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朱高煦,海外立国大汉 第305节

  这次给朱高煦说这些,也相当于是他的一个后手吧。

  去大汉再次了解了朱高煦,他对朱高煦没有丝毫的担心,他相信,若是真的到了那一步,朱高煦不会让他失望的。

  朱棣虽然确实不愿意看到他们老朱家自相残杀,不想看见大明内乱。

  因为一旦发生,世人只会觉得是他带了这个头,他会背负更多的骂名。

  但朱棣依旧这样选择了,大明若真有那么一天,真的腐朽成那个样子,真的连大明江山都无法守护,真的无法带着汉人变得越发强大。

  那让给朱高煦这一脉的人试试,也未尝不可。

  大汉有着太多的奇迹,他相信若大明真的到了那个时候,只有朱高煦这一脉,才能再次带着大明,带着汉人走向强大。

  至于骂名,他不怕背,因为他背负的骂名,已经不少了。

  而唯一让他再次可惜的,就是朱高煦为何不是老大啊。

第323章 朱棣亲手挑起朱高煦与朱瞻基的争斗,朱瞻基心中的不满与野望

  张谦看着朱棣,此刻整个人都愣住了,眼神都有些呆滞。

  他这几天没有走,而是选择留在大汉,他尽管猜到了朱棣肯定会给他交待一些事情,但他没有想到朱棣会交代这个事情啊。

  涉及到皇位,皇帝应该都是自私的,更是定下之后不容许其他人染指的,但偏偏就出现了朱棣这么一个另类。

  朱棣这番话,前面虽然都是在夸朱高煦,在夸大汉,也有让朱高煦以大汉之力帮助大明,但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

  张谦脑海里只有一个答案,也就是朱棣说这么一番话的最终答案。

  那就是朱棣给了朱高煦,以及朱高煦这一脉后续可以率军打回大明的一个理由!

  是的,这点才是张谦格外在意,以及被震惊的。

  讲道理,按照正常而言,朱棣要说的,应该就只有前半段话,然后就是告诫朱高煦不要有什么非分之想才对。

  朱棣这完全就是将刀子已经递到朱高煦手里了,丝毫没有管顾那些。

  正是因为这样,张谦在逐渐回过神来后,对朱棣满是敬佩。

  尽管朱棣布置了触发的前置条件,但这个前置条件,可以说朱高煦真要去说,想要完成也真不难。

  朱棣没有为某一个人而考虑,哪怕就是自己最为喜爱的好圣孙,一心只想着大明的江山社稷与黎民百姓,心中装着汉人的未来啊。

  只要朱瞻基真的带着大明没有做到那些,那么朱高煦真的带兵打回来,也不算是造反了,这是奉旨讨伐,名正言顺。

  而在张谦心头感叹之时,朱棣缓缓拿出一道圣旨。

  “这份圣旨,你带给汉王,里面的内容就是刚才朕说的那些。

  另外这封密信,你一起带回去,交给他。

  你切记告诉汉王,若真有那一天,大明与汉人的未来,就交给他了。

  若太孙能够做到,那就让汉王做好大明对外的屏障吧。”

  张谦起身恭敬的接过,拿在手中,格外的珍惜。

  尽管朱高煦一直表现出来的就是对打回大明不感兴趣,但他们这些人,在大汉强大起来的这些时间内,内心深处,也偶尔会有那些想法的。

  这点,张谦知道得非常清楚,哪怕就是王玉,心中都有过这样的想法。

  只是这些想法,他们从来没有对朱高煦提及过。

  现在的这份圣旨与这封密信,在张谦眼中则是一个完美的契机,哪怕就是现在用不着,但以后呢?谁又能够知道?

  人终究是有私心的,他张谦也不例外。

  朱高煦有着正统身份,大汉如今除了人口比大明少,其他方面,都已经渐渐超过了大明,到了这个地步,作为本身就是从大明出来的人,谁心中会没有那么一些想法啊。

  “皇上请放心,臣必定一字不落带给殿下,必将圣旨与密信亲手交到殿下手中!”

  张谦神情无比的严肃,这不仅是圣旨与密信,更是他眼中他们可以重回大明,重回中原大地的契机。

  虽然这个契机不一定会用,但朱高煦说过的有句话,张谦非常的认同。

  不管什么,自己首先得有,有了之后用与不用,那是另外的事情,但主动权,必须要自己掌控在手中,这样才是对自己最为有利的。

  原本朱棣心中其实都还有些许犹豫,但直到张谦接过,这些犹豫也在那一刻全部消失不见。

  他确实给了朱高煦主动权,但朱高煦能不能用上这个主动权,其实更高的主动权是在朱瞻基手里的。

  朱瞻基如果做得好,朱高煦即便是想要打回来,都不可能。

  而他这次也算是给朱高煦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他也怕有一天两边会打起来,起码有了这个理由,朱高煦不用像他一样,背负那些骂名。

  大明出现一个他这样篡位夺权的皇帝就够了,他不想再看见有第二个。

  交代完这些,朱棣也感到了一些疲惫,让张谦下去后,又只得忍住疲惫,让人去叫来朱瞻基。

  朱高煦这里安排了,那么朱瞻基这里,他也要开始安排才行。

  给朱高煦那名正言顺的理由,他可不是白白给的,既然内心深处对朱瞻基有那样一丝的担忧,那他只能以这样的方式,给朱瞻基找一个外部的压力。

  有了这份压力,他倒要看看朱瞻基会不会去做到。

  身为皇帝,做出的选择,已经不再是为了某一个人,为了所谓的亲情,而是为了达成自己想要达成的目的。

  朱高煦也好,朱瞻基也罢,他不过是在相互利用罢了。

  朱高煦有了他给的理由,必然会更加用心的去经营大汉,发展大汉,在外的汉人,必然能够发展越来越好。

  哪怕就是朱高煦的子嗣,只要还想着打回大明,那就得保持住如今朱高煦的风范,让大汉不断变强。

  而朱瞻基则是有着朱高煦的大汉这个外部压力之下,只要不想让朱高煦打回来,那么只能按照他定下的那些新政去实行,去不断发展大明,以此来达到和朱高煦的大汉抗衡,甚至是逐步超越。

  当初他挑起了朱高煦与朱高炽之间的争斗,如今,他又再次挑起了朱高煦与朱瞻基之间的争斗。

  同样的方法,朱棣可谓是来回反复的用。

  也就是张谦没有想到这些,刚才可是对朱棣万般敬佩,无比感叹啊。

  帝王行事,又哪里会像表面那样简单。

  之前他挑起朱高煦与朱高炽之间的争斗,虽然过程让他都有些心烦意乱,但最终的结果,如今看来,在朱棣眼中是好的。

  而如今朱高煦与朱瞻基之间,他明显都可以预料结果的,朱棣更是没有那么多担心。

  争吧,争得越激烈,大明只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朱棣静静的等待着,此刻的他,心情还不错,刚才的疲惫似乎都被清扫一空了一般。

  等了一会,朱瞻基匆匆走来。

  “爷爷,我来了。”

  朱瞻基的神态无比的恭敬,完全没有了往日的轻佻。

  朱棣看着朱瞻基这个样子,仿佛看见了曾经年轻时的朱高炽,只是那时候的朱高炽也比朱瞻基胖了不少。

  “大孙来了,来坐我旁边,你也不要学着你爹那个死板的样子,我还是更喜欢你之前的样子。”

  朱棣是真的喜欢朱瞻基以往在他面前无所不谈,自己有什么想法就会跟他说来,有时候还会打趣反对他的样子。

  如今的朱瞻基在他面前太老实了,他不想朱瞻基变得像朱高炽那般。

  朱瞻基深吸一口气,缓缓露出了笑容,不再像刚才那样拘束。

  刚才他和朱高炽也聊了许久,如今已经确定朱棣没有换人的可能后,朱瞻基才可以鼓起勇气,但即便是这样,也依旧无法回到最初在朱棣面前时的状态。

  朱瞻基在朱高炽的引导下,也彻底想通了,朱高燧已经疯了,没有可能继承大位,朱高煦又远在海外。

  如今朱棣能够挑选的,唯有朱高炽,而在他这一辈之中,也只有他。

  至于他的那些弟弟,可都没有经过什么有效的教导,而且都不怎么受朱棣的喜欢,朱棣对他的培养,是其他人远不能比的。

  而且他已经得到了文官士大夫的支持,已经接手了东宫大权,他的那些弟弟就已经没什么机会了。

  在明白只要他不犯下非常大的错误前提下,他的位置就是稳的,朱瞻基才能够鼓起那这段时间被朱棣吓得消失不见的勇气,再次出现部分。

  是的,即便是这样也只是出现部分,可见他被朱棣吓成了什么样子。

  坐在朱棣身旁,朱瞻基沉重道:“爷爷,您如今应该好好休息调养身子才是,国事繁多,新政的推行,都还需要爷爷来主持大局。”

  “哈哈,大孙有心了,我的身子无碍,晚些时候你将奏章拿到这里来吧,我也省得走这一趟了。

  你也知道国事繁多,新政需要推行,你可得好好帮帮我才是。

  新政先看看在浙江实行的效果,后面再全面推行吧。

  不过这次找你来,不是因为这些事,而是另外有一件事要给你说。”

  朱瞻基认真的听着,朱棣也在时刻看着朱瞻基的神情变化。

  对朱瞻基的了解,朱高炽一直以为他没有朱高炽了解得清楚,但朱棣对朱高炽与朱瞻基,可都是有着很深了解的。

  毕竟是自己挑选的大明继承人,朱棣可是非常的关注。

  随即朱棣将安排给朱高煦的事情缓缓说了出来。

  “大孙,我这样做,你也不要怪我,虽然给了你压力,但要是能够做好,也完全不用担心你二叔会对大明做什么。

  你二叔的大汉固然强大,火器先进,但想要这样打进大明,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而且如今工院的火器技术也在进步,大明的火器也越来越好。

  我希望你能够将这份压力转化成动力,将大明发展得更好。

  我知道你贪玩享乐的性子,以往这样可以,但如今,不行了,你必须要做好皇帝应做的职责。

  大明的发展,唯有实行新政,唯有将我交给你的那些全部实行,才能突破历史的极限,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仅仅只靠休养生息是不够的,你能明白吗?”

  朱瞻基听着朱棣前面说的话,整个人都已经惊住了,他是真没有想到,朱棣会这样做。

  以至于朱棣后面说的什么,朱瞻基完全没有认真的去听,只不过是面色认真罢了,心中一直在想着朱棣为什么要这样做?

  朱瞻基现在很怀疑,怀疑朱棣是不是朱高煦大汉的卧底,怀疑朱棣是不是只想着朱高煦这么一个儿子,怀疑朱棣到底是大明的皇帝,还是只是朱高煦那个所谓的大汉的皇帝。

  这种事,在朱瞻基眼中是人能干得出来的事情?

  这是觉得他朱瞻基太差了想要朱高煦来取代他,还是觉得他太安逸了?就因为一个觉他他贪玩享乐,然后就这样对他?凭什么啊?

  朱瞻基自认自己已经改了太多太多,已经不像之前那样了,那时候贪玩,是朱棣与朱高炽都在忙着处理国事,那时候是他还小,他以玩耍为乐怎么了?

  如今他长大了,他虽然也有享乐,但明显已经收敛了很多很多,朱棣为什么还要揪着他不放?

  这一刻,朱瞻基心中有着很大的不满。

  他的位置如他所想的那般,确实是基本稳了,但朱棣又给他整这些幺蛾子。

  虽然他潜意识中一直以为朱高煦的大汉打不过大明,毕竟明军的强大都是打出来的,汉军不过是有着火器之利,但大明如今的火器也如朱棣所说,也在进步。

  但他也不想给朱高煦这样一个可以打回来的理由。

  他本来就已经够担心外面越来越强大的朱高煦了,本来他是占据大义之名,现在好了,大义之名也没了。

  朱瞻基是真的想不通,朱棣既然想要朱高煦打回来,那还准备传位给他干嘛?

  尽管对朱棣很是不满,但朱瞻基现在也只能忍着。

  朱棣是皇帝,掌控着整个帝国,他即便有支持,也没有办法和朱棣叫板。

首节 上一节 305/37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