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内,朱瞻基穿着常服,披头散发正在与宦官逗着蛐蛐,房门却是突然被打开,一道让他无比熟悉的声音传了过来。
“蛐蛐好玩吗?都已经是皇帝了,当以国事为重,你爷爷,你爹,他们没有教过你吗?”
朱瞻基还没有起身,身边的宦官尽皆跪地请安。
因为来的人,正是如今的大明太后,曾经的大明太子妃,张氏。
张氏开口让这些人退出去,却是没有叫动,还是朱瞻基及时出声,这些人才退了出去。
朱瞻基来到张氏身前,想要扶着张氏坐下,却是被张氏甩手睁开,自己坐在椅子上。
朱瞻基一时有些尴尬,但始终没有认为自己有错。
“娘,国事有内阁的杨士奇他们帮忙处理呢,他们处理好之后,我再看就是了,不会耽搁国事的。
爷爷与爹他们的教导,我都记在心里。”
朱瞻基坐在椅子上,丝毫没有在意自己的形象。
第367章 朱瞻基恐惧的阴影,太后张妍的失望与绝望
如今已经是太后的张妍看着朱瞻基一脸自得,没有丝毫在意的样子,心中一时无比的失望。
她还记得,当初的朱瞻基,不是这样的啊。
朱棣与朱高炽还在时,朱瞻基很听话的,而且这些事,还是朱高炽与朱棣都与朱瞻基说过,可以说是三令五申的话,朱瞻基现在却是当成了耳旁风。
张妍一时很是头疼,之前朱高炽让她看着点朱瞻基,但现在她突然发现,自己已经看不住朱瞻基了啊。
听着朱瞻基这样的话,心头那股火气,不断往上冒,最终却是只能忍住,不能带着那些情绪和朱瞻基沟通。
她知道,如今的朱瞻基,已经不听她的话了,完全已经变了一个人。
如果她带有情绪,朱瞻基也会带着情绪跟她谈,那这就不是解决事情的态度了。
她来找朱瞻基,是为了解决事情的,不是为了和朱瞻基争吵的。
深呼吸一口气,张妍缓缓开口。
“儿子,你这样做,是忘了你爷爷和你爹当初对你说的话了吗?
你爷爷做了这么些年的皇帝,从洪武时期经历到永乐。
你爹做了十多年的太子,你现在用的这些人,他比你更加清楚。
如今你将权力交给他们,现在他们是不会做什么,以后你若是继续这样松懈下去,继续这样不管不顾,朝中之事交由他们打理,你什么也不知道,到时各部的人都会靠向他们。
你认为杨士奇他们不是那样的人,我就当他们不是那样的人吧。
可即便他们不是那样的人,你给的这些权力一旦彻底形成,到时候内阁换了其他人,你能保证他们也不会是那种人吗?
到了那时,你想要收回权力,他们会愿意吗?
到时六部各科、各局、司、监都依附于他们,他们一旦对抗皇权,你又该如何收回?
而且你将下达圣旨的事情交给你的贴身宦官,他们或许不会做那些事,但以后他们一旦和外面的人有所勾连呢?
到了那时,你这个皇帝,即便想要做什么,你又能做什么?
你见不到下面各部的官员,他们想要做什么事,坑壑一气之下,直接就可以下发圣旨,根本就不需要你这个皇帝了,你又可有想过这些?
儿子,你要知道,放权容易收权难。
让他们体验到了权力的滋味,那些人,是不会甘心放手让你再收回来的。
如今你才开始实行,一切都还来得及,等到了后面,你再想做这些,难度会不断增大。
一旦你最终没有收回来,后世子孙,再难收回了。”
这些,才是张妍真正在意,又觉得悲哀的地方。
这样的大事,她无法想象这是朱瞻基一个人决定的。
而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她更是没有想到如今的皇后孙若微,居然完全没有提醒朱瞻基,任由朱瞻基这样去做。
皇后可不仅仅只在乎那些权力,还必须要在关键时刻能够给朱瞻基出谋画策,在朱瞻基不清醒时,能够提醒朱瞻基的人。
大明立朝以来,除了建文时期,朱元璋的洪武时期有马皇后,朱棣的永乐时期有徐皇后,她也一直在向着马皇后与徐皇后看齐。
因为马皇后与徐皇后给大明皇后定下的调子太高了,她不求超越,只求不要掉落太多,以致于她对大明的皇后,也就是如今的孙若微,抱有极高的期望。
可最终,还是让她无比的失望。
朱瞻基听着张妍的话语,此刻也已经收起了那些心思,心中不断沉思着。
朱瞻基并不蠢,他不是不会考虑事情,只是之前他并没有想得那么深,他只是想要解放自己的时间,不将自己所有的精力全部放在国事上。
他做出的这些决策,也不完全是信任杨士奇等人,更不是完全信任宦官,他也有让锦衣卫监督,他只是为了让自己有更多的私人时间去做其他事,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沉思许久,朱瞻基郑重的看向张妍。
“娘,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这事我会注意的。
等我将来离开之时,我会收回这些权力的,我不会放任他们成长下去。
如今我只是不想像懿文太子和爹他们一样,他们都是因为繁忙的国事而累坏了身子,我不想重蹈覆辙。
我是皇帝,有锦衣卫在,我只要监督好这些人,只要做好方向的把控就可以了。
娘你说的那种情况,不会出现的。”
听着朱瞻基依旧冥顽不明的话语,张妍是真的既被气到,又是越发的失望。
她说了这么多,不就是想要朱瞻基回心转意吗?
但朱瞻基为了让自己有贪玩享乐的时间,将朱标与朱高炽都搬出来了。
“你说你让锦衣卫监督他们,可要是锦衣卫与他们,也坑壑一气之时,你又该如何?难道用你现在重视的东厂厂卫吗?!”
朱瞻基听着这话,却是直接点了点头。
“娘,你都知道了,那你就更应该不用担心了。
厂卫监督锦衣卫,同时监督外面,再加上锦衣卫,不会有事的。
厂卫的权力,都源于我,源于皇帝,他们是绝对不会背叛皇帝的!”
在朱瞻基心中,确实就是这样想的。
在他看来,自己已经做了预防的手段,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只要等到自己临死前再将这些权力收回来,或者就算是继续保持下去,皇帝的权力,都不会变弱。
张妍满是不可置信的看着朱瞻基,她是真没有想到,这个人居然还真是这种想法。
“皇上!你难道就不怕宦官因此权力过大,涉政干政吗?
前朝多少例子,宦官干政的事情,还少吗?
宦官已经掌握了起草圣旨的两道关卡,你还如此提高厂卫的地位,将来一旦做大,皇帝岂不是还要听宦官的话?”
“娘,这些你就不要再说了,难道你还不明白吗?
厂卫都是宦官,他们的权力,都来自于皇帝,只要是朱家人当了皇帝,他们必然会绝对拥护皇帝,成为新皇帝的得力助手,可以帮新皇帝做任何事。
你就是杞人忧天了,我有预防,不会让这些事发生的。
若是无事,娘你便回去吧,我要休息了。”
朱瞻基仿佛被抓到了痛脚一般,不由自主的声音大了些,更加严肃了。
其实这些他都知道,但他相信自己做的这些,不会出现那种情况。
听着朱瞻基开始赶人,张妍满心绝望,却是无能为力。
朱瞻基说得是好,如果真的是这样,确实不会发生那些事。
可她深知,人都是自私的。
而且人都是利己的,是不满足现状的。
他们有了现在的权力,只会想要更大的权力。
日益腐蚀之下,皇权,最终会被这些人分走不少。
朱瞻基说得过后能够收上来,可她很清楚,拖的时间越长,这个权力越是难以收上来。
且传到后面,后面大明的皇帝,权力将会越发的被这些人所吸走。
可她又有什么办法,她说的,朱瞻基不仅不听,如今反而赶她走,就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这次与朱瞻基说不通,张妍也不准备继续再说了,不过她也不会因此放弃。
该劝的,她还是会劝。
当初朱高炽的遗愿,她答应朱高炽的,她想要像马皇后与徐皇后那样的心,是不会改变的,更不会忘记的。
调整好思绪,张妍缓缓开口。
“怎么,觉得我不耐烦了?觉得我这个老婆子影响到你了?
我问你,你做这些事情,孙若微有没有跟你提过什么建议?”
朱瞻基听着张妍的话语,心头最终一软,又有些愧疚,这到底是他亲娘。
“娘,我没有不耐烦,刚才只是就事论事罢了。
她有说过一件事,正好娘你来了,她看着娘你太累了,说是让娘好好休息,后宫与内廷诸事,她可以来打理。
娘,你也确实该休息休息了,之前爹的事情,你也累坏了身子,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呵呵,皇帝,你可真好啊,你可真是我的好儿子呢。
你告诉她,身为皇后,却是无法做到皇后应尽之责,还想掌管后宫与内廷,休想!
只要我还在一天,没有我的同意,她休想掌握内廷!”
张妍是真的被气笑了,什么怕她劳累,帮她管理这些啊,这分明就是想要将她手中的权力全部接过去,孙若微想要做一个真正的皇后。
她也并不是真的想要这些权力,她其实很想一个人清清静静的。
但是朱瞻基让她放心不下就算了,孙若微更是无法让她满意。
但凡孙若微能够劝一劝朱瞻基,能够成为朱瞻基真正的贤内助,有成为贤后的潜质,都不用朱瞻基来说,她直接就将这些权力全部交给孙若微了。
如今朱瞻基是这个样子,孙若微又是这般,她要是真的什么都不管,那就真的完了。
朱瞻基看着气势爆发的张妍,也不敢再说什么了。
他知道张妍已经处于情绪高涨的边缘,他要是再刺激,是真的会出事。
张妍到底是他亲娘,他要是真的不管,那天下人会怎么看待他?
张妍看着朱瞻基没说话,可她还不想这样放过朱瞻基。
因为她还有最为重要的一件事,还没有说出来。
“你爹的事情,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你为什么不给你爹追封?
前一夜你还信誓旦旦的跟我说会追封你爹卫孝仁皇帝,但为什么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