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泽说道:
“既然世宗大王可以将谚文变成训民正言,那许弘文也可以让谚文变成汉文嘛。”
苏泽这也没有忽悠许篈。
谚文中本来就有很多汉语词汇,甚至连发音都是一样的。
训民正言创造的韩文字母又丑又不好写,韩文在这个时代完全是可以通过汉语来表音的。
苏泽穿越前时空就是这样的。
英语作为强势语言,很多国家的表音字母都是借用的罗曼字母。
那现在如日中天的大明,为什么不能做一套汉字的表音字母表出来?
这在语言学上完全是可行的。
而且试想一下,如果都是用汉字来表音,那大明的官员百姓只需要按照表音就可以念诵别国的语言,那就大大降低了学习其他国家语言的难度。
而朝鲜这些国家,经过汉字表音的训练后,也可以无缝连接的学习汉语。
这就是语言学意义上的霸权。
许篈非常高兴,在苏泽这里找到了对抗训民正音的办法,他准备回去之后,就召集那些反对使用训民正音的士大夫们,研究怎么使用汉字来给谚文表音。
等到了那时候,再用自己向国主提出,用天朝上国来压制反对声,还真的就能将这个推广开。
然后这一套汉语表音的方法,同样可以随着大明的影响力,播撒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去。
上层使用汉语汉字,下层使用汉语的表音文字,这就是一个稳固的汉文化圈了。
苏泽送走了许篈,接下来投入到了博览会的开幕中。
四月二十九日,临时观礼台落成,隆庆皇帝迫不及待的派遣了司礼监三巨头,查验了开幕仪式没有问题后,正是宣布会驾临开幕式。
四月三十日,京师戒严,在锦衣卫和京营士兵的保护下,隆庆皇帝从皇宫出来,乘坐撵轿前往城外。
虽然为了安保,附近的百姓都被驱离,但是很多百姓依然爬上屋顶,远眺皇帝出行的队伍。
隆庆皇帝抵达城外,看着阳光下闪着光芒的水晶宫,脸上的笑容更甚了。
紧接着,在五位阁臣的带领下,百官、藩属国使者、国子监生,向皇帝行大礼。
勋臣武将,则在定国公徐文壁的带领下行军礼。
更让隆庆皇帝耳目一新的,是经过一个月的简单军训后,武监生排列整齐的方阵,给隆庆皇帝搞了一次简单的阅兵仪式。
虽然第一期武监人数总共才三百多人,也就排列了一个方阵。
但是经过训练的武监生们令行禁止的样子,还是给皇帝以及藩属国使者们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众臣又向皇帝敬贺武功,隆庆皇帝心情更加愉悦,又下旨嘉奖了武监,又给武监生赐银元奖励。
开幕仪式完成后,隆庆皇帝又领着百官参观了博览会,当置身于这座钢铁骨架的玻璃宫殿中,包括许篈在内的藩属国使臣,心中只有一个想法:
大明实在是太强盛了!
这能够铸炮的钢材,就被当做是房屋的骨架,这一根柱子,能够锻造出多少神兵利器!?
这满屋顶的玻璃,又能换多少的财富?
这就是天朝上国!
第248章 是时候出重拳了!
卡在四月最后一天,皇帝在水晶宫开幕仪式上满意而归后,苏泽在上一疏。
《奏办水晶宫博览会毕与民共乐疏》
这份奏疏里,苏泽请皇帝从内帑出钱,仿效当年灵济宫百戏会表演,在水晶宫博览会闭幕的时候举行百戏表演,和京师百姓同乐。
为了完成对小胖钧的承诺,苏泽又在奏疏中写明了,请求让太子主持闭幕的仪式。
——【模拟开始】——
《奏办水晶宫博览会毕与民共乐疏》,事关内帑用钱,阁臣没有票拟意见,送入宫中。
皇帝同意你的奏疏,但是不同意由太子主持。
隆庆皇帝从内帑出钱,亲自出席了闭幕式。
——【模拟结束】——
【剩余威望:1380。】
【是否使用100点威望值,保证奏疏被完全执行?】
好家伙,幸好自己用了【手提式大明朝廷】,这才算是万无一失,不然岂不是在好弟子面前食言而肥了?
看完苏泽也是一阵无语,不是,皇帝您还和儿子争出宫玩的机会?
算了,为了好弟子,苏泽还是支付了这一百点的威望点。
【威望点已扣除,剩余威望点:1280,请尽快在现实中完成上书。】
——
皇宫内。
上次小胖钧发力,修复了帝后关系后,陈皇后搬回了中宫。
不过这位陈皇后性格清冷,本身也不是争宠的性格,搬回中宫也没有过问后宫的事情,存在感十分的稀薄。
但是小胖钧情商十分出众,每次回宫给母妃请安,也会捎带上这位名义上的“母后”,还时常带一些小礼品。
比起生母李妃的打压式教育,陈皇后是读过书的,也更明事理。
久而久之,朱翊钧遇到一些事情,反而不会对自己的生母说,而是向陈皇后倾诉。
陈皇后无子,而且看样子也生不出儿子了,对这个名义上的嫡子也是十分的喜爱,反而让朱翊钧感受到了久违的母爱感觉。
前些日子朱翊钧每次进宫,嘟囔着的都是水晶宫博览会的事情。
刚刚隆庆皇帝来中宫用午膳,提到了苏泽提请办闭幕式的事情。
皇帝虽然赞同了苏泽的奏疏,却想要亲自出席。
陈皇后知道自己这个胖大儿盼着去博览会,可皇帝这个当爹的要去,儿子也只能让一让了。
一想到胖大儿失望的样子,陈皇后也有些不忍。
陈皇后想了想,喊来身边的侍女说道:
“你去翊坤宫传几句话。”
陈皇后在侍女耳边附耳说了几句,这名侍女立刻跪了下来:
“娘娘,您可要三思啊!这是妄议君上的罪过啊!”
陈皇后却说道:
“若是盘查,你就说也是听来的,本宫一定会保你。”
“再说这些传闻也非空穴来风,也谈不上妄议君上。”
这名侍女也是陈皇后的亲信,她在冷宫的时候,侍女不离不弃照顾,两人的关系相当的亲密。
听到陈皇后下定了决心,这侍女也只能按照陈皇后的吩咐,去找翊坤宫传起了闲话。
次日,宫中传出消息,传闻皇帝出宫去水晶宫博览会,是想要在民间选秀女入宫,这个消息也不知道怎么被李妃知道了。
虽然不知道皇帝和李贵妃之间发生了什么,但是隆庆皇帝还是放弃了参加闭幕式的打算,改由太子朱翊钧出席。
——
五月十日,博览会在京师百姓的欢声笑语中闭幕。
太子朱翊钧亲临水晶宫,由上次百戏会胜出的戏班,在闭幕式上进行了精彩的表演。
朱翊钧的小脸通红,激动的看着戏班和欢腾的百姓。
最后朱翊钧也得偿所愿,在苏泽的陪伴下参观了水晶宫,看到各种新奇的机器,朱翊钧新奇的打量,苏泽又让工匠示范,让小胖钧亲手操作了几台机器。
这让还处于好奇心旺盛阶段的朱翊钧十分兴奋,一直到闭幕仪式结束,这才恋恋不舍的返回东宫。
这之后,水晶宫博览会还会持续半个月,半个月后玻璃天花板会被替换成木质屋顶,博览会则会改成一座展览馆,在休沐的日子对百姓开放。
至于为什么要替换玻璃天花板,用苏泽的话说是玻璃屋顶在太阳强烈的夏季有安全隐患,不过玻璃幕墙就不用拆除了,作为博览会的特殊景观保留下来。
这场博览会在百姓中引起的讨论甚至还要超过了当年的灵济宫大会。
灵济宫大会对于读书人是盛会,这是朝廷第一次和在野贤良文学对话,讨论大明的学术和政策。
而苏泽在灵济宫大会上提出的“四民道德”说,和高拱正在大力推广的实学一起,日益受到读书人的关注,俨然已经成为一门显学。
但是水晶宫博览会,是皇帝和百姓同乐的盛会。
不少京师百姓,在博览会上也见到大明最新的机器,见到了各种新奇的商品,以及海外各种奇珍异宝。
虽然其中不少东西,大家已经在报纸上读到了,但是实物带来的震撼,可要比文字震撼多了。
钢铁缫丝机隆隆转动,看着丝锭上缠绕的丝线,看着加热炉中升腾起的火焰,就连普通百姓也感觉到了,新的时代正踏着钢铁和火焰大步踏来。
太祖成祖时代是什么样子,早已经没人知道,但是和先帝朝比起来,这已经是最好的时代了!
可有人欢喜有人忧虑。
吴绍祖在博览会闭幕前就得到了任命,他眼前一黑,但还是立刻动身离开了京师。
大明官员赴任是有期限的,如果不能按期赶到,吴绍祖可是要被吏部处分的。
不过这次去琉球上任,通政邮递司对他还是不错的。
琉球通政署,有主官一名,也就是吴绍祖。
此外还有市舶太监一人,名叫高顺安,负责就地管理琉球的敕书,敕书就是朝贡贸易的凭证,这名太监就是负责琉球贸易的。
还有锦衣卫百户一人,名叫张永安,负责琉球的情报。
另外还有一名在东胜卫战役中立功升迁的百户,名叫赵及,带着三十名参加过东胜卫大战的精锐士兵,护送吴绍祖一行人前往琉球。
大家都是“发配”琉球的难兄难弟,临行前的几杯苦酒下肚,众人很快就拉近了距离。
除此之外,跟随吴绍祖一起返回琉球的,还有这次来京师朝贡的琉球使团。
使团总共有二十人,正使毛国鼎,是琉球世家毛氏的族长。
琉球有十三家的说法。
这就要说到琉球的统治基础,也就是所谓的“御座乐”。
相传这御座乐,是当年琉球朝觐太祖朱元璋,太祖回赐的宫廷御乐,由刘伯温所制。
当然,这不仅仅是一套御乐,还是一套祭祀、外交、国家典礼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政治仪式。
无论是国主更迭,还是对大明的朝贡,都需要演奏御座乐。
琉球十三家,就是垄断了御座乐的家族,其中以琉球王室,也就是尚氏为首,王族四个分支,加上八家异姓贵族组成,几乎控制了琉球所有的职位。
毛国鼎就担任琉球三司官,这是仅次于国相的要职,但是这位琉球朝贡使,自从入京以后就忧心忡忡的样子,整日在主客司内深居简出。
但是琉球使团却对水晶宫博览会很有兴趣,特别是听说了水晶宫博览会的立柱是用的炮钢后,整个琉球使团更是震惊到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