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万化摇头说道:
“是新军规模的问题。”
“朝廷不是定下了精兵的基调吗?”
好不容易裁掉的京营,朝廷自然不想背上新的负担。
而且随着戚家军在大同的胜利,也说明了兵贵精不贵多的道理。
罗万化说道:
“精兵之策是朝堂上下都认可的,但是到底京营新军的规模是多大,朝堂诸公都有分歧。”
“五军都督府那帮勋臣们,认为至少要两万人,建议从京师周围的省招募勇壮。”
“但是兵部觉得只要一万人就够了,不愿意多练新军。”
苏泽立刻明白了其中的争议点。
说白了,这还是人事之争。
京营新军不大,那兵部可以慢慢向京营伸手,逐步控制京营新军的人事。
这一套文官实在是太娴熟了。
但是一旦京营新军的规模大了,那必然要任用大量的新军官,兵部担忧自己失去对京营新军的控制力。
“兵部的理由也很充足,如今北疆安宁,边关无事,没必要训练这么多的新军。”
苏泽皱眉。
北疆虽然安宁,但是也没到不设防的地步。
而且大明的边疆也不止北面一处。
原时空,万历年间就发生了播州之乱,云贵川大量土司卷入其中。
而且大明正在海外殖拓,也同样需要陆军。
这精锐部队又不是立刻能长出来的,现在不练兵等到日后需要的时候再练就就晚了。
就在两人闲聊的时候,申时行走入报馆道:
“子霖兄,我有事相求!”
第339章 禁卫军设想
苏泽笑道:
“刚刚还和一甫兄说起了汝默兄,没想到刚说完汝默兄就来了,是为了京营的事情而来吧?”
申时行重重点头说道:
“正是此事!”
苏泽说道:
“如今兵部和五军都督府争议的,就是新军的员额人数吧?”
申时行说道:
“是啊,五军都督府那边认为京营至少要两万人才够,但是赵阁老和曹尚书不愿意增加这么多兵额,我这个武选郎夹在两边,着实难做。”
“我这也是实在没办法了,只能向子霖兄求助了。”
苏泽听完了申时行说完了兵部的情况,接着说道:
“其实五军都督府那边,所坚持的并非这两万兵额。”
罗万化说道:
“子霖兄刚刚没听汝默兄说吗?五军都督府那边坚持最少两万兵额,为了这件事他们可是要联名向陛下上书的啊。”
苏泽摇头说道:
“五军都督府在意的不是这两万兵额。”
“那是什么?”
罗万化和申时行都看向苏泽。
苏泽说道:
“五军都督府真的在意士兵吗?我看未必,他们在意的不是兵额,而是将额。”
这下子申时行点头说道:
“子霖兄说到要害了,五军都督府看重的是两万兵额中的军官人数。”
“我大明的军制,5600人为一卫,1120人为一千户所,112人为一百户所。”
“这两万人,就是四个卫,也就是四个卫所指挥使,十六个千户,一百六十个百户。”
听到这个数字,罗万化也明白为何五军都督府要坚持这个兵额了。
这其中的利益实在是太大了!
就算是顶级勋臣之家,也只有家中嫡脉能继承爵位。
剩下的子弟只能靠着父辈的恩宠,求一个不能传给后代的锦衣卫军职。
那三代以后,就已经算不上勋贵了。
这些公侯可不止一个嫡子要疼爱。
京师新营初建,这些多出来的职位,就是勋贵们的目标。
苏泽说道:
“其实五军都督府和兵部的要求可以不冲突。”
“不冲突?”
苏泽说道:
“谁说一定要有兵才能有将的?”
罗万化说道:
“子霖兄,京营不就是因为吃空饷才被裁撤的?这新军未建就要吃空饷?”
苏泽看向申时行说道:
“汝默兄,莫要忘了红盔将军。”
申时行眼睛一亮。
红盔将军,就是负责戍卫京师的勋臣子弟,比如定国公徐文壁,就曾经做过红盔将军首领,给嘉靖皇帝当过护卫。
苏泽说道:
“汝默兄可以请求设立禁卫营,员额一百,设置营正一名,位比指挥使,队正十名,位比千户,普通士兵则授以百户之职。”
“戍卫陛下的禁卫,级别高一点是正常吧?”
申时行听完有些心动。
但是罗万化说道:
“宫中本就有红盔将军戍卫陛下,这不是给朝廷制造冗官吗?”
苏泽说道:
“其实禁卫营未必要戍守皇宫。”
“?”
“禁卫,是用来保护陛下的。值戍宫闱是保护陛下,习练军法也是保护陛下。禁卫营操习的并非普通卫士,而是能领兵的军官,战时这些禁卫就可以直接领兵。”
苏泽提出来的就是禁卫军官团的办法。
遇到战时,这些禁卫军官团洒出去,直接就可以变成领兵的千户百户,扩编出一支军队出来。
申时行听完连连点头,苏泽这确是个好办法!
这个办法,又满足了五军都督府那边需要军官岗位要求,又不需要招募太多士兵。
申时行连忙道谢,苏泽又说道:
“汝默兄,我还有几个想法。”
“子霖兄请说。”
苏泽说道:
“不知道兵部那边,对于京营的兵种有什么看法?”
“兵种?”
申时行说道:
“兵部那边的想法,比照武监的设置,分别设置步兵、骑兵、炮兵,分别统兵训练。”
苏泽却摇头说道:
“我以为不妥。”
“这是为何?这三科之分不是子霖兄提出来的吗?你在武监也搞得很好啊?“
苏泽摇头说道:
“我在武监设置三科,是因为这样是最方便教学的,能让同样兵种的武监生学到对应的知识。”
“但是行军打仗岂能如此?”
“若是遇到战事,总不能单独派遣炮兵上战场吧?”
“战场上,自然要步骑炮互相配合,才能打胜仗。”
申时行连忙点头说道:
“这是我疏忽了,等回去之后我会向兵部提出修改意见的。”
苏泽紧接着说道:
“汝默兄,我建议京营新军,按照作战区域的不同,设置不同的军团。”
“军团?”
苏泽说道:
“我大明地大物博,东西南北差异极大,各地作战也是完全不同的。”
“比如在草原作战,就要以骑兵为主,步兵和炮兵要做的就是保护骑兵的补给线,防卫营地。”
“但是在西南山地作战,就要以能适应山地的步卒为主,炮兵也要使用轻炮,骑兵可是要选用能登山的马种。”
听完了苏泽的建议,申时行连连点头。
简单的说,苏泽建议按照作战区域设置不同的军团。
首先是擅长草原作战的军团,这支新军可以仿效戚继光的军队建立,甚至可以和大同的边军建立轮戍的机制,将他们拉到草原实战练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