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第262节

  吴绍祖制定的前往琉球的路线,是从京师前往直沽,再从直沽坐船去莱州,然后沿着东南的海岸线抵达澎湖,再往北就可以前往琉球了。

  这也是以往琉球使者入贡大明的路程。

  但是这一次琉球使者,却不是走的这条路,而是从琉球往北进入倭国的海域,沿着倭国海域再入朝鲜半岛,然后渡过渤海湾进入莱州。

  所以在两拨使团离开京师后,琉球朝贡使毛国鼎,就因为归途路线和吴绍祖进行了激烈的争吵。

  毛国鼎坚持要走北线,也就是从朝鲜倭国海岸沿线返回琉球。

  毛国鼎的理由,是琉球到澎湖之间的海域有大量的海盗,使团带着皇帝回赐的礼物,一旦被海盗打劫损失就太大了。

  双方争吵不断,最后吴绍祖也妥协,反正两条路线都要经过莱州,那就先抵达莱州再说。

  一行人抵达莱州港前,锦衣卫百户张永安,带着负责护卫的百户赵及找上了吴绍祖。

  张永安首先说道:“吴主司,这些琉球人有问题!他们一路上都在搜罗大明的消息,属下还看到了他们带回的箱子里都是报纸!”

  吴绍祖也紧张起来,而一直沉稳的赵及说道:

  “除了张百户说的,属下还听到使团里几个人用倭语交谈!”

  吴绍祖连忙问道:

  “确信?”

  赵及立刻说道:“属下曾经追随戚帅在东南抗倭,和倭寇有血仇,绝对不会错的!”

  吴绍祖来回踱步,他这个通政署的主司,上任之前也是经过大银台杨思忠紧急调教的。

  杨思忠不仅仅让吴绍祖读完了通政司内所有关于琉球的情报,也让人抄来了翰林院内有关琉球事务的档案。

  如果不是时间太紧,怕是杨思忠要让吴绍祖学完琉球语才让他离京。

  吴绍祖说道:“这么说南洋王主司的奏疏没说错,琉球确实被倭国渗透得厉害,使团里这些倭人,怕是来监视琉球正使的。”

  紧接着吴绍祖说道:

  “怪不得琉球使团要我们走北路前往琉球!倭寇定是想要在海上埋伏,拦截吾等!”

  听到这里,身经百战的赵及也是打了一颤。

  茫茫海上,他这一身武艺也没有多少作用,如果真的被倭寇生擒,那自己也只能以死报国了!

  吴绍祖想的更多,琉球孤悬海外,倭寇绝对会伪造大明通政使传递假消息,麻痹朝廷,自己差点就要成为倭寇帮凶了!

  张永安问道:“主司怎么办?”

  赵及则杀气腾腾说道:“主司,属下这就动手,宰了这些倭寇崽子!”

  吴绍祖想了想说道:

  “先去莱州港,本官去求助登莱涂巡抚,快马向朝廷报告!”

  “还在大明境内,倭寇大概是不敢动手!但是张百户赵百户,你们今天开始轮流值夜,不能让倭寇钻了空子!”

  ——

  五月十五日,一只胖鸽子飞进了詹事府的公房。

  苏泽有些无语,这胖鸽子现在也学精了,有时候在苏泽这边讨不到食物,就往大同戚继光那边,或者登莱涂泽明那边飞。

  无论是戚继光和涂泽明,都非常稀罕这只鸽子,苏泽感觉它比起以前更肥了。

  再这么吃下去,怕是信鸽要变成猫头鹰了。

  不过【飞鸽传书】这种待机状态,可以让戚继光和涂泽明有事可以迅速联系他,强化了信息交流,倒也是一件好事。

  胖鸽子对着苏泽亮了一下信笼,苏泽看到了笼子里的来信,胖鸽子就迅速将爪子缩回去。

  苏泽一阵无语,只能从书桌里掏出一把精米,这是经过【家庭种植毯】培育出来的第三代高产米,胖鸽子这才重新伸出爪子。

  苏泽拆开信笼,发现这是登莱巡抚涂泽明的信。

  除了涂泽明的信,还有琉球通政署主司吴绍祖的求援信抄本。

  看完后,苏泽的脸色剧烈变化。

  他也没想到,倭国的胆子竟然这么大,混入琉球使团来京师朝觐,搜罗大明的情报,还想要扣押琉球通政署的官员。

  也亏着这琉球通政署的官员机敏,识破了阴谋。

  但是现在的问题是,要怎么解决琉球问题。

  看来倭国对琉球的渗透,要比自己预想的还要快。

  没办法,前时空对琉球的史料很少,对于倭国渗透琉球的过程更是语焉不详,前后矛盾。

  夺回琉球的控制权是必须的!

  苏泽开始盘算大明的家底。

  为了筹备下南洋,大明在登莱打造新式战舰,目前已经完工四艘。

  这四艘帆船,都是工部在研究了中西方帆船后,设计出的改良帆船。

  这些帆船,都吸取了西洋的帆法,使用了横帆设计。

  此外船身也不是福船那种方正的结构,而是能切开水线的流线型。

  但是舱体设计,使用了大明舰船的分厢体设计,这样舰船就是一个舱进水,只要即使封锁这个舱也能继续战斗。

  舰炮也是都是新一代的火炮。

  是时候出重拳,试验一下大明的新舰队了!

  但是苏泽看了看自己的威望值,想要说服皇帝和重臣们冒着和倭国再开战的风险夺回琉球,怕是需要的威望点不少。

  苏泽想了想,拿起吴绍祖的求援信,向通政邮递司衙门走去。

第249章 《奏请通政司兼领海疆谍报事疏》

  “这是?”

  苏泽坐在杨思忠的公房中,将吴绍祖的信件抄本递给了杨思忠。

  “大银台,这是登莱涂巡抚遣快使,送来的琉球通政署吴主司的密信抄本,吴主司的密报过两天应该就能送到京师了。”

  杨思忠的脸色严肃。

  吴绍祖是他的手下,琉球通政署也是通政邮递司上奏请求设立的。

  可吴绍祖还没上任,就出现这样的问题。

  但是,杨思忠更多的是庆幸。

  庆幸吴绍祖是个谨慎的人,还没到琉球就发现了端倪。

  如果等吴绍祖等人羊入虎口,琉球通政署真的被倭人控制,那通政邮递司可真的成了笑话了。

  紧接着杨思忠就是愤怒。

  倭人狼子野心,竟然连大明的特使都想要囚禁控制!

  杨思忠看向苏泽问道:

  “苏翰林有什么看法?”

  苏泽直接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就一个字:“打。”

  杨思忠看向苏泽,他又犹豫起来。

  没办法,东南倭乱对于大明影响实在是太大,以至于凡是经历过的大臣都留下来心理阴影。

  东南抗倭,几乎将整个大明的经济中心给打烂了,倭乱持续那么多年,朝廷搭进去多少人力物力。

  可最后的结果,也只是驱逐了这些倭寇罢了。

  在大明烧杀掳掠的倭寇,就只是倭国的浪人,以及伪装成倭寇的大明海盗。

  从结果上说,胡宗宪领导的平倭战争,都没有能对倭国产生什么影响。

  而这一次控制琉球的倭人,显然也不是普通的倭人。

  杨思忠消息灵通,也知道倭国如今处于乱世,地方领主号称“大名”,割据一方。

  能够将手伸进倭国的,自然也是“大名”一级的倭寇领主。

  如果要开战,那就是和倭寇本土的势力开战。

  如果战事扩大,再演变成东南倭乱那样的结果,任何一个大臣都是承担不起这样的政治后果的。

  所以苏泽提出要用武力,派遣舰队前往琉球,驱赶占据琉球的倭人势力,就连通政使杨思忠也都犹豫了。

  看到杨思忠的表情,苏泽心道果然如此。

  自己的猜测没错,众臣都被倭乱吓到了。

  这种吓到了,并不是因为倭人强大。

  就比如你是个好汉,有贼人惦记你家的财产,正面作战你当然能打得过贼人,可贼人日日夜夜盯着你,专门等你不注意的时候动手。

  这时候你就是再强壮,也怕被贼惦记着。

  倭寇就是这样,他们藏在大海另一边,本身就是烂命一条。

  他们滋扰海域,抢夺大明的村落,只要能成功一次就是大赚。

  如果失败,那死了就死了。

  苏泽说道:

  “大银台,倭人是畏威而不怀德,如果我们处处忍让,倭人反而会得寸进尺。可如果我们大明表现出强硬来,倭人反而会因为大明的强盛而臣服。”

  这个理由自然不足以说服杨思忠。

  苏泽也明白,这些是不足以说服杨思忠的,由此可见,想要对琉球动兵的阻力到底有多大。

  但是苏泽也不是要杨思忠战队表态,他接着说道:

  “大银台,琉球的事情,苏某自然会上书,但是有一件事,关系通政邮递司。”

  听到苏泽这么说,杨思忠的脸色缓和了一些,他说道:

  “请讲。”

  苏泽说道:

  “吴主司说,这些倭人潜藏在京师,刺探我大明的情报。”

  杨思忠有些不解的说道:

  “这件事自然有锦衣卫处理。”

  苏泽说道:

  “京师的倭寇探子,自然应该由锦衣卫处理,但是这些倭寇胆敢假扮使团潜入京师,那在其他开海的港口呢?朝鲜呢?”

  “锦衣卫可管不了这些地方的事情。”

  锦衣卫原本就是御前仪仗机构,但是随着皇权的延伸,逐渐成为了司法和侦查机构。

  但是大明锦衣卫,也绝对不是后世影视作品里的严密情报机构,实际上锦衣卫的主要活动范围是京师。

首节 上一节 262/46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