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糖的价格,在经历了一轮过山车的大涨后,在年前突然疯狂下跌。
京师不少百姓也上街买糖过年。
苏泽锁了报馆,东宫那边早就放假了,他返回家中,赵令娴正挺着大肚子,指挥侍女家丁准备过年。
苏泽见到妻子迎了上去,妻子怀孕八个月,现在正是胎位稳固的时候。
苏泽明白孕妇也要适当的运动,所以并不反对妻子忙碌。
将监工的任务交给身边的侍女,赵令娴又拉着苏泽来到内书房。
内书房就是女主人的书房,是女主人处理家务的地方。
赵令娴拿出来一堆账册说道:
“相公,这是城外田庄,城内商铺,还有入股东宫店铺的年账。”
苏泽看着这些账册就有些头大,他摇头说道:
“账册有什么问题吗?”
赵令娴摇头说道:
“苏府的账册,他们可不敢动手脚,这些账都没问题。”
赵令娴有些犹豫的说道:“相公,我那兄长今天又来过了。”
苏泽将妻子揽进怀里问道:“大舅兄又来借钱?”
苏泽的这位大舅哥,他只在婚宴上见过,赵令允是妻子这一房的长子,但是读书不行。
妻子的脸色难看,是因为十天前赵令允上门借钱,赵令娴找苏泽商议后,借给了他一百银元。
赵令娴说道:
“相公你也知道那一百银元的事情。”
赵令娴小心的看着丈夫脸色,虽然她用的是嫁妆,而且这笔银子还是借的,但这种事情还是犯忌讳的。
苏泽微微皱眉,一百银元不少,但是对于苏家来说却不是什么天文数字。
苏泽知道家里几间店铺的收益就不少,妻子亲戚之间的借贷,也算是正常人情往来。
看到妻子担心的样子,苏泽说道:
“是大舅兄亏了,补不上这笔银元了吗?”
赵令娴摇头,她捧出一个钱匣,打开后都是银灿灿的银元。
赵令娴说道:
“兄长今日上门,带回来了一百五十银元,不仅仅还上了银元,还说那五十银元是我们入股的分红。”
第227章 做空,天可汗
苏泽也皱眉,他和赵令允没有什么交际,首先想到的是有人通过这种方法给自己送礼。
但是苏泽又摇头,赵令允没有踏入仕途,如果他自己有事情要帮忙,直接和妻子说就是了,没必要用这个手段。
苏泽问道:
“大舅兄说这笔银元是怎么来的吗?”
赵令娴摇头说道:
“他说跟我讲不清楚,说是如果相公你问起来,他可以把这个赚钱的仙术告诉你。”
又是赚钱的仙术?不会是炒糖的买单赚到钱吧?
不对,最近糖价大跌,炒买单的商人都亏了本,赵令允是怎么赚钱的?
苏泽还是想不明白,干脆让妻子将赵令允喊回家里。
过了半天,赵令允就上门了。
苏泽打量这位大舅兄,国字脸,一身的丝绸长衫,外面套着貂绒的袄子。
无论是丝绸长衫,还是貂绒袄子,都能看出来是新买的。
苏泽皱起眉头来,看来自己这位大舅兄是真的发达了。
赵家的家风严谨,大部分子弟都在老家读书,赵令允没有读书的才能,才被留在京师。
但如果赵令允打着赵贞吉或者自己的名号捞钱,怕是第二天就会被押送回四川。
看到苏泽,赵令允想要称呼妹婿,话到嘴边却又吞了回去。
他小时候就怕这位清冷的妹妹,成婚后更是主母威仪大增,上次来借钱赵令允都小心翼翼。
而自己这位妹婿更是声名赫赫,入仕不到两年就已经正五品了,是皇帝的心腹重臣。
赵令允想到自己的叔祖赵贞吉,面对苏泽时候的压力也差不多了。
“大舅兄请坐,上茶。”
苏泽招呼侍女,赵令允这才放松了下来,再怎么也是一家人嘛。
寒暄了一阵子,苏泽问道:“大舅兄,这五十银元到底是怎么来的?如果不说清楚,三娘子也拿着不踏实啊。”
苏泽这话说的随意,赵令允却不敢乱扯,老老实实的说道:
“这银元是我在大宗粮食交易市场炒糖票挣的,妹婿和三娘子尽管拿着,绝对是干净钱!”
苏泽心中有了猜测,还是问道:
“可年前糖票大跌,大舅兄是怎么赚钱的?”
赵令允露出笑容,和苏泽接触下来,他发现苏泽也是同龄人,就是比别人稍微稳重点。
而且比起别的同龄人,翰林出身的苏泽却没有因为自己不科举歧视自己。
这在赵令允前半生中是十分少见的。
赵氏是书香门第,读书科举就是一族年轻人唯一的评判标准。
科举不好就是不务正业,像是赵令允这种,早早发现自己没有天赋,放弃科举的,简直就是大逆不道了。
萌生了知音之感,赵令允看到书房周围都没有人,这才说道:
“这读书做官,我不如苏郎,但是这做生意,苏郎应该是不如我。”
“哦?”
赵令允说道:
“为兄赚的就是这个跌的钱!”
苏泽大概猜到了赵令允的“仙术”,他继续问道:
“愿闻其详!”
赵令允看出苏泽也感兴趣,就将他的赚钱“仙法”说了出来。
等听完了赵令允的话,苏泽脸色古怪。
原来赵令允的做法,在苏泽穿越前有一个金融术语,叫做“做空”。
简单的说,赵令允在糖价高的时候,向持有糖票的投机商人“借”了糖票。
当然,他这个借不是白借的,他约定了非常高的利息,还请中人支付了保证金,还在镇抚司买了红票交了印花钱,这才借来了糖票。
在借来了糖票后,赵令允立刻高价将手里的糖票全部抛出。
在年前的时候,糖价大跌,糖票的价格更是大规模跳水,就在这个时候,赵令允再用低价,从市场上收购糖票,拿回了自己的保证金。
这样扣除了印花钱和利息后,赵令允还大赚了一笔,甚至比那些炒糖票上涨的投机客赚得都多。
苏泽看向自己的大舅兄,大舅兄你如果不是穿越者,那就是金融天才了!
后世期货交易员,是不是都要把你当做祖师爷供起来?
这种天才的方法你也能想到?
苏泽不由感慨,这个世界竟然果然不缺乏聪明人。
有人想到炒糖票,等着糖票上涨赚钱,那自然也有人看跌糖票,靠着糖票下跌赚钱。
期货不就是这样自然而然的发展出来的吗?
苏泽又问道:
“大舅兄,你又是怎么料定,这糖票会大跌呢?”
赵令允立刻说道:“当然是看市场啊!”
赵令允怕苏泽不懂,解释说道:
“年前南洋、交趾都在疯狂向我大明运糖,明年澎湖的种植园就要开始产糖了,商人都知道年前的行情,可是是近些年糖价最高的时候了,我专门去一趟了直沽,码头力夫一舱一舱的卸货,码头上都堆满了糖。”
“可京师的糖价上涨,这就不合理。糖又不是必需品,普通百姓看到糖价便宜,买点回去过年,糖价高不买就是了。”
“达官贵人有自己的渠道,也看不上民间的粗糖。”
“这糖价上涨,就是无良商人囤积糖票,炒高糖票的结果啊。”
好家伙,苏泽只能说,自己这位大舅兄还真不是随便做空的,这是做了充分的市场调研啊。
赵令允说道:
“糖价一定会崩,这是我的判断,所以我才想出了这个赚钱的办法。”
苏泽这下是心服口服了,赵令允活该赚钱。
不过苏泽还是拿出钱匣说道:
“大舅兄,这五十银元你还是拿回去吧,三娘子说了,兄长上门借钱是应该的,再收利息岂不是寒了兄妹的情谊?”
赵令允也是聪明人,他明白了苏泽的意思,也知道苏泽夫妇确实不差这笔钱。
他倒是也没有推辞,坦然将钱匣收起来。
反正过完年自己的外甥或者外甥女就要出生了,自己再准备一份大礼,妹妹妹婿总不能退回来吧?
娘舅疼甥,这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不过苏泽还是温言说道:
“大舅兄,投资有风险,还是要谨慎啊。”
赵令允说道:
“这个自然!苏郎放心吧。”
苏泽看着赵令允的样子,也不知道他有没有听进去,但是想到自己前世也没劝住谁炒股,苏泽只能拉着赵令允在家吃了饭。
——
时间过的飞快,但是今年要比去年冷清了不少。
沈一贯还没回来,苏泽领着妻子去拜访了沈一贯的妻子杜氏,又勉励了一下沈泰宏的学业,留下一堆过年的礼物就离开了。
申时行一家已经搬去了直沽,赵令娴已经准备好了节礼送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