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第414节

  那若是自己能执掌一个部门,以部门名义上的公文呢?

  那岂不是可以将整个部门的威望,都加在自己是身上?

  苏泽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是”。

  【威望值已经扣除,剩余威望830点,协商提案已经送到宫中,等待奏疏生效。】

  某种程度上,江南实物税收折银,才是苏泽的最大目的。

  这其实就是张居正的一条鞭法。

  江南地区,商品经济发达,加上这些年银元和黄铜币的流通,已经具有了执行一条鞭法的条件。

  而且江南地区本身就有一部分的赋税,是折银征收的金花银,所以在这里推行一条鞭法,对百姓是有利无害的事情。

  这件事主要还是内廷的反对。

  不过只需要四百威望点,说明这些反对都是来自于中低级的太监。

  司礼监的三巨头估计也看不上这点小利,他们不会涉入这些小利的贪腐案件,影响自己在皇帝心中的印象。

  苏泽关闭上【手提式大明朝廷】,那就等着系统发力了。

第359章 天子家奴尔

  皇宫中。

  如今执掌内帑的司礼监大太监是张诚。

  这位前登莱镇守太监,以前就和苏泽关系密切,他也是依靠着登莱铸币和开港的功劳,才被皇帝调回宫中,执掌内帑的。

  如果是以前,张诚自然是支持苏泽的奏疏。

  但是这一次毕竟只是协商的汇报。

  张诚并不是贪图手下的供奉,对于他这样的大太监来说,贪墨既不经济也不划算,完全就是脏了自己的手。

  但是张诚同样也有顾虑。

  坐上这个位置,权力来自于手下的效忠,最重要的就是服众。

  如果不能服众,那这权力就是空中楼阁,只是纸面上的权力。

  张诚执掌内帑不久,前一个执掌内帑的,是现在的司礼监二把手陈洪。

  张诚知道陈洪生性狠辣,所以不想要和陈洪争斗,他到任后内承运库的管事太监,他只是撤换了小半,大部分还留任了陈洪留下的人马。

  为此他在刚入司礼监的时候,得到了陈洪的颇多照顾。

  要折银纳贡,这是动了内承运库的好处,内承运库自然要反对。

  张诚思考了良久,最后找了个机会,来到了司礼监掌印冯保的值房。

  虽然贵为掌印,但是司礼监原本只是伺候皇帝文书的部门,所以整个司礼监的屋舍都很小。

  司礼监的职能扩大,但是又都掌管机要文书,不能随意挪动。

  所以司礼监内,除了掌印太监需要保管皇帝的玺印,所以拥有一个独立的值房之外,剩余的司礼监太监都是聚集在一起办公的。

  其实张诚入宫的时候,拜的干爹就是冯保。

  但是太监也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只要成为司礼监秉笔,以往拜的干爹关系都自动作废。

  这算是对爬到太监职业生涯的大太监一个奖励,同时避免司礼监中出现复杂的利益关系。

  而且成为秉笔,也就是一方大佬了,也有了自己的利益。

  这时候入宫的情分已经靠不住了。

  张诚成为司礼监秉笔后就是这样。

  按理来说,他曾经是冯保的干儿子,应该和冯保关系更近。

  但是他反而和陈洪的关系不错。

  但是今天到了求教冯保的时候了。

  进入值房,张诚恭恭敬敬的喊道:

  “干爹。”

  冯保头也没有抬,继续批红奏疏,不过他任由张诚凑过来,张诚和以往一样给冯保研墨。

  等到冯保批答了一堆奏疏,这才看向张诚。

  张诚连忙说道:

  “孩儿有一事请教干爹。”

  冯保冷冷的说道:

  “爹都喊了,这忙不得不帮,说吧。”

  张诚反而高兴起来,冯保虽然态度冷淡,但是愿意帮忙。

  他连忙将工部协商的事情说了一遍,又说了苏泽提议江南折银纳贡,内承运库这边的压力。

  听完了张诚的话,冯保反过来问了他一个问题:

  “你可知道为何外朝和民间,谈起了我们内官,都是阴狠奸诈,睚眦必报的样子?”

  张诚摇头,他在外朝风评不错,倒是没有这样的困扰。

  冯保说道:

  “别看你什么秉笔,我什么掌印,实际上咱们内官就是天子家奴。”

  “身为家奴,如果不狠,如何立身?”

  “天子用的就是咱们的这狠劲儿!要不然事事委任外朝文官就是了,你能比外朝文官做得更好吗?”

  张诚连忙摇头。

  外朝那帮阁部重臣一个比一个生猛,一个比一个专业,还有苏泽这个妖孽。

  其实别说他们,就是当时张诚在登莱搭档的登莱巡抚涂泽明,也是精明强干的能臣,每次市舶司遇到麻烦,都是涂泽明帮着解决的。

  这些大臣都是残酷的科举和险恶的官场卷出来的,自己怎么和外臣相比。

  冯保说道:

  “天子用的就是咱们的狠,你事事与人和气,怎么做好天子的家奴?”

  张诚沉默了。

  冯保继续说道:

  “主家如果看到,家中管事们都和和气气,你说主家怎么想?”

  张诚一惊,好像确实是这个道理。

  冯保又说道:

  “你成为秉笔之后,你的亲旧故友,干子干孙,提拔了多少?”

  张诚沉默了,他为了不给皇帝留下任人唯亲的坏印象,基本上没有提拔自己的旧人。

  “咱家再问问你,那些内承运库的管事的,他们是更感激你还是感激简拔他们的陈洪?你待他们再好有用吗?”

  “若是内帑出了差池,陛下是拿你这个现任知罪,还是前任知罪?”

  这几个问题,都让张诚冷汗直流。

  冯保叹息说道:

  “你升入司礼监,不亲近我,这是对的,但是你也不能亲近陈洪啊。”

  “你也是秉笔了,也是司礼监的一方山头了,你还想着靠谁?”

  “咱们头顶上只有一片天,就是陛下,这内廷剩下的就是咱们三个,你还要靠人?那你下面的人怎么看?”

  张诚的后背全都是冷汗,他连忙说道:

  “干爹教训的是,孩儿知道了!”

  张诚已经知道要如何做了,冯保说道:

  “记住,这是你最后一次叫干爹了。”

  “日后张公公和咱家斗起来,若是还记得今日的情分,最后能让咱家和李大监一样,出宫安养晚年就行了。”

  张诚刚刚准备说几句好话,但是冯保已经没了谈话的兴致。

  张诚只能转身离开。

  等到张诚离开后,冯保脸上才露出笑容。

  陈洪拉拢张诚来对抗自己,冯保自然是知道的。

  但是冯保刚刚接管掌印之位,前些时间还没工夫收拾他们。

  今天主动送上门来,冯保三言两语就拆散了他们的同盟。

  不过冯保今日说的,也确实是实话,他虽然狠辣,但还是有几分香火情的。

  只要张诚不站在陈洪那边,那自己有的是办法对付陈洪。

  ——

  “子霖兄,陛下同意了工部协商所议!”

  沈一贯来到报馆,告诉苏泽这个好消息。

  罗万化问道:“江南贡物折银也同意了?不是说内帑那边闹得很凶吗?”

  工部协商结果送到宫内之后,内承运库的管事太监就闹起来。

  这些太监掌握了皇帝的金库,和皇帝的关系很亲近,本来罗万化以为这部分会不了了之。

  沈一贯说道:

  “张秉笔出手了!”

  沈一贯说道:

  “张秉笔带着营造学社的太监,扣押了内承运库的账册,连续倒查三年的账册,抓了好几个大蠹虫出来!”

  “证据确凿,陛下震怒,杀了三个贪墨巨大的太监,剩下的都充入南京净军,整个内承运库都大换血了。”

  “内承运库这些年利用实物征收的机会,从中贪墨了不少。”

  “其中江南镇江府贡的鲥鱼,岁贡40尾,但从先帝和陛下都不爱吃鱼,这些鲥鱼费劲送入京师,却被负责的太监高价转卖,所得颇丰。”

  听到这里,苏泽也咂舌。

  鲥鱼是长江的江鲜,镇江是重要的捕捞点。

  皇帝不爱吃鲥鱼,但是鲥鱼却每年都贡。

  将五十尾鲥鱼活着送到京师,这难度比起送荔枝去长安稍微低一点,但是途中的损耗也很惊人了。

  必须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还要精心照料才行。

首节 上一节 414/460下一节 尾节 目录