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朱高煦,海外立国大汉 第299节

  “江书撞墙自尽,此事我会上报皇上,你们将这里打扫干净!”

  当朱棣得知江书撞死在诏狱,神情顿时变得无比狠厉。

  “刘忠,都已经准备好了吧?”

  “禀皇上,全部已经准备完成,随时可以进行!”

  “开始吧。”

  朱棣的话音落下,刘忠当即退出大殿。

第318章 来自帝王的无情与狠辣,朱瞻基与杨士奇的惊骇与恐惧

  大明京城。

  这一日的阳光格外的明媚。

  赵王府内,朱高燧坐在椅子上静静的沉思着,心中却是极为不平静。

  从昨夜开始,他就在等着朱棣派人前来,然而等到半夜没有人到来,他才睡去。

  清晨又早早醒来,满脑子都在想着朱棣会怎么做。

  朱高燧所想的,都是因为他去了一趟诏狱,让江书自尽于狱中,会不会让朱棣有什么想法。

  “老爷子,你到底是怎么想的,难道这事真的就这么过去了吗?”

  在朱高燧眼中,除了朱棣不再追究这个答案,他也想不到其他的了。

  但他又不敢确定,如今张谦咄咄逼人,逼着朱棣在作出决定,他又做了这样的事情,他既怕江书活着最后供出他来,又怕因为这件事牵扯到他。

  有的事,心中知道归知道,但只要没有摆在明面上,那就不是事。

  就在这时,一个护卫匆忙奔走进来。

  “殿下,不好了!锦衣卫将王府包围,并且已经在府内开始拿人,若有反抗,直接被锦衣卫格杀勿论!”

  “什么!”

  朱高燧瞳孔一缩,赫然起身,眼中满是不可置信。

  正要往外面往外面走去,刘忠带着一队锦衣卫却是缓缓走了进来。

  当看见刘忠,看着刘忠手中并未打开的圣旨,朱高燧顿时怒了。

  “刘忠!你竟然敢擅闯本王府邸,捉拿本王府上之人,你是要造反吗!”

  “呵呵,赵王殿下,卑职可是带着圣旨来的。

  赵王殿下接旨吧!”

  刘忠看着暴怒的朱高燧,却是一脸冷笑,完全没有在意朱高燧的忿怒,直接拿出圣旨。

  这一刻,朱高燧一时间心如死灰,他已经能够猜到结局了,但他不甘心。

  朱高燧红着眼,并没有跪在地上准备接旨,而是来到刘忠身前,伸出右手。

  “将圣旨给本王,本王要验证真伪!”

  刘忠看着朱高燧依旧不死心,随即将圣旨双手呈给朱高燧。

  这个圣旨,他丝毫不怕朱高燧销毁,因为这就是真的,朱高燧真要销毁圣旨,那罪可就更大了。

  而至于依旧对朱高燧保持基本的尊敬,只因为朱高燧是大明赵王,是朱棣的亲儿子,不是那些官员。

  这点,刘忠还是分得清的。

  嚣张跋扈也得看对谁,对朱高燧,哪怕如今他知道朱高燧失势,但也是大明赵王,也是朱棣的亲儿子。

  他刘忠今日敢那样对朱高燧,出了这个门恐怕就是朱棣派人来宰他了。

  朱高燧一把拿过圣旨,打开看后,连连后退数步,最终瘫坐在地,双眼已经都有些呆滞。

  “哈哈,哈哈!好一个皇帝啊!哈哈!我认栽!”

  呆滞片刻的朱高燧,红着眼流着泪,脸上满是疯狂,不断的踢着周边的一切,似乎在用这种方式发泄着心中的怒火。

  刘忠没有去理会朱高燧,从地上捡起圣旨,随即将刚才进来报信的护卫让人拿下,来到屋外。

  此刻赵王府内,大量的锦衣卫正在缉拿府内的护卫,以及朱高燧的幕僚、属官等等人,一批又一批的被押了出去。

  直到所有人全部捉拿,刘忠留下一队锦衣卫守在赵王府内,府外也同时留下了一队锦衣卫,又派出锦衣卫按照原定的预案继续捉拿,自己则是入宫回旨。

  赵王府内,此刻偌大的赵王府,除了朱高燧妻妾子女的哭泣声,再无其他声音。

  哪怕就是朱高燧,也已经累得疲惫的坐在地上,满脸丧气,仿佛瞬间苍老了一般。

  “呵呵,哈哈,真是一个蠢货啊,亏得你还以为自己起势了,还以为自己可以竞争那个位置了。

  原来都是假的,都是假的啊!

  他在利用你呢,你怎么就看不明白呢。

  呵呵,如今浙江的新政被解决了,江书的事情尘埃落定了,就开始卸磨杀驴了。

  皇帝,你可真的是心狠啊,我可是你儿子!你亲儿子啊!

  呵呵,现在一切都没了,都没了。”

  当初开始重新入场时,其实朱高燧就有一定的心理准备,那时想的是最后再搏一搏。

  然而后面的一帆风顺,让他逐渐忘了这个心理准备,现在骤然到来,朱高燧很是无法接受。

  朱棣以他在浙江大肆杀戮,使得浙江之地民怨沸腾,百姓苦不堪言,在朝堂挑起党争,陷害朝廷忠良,利用手中职权擅自安插亲信,滥用小人。

  又在之前身为锦衣卫指挥使时管理不当,滥用职权,误用江书等人差点挑起大明与大汉之间的不和等等名义,将他彻底囚禁在赵王府认罪改过。

  是的,他被囚禁了,连藩地都去不了,他什么都没有了。

  他在王府的所有人,在外面的所有亲信,期间拉拢、提拔的人,全部被捉拿。

  他辛辛苦苦在之前被朱棣清理过一次后再次建立的势力,又瞬间土崩瓦解,全部都没了。

  朱高燧很不服,就算朱棣拿他来开刀,但挑起朝堂争斗的是他吗?

  是东宫的人想要对他动手,他不得不还击!

  说他擅自安插亲信,滥用小人,但他安插进去的人,都是得到朝廷批准的,而且东宫更是每年都在大肆安插自己的人!

  他任用的是小人,那东宫任用的就全部贤能吗?

  天下大多官员,都是经过东宫提拔任用的,明明都是经过朝廷同意的,为什么他就是擅自安插亲信,滥用小人,而东宫就是为国为民,选拔良臣?!

  他只想问朱棣为什么!

  他被这样的名义处理,那如今东宫做主的朱瞻基,是不是也要处理?

  不然如何公正!

  他知道朱棣向着朱瞻基,但他到底是朱棣的亲儿子,朱瞻基只是朱棣的孙子!

  东宫一个病倒的太子,一个如今还没有完全走到台前的太孙,就这样将他彻底给解决了,朱高燧只觉得好生荒唐与无趣。

  他先前的挣扎,先前的尝试,如今再看,赫然犹如一个跳梁小丑一般。

  难怪他前面针对东宫的人,针对杨荣、杨溥等人时那么顺利,原来朱棣早就已经想好了会怎么对他了啊。

  哪怕就是派人夺取大汉的机密技术,也是朱棣让他去的啊,凭什么最后这些让他来承担后果!

  朱高燧很想将这些全部公之于众,他自己反正什么都没有了,他也不想让朱棣好过。

  既然朱棣不念父子之情,他为何还要念?

  然而当看到府内府外的锦衣卫,赵王府内任何一人都不能擅自外出时,朱高燧彻底绝望了。

  朱棣这样做,将他想要将朱棣一起拉下水,断了朱棣名声的念想,也彻底断了。

  万念俱灰的朱高燧,彻底再无一丝心气,变得一时呆滞,一时傻笑,一时疯狂,眼前不断出现各种幻想。

  东宫之内,当朱瞻基得知赵王府发生的事情,也是一惊。

  他是真没有想到,朱棣出手竟然这么果决,且这般迅速。

  然而惊讶过后,朱瞻基心头又满是沉重。

  这一刻,朱瞻基甚至闪过一丝兔死狐悲之感。

  他确实想要看到这个局面,他恨不得朱棣早早就出手,都不用等到现在。

  然而朱棣真的出手后,朱瞻基却是又有悲凉,因为朱高燧可是朱棣的亲儿子,是嫡子,朱棣以往可是极为喜爱朱高燧的。

  但即便是这样,朱棣就因为要让朱高燧来帮他做到想要做的事,最后朱高燧却是落得这个结局。

  今天朱棣能够狠得下心这样处理朱高燧,那么明日朱棣是不是也能狠得下心处理东宫?

  想着这些,朱瞻基真的有些慌了,更是有些怕了,发自内心的一种恐惧与怕。

  现在,他更能理解为什么朱高炽在朱棣面前那么软了,他终于更加能够深刻体会以前朱高炽经常对他说的‘天家无亲情’‘伴君如伴虎’了。

  他更加能够理解朱高炽为什么当了这么多年的太子,看起来就是那样的软弱了。

  以前他不理解,现在他忽然间都能理解了。

  想通这些的朱瞻基,一股对朱棣的恐惧不断在全身蔓延开来,甚至让朱瞻基一时都感到无法呼吸,额头的细汗不断往外冒出,华丽的衣服之内,汗水不断在流淌。

  就在此时,杨士奇匆匆走了进来。

  “太孙,赵王的事情您应该知道了吧,现在有消息传出来,赵王疯了!”

  朱瞻基瞳孔一缩,目光都有些惊骇的看向杨士奇。

  “你说什么?三叔他....疯了?”

  看着杨士奇点头确认,朱瞻基内心的恐惧更是缠绕在心头,让他一时完全慌了神。

  杨士奇看着朱瞻基的样子,也并没有什么想法,哪怕就是他,心头又何尝不震惊,只是他没有像朱瞻基这样表现出来罢了。

  他们这些人,一直都清楚帝王的无情,但十多年以来的时间,朱棣并没有像最初那般大肆杀戮,哪怕是在浙江,他们也都以为是在推行新政,直到这次朱高燧的下场,他们哪个不震惊,哪个不恐惧朱棣的手段。

  他们更是庆幸,当初朱棣用朱高燧强制推行新政时,他们并没有明显的表现出抗拒,哪怕心中不愿,但也都在做。

  如今他们更是对朱棣生不起丝毫抗拒的心理,在他们眼中,朱棣简直过于可怕,就跟当初的洪武大帝朱元璋有什么不同?

  不,在他们眼中,甚至比朱元璋还要让人恐惧。

  毕竟这位连自己的亲儿子,还是嫡子都下得了手啊!

  杨士奇都怕了,以后但凡朱棣说一,他是一点敢想二的念头都不敢有,实在是真的吓人。

  朱高燧都是这个结果,换成他们,不被九族消消乐都算他们得朱棣喜爱。

  杨士奇再次开始平复心绪,哪怕之前已经平复过一次,但依旧还是会有一股恐惧的感觉。

  待平复下来,看着神情已经开始慌张的朱瞻基,当即肃然开口。

  “太孙殿下,您不必慌张,皇上如今只是对赵王这样动手,太孙只要不和皇上对着来,一切顺着皇上的意,便不会出现。

  太孙谨记,如今皇上时日无多,最后不过几年时间,切记隐忍,不可再有丝毫念想,就等着皇上归天,那时一切危机自解!”

  杨士奇现在也不敢劝朱瞻基动那些心思了,这次他是真的怕了。

  朱棣虽老,但对大明的掌握,依旧是根深蒂固的,他们这些人但凡敢做那样的事情,一旦被查到,他们是真不想就这样被朱棣一起解决了。

首节 上一节 299/37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