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汗,为什么我们不集中大军主动出击?
我们有着庞大的骑兵,又有火器之利,朱棣如今已经老了,未必是大汉敌手。
现在兵力分散,若是被明军逐个击破,恐会白白折损实力啊。”
也先两侧,同样站着数人,纷纷看着地图讨论着。
这里的每一个人,心头都是无比的激动,因为他们要和明军,还是朱棣率领的明军再一次交手了。
以往他们,只能被大明压着打,想要还手,可是太难了。
尤其是鞑靼与瓦剌被朱棣所灭,他们一度可是惶惶不可终日。
现在,他们全部都是蒙古帝国的人了,他们的帝国,有着数十万大军,十余万骑兵,又有了之前他们想都无法想的火器。
这些人,哪个不想击败朱棣?
只要击败朱棣,他们就能瞬间闻名于世,帝国与他们自己的威望与名声,将会进一步暴涨。
如果这次他们能够重创朱棣亲自率领的明军,甚至斩杀朱棣,他们甚至还能重新打回大明,重现当初的蒙元荣光。
以前实力弱小,他们不敢想,但如今他们实力强大了,每个人心头都再次充满了幻想。
也先听着这些人的话语,并没有去在意。
如今这场战事,却是摇了摇头,丝毫没有在意这些人的想法。
在蒙古帝国,他这个大汗可是权力真正至高无上的大汗。
“呵呵,那大明皇帝朱棣虽老,但不可轻视,其人戎马一生,哪里是那么容易对付的。
他朱棣必然会先攻吐鲁番火州,那就让他打,现在我们已经太久没有和明军交手过了,必须要弄清楚明军的实力。
你们可别忘了,那大明的汉王朱高煦,在他藩地大汉国,火器可是极为先进的。
现在大明的情况,我们知晓不多,唯有打一仗,才知道明军如今的战力到底如何。
不过你们也不用担心,本汗已经做好了完全的准备。”
对朱棣,也先丝毫不敢轻视,哪怕就是暮年的朱棣,只要朱棣还有一口气,他都不会有任何的掉以轻心。
从当初瓦剌被灭,到后面低谷时的崛起,他清楚自己如今这份力量的来之不易,他更加清楚,他只有一次机会,一旦这次他也如同马哈木与脱欢那样,那瓦剌就真的彻底被灭了。
那时现在的势力都难保,更加不用去想着打回故土,夺回瓦剌失地了。
对朱棣,也先心头一直保持着最为基本的敬重与警惕。
死敌归死敌,但朱棣的强大,他认,但也仅限于对朱棣。
也先两侧的人闻言,纷纷变得安静下来,每个人反而都在好奇也先到底做了什么完全的准备。
“大汗,不知大汗有何准备,还请大汗能够说出来,我等也好有一个准备才是。”
也先看了这人一眼,这是巴林部落并入过来的。
也先的眼神格外的冷,不待其他人反应,当即让护卫将其斩杀在账内。
这一幕,顿时让其余人大骇,他们没有想到,也先突然之间的动手,更是没有想到,还是在帐内。
也先看着一众心惊胆颤的人,一脸冷笑。
“大明的锦衣卫,你们应该都知道,先前找出来的那些锦衣卫,没有留下一个活口。
本汗很清楚帝国内有着不少锦衣卫,而他,正好就是大明的人,向大明传递了不少帝国的情报。
如今还想来套本汗的布置,该杀!”
也先想要的,就是震慑这些人。
锦衣卫,也先可是头疼了许久,明明他知道帝国内部有,而且高层也有,但他分辨不出谁是。
哪怕就是他杀了的那人,他也不敢确认。
只是谁让这人来问这种关键的问题,问出来就是有嫌疑。
本来他就是用这事来吸引锦衣卫的人暴露,只要有嫌疑,他宁愿杀错,也不愿意放过。
这也是他的一种悲哀,起势太快,导致许多制度跟不上,内部的势力过于杂乱了。
如今他根本就没有时间清理,才扩张结束,结果朱棣就对他发兵了,他只能先解决大明的征伐。
内部的问题,如今他只能等着战后再彻底清理。
也先也是没有办法,不这样快速扩张,他也不会有如今的实力。
而这次,他精心布置了很久,就等着朱棣到来。
他可不希望任何人破坏了他这次的行动。
第360章 国运之战,三方大军聚(章内有地图插图)
吐鲁番,朱棣率领大军已经开始对这里防守的蒙古军开始发起进攻。
朱棣在中军骑着马,拿着望远镜在一处地势略高的地方看着。
明军的火炮开始对蒙古军的防线开始猛烈的炮击,尽管明军在开始发起进攻后也会遭到蒙古军火炮的炮击,但很快就会被明军的火炮所覆盖摧毁。
火器的战术,虽简单,但却是直接与暴力。
朱棣紧紧看着战场的局势,一脸的淡然与平静,然而一旁的武安侯郑亨却是眉头紧皱。
“皇上,很不对劲,如今蒙古军已经彻底被我们所压制,他们的骑兵直到现在还没有动作,这里面会不会是也先那小杂碎的诡计?”
“无需担心,这里的蒙古军,应该是用来试探我们战力的,里面的骑兵很快就要出击了。
待骑兵出来,必然是里面的蒙古军撤退之时,这里的骑兵是掩护撤退的。
那也先有些本事,知道这么些年没有与明军交手,还知道先试探我们的实力,难怪能够崛起。
不过既然来了,那可不能轻易放他们走了。
传令金忠、樊忠,骑兵准备,一旦里面的骑兵出来,他们分成两部,樊忠负责对付蒙古骑兵,金忠负责追击敌军!”
朱棣对这些,可是太清楚了。
也先是什么想法,他只要看兵力布置,看蒙古军的动作,他大概都能猜出来。
郑亨闻言,却是一愣。
“皇上,是锦衣卫有消息传来了吗?用三万大军试探,如今能够经受我明军两个时辰的进攻还没有崩溃,可见这三万大军不弱,这个也先,当真是舍得!”
郑亨满是感慨,这三万多蒙古军,明显就是精锐,居然舍得拿出来损失,只为测试他们的实力,饶是他打了这么多年仗,都依旧有些震撼。
要是换成他,他是真舍不得这样用。
朱棣闻言也是笑了。
“你是不是觉得靠着小股大军,其实也能大致弄清楚敌人的实力?
话是这样没错,但如今也先这样做,明显是为了确保完全试探出来,同时在为后面做准备呢。
能够拿出三万多精锐出来,说明这个也先,也想要击溃我们,不然不会这样做。
而且如今也先也差不多都知道了,待他们撤离时,还能保留两万多军,损失其实并没有那么的大。
这次能不能扩大战果,就看金忠与樊忠他们两人了。”
朱棣说完,继续看着战场的局势。
这次大明可也是出动了近三万骑兵,虽然比不上也先骑兵的数量,但真打起来,这近三万装备精良的大明铁骑,未必打不过也先的那十二万骑兵。
除此之外,朱棣还集结了女真等族以及部落的一万骑兵,如今明军共计有四万骑。
而也先的骑兵数量虽有十二万,但朱棣可不信全部都是精骑。
十二万骑兵,朱棣也没有太过于当回事,大明要是真想,别说十二万,二十万骑兵都能拉出来。
如今大明的马场都还没有遭到中后期时的破坏,朝廷的掌控极强,战马数量完全足够拉起二十万的骑兵,军士同样也可以拉起来。
但仅仅只是骑兵,根本没用,大明边军以及中央军所追求的,都是精锐,也就是精骑。
可即便是这样,大明也能做到,但惟有一点,大明是真的做不到。
那就是一旦组建二十万骑兵,相应的装备,以及养这支骑兵,大明的财政直接就得赤字破产,关键是即便这样,都还是养不起。
大军可不仅仅只是组建就完事了的,还得给装备,还得养,还得练,这才是真正的关键。
大明都无法支出这么一笔庞大的军费,他也先刚成立的蒙古帝国,在朱棣看来无非就是依靠着吞并的那些王国得到的财富与物资所供养的。
且即便是这样,也先也必然供不起。
所以当初听到这个消息,朱棣就很清楚,这个消息绝对不准,也先能有数万骑兵,就已经很不错了。
而数万骑兵之中,还得算精骑的,能够有两三万,都算他也先格外的优秀。
双方对阵,对敌人的兵力数量,这些都算是战前需要查明的情报,可真能够查明的,很少。
就像他对外宣称这次动用了六十万大军,谁能够查清楚他到底出动了多少大军?
也先也只能在这个数量之内进行预估,预估一个比较合理的数字而已。
十万大军一起行进,加上军旗就是如同遮天蔽日一般,超过了这个数量,即便是可以靠着阵列与旗帜等等大致数,但这玩意,还能给出真实的?谁又能真的数得清?
郑亨闻言也不再说,一起和朱棣看着战场的局势。
不过两炷香的时间,果然如同朱棣所料的一般,蒙古骑兵杀出,其余蒙古大军开始撤离。
然而冲出来的蒙古骑兵,在第一时间就遭到了火炮与火枪的集火,损失惨重之下,又被樊忠率领大明铁骑迎头痛击。
依旧还是所有明军都熟悉的战事推进环节,各个兵种有条不紊的配合着。
交战不久,蒙古骑兵损失惨重,近万骑兵折损两三千骑。
随着蒙古军撤出,蒙古骑兵也在准备撤离,然而刚撤出来,大明忠勇王金忠率领骑兵杀出。
金忠,本名也先土干,前元太保不花六世孙,元亡后虽受阿鲁台节制,但却是因为实力强大,自成一脉,后率部投降大明,被朱棣封为忠勇王。
金忠指挥大军不断屠杀着蒙古骑兵,是一点都没有半分心软,哪怕是追出八十里地,最终只让数百蒙古残兵逃回,其余尽皆被杀或者被擒。
明军攻下吐鲁番,但朱棣却是并没有率军前行,而是看着沙盘皱眉。
因为在大战结束后不久,锦衣卫再度传来消息,也先在叉力失(现和硕以西之地)布置了数万大军。
而这支大军在他们攻打吐鲁番时就向银山方向移动,而这个方向,就是当初吐鲁番蒙古军撤离的方向。
朱棣还真没有想到,也先居然和他玩心眼子,但凡不是金忠干得好,要是在继续追击,就会被这支蒙古军给伏击,然后大败。
除此之外,就是也先亲率大军出仰吉八里,已经过古塔巴,快要抵达轮台(乌鲁木齐北部)。
现在他需要面临的问题是,他要解决也先,肯定要打也先的主力,也就是在也先那里。
然而在他两翼,已经聚集了十多万蒙古大军。
朱棣现在看着沙盘,怎么看都感觉他打下的吐鲁番成了也先的一个口袋。
也先从正面过来,在他右翼的是别失八里的数万蒙古军以及左翼叉力失的数万蒙古军。
而且两翼的蒙古军都已经开始出发,向着他这里而来。
“皇上,也先这是想要一口吃掉我们啊。”
朱棣身旁的郑亨也已经看出来,但面容却是一脸的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