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臣没有时间验证这个猜想,只得继续南下。”
随着枚青不停说来,朱高煦也总算是知道这一路的不容易了。
原来他所知道的那条航线,只是看着可行,实际上,可行度那么低啊。
那边海域的情况,他确实不了解,现在才知道白令海,尤其是白令海峡那么危险。
而枚青所说的群岛,朱高煦大概也知道了,要是他没有猜错,就是阿留申群岛了。
从阿留申群岛南部一直向西,其实沿途都有小岛屿,一直到堪察加半岛一带。
枚青舰队回来的航线,也是走的这条路。
只是这条航线在夏季相对安全一些,可是更重要的是,沿途没有任何补给,方向更是不能有丝毫错误。
而枚青还在不停的述说着。
抵达北美洲之后,又带着舰队先后抵达中美洲,一直到南美洲中部以北的区域。
王玉听着这些,心头满是震撼,他是真没有想到,在大海的另外一侧,居然还有着如此广饶的土地。
尤其是听着枚青说到那里还有着大的平原,土地肥沃,人也只有一些部落原住民,极为落后,王玉心头都是一片火热。
平原,土地肥沃,代表着一旦开发好,那这些,都是耕地啊。
而河流众多,也不用担心土地缺水的问题,只要做好分渠,就可以灌溉田地。
那里的人很落后,且不多,这更是说明,大汉可以轻而易举的拿下那里。
当听到沿海之地的一些地貌时,王玉的心头更是心动。
至于那些山脉丘陵,虽然也有,但王玉丝毫没有去在意。
那些也不足以成为他不想要那块地方的理由,尤其是那里,是在大洋彼岸,是他从未听过见过的地方,土地辽阔。
太多太多的因素了,让王玉都有些向往。
毕竟那相当于还是一块无主之地,他们去了,插上大汉旗帜,那些地方,就都是大汉的了。
朱高煦听着这些,更多的还是感慨。
如今,最早发现那块大陆的,是大汉,是汉人了!
以后,那些地方,都将会是属于大汉的,属于汉人的。
那么一块富饶的地方,朱高煦可太清楚那个地方的潜力了。
而枚青说到后面,神情也逐渐激动起来。
“王爷,臣回来,带回来了不少,臣这就让人带进来!”
看着一个个箱子被抬进来,朱高煦的目光也是炙热起来。
他一直所想要的,终于到了见证的时刻了。
请假条
感冒了不舒服,头疼得很,实在写不出来,请假一天,明天白天恢复更新...
第342章 美洲归来的收获
朱高煦微微激动,双眼炙热的来到抬进来的箱子之前,他知道,这次他派枚青去美洲,最大的收获就是这些了。
王玉在一旁也是走了过来,看着眼前的箱子,充满了好奇。
他是真的想要知道,究竟带回来的是什么,能够这么牵动朱高煦的心神。
枚青上前,打开第一个箱子。
朱高煦凝目看去,只见箱子里面的东西是那么的熟悉,朱高煦只感觉是那么的亲切。
惟一让朱高煦有些失望的,就是个头并不大,比较小。
但朱高煦也满足了,毕竟就算是他前世,小的时候家里种的,个头也都不大,只是后面不知种子是不是被培育过了,才逐渐有了大个头出来。
枚青的声音也在此时传来。
“王爷,这就是您之前让臣寻找的土豆,臣在那边新发现的大陆用了两年有余的时间才找到的。
那边已经有人在种植,并且食用,臣还特意抓了一些人测试,吃的人没有任何变化,无毒,且食用之后,果腹感很强。
在那边都是用清水清洗之后,煮来吃,口感极好。”
枚青说到这里,王玉顿时忍不住了,比朱高煦还要激动,拿起土豆小心翼翼的看着。
他听到了什么?
可以吃,没有副作用,果腹感强,口感还好,这不就是新的粮食吗?
大汉如今虽然没有太大的粮食担忧,那是因为朝廷实行的政策,以及一直在坚持不懈的开垦荒地,加上新增的人口还没有完全跟上,如今大汉才可以支撑。
他心中是有过忧虑的,这件事他还和朱高煦商量过,那就是随着后面人口的日益增多,到了一定的界限,粮食还是会存在不足的情况发生。
哪怕如今的政策再好,但到时人口增长到耕地产生的粮食无法满足,就会出现粮食不足的问题。
其实这也是大汉不断扩大疆域,所有人都赞成的隐形原因。
自己开垦荒地的速度已经快要跟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了,唯有外扩,直接得到大片疆域,就能得到大量耕地,以此来容纳更多的人口。
同时这也是为什么想要进入大汉户籍越来越难的隐形原因,就是因为粮食的潜在危机。
这个事只要大汉的核心层知道,他们都很忧虑,却是没有办法。
朱高煦都已经让科研院中的生物分院研究农作物了,看能不能提高产量,但几年时间过去,没有任何效果反馈,他们都是有些着急的。
别看大汉如今表面上不存在什么饥荒了,但潜在的危机,一直都有,只不过通过外扩,解决了很多问题,使得问题没有爆发出来。
这也是为什么王玉听到有新的粮食出现,会这样激动的原因了。
而对于这个土豆,朱高煦可是太熟悉了,从种植到食用,他可太知道怎么种植,怎么吃,有多少种吃法了。
可以说没有其他粮食之际,土豆完全可以充当主食。
毕竟他前世小时候,又不是没有那样吃过。
那时条件困难,早上煮洋芋,中午炸洋芋、炒洋芋,晚上洋芋粑粑,烤洋芋,可以说土豆的吃法,换着来,硬是吃了好几年,直到条件好一些,土豆才从主粮变成一种菜。
那个日子,恐怕只有九零后以前的人,并且还是山区的人才能体会了。
城里的人恐怕都想象不到,怎么会有人将土豆当成主粮吃那么多年,不腻吗?是吃不起米饭吗?
但谁又知道,那个时期那个条件下,一家十多口子人,米饭,也不是顿顿都能吃上的啊。
即便是如今的大汉,山地里的百姓也是靠山吃山,米饭这些,同样不是顿顿吃得上的,只不过仅仅只是饿不死罢了。
但凡在大汉实行大明的那些政策,没有免去那些赋税,太多百姓根本就活不下去。
朱高煦看着激动王玉,也是笑了。
“王玉,你不要激动,这个土豆确实可以作为粮食,吃法众多,而且产量你恐怕还不知道吧。
这个土豆并不太挑地方,只要不是极端情况,再适当进行打理,产量可以达到上千斤,且储存起来也很方便。”
这个产量,朱高煦已经是收着说了,因为土豆在他前世,产量都是几千斤的,哪怕就是土地不怎么肥沃的地方,都是轻轻松松上千斤。
但如今还有一些条件达不到,千斤的亩产,是他的最低预估。
可即便是这样,当王玉听后,整个人都懵了,愣住了,喉咙都有些发干。
亩产千斤,亩产千斤的粮食啊!
王玉丝毫没有怀疑朱高煦的话,尽管他不知道朱高煦为什么知道这些,但就凭借着是朱高煦让枚青去带回来这些,他相信朱高煦说的是真的。
回过神来,王玉直接疯狂了。
“王爷,这个土豆必须在大汉种植开来,必须全面种植!
只要土豆能够在大汉种植开来,大汉的百姓,就真的再也不用担心饥饿的问题了!
不仅能够彻底解决饥荒,还能让许多普通百姓,能够顿顿填饱肚子!”
在大汉,发达的地方确实非常的发达,且发展起来的地方都在带动周边地区,但依旧还有不少地方的百姓,日子过得并不是那么的好。
大汉只不过是通过政策解决了饥荒的问题,但并不是让每一个大汉百姓,顿顿都能吃饱的。
朱高煦闻言,神情也无比的坚定。
“放心吧,既然枚青带回来了,肯定是要在大汉全面种植开来的。
现在我们继续看,后面还有呢,让枚青先说。”
朱高煦心中格外的高兴,让枚青先去美洲,不仅仅是探明航线,尤其是带回来的这些,他就是等着这些来解决粮食的问题呐。
推广种植,不用王玉说,他也会这样去做的,且是必须要全面推行开来的。
枚青一脸笑容的看着,随即来到第二个箱子前,打开箱子。
“王爷,这里面装的是王爷之前说过的番薯,臣也带回来了。
产量同样不低,且吃起来的口感软糯香甜,也能生吃。”
王玉听着又是一个可以吃的食物,而且味道还这么好,再次拿起番薯小心翼翼的打量起来。
这一刻,他是真的觉得这次枚青出去,出去得值得。
原来在那里,竟然有着这么多的好东西。
朱高煦看了看,随即也接着道:“这个番薯的产量比刚才的土豆还要多一些,产量至少也是在千斤以上,不过储存的方式,相对比土豆要略微复杂一些,要修建一个地窖,方便储存。
这样差不多一年四季都可以吃。”
番薯的产量,朱高煦其实也是按低的说了,因为这玩意,也是轻轻松松达到几千斤的产量。
但考虑到现在的一些条件达不到,朱高煦依旧选择了保守一点的说法。
反正等种植一季之后,就能够知道了。
至于番薯的吃法,花样同样多,但常见的,就是生吃解饿,以及清水煮、烤来吃。
前世大街小巷都有的烤地瓜,就是这个。
不过这个没法当主食吃,只能没有主食的情况下用来适当填填肚子,因为不抗饿。
王玉听着这些,可不管番薯什么不如土豆,在他眼里就是好东西。
能吃,产量又这么高,只要在饿的时候能够吃,在王玉看来就是好东西,至于口感那些,他是一点都没有要求。
如今要的是能够填饱肚子,又有这么高的产量情况下,其他的,他都可以省略。
至于朱高煦所说的储存方式,在王玉看来也根本不是问题,不过就是修建一个地窖罢了,每家每户自己都可以完成。
这个粮食真的种植开来,下面的百姓都会自发的去做。
看着已经出现的土豆与番薯,王玉此刻是激动坏了。
“王爷,有了土豆与番薯,大汉百姓有福了,这么高的产量,哪怕大汉如今人口增长很快,也能够承担了。”
朱高煦拍了拍王玉的肩膀,没有说什么,随即示意枚青继续开始。
这一趟枚青归来的收获,朱高煦其实已经满足了,只要这两个有了,粮食问题,其实已经能够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