非常专业,不留一点后患。

  事情到这还不算完,还需吏房那边重新弄一份赵有禄的黄单(人事档案),这份黄单以后也将伴随赵安一生。

  哪怕他做了制台、部堂、中堂,吏部备份的也是这份名为赵有禄的人事档案。

  至于赵安这个人,事实上已经不存在。

  吏房的人次日就被县尊大人叫了过去,几句话一说管事的就拿着赵安的新档案回到吏房,尔后根据县尊大人的吩咐给赵安填写新的黄单。

  房中有管事的亲信在办事,无意瞥见管事填写的黄单内容,不由诧异道:“头,这赵安怎么成赵有禄了?咦,他不是兴化县的么,怎么变成我们甘泉县的了?”

  “多做事,少说话。”

  管事头也不抬继续填写。

  待写完这才吐了口气放下毛笔在新单子盖上吏房的专用小章,一切做完之后才对亲信道:“这件事是县尊吩咐办的,咱们这就走个过场,没必要刨根问底,有些事不知道比知道要好。”

  “可,可头,这不是做假么?”

  亲信似乎有点明白怎么回事了。

  “什么是真,什么是假?别的我不知道,这执照,这学单,这黄单哪样不是真的?又哪样不是全的?就算上面查,一样不假、一样没少,真有什么事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管事是在衙门干了三十年的老人,看着自己推荐才进的吏房的亲信,语重心长道:“咱们的饭碗是县尊赏的,要想把饭碗端牢就得听县尊的,记住,凡事只要能交差就行,其它的千万别问。”

第46章 天上掉个拖油瓶

  赵安很满意,县尊大人亲自坐镇指挥的工程果然进展如飞。

  从教育部门到户籍部门再到人事部门,造假的人事档案同学历证明就跟一路开了绿灯似的畅通无阻。

  没一个部门认真审核,也没有一个部门提出异议。

  早知道这玩意这么好办,赵安也不必冒着被发现的风险造假了。

  不过他不弄个假毕业证书也没法到税课司上班,单位都进不去又哪有表现的机会?

  福兮,祸兮,很难说。

  虽然县尊大人特批造假很大部分是为自己的官帽考虑,但也未必不是真的爱惜赵安这个人才,这份情赵安必须要领。

  “再生父母”四个字,县尊大人是绝对当得的。

  真就伯乐季师爷,父母丁知县。

  对于前程也是信心十足,因为原本最担心的事情经县尊这么一操作,变得不再是赵安的大麻烦,而是县尊的大难题。

  真出了事赵安固然要倒霉,他丁知县同样也好不到哪里去。

  老话怎么讲的?

  蛇鼠一窝,狼狈为奸了。

  真还要出纰漏,不用赵安出面,县尊就给他解决了。

  七品官的份量和能量可不是他这个无品无顶戴者能比的。

  最终结果算是欢天喜地。

  有县尊大人亲自保驾护航,赵安成为监生指日可待。

  果然,新材料刚弄好,县尊就亲自操办起为“赵有禄”捐监一事。

  捐监不是光交钱就行的,还得编织一些官面上看得过去的材料。

  比如该捐监者如何好学求知,又如何拾金不昧、见义勇为,如何乐善好施,扶老爷爷上船,送老奶奶过马路

  总之,必须是好话,甭管真的假的往上报就行。

  上面不可能来调查的。

  这方面的相关材料是县学宋教谕给写的,罗列了赵有禄多项为世人称道的事迹,看的赵安都觉自己实在过于伟光正,挺不好意思的。

  拿着宋教谕的材料回到县衙请县尊批准。

  县尊大人这里明显还有点余怒未消,是瞪着眼睛批准的赵安捐监材料,又将自己昧着良心写的举荐书塞进去后,命人封档送府学教授处。

  县里主管教育的是教谕,府里则是教授,省里则是能够坐交椅的学台大人。

  府学那边把章一盖,知府大人再出一份“保荐书”,这份假材料就能送到省里盖印,完事直接报送京师国子监。

  快的话一个月“赵有禄”的监生头衔就能下来,慢的话也最多三个月。

  在此期间,赵安仍被县尊要求主持认证司,并时不时的去府里替知府大人写一些向省里汇报的材料。

  认证司这边没什么大事,已经搜刮过两回,也该消停一阵。

  因此赵安主要工作是写材料,府里写,县里也写,一时之间倒真像是个府县专用的大秘。

  算算时间,那份十全老人的贺寿折早该到乾隆手里了,但京里一直没动静传来。

  搞的知府大人有点心慌,以为自己的马屁拍的太过。

  夏、赵二位大席师爷则安慰知府大人,说没消息就是好消息。

  眼下皇帝刚从避暑山庄回京师,接下来是为期一个月的万寿大庆,估摸总得万寿节过完才有准确消息过来。

  “如果皇上对大人这份折子不满,早就下旨斥责大人了。”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大人且把心安着,学生敢言最迟下个月定有佳音传来。”

  二位师爷的话让知府大人心中稍宽,觉得自己是过于心急,皇上八十大寿是普天同庆的事,自己的寿折上的再好,也得等皇上腾出空来嘛。

  恰府学将赵安的捐监材料递上来,正要批时却发现名字怎么不对。

  疑惑之余召来赵安询问,赵安便按县尊和宋教谕给的说辞应对。

  知府大人听后没觉不对,只“噢”了一声,继而笑道:“有禄这名字好是好,就是不雅,难登大堂啊。”

  赵安讪讪陪笑,各人各看法,府尊觉得有禄俗气,他却觉福气。

  有寿、有钱、有财、有运、有德.

  群众喜欢的才是好的。

  名字只是一个符号,不管是赵安还是赵有禄,只要是能替自己办事的人才就行。

  没话说,知府大人痛快盖章并将赵师爷写的举荐书装入已经鼓鼓的“档案袋”中。

  当天档案就由府差专程送往江宁的提学衙门。

  从知府衙门出来的赵安一路哼着“九九那个艳阳天来哟,十八岁的哥哥呀坐在河边”小曲,可谓是屁颠屁颠回的县衙。

  到了衙门才发现宋教谕也在。

  老宋是来汇报工作的,关于赵家人的事。

  在其亲自游说下,家境贫寒的赵家父母同意将已故儿子的身份证明“转让”,为此县衙出于人道主义精神给赵家三十两银子。

  这笔钱听着不多,但对一年收入只有几两的赵家而言,也是一笔不小的巨款了。

  尤其是赵家为了操办儿子丧事欠了一笔高利贷。

  拿这三十两将高利结清,还能余下十几两,老两口日子也能好过些。

  “这是赵家的签押单,”

  宋教谕将赵家父母按了手印的“契约”取出,县尊大人接过仔细看了看,满意点头。

首节 上一节 29/8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