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苦涩的看向朱高煦,缓缓开口。
“王爷,您以后再说那些新奇的事物时,能不能提前给臣说一下,让臣有一个心理准备?”
朱高煦看着王玉那幽怨的样子,顿时忍不住乐了。
“哈哈,王玉啊,你怎么这个样子,以后我注意,行了吧。
刚才后面说的那些,你自己下去想一想,相信你也能琢磨出来的。
而且这些也不是如今就能够实行下去的,还需要其余各部一起商议。
哪怕就是货币更换,你应该也知道,也不是一时间就能做到的,都需要时间慢慢铺垫形成。
只不过该做的准备,我们要提前做好,只有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应付真正实行时所面对的困难。
你下去做好准备吧,大汉纸币优先在京城以及周边实行,这样可以节省不少人力与精力,且在京城实行,也方便我们随时得知情况。
一旦出现问题,也能在第一时间进行解决。
只要京城的推行没有问题,到时再做好准备推行天下各地。
而大汉中央银行,在稍后与各部商议之后,就会进行成立,纸币的生产,也会由中央银行负责。”
朱高煦早已经有了这个心理准备,急于求成,一步到位,在国事上,都是不可能的。
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向来是处理国事的大忌。
只有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才是牢固的根基。
王玉闻言,随即开口。
“臣记住了,此事臣这便下去准备一个章程,待与各部商议时,一起进行探讨。”
对于最开始只在京城开始实行,王玉心中也是松了一口气。
哪怕他很是相信朱高煦,但这件事实在过于重大,且后面朱高煦说得又过于邪乎,全面推行,他也没有多大的底。
而且一旦全面推行,那需要的人手实在太多,必然会成为各级官府的首要事务。
但现在他们又正好在全力做好人口的迁移与安置,这两件大事一起进行,难免会出疏漏。
无论是哪一件事出现疏漏,都会酿成大问题,这也是他不想看见的。
王玉想到的这点,又何尝不是朱高煦所想的。
如今朱高煦也是想趁着大汉在全面休养生息,并且做好人口迁移与安置的事情,就是想要趁着这个机会,将这些事情一起落实。
朱高煦很清楚,这次的人口迁移与安置一旦完成,他顶多还会给一年的时间用于发展,然后大汉就要继续开始后续阶段的目标扩张了。
大汉的扩张,他是不想停下的,而且后续的扩张,距离逐渐开始变远,他自己也想要亲自领军出去。
这些问题现在不处理好,到了后面,他可没有那么多的时间与精力来处理这些事情了。
如今正是他所有心思都在内政上的时刻,过了这个时间节点,后面大汉一旦开始全面扩张,到时一切都得紧着开疆扩土来了。
朱高煦点点头,王玉随即退了下去。
当夜,不仅王玉在熬夜深思,朱高煦也在思考该怎么规划实行。
一直到深夜,韦清婉来到朱高煦身旁。
“王爷,我知你在思考国事,此事虽不该打扰你,但王爷也得爱惜身子才是。
夜已经深了,若不是非得明天解决的事情,王爷还是早些休息。
你之前可是自己说的,想要处理好国事,得有一个好的身体,可不能胡来。”
“你不说我都忘了,这会确实晚了一些,那就睡觉吧。”
朱高煦也没有拒绝,他本来也已经写好了规划,只不过还在思考遗漏的地方罢了。
翌日,朱高煦着急各部尚书,纷纷来到王宫开始商议纸币推行的事情,同时朱瞻壑与于谦,也被朱高煦一起叫来。
整整商议了一天,也没有完全定下。
第三日,再次商议了一日,最终才缓缓定下。
“于谦,这两天的会议纪要,你负责记下,记下之后,世子你先行审阅,再交给我。”
其实朱瞻壑与于谦手中都有事务,但朱高煦也是没办法,一个是大汉世子,一个是他看好的未来栋梁,如今只能多历练了。
这件事,也算是对两人的一个历练。
“是,王爷。”
“是,父王。”
两人也没有丝毫喊累,反而一副雀雀欲试的样子。
两人虽然负责人口迁移的事情,但其实只是开始的时候比较忙,后面适应熟悉之后,其实流程都大差不差,相对已经轻松了不少。
但这次的事情,可是让两人都感到无比的新奇,且又是参与这样的国事,两人又怎么能不激动。
在这样紧张的时间里,也正式来到了大汉蒸汽火车对百姓全面开放的日子,可以载百姓往返京城与定城,一时间,京城火车站与定城火车站前,人山人海。
第304章 全民参与的一场盛事,于谦与大汉长公主
大汉,京城。
今天的京城格外的热闹,各个酒楼、茶楼,以及街道上四处都是人影,哪怕就是以往极少踏出房门的,今天也都尽皆走了出来。
准确来说不仅是今天,这两天都是格外的热闹,比起以往,人都多了许多。
“陆兄,陈兄,看那两个女子,身形当为极美,尽管带有薄纱,但眉宇间的英气,举止端庄,却是无法掩盖,可惜未能目睹貌美容貌,当真人生一大憾事。”
“黄兄,两女子一看便不是寻常人家之女,我等出身卑微,今时今日,却是枉自高攀。
待你我在省学潜心进修,考入国子监,到时若此女为嫁,再谈情事。”
“陈兄,黄兄,你们两人着相了,我等身为汉京大学学子,自当以报效国家为己任。
红颜不过枯骨,国之栋梁当为不朽。”
三人的话语,顿时引得周边的人也加入到了讨论之中。
有的人坚持大丈夫当娶妻如此,有的则是想既要又要,有的则一心为仕途,有的则是忧国忧民,各种观点不断的碰撞着。
而在街上的两个女子则是四处观望着,脸上带着欢快的笑容,眼中满是好奇。
“五妹,七妹,让你们久等了,走吧,我们去外面看看。”
“大姐,你总算是来了,我们走吧。”
三个女子相继进入马车,继续缓缓前行。
而在马车周边,还跟着护卫,纷纷带刀,腰间被衣物所遮挡之处更是佩戴了短火铳。
马车内的三人,则是朱高煦的三女,叫大姐的是朱高煦长女,韦清婉所出,五妹与七妹则是朱高煦旁室所出。
三女虽坐在马车内,但聊了一会,两个年龄较小的则是从掀开马车的车帘不断看着外面,足以看得出,这是第一次走出王宫。
而在街道两旁,三女随时都能听到外面的议论声。
“我跟你们说,之前在来福酒楼闹事的那个什么维查耶纳伽尔国的商人,被官府判了。
可惜了当时酒楼内的我们的商人也被跟着判了处罚,不过朝廷贤明,大王仁德,只是对他们处以罚金,并没有刑事处罚。”
“这事你才知道啊,昨天的大汉日报都刊登出来了。
他们虽然是为了大汉,但大汉日报不是都说清楚了吗,大王都亲自关注这件事了。
我觉得大王和朝廷做得对,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大汉律法必须得遵守。
而且大王已经很仁德了,念及初次发生,只是处罚金,若是换在大明,这些人恐怕都要被治罪咯。”
“这话说得是,大王高瞻远瞩,这事我支持朝廷,任何都需要遵循法度。
而且那几个人不是也说了吗,他们没有任何怨言,他们本来都做好了被判刑的准备了,最后直接缴纳罚金,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了。
我对他们也是真的服,昨天他们交了罚金,后面说以后再发生这样的事,他们还是不会退缩,是爷们。”
“嘿嘿,你们还在讨论这个呢,昨天我就从他们那里要了一批货。
遵守律法是必须的,这个没有一点余地,大王和朝廷做得很对。
但他们几个也真汉子,如今被处罚金,我就跟他们做生意,让他们尽快回本。”
“你小子,动作够快的,这事确实得帮帮他们,我家兄弟也是做生意的,看看有没有需要的货,到时去找他们订。”
一群人还在聊着这些事,聊了一会,又聊到了今天的盛事。
“诸位,这事待会再说,话说我们就在这里坐着?
蒸汽火车可是还有半个时辰就正式开始发车了,我们得赶快去抢票了,不然今天怕是都体验不上了。”
“叶九,你这话说得现在我们去抢票就能抢上似的。
你看看这么多人,都是为了去体验蒸汽火车的。
听说火车站那里更是围堵得水泄不通,城防司都出来维持秩序了,汉京医院更是派出了上百大夫待命,就是怕出现问题。
我们就消停一些,你看看两边这么多人没有去,就是不想给朝廷添乱子。
大不了我们多等几天就是了,他们许多人都是远道而来,让他们先体验体验,我们过后再去就是了。”
“就是就是,都是支持蒸汽火车的,都想着尽快给朝廷修建铁路回本,我们过后再坐,不急这一时。”
“唉,你们是淡定,今天可是大汉日报的记者都在,据说还带着绘画大师,到时候绘画成图,会刊登在大汉日报上,还会随机挑选一些人采访,这可是会上大汉日报的!”
“什么?你说有机会上大汉日报?”
话音落下,原本淡定的这些人,顿时淡定不起来了,丢下茶水钱就往外面跑。
而那原本着急的人反而愣了愣,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叶九,你他娘的愣着干什么,快走,要是上了大汉日报,我得叫我家老汉侍候我一天,哈哈。”
名叫叶久的人也是反应了过来,摇头一笑,顿时加入人潮队伍。
能够上大汉日报,在大汉每一个人眼中,都是一种荣誉,莫大的荣誉,因为这是一个可以让大汉天下所有人都知道自己的机会。
以往只有做出重大贡献,或者大汉日报自己选择极少部份的人才能刊登上去。
如今听到采访可以上大汉日报,没有一个人忍得住。
也是幸好大汉的街道比较宽敞,人和车走的是两条道,但即便是这样,两条道都拥堵得不行。
也是因为今天的热闹,京城所有衙役,以及城防司所有人,全部都取消了休假,所有人全部在岗,纷纷出动前来维持秩序,并且朱高煦还从王宫内抽调了一部分守卫过来帮忙。
外城火车站,远远看去,更是人山人海,除了出车站的通道,其余通道围得水泄不通。
身穿制服的衙役与城防司军士,不断来回巡查,有人则是不断指挥着往哪里走。
但尽管如此,每个人脸上都没有丝毫不满与凝重,只有翘首以盼的期待。
不仅是大汉与大明的百姓,还有其余小国的人也挤在一起,虽拥挤,却又井然有序,每个人都遵守着指挥,没有一人插队与胡乱拥挤。
诸国来的人是不敢去胡乱挤,大汉的百姓则是尽可能的维护大汉的大国风范,不能让诸国的人觉得他们没有礼数,且大汉百姓各自也非常自觉的遵守秩序,没有去挤。
他们只是想要见证大汉汉兴号列车,想要体验这个从未见过听过的蒸汽火车,有的人更是想着多坐多花钱,为朝廷回本,都在有序的排着队。
而在每个队伍旁边,还有工作人员拿着贩卖的水,凡是需要的都会以正常价格进行售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