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朱高煦,海外立国大汉 第351节

  龙纛不断前行,后面的明军不要命了一般不断紧跟。

  随着明军不要命的悍不畏死打法,也先正面的大军不断开始溃败,哪怕也先不断组织大军抵挡,亲自上前,都难以抵挡攻势。

  “两翼的大军,为何还没有到!”

  也先看着不断推进的明军,明军的龙纛不断前移之下,心头一时感到一丝恐惧。

  这次他出来大战,就是因为两翼传回来的消息,快要攻破明军两翼大军,今日就能围攻正面的朱棣。

  可是他等了这么久,正面的明军完全是发疯了一般不计伤亡强攻,两翼的大军迟迟未至,也先这一刻是真的有些怕了。

  因为他的正面,已经快要挡不住了。

  一旦正面溃败,哪怕就是两翼大军到来,不仅会没有任何作用,反而两翼到来的大军还会有极大的危险。

  也先怎么也想不通,明军怎么会突然发疯,他更不明白,明明他已经知道了明军的战力,他准备了这么多,为什么明军会在突然之间爆发。

  朱棣就不怕伤亡过于惨重,后续无力再战,被他硬生生拖死吗?

  然而随着时间流逝,就在也先越发难以支撑时,别失八里方向的蒙古军终于冲杀而来,准备向着明军右翼杀入。

  也先看着这一幕,虽然面色一喜,但心头依旧还有忧虑。

  那就是更近一些的左翼,也就是叉力失方向的大军还没有到来。

  这一刻,也先也不管了,他很清楚,不能再继续等下去了,当即率领自己的护卫大军,也就是他最后的精锐,开始对明军发起反攻。

  战场内,明军也在第一时间发现了右翼过来的蒙古军。

  郑亨见状,他心里很清楚,蒙古军能够冲过来,说明右翼的武进伯朱荣,极大可能凶多吉少了。

  郑亨不再去想,当即下令分出部份大军不惜一切抵挡右翼的蒙古军,而自己亲率护纛军主动向前发起最后的冲锋。

  仗打到这一步,郑亨很清楚不能退,一旦退,大军必然损失惨重。

  尤其是朱棣还在营内休息,一旦退了,到时哪怕太医将朱棣救回来,撤退的一路颠簸,朱棣都必然受不了。

  这一战,明军只能胜!

  郑亨当即再度下达军令,随即纵身往前冲杀而去。

  纵然蒙古大军从右翼杀来,但明军精锐依旧快速稳住侧翼阵型,正面大军的进攻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哪怕就是也先亲率护卫军反攻,都没有取得什么有效的成效。

  也先看着这一幕,心头一沉,他现在只能祈祷,左翼的大军能够尽快突破明军杀过来了。

  然而就在战事焦灼之际,也先大军后方,突然遭到一阵猛烈的炮火袭击。

  漫天的炮弹不断向着也先大军倾泻而下,同时天空密密麻麻飞翔着的,尾部带着烟雾,遮天蔽日,仿佛将阳光都遮挡住了一般。

  这一幕,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让人震撼的看着这一幕。

  突然,只见这些飞翔之物纷纷开始下坠,绝大部分落入蒙古大军之中,少部分落入两军交战地,极少部分落入明军之中,片刻响起一阵阵的爆炸之声。

  伴随着从未知方向射击而来的炮弹,纵然明军也因此有着些许伤亡,但被完全覆盖的蒙古军,更是伤亡惨重。

  哪怕就是也先,此刻也已经坠马,左臂不断流淌着鲜血。

  但也先完全没有心思去顾及自己的伤势,看着眼前炼狱般的惨相,脸上无比的绝望,心头都在滴血。

  倒下的蒙古军,都是他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家底啊,在明军这样的冲锋之下,在明军火器之下,都没有这样成片成片的被人打成这么大的伤亡,然而如今却是出现在了眼前。

  在也先还没有回过神之际,只见在他后方,一支大军缓缓出现在视野之内。

  随着这支大军缓缓靠近,也先终于是看清楚。

  这支大军的旗帜上,赫然写着‘汉’‘朱’等字眼。

  也先瞳孔一缩,这个时候他哪里还能不知道,这是大汉的大军,并且极有可能是朱高煦亲自率领的汉军,突然出现在了他后方!

  “为什么?为什么汉军会出现这里?为什么!”

  也先彻底破防了,他千算万算,唯独没有算过汉军会出现在这里啊!

  大汉不是在攻打帖木儿帝国吗?汉军距离这里这么遥远,是怎么突然出现在这里的啊?!

  也先很是想不通,这一刻他整个人快要疯了,本来可能的大胜,如今彻底没有希望了,大军还损失惨重。

  但幸好也先身边的人回过神来,当即劝也先撤离。

  也先回过神来,不甘的看了一眼战场,当即下令全军撤退,开始向东逃窜。

  如今朱高煦在后面,正面是明军,左翼的大军没有到来,肯定是出事了,只有右翼,他的大军能够到来,说明无事。

  他只能东逃,先远离这个战场。

  在也先愣神的时候,明军也发现了这是朱高煦的汉军,纷纷神情一震。

  “汉王大军已至,此战必胜!杀!”

  所有人铆足劲了当即继续开始冲杀,士气根本没有受到丝毫的影响。

  朱高煦亲自率领大军杀来,看着眼前的蒙古大军,直接下令大军开始冲杀。

  朱高煦自己骑马在后面,看着前方冲杀的汉军,疲惫的脸庞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一路紧赶慢赶,一路急行军,终于是赶上了。

  也是幸好他赶上了,不然这次,朱高煦很清楚,朱棣恐怕真的会遭重。

  也先在叉力失的大军没有到来,那是因为他派了韦达率领一部分大军去支援明军了。

  他最先赶到的就是叉力失,得知主战场在这里,他便不断下令大军向这里赶。

  为了保证绝对的优势,重型火炮全部放弃,在后面慢慢来,所携带的,全部是中型火炮,以及刚才出现的飞行火器,只是为了能够确保全面压制蒙古军。

  其实但凡也先还有后手,只要能够挡住汉军的第一波攻势,后面就会好很多。

  因为他带来的弹药并不多,而且汉军完全就是一支疲惫之军,几乎没有得到休息的真正疲惫之军。

  只要挡住第一波攻势,后面的攻势就会逐渐减弱。

  这也就是汉军可以做到这一点了,哪怕是换成明军这样强行军之后再投入大战,都要出大问题。

  而且能不能做到这么长时间的强行军,都是一个大问题。

  这一路,汉军可是都有不少人掉队,也是朱高煦留下一部分大军沿路收容跑得累倒在地的将士。

  在这种强度下,在如今这个时代,唯有有信仰,又是朱高煦亲自率领的汉军才能做到,强行军半月,还能继续投入战场。

  随着也先丢弃大纛旗帜逃跑,蒙古军刹那间溃败开来,被明军与汉军两面夹击。

  不过一个时辰不到,战事逐渐结束,朱高煦也亲自走了过来。

  然而朱高煦并没有见到朱棣,而是见到了到来的郑亨。

  “郑亨拜见汉王殿下!”

  郑亨来到朱高煦五步远,翻身下马来到朱高煦身前,单膝跪地。

  郑亨是真的感激朱高煦,这次要不是朱高煦到来,他们纵然能胜,这个伤亡也必然不小。

  至于失败,不仅是郑亨,所有明军都没有想过。

  朱高煦翻身下马来到郑亨身前,将郑亨扶起。

  “郑亨,多年不见,你也老了啊。

  我们之间,搞这些做什么,还得让我来扶你起来。”

  朱高煦与郑亨,本就是旧识,当初两人的情谊也不差。

  在夺嫡之争的那段时间,郑亨也是支持他的人。

  而在永乐初年他率军至开平,准备北伐时,郑亨就在他的帐下,只不过后面被朱棣给叫回去了。

  “汉王殿下,您怎么会出现在这里?这里可是相隔这么远。”

  郑亨一脸的笑意,时隔多年再次相见,他也满是感慨。

  朝中的局势是什么样的,他并不关心,朝廷与大汉之间是什么关系,他同样不关心,他只知道,朱高煦是大明汉王,这就足够了。

  朱高煦的大汉,他是早就有耳闻的,其实他也向往过,他也挺羡慕张辅这些人,不断开疆扩土。

  对朱高煦,他是敬佩的,大汉越好,越是证明,当初他和丘福、朱能等人一起支持朱高煦,果然是没错的。

  “哈哈,这事说来话长了,我得知大明对也先出兵,就猜到决战会在这里了,就率军赶了过来。

  这一来,正好遇到决战,这完全是凑巧了。

  对了,皇上呢?皇上在哪?我去见他。”

  虽然是多年重逢,但朱高煦最想要见的,还是朱棣。

  然而他都出现这么些时间了,朱棣还没有来,朱高煦本能的有些心绪不宁。

  在他看来,他如今到来,又赶上了大决战,朱棣应该早早就出现了才是。

  当看到郑亨突然变得沉重起来,朱高煦眉头一皱。

  “出什么事了?”

  然而看着郑亨支支吾吾的,就是不说,朱高煦也急了。

  “郑亨,到底出了什么事?你别忘了,本王虽在藩地,但也是大明汉王!是皇帝嫡二子!

  且你们的大军也在这里,本王又能如何?

  赶紧说!”

  郑亨心头一时不知所措,哪怕他是一个武夫,都很清楚朱棣病倒这件事的重要性。

  哪怕是明军的主力都在这里,但他也不敢啊。

  万一朱高煦得知这个消息,万一朱高煦真的有想法,将他们灭在这里,然后自己带着大军南下,直接发起靖难,大明之内,可是没有大军能够挡住朱高煦的大军。

  明军精锐这次几乎都被朱棣抽调过来出征了,边地也基本没有几个人,大明之内,虽有卫所与守备军,但哪里能够挡住精锐的汉军。

  然而听着朱高煦的催促,郑亨当即一咬牙。

  “汉王殿下,皇上在战场之中因病吐血晕倒,正在后方大营诊治!”

  朱高煦瞳孔一缩,其实他也猜到了,如今这个时间,按照历史上的时间对比,其实朱棣已经没了。

  他本以为朱棣突破历史桎梏,还能多活一些时间,没想到却还是出现了。

  朱高煦并没有直接去看朱棣,现在他需要考虑的是,自己该怎么去看朱棣。

  如果是他一个人去,那可就是主动去送了,但凡朱棣有想法,或者明军之内倾向朱瞻基的人动心思,他可是进去容易,别想轻易出来了。

  朱高煦思考片刻,紧紧看向郑亨。

  “如今明军是由你做主是吧,我想去看皇上,不过我要带着大军过去。

  你带明军在一侧,本王的大军在另外一侧,抵达皇上行营后,本王与明军各占据半边。

  这样,你也可以放心,本王也放心,可以吧?”

  看着郑亨还在犹豫,朱高煦并没有责怪,反而很欣赏。

  可见郑亨知道事情的重大,而且这事一个不好,郑亨在大明的前程,可就没了。

  但理解归理解,朱高煦再次出声。

首节 上一节 351/37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