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朱高煦,海外立国大汉 第278节

  当大汉日报正式将这个消息刊登出来,大汉的百姓,沸腾了。

第300章 大汉民意!抗汉新联盟成型?

  大汉京城。

  当汉定铁路与汉兴号蒸汽火车的消息通过大汉日报正式报导而出,闻讯的百姓,纷纷陷入激动与热议之中。

  整个京城,包括周边的定城、平州等地,所有的百姓顿时讨论了起来。

  “听说了吗,我们大汉有了铁路,还有了汉兴号蒸汽火车!

  这个火车可是全部用铁制作而成,还是在铁轨上面行驶,里面还能乘坐不少人呢。

  这个火车还不用任何人在前面,自己都能走!”

  “李老三,你这消息也太落后了,让你平日里多听听外面的消息,这些消息现在谁不知道啊?

  现在汉定铁路通车,三日后就会正式开始对外运行,所有人凭借着大汉户籍就可以乘坐,只不过需要花钱买票,但这个票钱并不贵,就五十文。

  而没有大汉户籍的人,需要一钱银才能乘坐。

  并且大汉籍的人还可以携带一定的行李,没有大汉户籍的人,一旦携带有行李,还需要另外收费。

  对了,听说后面朝廷还会安排只拉货,不拉人的蒸汽火车,方便商人经商。”

  “是啊,我们这些人,以后都可以享福咯,这搁以前啊,谁敢想这些啊。

  那时我们连吃的都没有,要不是有大王,我这一家子人恐怕都饿死了。

  现在好了,我现在儿孙满堂,吃的再也不用担心了,家里还有不少节余呢,三五天的吃一顿肉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上个月我家老三、老五还带着我出去玩了一趟,你们是不知道,那沙滩,那美景,还有各种好吃的,有不少体验呢。

  以往也不是没有去过,但都是匆匆一看,上个月去,带着我那些孙儿,好不快哉。

  如今更是有蒸汽火车了,大汉越来越好,我们的日子也越来越好了。

  等三日后我们可以坐火车了,我得带着我们一家人都去坐,哪怕没事,我就来回坐,坐一天,我乐意掏钱。

  大王为了我们做了这么多,如今有钱了,直接捐给朝廷吧,朝廷又不要,那我就坐火车,多给朝廷一些车费,这样也算是支持大王,支持朝廷了。”

  “郑老汉,你家已经做了不少贡献了吧,我可是知道你家老大在陆军,老二在海军呢,老四也考进省学了,老七要进科技大学是吧。

  我记得下河村有不少耕地都是你家当初开垦出来的,修建运河的时候,你们家男女都去了。

  你现在是舒服了,不过我告诉你,你到时候可千万别去瞎添乱。

  三日后可以乘坐蒸汽火车,人肯定不少,你又没有什么大事,坐个来回体验体验就行了,要是坐一天,这得耽搁多少人去坐。

  没有大王确实没有我们今日,我们得为朝廷着想才行。

  听说朝廷在召集列车工作人员,我让我家老八老九已经过去了,不知道他们能不能行。”

  一群年纪较大的老者坐在一起,彼此聊着,笑声与笑骂声是一点都没有停下来。

  被说的郑老汉闻言,当即开始急眼了。

  “刘老头,你少来,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也想这样干,我就喜欢坐火车,怎么,不行吗?

  你才少去瞎添乱,免得影响秩序。

  那列车的工作人员,你别想了,肯定是我家老三、老五的,你家那两娃不行。”

  “郑老汉,你少他娘的放屁,我家娃不行,你家娃就行了?”

  “哎哟,你们两个还是这个样子,怎么又吵上了,今天是个好日子,都消停些。

  到时候我们一起去,好好体验体验这个火车。

  不过那工作人员的事情,你们都别想了,我已经让我那从省学毕业的大孙过去了。

  正好让他科举之前出去历练历练,你们还能争得过我?”

  “好你个周粗汉,你以为就你家有省学毕业的孙子是吧,我们哪家没有?

  就你还想争,省省吧。”

  几个人说着说着,顿时开始吵了起来,但也没有一个人急眼,虽然是吵,但每个人脸上都满是笑容。

  茶楼的掌柜也就这样听着,脸上的笑容是一直没有落下。

  而在另一边的坐着几个中年人,同样也是在讨论着。

  “这定城,怎么什么都有他们,我们平州距离京城这么近,这个铁路就应该修建在我们平州。”

  “哈哈,你就酸吧,现在知道了,我们定城才是大汉第二城,你们平州一天在那里争个什么劲。

  可惜就是朝廷不让我们出钱,不然这条铁路的钱我们出了。”

  “就是,你们平州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大汉第二大港口就在你们那,现在京城已经朝着你们那个方向扩大,再过一二十年,你们平州说不定都是京城人了。

  你们都已经有这条件了,还跟我们定城争这个铁路做什么。”

  “你们两个才放屁,京城在向着平州发展,你们定城还不是一样的?

  我们平州有大汉第二大港口,但你们定城可是在平原,周边全是耕地,运河都从定城中间穿过去的,建的那个码头一点不比港口小,你们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要是大王允许我们筹钱,要是大王修建来平州的铁路,我们不用朝廷掏一分钱,人都不用朝廷出,我们自己出人出钱。”

  一桌子六个人,直接分成两拨吵了起来,很明显,一拨人是定城的,一拨人是平州的。

  而在旁边桌子的人听到这里的声音,也是停下了交谈,听完之后,这三五人也是忍不住了。

  “你们这有什么好争的,你们平州和定城早晚都会成为京城人,这条铁路就应该给我们延平。

  北延运河就是从我们延平下去的,而且我们延平还是抵挡外敌来袭的第一线。

  你们还好意思在这里争,当初你们建城多久?我们延平还是从一个小城发展起来的,建城的时间也比你们晚,现在都要赶上你们平州、定城了,这条铁路是不是该给我们延平?”

  这几人,一看就是延平的人。

  然而这话一出,定城、平州的人都不爽了。

  “你们延平确实挡在了第一线,但我们平州还不是一样?我们对朝廷的贡献一点不比你们延平少。”

  “就是就是,你们延平能够发展起来,朝廷给了多大的支持,你们还没有一点数?

  当初你们吃的粮食,不少都是从我们定城过去的。”

  这些人顿时吵成了一团,但也是就事论事的吵,因为谁都希望这条铁路是自己的,哪怕已经成了事实,都在幻想着能够争一争第二条铁路。

  作为自己的家乡,谁不希望自己家乡好一些。

  而且都是大汉的大城,谁都想要做那个老二。

  老大是京城,这没法争,每个人都有自知之明,但老二的位置,他们还不能争一争了?

  这些人争起来,原先的那些老人反而停了下来,不仅在看乐子,也在讨论着第二条铁路会往哪里修建的问题。

  这几个老人明显就是京城人,他们是一点争的想法都没有,反正不管怎么建,在他们看来,出发点都是在京城。

  而在另外一边,则是几个外面的商人面面相觑。

  本来他们也在商量着大汉的蒸汽火车,结果看着大汉的人自己吵起来了。

  “看来这大汉的人也不团结啊,不过这个蒸汽火车,如果给我的帝国,倒是挺不错的。”

  这人话音刚落下,其他人顿时一惊,当即想要走,然而周边的汉人却是直接停下,不仅目光看了过来,更是逐渐围了过来。

  “你说我们汉人不团结?少他娘的放屁,你们哪个小国的?还想让大汉的蒸汽火车给你们,你们算老几?”

  “呵呵,我可是太久没有看见这样敢在大汉面前大言不惭的人了,新来的?难道你觉得你的帝国可以在大汉面前称帝国?”

  “小国便是小国,夷人就是夷人,鼠目寸光!”

  这句话一出,让几个人顿时一瞪,但也没有说什么。

  因为这些人虽然都是汉人,但又是好几个族的,可不全是汉族。

  这时那一桌的老者也走了过来。

  “看你这个装扮,是维查耶纳伽尔国的吧?

  小子,你放心,我们大汉是大国,我们汉人也是最懂礼数的人,不过一句话罢了,我们是不会动手打你的。

  不过你说的这句话,我们记住了,敢觊觎蒸汽火车,待我们禀明大王,看看你口中所谓的‘帝国’能不能承受得起。”

  周边的其他汉人听后,顿时一阵冷笑。

  “维查耶纳伽尔?呵呵,来我们大汉经商,却是敢有这样的想法是吧。

  我告诉你,今后我平州的商品,你们维查耶纳伽尔想要,全部价格翻倍!”

  “对,我们定城也是一样!”

  “哼,我们延平同样如此!”

  “我们临城的商品,也是如此!”

  “古城一样!”

  随着周边人的起身,越来越多地方的人开始自报家门。

  无论哪个族的,在外面面前,都是汉人。

  维查耶纳伽尔的商人闻言,脸色铁青,但这个年轻人却是无比的恼怒。

  “我告诉你们,我是来行商的,你们这么做,是在破坏市场,我要向你们朝廷状告你们!

  而且你们能够代表一个地方吗?大汉朝廷不会允许你们胡来的!”

  “呵呵,我们确实不能代表一个地方,但只要我们将这件事说出去,你看看谁会给你们正常供货。

  至于告官府,你尽管去,正好我们都想给朝廷出点钱,我们会全部缴纳罚金的,不用你操心。

  你最好想想,你自己该怎么回去交差吧。”

  这些人没有丝毫在意,这样做确实会被朝廷处罚,但没有一个人带怕的。

  他们这些人,谁没有点家产,交了这个钱也是给自己人的,但他们就是要给维查耶纳伽尔国的人不好过。

  他们汉人各个族之间相互吵、骂,那是他们自己内部的事情,但外面的小国想要插手进来,还敢说他们不团结,更是敢觊觎他们的科技,每个人都忍不了。

  而他们对彼此不过是内部竞争罢了,谁也不会急眼,因为他们很清楚如今的一切都是来之不易的,朝廷也在大力推进各个族之间的团结,他们可都是积极响应朝廷号召的人。

  这几人看着这一幕,尤其是维查耶纳伽尔的人,眼中已经逐渐出现恐惧。

  得罪大汉,他们可吃不起这个罪。

  几人纷纷狼狈离开,没有一个人想要留下。

  而在京城各个地方,都是在讨论着汉兴号蒸汽火车与铁路的事情。

  王宫内,朱高煦与王玉本来在讨论着事情,当京城各地的情况,以及茶楼内发生的事情被陈宏带到朱高煦面前,两人都愣了一下。

  “王爷,看来百姓对汉兴号与铁路的热情极为浓郁,如今他们开始争起了第二条铁路的修建了。”

  “哈哈,百姓热情这是一件好事,说明百姓对朝廷极为关注,且这件事,也是利于民,才会让百姓这般。

  看来这第二条铁路,是该尽快提上日程了,不然百姓们都该等着急了。”

  朱高煦对这些讨论,格外的支持,其实这也是让民间也得到一定的参与感。

首节 上一节 278/37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