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闻言,也是瞬间笑了。
“这个也先小小年纪,野心倒是不小,想要一口吃掉我们,那得看看他有没有这么好的牙口了。
既然他出来了,那我就去看看他到底有什么本事吧。”
“传朕令,朱荣率领右翼军,负责攻破右翼之敌。
陈懋率领左翼军,负责攻破左翼之敌。
樊忠领先锋军,金忠领前军,大明明日拔营!”
朱荣,大明武进伯。
陈懋,大明宁阳侯。
樊忠,提拔起来的年轻小将。
随着朱棣一声令下,明军开始行动起来。
而在古塔巴,也先率领十八万军已经抵达,两万先锋军更是已经抵达轮台。
“大汗,这样做真的没问题吗?如今明军的战力比之前还要强大,一旦我们正面挡不住,可就全没了!”
也先的心腹,也是同为原本的瓦剌人一脸紧张的问向也先。
现在也先真正的心腹,也就是当初一同出来的瓦剌与鞑靼人,其他人,他都无法真正信任,许多部署,也只有他的心腹知晓。
“无碍,我们十八万大军,火炮六十门,火枪八千支,正面抵挡不过数日罢了,定然能够挡住。
到时我们在两翼的精锐攻破两翼明军,到时就能将朱棣彻底消灭在轮台!”
轮台,这是也先精心为朱棣挑选的墓地。
在得知明军的战力后,他深知想要正面击败明军,已经不现实,现在他就是要利用信息差。
如今他将自己的绝大部分精锐大军都布置在两翼,他这里只留下三万精锐,其余的大军不过都是撑场子的。
而这个信息差,就是只要消息不泄露,朱棣必然会以为他带着大军是主力大军,这样将朱棣的主力吸引在正面,从而给两翼创造机会。
这是他能够想到的唯一办法。
而轮台这个地方,这里的地势适合大军展开,让朱棣不会有任何猜疑。
他唯一需要面对的压力,就是正面决不能让明军突破,一旦被突破,到时明军就可以围攻两翼大军,到时一败,他将再也无法重回瓦剌旧地,他建立的蒙古帝国也将分崩离析。
此战也是他的最后一战,要么在这里重创明军最好斩杀朱棣,顺势打回去,收服瓦剌与鞑靼旧地,再攻入大明。
为了这个目标,决战地选在这里的原因,也是因为一旦明军战败,想撤回去,都没有那么容易。
要么,就是他败,再次进入低谷,再也无力东进。
一旁的心腹闻言,既是兴奋激动,又是忐忑。
“大汗,若是明军不来该如何?若是明军就在吐鲁番,或者先攻两翼,不来正面呢?”
“不会的,大明皇帝已经老了,如今这样出兵,很明显是大明皇帝的大限快要到了,他想要解决本汗。
求大明如此劳师远征,补给也会是一个极大的问题,大明拖不起,不会和我们继续拖下去的。
既然无法拖下去,大明皇帝又是为了我而来,那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击败我们正面的大军,再击两翼,这样才能重创我们。
他一定会来的,因为他是大明皇帝!”
也先对这个问题没有丝毫的犹豫,他笃定了朱棣绝对会来。
若是大明皇帝怕了他一个稚子,那才是真的笑话了。
事实也如也先所料想的那般,朱棣的大军,确实在开始向轮台行进。
而在朱棣与也先即将碰撞之时,另一边的朱高煦,率领大军在速檀阿力的引导下,终于是走出山脉,更是率军来到了东察合台汗国国都阿速南部的浑八升。
“王爷,这里就是浑八升,如今也先的大军都已经去往仰吉八里,这里并没有什么防备。
不过由于距离阿速不远,末将建议不要动用火炮,火炮的声音太大,很容易被外面遗漏的人察觉,到时我们的行踪必然暴露。
此战末将请战,只带原部,两个时辰内若是无法破城,末将愿受军法!”
速檀阿力如今已经是彻底跟随朱高煦,得到朱高煦的收留后,也是自称末将,对朱高煦的称呼也变成了王爷。
同时速檀阿力还将自己仅剩的一万三千军全部交给朱高煦,自己没有丝毫的留念,只有满心的欢喜。
不过朱高煦并没有直接收兵权,而是让速檀阿力继续带着,不过要在战后接受整编。
而速檀阿力如今很急,虽然跟随了朱高煦,但他除了引路,就没有任何战功了。
这对于想在大汉立足稳定的他来说,远远不够。
前面经过的鸦儿看、巴尔楚克,都是朱高煦带过来的张辅、韦达、韦兴几人攻下的,他现在很是着急。
朱高煦看着地图,听着速檀阿力的话,顿时有了决定。
“既然你请战,那就你来负责,本王只看结果!”
“末将领命!”
朱高煦看着速檀阿力下去准备,随即看向韦达与韦兴。
“你们两人带骑兵堵住所有的敌军退路,不可放走一人!”
“是!”
这次他来,可是带了十二万军,并且只留下靳荣还在帖木儿帝国。
可以说朱高煦已经很是重视这一次的大战了。
如今他也不知道朱棣到底打到了哪里,主力有没有大战,他只能尽量的赶时间。
随着行动开始,速檀阿力动员自己的旧部,亲自在前领兵冲杀,提升士气。
没有了热武器的支持,哪怕是面对没有什么防备的蒙古军,速檀阿力依旧用了一个时辰才破城,但却是比速檀阿力立下的两个时辰军令状提前了一半的时间。
在攻下浑八升后,朱高煦将俘虏交由速檀阿力负责。
“这些俘虏,由你来决定,接下来大军需要立即前往阿速,此间事,决不能让任何人知晓!”
朱高煦说完离开,速檀阿力看着这些俘虏,直接挥手下令全部射杀。
如今的局势,留下是不可能了,大军还需要快速前行,不可能带累赘。
这次,说白了一点,他们就是长途奔袭的闪电战,速度必须要足够快的抵达仰吉八里。
第361章 最后的军令,大明皇帝令:龙纛前压!全军冲锋!
阿速城外,朱高煦率领大军到来,只是经过短暂的两炷香休整,朱高煦当即召集张辅等人。
“如今时间紧急,大明与蒙古帝国的战事究竟发展到了什么地步还不可知,接下来我们的速度必须要加快!
此次攻城,你们需亲自率军在前,指挥大军发起强攻。
此次所有火器都将不会限制弹药,两个时辰内,必须破城!”
朱高煦一脸严肃的看着下方众将,如今阻挡在他们面前的,主要就是一个阿速,只要拿下阿速,他们就能快速行进至仰吉八里。
张辅、韦兴、韦达、速檀阿力等人纷纷一脸凝重。
“末将领命!”
随着朱高煦开始安排就绪,几人带领大军纷纷就位。
朱高煦在张辅后方,看着时间逐渐流失,来到预定的时间后,当即下令。
“所有火炮开炮!”
随着朱高煦的军令传达,各个阵地的火炮兵纷纷下令,神火飞鸦与火龙出水等火器也一起用了起来。
“开炮!”
“放!”
随着炮弹轰鸣而出,张辅等人第一时间纷纷指挥大军开始发起冲锋。
阿速城内的蒙古军,压根不知道这里还会遭受攻击,完全没有任何防备。
在汉军不断接连强攻之下,一个时辰都没有能够坚守住,张辅率先破城,进入城内。
随着张辅破城,开始清剿城内,韦达等人随后各自破城,杀入城内。
待攻下阿速,朱高煦当即率领大军在速檀阿力的指引下从天山山脉以南向东急行。
在朱高煦的不断下令下,大军几乎少有休整,完全处在强行军的路上。
朱高煦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向东,不断向东,赶上朱棣与也先的大战。
轮台之外,朱棣经过行军,终于是抵达,遇见正在这里设防的也先大军。
“皇上,您身子可还受得住?”
朱棣行营内,郑亨等人一脸担忧的看着朱棣。
这段时间的行军,朱棣本就有些不好的身子,病情似乎严重了起来,明显比之前虚弱了许多,咳嗽的频率,也更加的频繁了。
“已经让随行的太医看过了,朕无碍。
接下来说正事,如今也先率领大军一副守势,这其中很不对。
他既然在吐鲁番试探我明军的实力,现在又与我们正面接战,那么必然是以击溃我们为目的,而不是防守。
而他率领大军前来,说明就已经做好了准备。
现在这里为守势,那么也先的进攻方向又会在哪里呢?”
朱棣说完,随即看向两翼,一脸的笃定。
“想要击溃我们,也先必须得有进攻方向,既然正面不是进攻,而是防守,那么进攻的方向必然会在两翼,亦或者极端一些,就在两翼中的一侧为主要进攻方向。
到时也先将我们吸引在轮台,一旦我们侧翼被突破,那么正面战场危险,大军危险。”
自从试探到了也先在这里以防守为主,朱棣就一直在想邺县的进攻方向。
如果也先是全面采取守势,那根本不需要在这里跟他展开大战,完全可以西退,进一步拉大明军的补给线,甚至必要之时放弃东察合台汗国之地。
说白一点,就是以空间换取时间,再加上骑兵的机动性寻求战机。
只不过那样一来,他不会这样打,也先必然也不会得到多大的战果。
现在也先既然出现在证明,朱棣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也先有把握能够击溃他,不然不会这么做。
郑亨等人闻言,只好放下心中对朱棣身体的忧虑,纷纷开始沉思起来。
“皇上,可如果也先故意摆出防守的阵型来迷惑我们,而是真的想要从正面突破,又该如何?
一旦我们认定也先的主攻方向在两翼,那么我们必须要向两翼增兵,不然两翼恐怕会有困难。
一旦分兵,正面兵力减弱,到时也先从正面发起进攻,我们将极为被动。”
朱棣看着皱眉又凝重的郑亨,却是笑了。
“你说的没错,如今锦衣卫也没有消息传来,我们也无法猜透也先真正的用意。
可这些都不重要,也先想要击溃我们,就必须要进攻我们的中军大营。
还有最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不管也先将主攻方向放在哪里,但只要我们正面解决了也先,那战事同样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