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第387节

  另外一支军团则要以辽东作战为主,训练能在东北寒冷地带作战的士兵。

  这支军队同样可以和辽东的军队轮戍,参与到对女真人的战争中积攒实战经验。

  最后一支就是能在热带地区作战的山地作战部队。

  苏泽建议可以从广西招募善战的狼兵,训练他们在山地丛林作战。

  听完了苏泽的话,申时行恨不得立刻跑回自己的公房里去起草奏疏。

  他又看向苏泽装作生气说道:

  “子霖兄,看来你早就有预案了!”

  苏泽笑着说道:

  “汝默兄,京营新军可是你们兵部的大事,我可不敢再越俎代庖了!”

  申时行苦笑,他知道苏泽说的是武监的事情。

  当年为了武监的事情,苏泽和兵部闹得很不愉快,申时行去了兵部也有所耳闻。

  他苦笑说道:

  “其实曹尚书也是很欣赏子霖兄的才干的,京营之事,等兵部和五军都督府商议完毕,一定要请子霖兄联署!”

  申时行的建议正合苏泽的意思,他自然也不推辞,一口答应了下来。

  ——

  倭国,种子岛。

  西洋火器就是从种子岛传入倭国的。

  嘉靖二十二年,一艘佛郎机船第一次漂流到九州以南的种子岛,为日本带来了铁炮,史称“铁炮传来”。

  岛津家也是倭国第一个制造“铁炮”的大名。

  岛津家为了长期和佛郎机人做生意,在种子岛上建立了一座港口。

  不过自从被黄文彬斩杀了倭国使者,佛郎机人的船不再停靠种子岛的港口。

  朱俊棠启航前往澎湖的商船,也是从这里启航的。

  当海平面上出现一艘船,港口闲得发慌的瞭望手爬上眺望的竹竿,看到岛津家的旗帜后,瞭望手发出呼喊:

  “归航了!”

  港口迅速热闹起来,整个港口的人都聚集在码头上,看着这艘满载了岛津家希望的商船靠岸。

  等到船长骄傲宣布,船上满载了岛津家需要的硝石后,整个码头发出欢呼声。

  朱俊棠则在一众倭人尊重的目光下,在众多武士的护卫下,前往岛津家的城堡。

  岛津家的城堡中。

  黄文彬写完了自己的书稿,他叫来了门外的武士。

  其实这人不算是武士,用倭人的话说是一名足轻。

  前兵卫没有姓氏,在倭国普通百姓都是没有姓的,如果他能正式晋升为武士,就可以获得岛津贵久赐姓。

  黄文彬很轻易的拉拢了前兵卫,他将自己写完的书稿交给对方,嘱托他想办法送到大明,然后就在坐在屋内等待。

  朱俊棠已经离开一个多月了,岛津贵久的耐心也已经消磨殆尽。

  如果朱俊棠再不回来,自己的死期就在眼前了。

  以倭人的性格,一旦发现自己没有利用价值,就会割下自己的脑袋去向佛郎机人赔罪。

  “知小礼而无大义,拘小节而无大德,重末节而轻廉耻,畏威而不怀德,强必盗寇,弱必卑伏。”

  这是黄文彬书中最后对倭人的评价。

  黄文彬突然听到一阵喧哗声,前兵卫再次折返,向着黄文彬说道:

  “黄大人,家主召见您。”

  黄文彬微微点头,他整理衣服站起来。

  随着前兵卫来到了天守阁,当拉开门之后,黄文彬看到了朱俊棠的身影。

  百般情感涌入心头,黄文彬忍住泪水,缓步走入了天守阁内。

  此时的岛津贵久已经无暇查看黄文彬的表情,他已经兴奋到忘乎所以了!

  朱俊棠当真是大明国舅李文全的亲戚!

  他此行不仅仅带回来了岛津家急缺的硝石,更重要的是他带回来了一份贸易许可!

  在澎湖自由交易的贸易许可!

  岛津贵久感觉自己捡到宝了!

  武士在沙滩上捡到两个大明人,竟然是大明的贵人!

  澎湖的贸易航线对岛津家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岛津家可以突破堺港商人的封锁,继续制作火炮和火药。

  如今倭国几大势力正在九州岛外的争夺,如果不是堺港大商人今井宗久的使绊子,岛津贵久早就想趁机统一九州岛。

  现在了获得了和大明的贸易航线,只要能统一九州岛,进可以北上参与整个倭国的争霸,退也可以据守九州岛,成为各方拉拢的诸侯。

  朱黄已经完全获得了岛津贵久的信任,现在岛津贵久不再防范他们,直接赐予他们金银,又允许他们在岛津家建立自己的商馆。

  等到见面结束,朱俊棠回到了房间,抓着黄文彬的手说道:

  “黄兄!幸不辱命!”

  黄文彬连忙说道:

  “快,朱兄快把你在澎湖的见闻讲给我听!”

  等到黄文彬听完,他也彻底傻了。

  他没想到,朱俊棠此行竟然给自己带回来了一个倭国通政署主司的职位。

  自己想尽办法调离了通政司,最后海外通政署主司的职位,竟然还是落在了自己头上?

  “黄兄,接下来我们要怎么办?”

  朱俊棠的话,将黄文彬拉回现实。

  黄文彬立刻说道:

  “你去种子岛,在种子岛建立商馆,把倭国通政署的架子搭起来。”

  朱俊棠立刻点头,他身负天恩,自然不能辜负皇帝和群臣的期待。

  “那黄兄呢?”

  黄文彬说道:

  “我必须要留在这里。”

  “为什么?”

  “如果就靠商馆,只能得到商人的情报,倭国的商人地位不高,肯定没有什么有价值的情报。”

  “只有留在岛津贵久身边,才能搜集到有价值的情报!”

  “而且只有我们分开,才能让岛津贵久投鼠忌器,我们反而是安全的。”

  朱俊棠已经对黄文彬的能力十分信任,他立刻接受了黄文彬的安排。

  黄文彬说道:

  “我有一本书,请朱兄下次带回大明,另外还有一份情报,也请朱兄一并带回去。”

  “黄兄请讲!”

  “就在二月,织田信长攻占出云国,逼迫毛利元就,将石见银山所产的白银纳贡,作为‘不征代价’。”

  “毛利元就向织田信长纳银三千贯。”

  这下子朱俊棠都傻眼了。

  贯,是倭国对白银的单位,一贯银就是一百两银。

  纳银三千贯,就是纳银三十万两!

  大明银元是半两,那折算成银元,就是说倭国一个地方诸侯,向另外一个地方诸侯一年缴纳六十万银元!

  这是什么概念?

  朱俊棠曾经和国舅李文全聊过,福建商人为了澎湖殖拓,募资成了一个商团,总共募资五万银元,这已经是一笔巨款了!

  裁减京营,省下的一百万银元,引起了朝堂多方势力的厮杀争夺。

  这两个倭国大名之间的纳贡,就有六十万银元?

  黄文彬说道:

  “朱兄,我就说心里话吧,吾等要返回大明,就必须要做出点成绩来,要做出成绩,又离不开大明的支持。”

  “只有让陛下和朝堂诸公看到倭国的重要性,朝堂才会重视我们倭国通政署。”

  “这一年六十万银元,绝对能让朝堂诸公动心了。”

第340章 太子的舅舅也要通倭?

  半个月前,澎湖。

  澎湖的气候酷热,不像京师四季分明。

  澎湖的天气糟糕,每年都有好几个月台风雨季,风大到都快要把屋子吹跑了。

  澎湖的疫病很多,多少人不明不白死在了他乡。

  澎湖的坏处很多,但是有一点好,这里有大片无主的土地。

  李文全其实小时候也没怎么享福,武清伯李伟对家人十分的抠门,他小时候也是干着农活长大的,对土地也有一份特殊的情感。

  但是当他见到这些福建人的时候,才明白自己对土地顶多算是一点眷念,而这些福建人对土地就是狂热!

  李文全在福建组织殖拓团,来澎湖开拓土地。

  李文全通过澎湖县衙的关系,向殖拓团要来了承诺。

  澎湖开垦殖拓的土地,每一个大明户籍的垦荒者,可以登记土地五十亩。

  也就是说每一个垦荒者,可以在澎湖圈占最多五十亩的土地,只要三年后这些土地变成熟田,那这些土地就是他们的,澎湖县衙给印发地契。

  其实一开始的时候,李文全没有多少底气。

  开垦五十亩可不是容易的事情,澎湖地处热带地区,很多地方都不是荒地,而是荆棘丛生原始森林。

  就算是没有森林,开荒也是相当困难的。

  要将普通的土地变成田地,需要将土地整个犁几遍乃至于几十遍。

  还要将土地中的石块挑出来,将板结的土块夯碎。

首节 上一节 387/46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